一种腺嘌呤双膦酸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0313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腺嘌呤双膦酸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双膦酸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技术背景双膦酸盐类(bisphosphates)药物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抗代谢性骨病的一类新药,是一种焦磷酸盐类似物,是将后者中的P-O-P键用P-C-P键代替,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变形性骨炎,以及多发性骨髓瘤(MM)、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高钙血症和骨痛症等各种骨代谢性疾病。特别是适于治疗"以骨量减少和骨结构破坏为特征而导致骨脆性和骨折率增加"的骨质疏松症。最新研究表明,双膦酸类药物还可以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因子的释放.,影响肿瘤细胞粘附、侵袭和活力等机制,从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目前临床应用的双膦酸盐类药物有以下四种第一代双膦酸类药物Etidronate(依屈膦酸钠)、ciodronate(氯屈膦酸钠)、第二代双膦酸类药物pamidronate(帕屈膦酸钠,简称aPD)、第三代双膦酸类药物zoledronate(cGP一42446)。这些药物虽然在治疗各种骨代谢性疾病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临床应用中都发现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每天口服Etidronate无临床效果,每天口服clodronate确实减少了溶骨性病灶的发生,但对骨痛、病理性骨折发生率无明显效果。aPD口服药物的低吸收率。Zoledronate尚待进一步的临床验证。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的罕膦酸盐,同时提供一种该盐的的制备方法和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多、更好的用药选择。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提供新的双膦酸盐为腺嘌呤双膦酸盐,其化合物的结构为式(I)或式(n)。VH2NH^
发明内容其中式(I)化合物的化学名称为[2-(6-氨基-嘌呤-9-基)-1_羟基-膦酰乙基]膦酸(以下简称化合物I)。其中式(n)化合物的化学名称为[3-(6-氨基-嘌呤-9-基)-卜羟基-膦酰丙基]膦酸(以下简称化合物II)。本发明的提供腺嘌呤双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如下其化合物I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室温条件下,腺嘌呤加入有机溶剂(二甲基甲酰胺),加热至80-100。C后,加入无水碳酸钠反应后,加入一氯乙酸乙酯,生成(6-氨基-嘌呤-9-基)-乙酸乙酯。(b)(6-氨基-嘌昤-9-基)-乙酸乙酯与盐酸反应,生成(6-氨基-嘌呤-9-基)-乙酸。(c)在亚磷酸介质中加入(6-氨基-嘌呤-9-基)-乙酸反应后,加入三氯化磷,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2-(6-氨基-嘌呤-9-基)-l-羟基-膦酰乙萄膦酸。(d)[2-(6-氨基-嘌呤-9-基)-1-羟基-膦酰乙蜀膦酸加入碱液生成[2-(6-氨基-嘌呤-9-基)-l-羟基-膦酰乙基]膦酸盐。其中的碱液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碳酸钠溶液。化合物I的合成路线为<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5</formula>其化合物II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腺嘌呤在无水乙醇、苯混合介质中(其混合比例不需严格限定,一般约为l:8),加热蒸馏,加入金属钠后,缓慢滴加丙烯酸乙酯,加热回流,将反应液蒸馏浓縮,收集3-(6-氨基-嘌呤-9-基)-丙酸乙酯;(b)将3-(6-氨基-嘌呤-9-基)-丙酸乙酯加入盐酸溶液反应后,加入固体氢氧化钠中和至pH约为34,收集3-(6-氨基-嘌呤-9-基)-丙酸;(c)在亚磷酸介质中加入3-(6-氨基-嘌呤-9-基)-丙酸,反应后加入三氯化磷,生成3-[(6-氨基-嘌呤-9-基)-l-羟基-膦酰丙基]膦酸;(d)3-[(6-氨基-嘌呤-9-基)-1-羟基-膦酰丙基]膦酸加入碱液生成3-[(6-氨基-嘌呤_9-基)-1-羟基-膦酰丙基]膦酸盐。其中的碱液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碳酸钠溶液。化合物II的合成路线为现己研究的双膦酸分子,结构中具有大量的环状侧链,其中包括含芳香环、五元杂环、六元杂环及少量稠环,但含腺嘌呤的双膦酸盐化合物至今未见报道。腺嘌呤是由含4个N原子的稠杂环嘌呤及6位侧链氨基组成,其自身具有生物活性,本发明设计合成以腺嘌呤为侧链取代基的双膦酸化合物,在其杂环的9位连接垸酸,然后将其膦酸化而得到含腺嘌呤的新的双膦酸化合物。实验表明本发明化合物在体外具有较强抑制羟磷灰石溶解的活性,其对磷酸^有很强的亲和性,该化合物通过吸附于骨骼中羟磷灰石晶体上,抑制结晶及其前体特质的形成、生长和溶解。它可长期滞留在骨骼中,抑制羟磷灰石结晶吸收比抑制其形成、生长需要量低很多,且抑制破骨细胞比抑制成骨细胞的所需量低很多,故小剂量即可抑制骨质吸收产生疗效,作用持久,不影响骨组织钙化。本发明化合物亦能减少破骨细胞的分化与动员,并影响其与骨表面的结合过程。实验研究还证明本发明化合物具有体外抑制瘤细胞增殖、促进瘤细胞凋亡的作用。这些均为本发明化合物用于制备治疗各种骨代谢性疾病药物制剂以及抗癌药物制剂中的应用提供了佐证。本发明化合物I或II用于制备治疗各种骨代谢性疾病药物制剂以及抗癌药物制剂。本发明化合物I或II可经口服或不经口服给药,给药量因药物不同而各有不同,对成年人来说,每天l—-500mg比较合适。经口服给药时,首先以该化合物为活性成分与常规的药用辅剂如赋形剂、崩解剂、黏合剂、润滑剂、抗氧化剂、包衣剂、着色剂、芳香剂、表面活性剂等混合,将其制成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的等形式给药。非经口服给药时可以注射液、输液剂或栓剂等形式给药。制备上述制剂时,可使用常规的制剂技术。通过下面的实验,说明本发明化合物具有双磷酸盐样活性。本发明所合成的化合物体的体外抑制羟磷灰石溶解活性试验(1)巴比妥缓冲溶液的配制取KC1、巴比妥适量,加水适量,超声溶解,KOH调PH值至7.0,即得含巴比妥0.01M,KC10.155M的巴比妥缓冲溶液。(2)羟磷灰石处理取羟磷灰石适量置于马福炉中90(TC烤15h后,冷却过夜后,再置于50(TC马福炉中烤15h,冷却后,称其重减轻了8.37%。(3)羟磷灰石复合物制备分别取3份经高温烤过的羟磷灰石,每份150mg分别置于8份500ml巴比妥缓冲溶液中(KOH调pH7.4),磁力搅拌下平衡24h后将空白对照组经微孔滤膜过滤,收集固体,低温千燥,即为羟磷灰石空白对照,其余2份中分别[2-(6-氨基-嘌呤-9-基)-l-羟基-膦酰乙基]膦酸(A)及[3-(6-氨基-嘌呤-9-基)-l-羟基-膦酰丙基]膦酸(B),其重量为磷占羟磷灰石总磷的5%,磁力搅拌下平衡2h后,经微孔滤膜过滤,收集固体,低温干燥,即得羟磷灰石复合物。(4)羟磷灰石复合物溶解精称上述各组羟磷灰石复合物及空白对照各10份于50ml的三角瓶中,每份6mg,每份加入7.5ml巴比妥缓冲溶液,置于KS型康氏振荡器上振荡,分别在5min,10min,15min,20min,30min,45min,60min,90min,120min,24h,从每组中各取出1份,0.45jim的微孔滤膜过滤,滤液用干燥的试管收集,待测。(5)滤液中钙测定精取各个时间点的羟磷灰石复合物溶解液的滤液各0.5ml,空白对照组取0.3ml,加入lml二甲酚橙溶液,氨-氯化铵缓冲液5ml,十六垸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2ml,重蒸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604.4nm下测定吸光度值,计算滤液中钙离子浓度,结果见表l。表l:经化合物l、U处理后的羟磷灰石复合物溶解液中钙离于浓度(mM)<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6)滤液中磷测定精取各个时间点的羟磷灰石复合物溶解液的滤液各5ml,空白对照组取3ml,置10ml容量瓶中,加钼酸铵-硫酸溶液2ml,放置15min后,加米吐尔lml,40'C水浴放置i5min,加入醋酸钠溶液5ml,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710nm下测定吸光度值,计算滤液中磷浓度,结果见表2。表2:经化合物I、II处理后的羟磷灰石复合物溶解液中磷浓度(mM)<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滤液中钙、磷浓度积-将上述表l、2钙和磷浓度相乘求得钙、磷浓度积,其结果见表3。表3经化合物I、II处理后的羟磷灰石复合物溶解液中钙磷浓度积((mM)、i(T3)<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上述试验表明本发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在体外具有较强抑制羟磷灰石溶解的活性。本发明所合成的化合物I和化合物II上市的双膦酸药物体外抑制羟磷灰石溶解的活性对比试验1仪器与试药JB-1型搅拌器(上海雷磁仪器厂新泾分厂),KS型康氏振荡器(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PHS-2C型精密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岛津UV-2201紫外分光光度计。化合物I、化合物II、唑来膦酸、伊班膦酸为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提供,阿仑膦酸、帕米瞵酸、依替膦酸为河北医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提供,羟磷灰石为生化试剂B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碳酸钙、二甲酚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氯化铵、氨水、磷酸二氢钾、亚硫酸氢钠、对甲氨基酚硫酸盐、乙酸钠、钼酸铵、氯化钾、亚硫酸钠、硫酸均为分析纯,巴比妥为化学纯。2方法双膦酸类化合物活性测定2.1巴比妥缓冲溶液的配制取KCL、巴比妥适量,加水适量,超声溶解,KOH调PH值至7.0,即得含巴比妥0.01M,KCL0.155M的巴比妥缓冲溶液。2.2羟磷灰石处理取羟磷灰石适量置于马福炉中90(TC烤15h后,冷却过夜后,再置于50(TC马福炉中烤15h,冷却后,称其重减轻了8.37%。2.3羟磷灰石复合物制备分别取8份经高温烤过的羟磷灰石,每份150mg分别置于8份500ml巴比妥缓冲溶液中(KOH调pH7.4),磁力搅拌下平衡24h后将空白对照组经微孔滤膜过滤,收集固体,低温干燥,即为羟磷灰石空白对照,其余7份中分别加入唑来膦酸、伊班膦酸、阿仑膦酸、帕米瞵酸、依替瞵酸、化合物I及化合物II,其重量为磷占羟磷灰石总磷的5%,磁力搅拌下平衡2h后,经微孔滤膜过滤,收集固体,低温干燥,即得羟磷灰石复合物。2.4羟磷灰石复合物溶解精称上述各组羟磷灰石复合物及空白对照各10份于50ml的三角瓶中,每份6mg,每份加入7.5ml巴比妥缓冲溶液,置于KS型康氏振荡器上振荡,分别在5min,10min,15min,20min,30min,45min,60min,90min,120min,24h,从每组中各取出l份,0.45pm的微孔滤膜过滤,滤液用干燥的试管收集,2.5滤液中钙测定精取各个时间点的羟磷灰石复合物溶解液的滤液各0.5mi,空白对照组取0.3ml,加入lml二甲酚橙溶液,氨-氯化铵缓冲液5ml,十六垸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2ml,重蒸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604.4nm下测定吸光度值,计算滤液中钙离子浓度,结果见表3。2.6滤液中磷测定精取各个时间点的羟磷灰石复合物溶解液的滤液各5ml,空白对照组取3ml,置10ml容量瓶中,加钼酸铵-硫酸溶液2ml,放置15min后,加米吐尔lml,40"水浴放置15min,加入醋酸钠溶液5ml,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710nm下测定吸光度值,计算滤液中磷浓度,结果见表4。3实验结果表3处理后的羟磷灰石复合物溶解液中钙离子浓度((mM)时间啤來膦伊班膦阿仑膦帕米膦依替瞵空白对<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表4处理后的羟磷灰石复合物溶解液中中磷浓度:(mM)<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将上述钙和磷浓度相乘求得钙、磷浓度积,其结果见表5。表5(mM)2xl(T1)时间唑来膦伊班膦阿仑膦帕米膦依替膦空白对BA(min)酸酸酸酸酸昭"、、510.5610.27.153.293.313.037.9579.431014.9913.S88.786.026.633.819.8192.671521.0817.5911.116.778.664.3111.0697.942024.3620.661〗.879.6211.045.7912.71102.03530,7724.9113.2712.3916.536.4314.75115.34834.9829.5116.2913.9218.8411.6715.68126.36938.232.9717.8415.1423.2912.6219.26137.39441.6534.6423.5616.6325.1714.4419.94144.012046.6839.9827.0619.7628.8415.3522.77153.3上述试验表明本发明所合成的化合物I和化合物II与上市双膦酸药物及空白比较,其在体外具有较强抑制羟磷灰石溶解的活性,其中化合物I抑制羟磷灰石溶解的活性与阿仑膦酸相当,化合物II抑制羟磷灰石溶解的活性与帕米膦酸相当。本发明所合成的化合物I和化合物II具有抑制骨溶的能力。目前,已上市的双膦酸药物,主要是用P-C-P键代替了焦磷酸盐类似物中的P-O-P键,使其能够紧密地吸附在骨的羟磷灰石的表面,且不被焦磷酸酯酶降解,同时双膦酸盐的P-C-P键结构特征决定了它具有抑制骨吸收的活性,其磷酸根上的氧原子能与钙离子熬合形成二配位体而发挥其生理活性。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变形性骨炎,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高钙血症和骨痛症等骨代谢性疾病。本发明所合成的化合物I和化合物II同样具有P-C-P键,而试验也表明其同时含有的腺嘌呤结构,使其更具药理活性。故以本发明所合成的化合物I和化合物II为活性成分制备成的药物,可用于治疗各种骨代谢性疾病。本发明所合成的化合物体外抑制瘤细胞增殖、促进瘤细胞凋亡作用的试验。(1)方法1)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各组的增殖情况,以确定半数抑制浓度(ICso)。1.1正常对照组、溶剂对照组、药物实验组;实验药物化合物I,其浓度分别为卯、120、150、180、21(Himol/L。1.2ICs。的确定分别将上述各组细胞株于药物作用72h后测定光密度(OD或吸光度)值,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根据IC5o=Lg-l[Xm-I(Ep-0.5)],确定IC50(A:150nmol/L)。2)分别选取三个不同浓度,A:90pmol/L、150nmol/L、210pmol/L作用于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72h,收集细胞,用于流式细胞检测。3)选取化合物IIC5。浓度的药物作用于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分别于24h、48h、72h收集细胞。4)检测指标流式细胞定量检测技术(FCM)检测药物作用24h、48h、72h,细胞周期变化和三个不同浓度药物作用72h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2)结果1)化合物I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的影响化合物I可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卯l增殖(PO.05),溶剂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细胞未见明显变化,结果见表6。其ICs。为150^miol丄"。表6.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抑制率分析±sn=3)组别24hOD"0抑制率%48hOD570抑制率%72hOD570抑制率%对照组0.240±0.033—0.418±0.074—0.651±0.071—溶剂组0.232±0雄3.330.402±0.0813.830.622±0.0524.46A的浓度1000.229±0.0634.590.366±0.06612.450.543±0.05617.591200.192±0.08520.00*0.292±0.06230.15*0.382±0.04941.33*1500.181±0.02!24.590.256±0.03140.20*0.302±0.04653.61"1800.137±0.02842.92**0.182±0.09756.450.238±0.07963.45**2100.106±0.02155.84**0.129±0.10369.140.160±0.03476.43***: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1(2)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化合物I可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O.05);药物实验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DNA直方图二倍体峰前可见特征性的凋亡细胞亚二倍体峰(见图1、图2),对照组未见凋亡峰(P<0.05),提示化合物I可促进胃癌细胞株凋亡。图h为对照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DNA直方图。图2:为15(^mol丄-l化合物I作用72h后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DNA直方图。化合物I同时对于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生长周期有影响,可以将细胞阻滞于S期。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7。表7.药物作用后SGC-7901细胞周期分析(3F士sn-3)组别S(%)G2/M(%)Go/G,(0/0)对照组23.20±6.8513.50±2.4663.20±20.0溶剂组化合物I的浓度(u24.90±6.8914.30±2.5072h60.80±19.19050.02±0.97*9.92±0.5636.03±0.82*15056.65±2.81*2.71±0.49*42.4±0,9821064.23±2.51**4.56±0.03*51.60±1.61时间(化合物I的浓度150umol丄—1)24h37.37±0.66*5.07±0.2657.56±2.0548h49.20±1,10*12.10±0.53*43.60±1.5372h54.23±1.54**1.96土0,12**52.80±.22*: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1本发明所合成的化合物II体外抑制瘤细胞增殖、促进瘤细胞凋亡作用的试验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试验结果也基本相同。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大多数抗癌药物,如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烷化剂、抗代谢药物和激素诘抗剂等之所以能够杀伤癌细胞,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药物可以在不同类型的癌细胞中诱导其凋亡。许多研究者的实验也证实,细胞凋亡参与了癌症的起始过程,并对癌的发生起负调控作用,即凋亡抑制促进癌的发生发展。本发明化合物可明显诱导人癌细胞凋亡,且可影响癌细胞的生长周期,将细胞阻滞于s期。因此,有理由认为本发明化合物可在制备抗癌药物制剂中得到应用。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并不茵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中。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化合物本发明化合物I的合成(a)(6-氨基-嘌呤-9-基>乙酸乙酯的合成将腺嘌呤(10.8g,0.08mol)置于四口瓶中,力队DMF100ml,力D^至IOO'C,腺嘌呤不溶,降至室温后,加入无水Na2C03(8.2g,0.08mol),IO(TC反应30min后,降至80。C,缓慢滴加一氯乙酸乙酯(17ml,0.16mol)。滴毕,保持温度在8(TC搅拌反应,TLC监测反应过程,8h后,冷却后,抽滤,得深黄色固体,经红外灯干燥后,固体总量为19g。(6-氨基-嘌呤-9-基)-乙酸乙酯的精制取(6-氨基-嘌呤-9-基)-乙酸乙酯的粗品8g,加入乙醇200ml,加热至沸,趁热过滤除去醇不溶物。滤液中加入适量活性炭,加热回流约15min后,趁热过滤,滤液室温冷却,析出白色片状结晶,收率73.7%,熔点为221225°C。'H-NMR(溶剂CD3C00D):S:1.3041.332(3H,t,J=7、7,2"-H),4,302~4.344(2H,q,J=7、7、7,1"-H),8.401(1H,s,8-H),8.477(1H,s,2-H)。"C-NMR(溶剂CD3COOD):5:14.619(2"-C),21.100(溶剂峰),46.530(r,-C),64.761(2'-C),119.260(5-C),146,203(4-C),147.540(8-C),150.249(2-C),152.304(6-C),170.077(l,-C),177.963(溶剂峰)。(b)(6-氨基-嘌呤-9-基)-乙酸的合成将(6-氨基-嘌呤-9-基)-乙酸乙酯(1.9g,0.0086mol)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2moi/L的盐酸溶液20ml,回流,析出白色固体,反应3h后,将析出的白色固体滤出,20ml蒸馏水分三次洗涤,即得产物(6-氨基-嘌呤-9-基)-乙酸,加2%^20)3溶液25ml溶解,过滤,滴加1。/。HCl溶液使之pH约1~2,放置过夜,过滤,20ml蒸馏水洗涤三遍,红外灯下干燥后得产品重1.5g,收率90%,其熔点大于300。C。'H-NMR(D2。隱Na2C03溶液)&4.64(2H,S,2'-H),4.80(溶剂峰),7.88(1H,S,8-H),7.93(1H,S,2-H)。13C-画R(D20-Na2C03溶液)S:49.46(2,-C),166.42(l,-C),120.56(5-C),145.51(4画C),151.39(8-C),154.98(2-C),157.89(6-C),176.95(Na2C。3峰)(c)[2-(6-氨基-嘌呤-9-基)-l-羟基-膦酰乙基]膦酸的合成将适量亚磷酸置于四口瓶中,加热至12(TC融化,并使水分挥发后,加入(6-氨基-嘌呤-9-基)-乙酸(2g,0.01moO,保持温度约120°C,使其溶解并反应30min,反应物变成油状,粘稠后,降温至80。C,缓慢滴加三氯化磷2.4ml(0.03mol),保持滴加温度约80。C,充分搅拌,使反应物粘稠、膨胀、固化。逐渐升温至10(TC,沸水浴保温反应10h后,加蒸馏水20ml溶解后,加活性炭适量,加热回流15min后,稍冷过滤,滤液加热回流过夜,析出白色固体,抽滤,滤饼用2WNa2CO3溶液50ml加热溶解,过滤,滴加稀盐酸使之pH约为1,放置过夜,过滤沉淀,50ml蒸馏水洗涤三遍,红外灯下干燥后得产物2.00g,。收率58.8%,熔点243248°C。(d)[2-(6-氨基-嘌呤-9-基)-1-羟基-膦酰乙基]膦酸加入碳酸钠溶液生成[2-(6-氨基-嘌呤-9-基)-1-羟基-膦酰乙基]膦酸盐。化合物I结构验证本品为白色晶体,钼兰法鉴定呈蓝色,示有磷元素。FAB质谱图中,[M+l]+峰为340.2,减去-一个质子的原子量,正好与本发明合成的化合物的分子量相吻合,高分辨EI质谱给出化合物的[M+l]+峰实测值340.02099,计算值340.14796,根据贝农(Beynon)表给出的可能的化合物组成及本化合物的其他结构特征,判断分子式为C7Hn07N5P2,因此化合物的分子量为339.01304,分子式为C7H"07N5P2。IR图中,1220cm"为P-0伸縮振动引起的吸收峰,1080、1060cm"为C-P的对称和不对称伸縮振动,表明结构中含有P-C-P键;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图与腺嘌呤的紫外光谱图基本一致;IR图中,在氨基的特征峰区有峰,1700、1650、1600、1550cnT'为嘌呤环的骨架振动引起的吸收带;"C-NMR谱中154.670、148.232、120.505、157.894、153.277处的化学位移对应着嘌呤环碳的化学位移,分别为2、4、5、6、8位上的碳原子的化学位移,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判断新化合物结构中有腺嘌呤结构。钼蓝显色实验鉴别本品,结果呈蓝色,表明本品结构中含有磷元素;IR图中,1220em"为PO伸縮振动引起的吸收峰,1080、1060cm"为C-P的对称和不对称伸縮振动,表明结构中含有P-C-P键;'H-NMR谱中,4.596—4.633的dd峰,实际计算其偶合常数J,.5、9.0。据此可以判断新化合物结构中有P-C-P键。据文献记载,氢与五价磷的偶合常数勺HP为3.015Hz,碳与五价磷的偶合常数'Jcp为100150Hz。本品实测的偶合常数^H产9.5、9.0及、Jcp-131.37、131.25Hz,据此可以判断本法明化合物结构中磷为五价,含有两个磷酸基团。在IR图中,1490、141011'1出现-€^2-变形振动的特征吸收峰;'H-NMR谱中,4.596-4.633出现dd峰,应为亚甲基的氢与邻位碳上的两个P偶合而分裂成三重峰;"C-NMR图中,52.374处的峰为亚甲基的峰,据此可以判断本发明化合物结构中含有亚甲基。综上所述,通过四大光谱确证,该化合物的结构为实施例2化合物II的合成(a)3-(6-氨基-嘌呤-9-基)-丙酸乙酯的合成将腺嘌呤(10.8g,0.08mol)、绝对乙醇(280ml)、苯(34ml)置于三口瓶中,加热蒸馏,收集了约93ml馏份后,加入金属钠(80mg),无气泡产生后,缓慢滴加丙烯酸乙酯25.6ml,滴毕,加热回流,TLC监测反应过程,反应10h后,将反应液蒸馏浓缩,析出白色固体,冷却,抽滤,乙醇重结晶,收集产品,重17.7g,收率94,1%,熔点164166。C,文献[8]167~168°。。'H德R(溶剂CD3COOD)S:1.189~1.217(t,J=7、7,2"-H),4.12卜4.163(q,J=7、7、7,l"-H)3.0703.095(t,J=6.5、6,3,-H),4.636~4.661(t,J=6.5、6,2,-H),2.0962.109(溶剂CD3COOD),5.075(溶剂CD3COOD),8.415(s,8隱H),8.471(s,2-H〉。13C-NMR(溶剂CD3COOD):S:14.526(s,2"-C),20.786~21.414(m,溶剂峰),35.225(s,2,-C),41.429(s,3,曙C),63.423(s,l"-C),119.332(s,5誦C),146.087(s,4-C),147.089(s,8-C),149.930(s,2-C),152.105(s,6-C),174.095(s,l,-C),178.010(溶剂峰)(b)3-(6-氨基-嘌呤-9-基)-丙酸的合成将3-(6-氨基-嘌呤-9-基)-丙酸乙酯(2.35g,0.01mo1)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3moI/L的盐酸溶液64ml,回流4h后,冷却,加入固体NaOH中和至pH约为3,析出针状晶体,冷藏,完全析出后,抽滤,沉淀加水25ml,滴加2n/。Na2CCb溶液(25ml)溶解,过滤,滴加"/。HCl溶液使之pH约3,放置过夜,过滤,20ml蒸馏水洗涤三遍,红外灯下干燥后得产品重1.5g,收率72%,熔点257259。C,文献[8为284288。C。'H-NMR(溶剂D20):5:2.446~2.473(t,J=7、7,3'-H),4.046~4.074(t,J=7、6.5,2'函H),4.797(溶剂峰),7.714(s,8-C),7.746(s,2-C)。13C-NMR(溶剂D2(D):S:39.886(2'-C),44,005(3,-C),120.706(5-C),144.883(4-C),150.918(8-C),154.728(2-C),157.755(6腸C),181.695(r-c)。(c)[3-(6-氨基-嘌呤-9-基>1-羟基-膦酰丙基]膦酸的合成将4.3g亚磷酸(0.04mol)置于四口瓶中,加热至100'C使其熔化,加入3-(6-氨基-嘌呤-9-基)-丙酸(4.lg,0.02mol),加热完全溶解,并反应30min,反应物变成油状后,降温至85'C,缓慢滴加三氯化磷8ml(0.06mol),保持滴加温度约80'C,搅拌,使反应物粘稠、膨胀、固化。逐渐升温,沸水浴保温反应10h后,加蒸馏水40ml溶解后,过滤,滤液中加入适量活性炭,加热回流15min后,稍冷过滤,滤液加热回流过夜。析出白色固体,抽滤,滤饼用l%Na2C03溶液50ml,加热溶解,过滤,滴加稀盐酸使之pH约为1,放置过夜,过滤沉淀,50ml蒸馏水洗涤三遍,红外灯下干燥后得产物3.85g,收率56.8%,熔点240242'C。(d)3-[(6-氨基-嘌呤-9-基)-l-羟基-膦酰丙基]膦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3-[(6-氨基-嘌呤-9_基)-l-羟基-膦酰丙基]膦酸盐。化合物II结构验证本发明化合物II为白色晶体,钼兰法鉴定呈蓝色,示有磷元素。FAB质谱图中,[M+l]+峰为354.0,HRESI+给出化合物的[M+l]+峰实测值354.03484,计算值354.17463,根据贝农(Beynon)表给出的可能的化合物组成及本化合物的其他结构特征,判断化合物II的分子式为C讽307N5P2,分子量为353.16668。化合物II结构中有腺嘌呤结构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图与腺嘌呤的紫外光谱图基本一致;IR图中,在氨基的特征峰区有峰,1700、1650、1600、1550cm"为嘌呤环的骨架振动引起的吸收带;|30画11谱中,154.515、145.346、120.717、157.651、151.141对应着嘌呤环的化学位移,分别为2、4、5、6、8位碳原子的化学位移,据此可以判断化合物II结构中有腺嘌呤结构。化合物II结构中有P-C:P键钼蓝比色实验鉴别化合物II,结果呈蓝色,表明化合物II结构中含有磷元素;IR图中,1220cm"为P-O伸缩振动引起的吸收峰,1080、1040为C-P的对称和不对称伸縮振动,表明结构中含有P-C-P键;。C-NMR谱中77.946处的峰发生分裂,分裂成三重峰,实际计算得其偶合常数分别为J-134.892、132.629Hz,据此说明化合物II中含P-C-P键,C与两个P偶合而分裂分裂成三重峰。化合物II结构中含有两个磷酸基团(P为V价)化合物II实测的偶合常数'Jcp与文献中五价磷偶合常数相吻合,据此可以判断新化合物结构中磷为五价,含有两个磷酸基团。化合物II结构中有两个亚甲基IR图中,1490、1420cm"出现-CH2-变形振动的特征吸收峰;13C-NMR图中,39.202、44.124两处的峰,分别为两个亚甲基碳2,-C、3,-C的峰,因此可以判断新化合物结构中含有两个亚甲基。综上所述,通过四大光谱确证,化合物II的结构为制剂实施例3按照本领域己知的方法制备片剂,每片含有下述成分:OH化合物I乳糖硬脂酸镁聚乙烯比咯垸酮50mg60mg3mg120mg制剂实施例4按照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制备胶囊剂,每个胶囊中含有下述成分:硬脂酸镁lmg聚乙烯比咯垸酮B0mg制剂实施例5按照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制备注射剂,2ml溶液中含有下述成分:化合物II100mg注射用水2ml。权利要求1、一种腺嘌呤双膦酸盐,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以下式(I)或式(I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结构式为(I)的腺嘌呤双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在室温条件下,腺嘌呤加入二甲基甲酰胺,加热至80-IOO'C后,加入无水碳酸钠反应后,加入一氯乙酸乙酯,生成(6-氨基-嘌呤-9-基)-乙酸乙酯;b、(6-氨基-嘌呤-9-基)-乙酸乙酯与盐酸反应,生成(6-氨基-嘌呤-9-基)-乙酸;c、在亚磷酸介质中加入(6-氨基-嘌呤-9-基)-乙酸反应后,加入三氯化磷,生成[2-(6-氨基-嘌呤-9-基)-1-羟基-膦酰乙蜀膦酸;d、[2-(6-氨基-嘌呤-9-基)-1-羟基-膦酰乙基]膦酸加入碱液生成[2-(6-氨基-嘌呤-9-基)-l-羟基-膦酰乙基]膦酸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结构式为(II)的腺嘌呤双膦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腺嘌呤在无水乙醇、苯混合介质中,加热蒸馏,加入金属钠后,缓慢滴加丙烯酸乙酯,加热回流,将反应液蒸馏浓縮,收集3-(6-氨基-嘌呤-9-基)-丙酸乙酯;b、将3-(6-氨基-嘌呤-9-基)-丙酸乙酯加入盐酸溶液反应后,加入固体氢氧化钠中和至pH约为3"4,收集3-(6-氨基-嘌呤-9-基)-丙酸;c、在亚磷酸介质中加入3-(6-氨基-嘌呤-9-基)-丙酸,反应后加入三氯化磷,生成3-[(6-氨基-嘌呤-9-基)-1-羟基-膦酰丙蜀膦酸;d、3-[(6-氨基-嘌呤-9-基)-1-羟基-膦酰丙基]膦酸加入碱液生成3-[(6-氨基-嘌呤一9-基)-l-羟基-膦酰丙基]膦酸盐。4、化合物I在制备治疗骨代谢性疾病药物制剂中的应用。5、化合物I在制备抗癌药物制剂中的应用。6、化合物II在制备治疗骨代谢性疾病药物制剂中的应用。7、化合物II在制备抗癌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腺嘌呤双膦酸盐及其的制备方法和其在制备治疗骨代谢性疾病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该化合物为[2-(6-氨基-嘌呤-9-基)-1-羟基-膦酰乙基]膦酸盐和3-[(6-氨基-嘌呤-9-基)-1-羟基-膦酰丙基]膦酸盐。该化合物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变形性骨炎,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高钙血症和骨痛症等骨代谢性疾病,它同时具有抗癌作用。文档编号C07F9/6561GK101157703SQ200710185250公开日2008年4月9日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6日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6日发明者李立更,晔蒋,蔡太梅,韩彩丽申请人:河北医科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