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制成的成型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5693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制成的成型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制成的成型体。
背景技术
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为刚性及抗冲击性等优良的材料,因此,作为汽车内外装饰 材料及电气零件箱体等成型体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用途。已知聚丙烯树脂根据其用途所要求 的性能配合耐热稳定剂、耐候稳定剂、抗静电剂后使用。另一方面,配合有所述添加剂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在使用模具连续实施的注射 成型等成型过程中,在模具表面上慢慢蓄积挥发成分,有时会出现产品外观不好的现象。对 于这种模具污染,目前通过配合特定的添加剂进行改良。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12720号公报中,记载了配合有0. 0 0. 5重量%具有特 定结构和特定分子量的三种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和0. 01 0. 5重量份亚磷酸三芳酯类耐热 稳定剂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另外,日本特开平10-292072号公报中,记载了含有受阻酚类抗氧化剂0.01 0.2 重量份、耐候剂0. 01 0. 3重量份、脂肪酸酰胺和/或脂肪酸双酰胺0. 01 0. 2重量份及 抗静电剂组合物0. 01 2. 0重量份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但是,对于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要求改进其抗静电性、耐候性及成型时的模具污 染之间的平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制成的成型体,所述聚 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在成型时模具污染少、抗静电性、耐候性、成型加工性优良、并且具有高 刚性和高抗冲击性的良好平衡,形成成型体时可以得到流痕和焊缝外观优良的成型体。本发明人发现,相对于特定的聚丙烯树脂、乙烯-α _烯烃共聚物橡胶和无机填充 剂的总量100重量份配合有满足特定的必要条件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0. 02 1重量份和 非离子类抗静电剂0. 05 1重量份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成型时模具污染少、抗静电 性、耐候性、成型加工性优良且具有高刚性和高抗冲击性的良好平衡,将该组合物形成成型 体时可以得到流痕和焊缝外观良好的成型体,从而完成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包含98 50重量份聚丙烯树脂(A),所述聚丙烯树脂(A)含有丙烯_乙烯嵌段共聚 物(A-I)或者聚合物混合物(Α-3),所述聚合物混合物(Α-3)含有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 (A-I)和丙烯均聚物(Α-2);1 25重量份乙烯-α-烯烃共聚物橡胶(B),所述乙烯-α -烯烃共聚物橡胶(B) 含有碳原子数4 12的α -烯烃和乙烯,密度为0. 85 0. 87g/cm3,根据JIS K7210标准 在温度230°C、负荷2. 16kgf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 05 20g/10分钟;1 25重量份无机填充剂(C);
0. 020. 05
1重量份满足下述必要条件(a)、(b)及(c)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D);和 1重量份非离子类抗静电剂(E), 其中所述聚丙烯树脂㈧、乙烯_ α _烯烃共聚物橡胶⑶和无机填充剂(C)的总 量为100重量份,

必要条件(a)
具有通式(I)所示的2,2,6,6-四甲基哌啶基;
必要条件(b)
具有小于8的酸离解常数(pka); 必要条件(c)
通过在温度300°C且氮气气氛下的热重分析测定的失重率小于10重量
具体实施例方式[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聚丙烯树脂(A)]本发明中使用的聚丙烯树脂(A)含有丙烯_乙烯嵌段共聚物(A-I)或者聚合物 混合物(A-3),所述聚合物混合物(A-3)含有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A-I)和丙烯均聚物 (A-2)。所述丙烯_乙烯嵌段共聚物(A-I)为含有聚丙烯部分(以下称聚合物成分(I)) 和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部分(以下称共聚物成分(II))的共聚物。从成型体的刚性或硬度、韧性或抗冲击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型加工性等观点考虑, 上述丙烯_乙烯嵌段共聚物(A-I)优选为含有55 92重量%聚合物成分(I)和8 45 重量%共聚物成分(II)的嵌段共聚物,更优选为含有70 90重量%聚合物成分(I)和 10 30重量%共聚物成分(II)的嵌段共聚物(其中将所述嵌段共聚物(A-I)的总量设定 为100重量% )。所述聚合物成分(I)为丙烯均聚物或者选自由乙烯和碳原子数4以上的α _烯烃 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烯烃与丙烯的共聚物,所述聚合物成分(I)为选自由乙烯和碳原子 数4以上的α _烯烃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烯烃与丙烯的共聚物时,从成型体的刚性、耐热 性或硬度观点考虑,选自由乙烯和碳原子数4以上的α-烯烃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烯烃 的含量为1摩尔%以下(其中,将选自由乙烯和碳原子数4以上的α-烯烃构成的组中的 至少一种烯烃与丙烯的共聚物的总量设定为100摩尔% )。从成型体的刚性、耐热性或硬度观点考虑,所述聚合物成分(I)优选为丙烯均聚
5物,更优选利用13C-NMR测定的全同立构五元组(7 ^ /夕夕f 7夕· > 夕7 K )分数 (以下,有时记作~1分数)为0. 97以上的丙烯均聚物。特别优选全同立构五元组分数为 0. 98以上丙烯均聚物。所说的全同立构五元组分数是使用A. Zambelli在Macromolecules,6,925 (1973) 中所记载的方法测定的,即使用13C-NMR测定的聚丙烯分子链中的位于五元组单元的全 同立构链、换言之也就是5个丙烯单体单元连续地进行内消旋键接(J 〃結合)的链中 心的丙烯单体单元的分数。关于NMR吸收峰的归属,基于Macromolecules,8,687 (1975) 进行。具体而言,以13C-NMR光谱的甲基碳区域的全部吸收峰中 峰的面积分数的形 式测定全同立构五元组分数。利用该方法测定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的 NPL标准物质 CRM No. M19-14 Polypropylene ΡΡ/Μ χ/2 的全同立构五元组 分数为0. 944。所述聚合物成分⑴的极限粘度[η ]PA_i,从熔融时的流动性和成型体的韧性平 衡的观点考虑,优选为0. 7 1. 3dl/g,更优选为0. 85 1. ldl/g。另外,所述聚合物成分(I)的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Q值, 有时表示为Mw/Mn),优选为3以上且小于7,更优选为3 5。所述嵌段共聚物(A-I)的共聚物成分(II)中含有的丙烯和乙烯的重量比(丙 烯的重量/乙烯的重量),从成型体的刚性和抗冲击性平衡的观点考虑,优选为70/30 50/50,更优选为 65/32 55/45。所述共聚物成分(II)的极限粘度[I^EPiw,从防止焊接线的产生、防止流痕的产 生、以及成型体的刚性和抗冲击性平衡的观点考虑,优选为4. 0dl/g 5. 5dl/g,更优选为 4. 5 5. 3dl/g。结晶性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A-I)的根据JIS K7210在温度230°C、负荷 2. 16kgf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以下称为MFR),从树脂组合物的成型性及成型体的抗冲 击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0 120g/10分钟,更优选为20 90g/10分钟。作为丙烯_乙烯嵌段共聚物(A-I)的制造方法,可以列举例如使用将(a)含有 镁、钛、卤素及电子供体作为必要成分的固体催化剂成分、(b)有机铝化合物及(C)电子供 体成分接触而得到的催化剂体系和公知的聚合方法,将单体聚合的方法。该催化剂体系的 制造方法,可以列举例如日本特开平1-31950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216017号公报、日本 特开平10-212319号公报等记载的方法。作为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A-I)的制造方法,可以列举例如包括制造聚丙烯部 分的第1工序和该第一工序之后进行的制造丙烯_乙烯无规共聚物成分的第2工序的方法等。作为聚合方法,可以列举例如本体聚合法、溶液聚合法、淤浆聚合法、气相聚合 法等。这些聚合方法可以为间歇式、连续式中的任何一种,另外,也可以将这些聚合方法进 行任意组合。从工业上及经济上有利的观点考虑,优选连续式的气相聚合法、连续式的本 体-气相聚合法。更具体的制造方法可以列举下述方法等(1) 一种使用将至少2个聚合槽串联配置而成的聚合装置进行制造的方法,其中, 在上述将固体催化剂成分(a)、有机铝化合物(b)及电子供体成分(c)接触而得到的催化剂体系存在下,在第1聚合槽中制造聚丙烯,之后将生成的聚丙烯移入第2聚合槽中,在第 2聚合槽中在上述聚丙烯存在下连续地制造丙烯_乙烯无规共聚物;(2) 一种使用将至少4个聚合槽串联配置而成的聚合装置进行制造的方法,其中, 在上述将固体催化剂成分(a)、有机铝化合物(b)及电子供体成分(c)接触而得到的催化剂 体系的存在下,在第1 2聚合槽中连续地制造聚丙烯,之后将在第2聚合槽中生成的聚丙 烯移入第3聚合槽中,接着在第3 4聚合槽中连续地制造丙烯_乙烯无规共聚物成分。上述聚合方法中的固体催化剂(a)、有机铝化合物(b)及电子供体成分(C)的使用 量及向聚合槽供给各催化剂成分的方法,可以参考公知的催化剂使用方法来适当确定。聚合温度为-30 300°C,优选为20 180°C。聚合压力为常压 lOMPa,优选为 0. 2 5MPa。另外,可以使用例如氢作为分子量调节剂。在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A-I)的制造中,在实施主聚合前也可以进行预聚合。作 为公知的预聚合方法,可以列举例如在固体催化剂成分(a)及有机铝化合物(b)存在下, 供给少量的丙烯并使用溶剂在淤浆状态下实施的方法。在上述嵌段共聚物(A-I)中可以加入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可以列举例如抗氧化 剂、紫外线吸收剂、润滑剂、颜料、抗静电剂、铜毒抑制剂、阻燃剂、中和剂、发泡剂、增塑剂、 成核剂、泡沫抑制剂(気泡防止剤)、交联剂等。为提高树脂组合物的耐热性、耐候性、抗氧 化稳定性,优选添加抗氧化剂及紫外线吸收剂。上述嵌段共聚物(A-I)也可以是在过氧化物存在下将预先制备的嵌段共聚物进 行熔融混炼分解处理而得到的嵌段共聚物。在过氧化物的存在下熔融混炼分解处理而得到的嵌段共聚物中含有的丙烯_乙 烯无规共聚物部分的极限粘度[η]ΕΡ_Α,可以通过测定分解处理得到的聚合物颗粒的20°c 二甲苯可溶成分的极限粘度来求出。作为过氧化物一般可以使用有机过氧化物,可以列举过氧化烷基类、过氧化二酰
基类、过氧化酯类及过氧化碳酸酯类等。作为过氧化烷基类,可以列举例如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物二叔丁基、过氧化 二叔丁基枯基、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2,5-二甲基-2,5-二(叔丁 基过氧基)己-3-炔、过氧化叔丁基枯基、1,3_双(叔丁基过氧基异丙基)苯、3,6,9_三乙 基-3,6,9-三甲基-1,4,7-三过氧杂环壬烷等。作为过氧化二酰基类,可以列举例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过氧化癸酰寸。作为过氧化酯类,可以列举例如过氧新癸酸-1,1,3,3-四甲基丁酯、过氧新癸 酸-α -枯基酯、过氧新癸酸叔丁酯、过氧新庚酸叔丁酯、过氧特戊酸叔丁酯、过氧特戊酸叔 己酯、过氧-2-乙基己酸-1,1,3,3-四甲基丁酯、过氧-2-乙基己酸叔戊酯、过氧-2-乙基 己酸叔丁酯、过氧异丁酸叔丁酯、过氧六氢对苯二甲酸二叔丁酯、过氧-3,5,5-三甲基己酸 叔戊酯、过氧-3,5,5-三甲基己酸叔丁酯、过氧乙酸叔丁酯、过氧苯甲酸叔丁酯、过氧三甲 基己二酸二丁酯等。作为过氧化碳酸酯类,例如可以列举过氧二碳酸二 -3-甲氧基丁酯、过氧二碳酸 二(2-乙基己基)酯、过氧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异丙基碳酸叔丁酯、过氧二碳酸二(4-叔丁 基环己基)酯、过氧二碳酸二(十六烷基)酯、过氧二碳酸双十四烷基酯等。
本发明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聚丙烯树脂(A)可以单独为上述嵌段共 聚物(A-I),也可以为含有上述嵌段共聚物(A-I)和丙烯均聚物(A-2)的聚合物混合物 (A-3)。聚合物混合物(A-3)中含有的上述嵌段共聚物(A-I)的含量为30 99重量%, 上述均聚物(A-2)的含量为1 70重量%,优选上述嵌段共聚物(A-I)的含量为45 90 重量%、上述均聚物(A-2)的含量为55 10重量%。作为上述均聚物(A-2),优选全同立构五元组分数为97%以上的均聚物,更优选 为98%以上的均聚物。上述均聚物(A-2)的根据JIS K7120在温度230°C、负荷2. 16kgf下测定的MFR为 10 500g/10分钟,优选为40 350g/10分钟。作为上述均聚物(A-2)的制造方法,可以列举使用和制造上述嵌段共聚物(A-I) 时使用的催化剂同样的催化剂的方法。将本发明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聚丙烯树脂㈧、乙烯_ α _烯烃共聚物 橡胶⑶和无机填充剂(C)的总量设定为100重量份时,从成型体的刚性或冲击强度的观 点考虑,聚丙烯树脂(A)的含量为98 50重量份,优选为90 55重量份,更优选为85 55重量份。[乙烯-α-烯烃共聚物橡胶⑶]本发明中使用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橡胶⑶为含有碳原子数4 12的α-烯 烃和乙烯、密度为0. 85 0. 87g/cm3、根据JIS K7210在温度230°C、负荷2. 16kgf下测定 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 05 20g/10分钟的乙烯-α -烯烃共聚物橡胶。 作为碳原子数4 12的α -烯烃,可以列举例如1_ 丁烯、1_戊烯、己烯、庚 烯、1-辛烯、癸烯等,优选ι-丁烯、ι-己烯、ι-辛烯。上述共聚物橡胶(B)中含有的α -烯烃的含量,从成型体的冲击强度、特别是低温 冲击强度的观点考虑,为20 50重量%,优选为24 50重量% (其中,将上述共聚物橡 胶(B)的总量设定为100重量% )。作为上述共聚物橡胶,可以列举例如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橡胶、乙烯-1-己 烯无规共聚物橡胶、乙烯-1-辛烯无规共聚物橡胶等,优选乙烯-1-辛烯无规共聚物橡胶或 乙烯-1- 丁烯无规共聚物橡胶。另外,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的乙烯-α -烯烃无规共聚物橡胶
组合使用。上述共聚物橡胶(B)密度从得到良好的刚性和抗冲击性的平衡的观点考虑,为 0. 85 0. 87g/cm3、优选为 0. 850 0. 865g/cm3。上述共聚物橡胶(B)的熔体流动速率(在温度230°C、负荷2. 16kgf下测定)从防 止焊接线的产生以及刚性和抗冲击性的良好平衡的观点考虑,优选为0. 05 lg/10分钟, 更优选为0.2 lg/10分钟。作为共聚物橡胶⑶的制造方法,可以列举通过使用公知的催化剂和公知的聚 合方法使乙烯和α-烯烃共聚来制造的方法。作为公知的催化剂,可以列举例如包含钒化合物和有机铝化合物的催化剂体系、 齐格勒_纳塔催化剂体系或茂金属催化剂体系等。作为公知的聚合方法,可以列举溶液聚 合法、淤浆聚合法、高压离子聚合法或气相聚合法等。
将本发明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聚丙烯树脂㈧、乙烯_ α _烯烃共聚物 橡胶⑶和无机填充剂(C)的总量设定为100重量份时,从成型体的刚性或冲击强度的观 点考虑,上述共聚物橡胶(B)的含量为1 25重量份,优选为3 23重量份。[无机填充剂(C)]本发明中使用的无机填充剂(C),可以列举例如碳酸钙、硫酸钡、云母、结晶硅酸 钙、滑石、纤维状硫氧镁(Magnesium Oxysulfate)等。优选滑石或纤维状硫氧镁(Magnesium Oxysulfate),更优选滑石。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的无机填充剂组合使用。滑石为具有叶蜡石型三层结构的晶体结构的含水硅酸镁,作为本发明中的无机填 充剂(C)优选使用的滑石为将含水硅酸镁粉碎得到的滑石粉。作为滑石更优选为将含水硅 酸镁的分子晶体微粉碎到单层(単位層)程度而得的平板状粒子。适用于本发明的粒子状无机填充剂的平均粒径优选为3 μ m以下。在此所说的粒 子状无机填充剂的平均粒径,是指根据使用离心沉降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使其悬浮在分散 介质(水或醇)中进行测定的筛下法(篩下法)的积分分布曲线求出的50%相当粒径D50 的值。无机填充剂可以不处理直接使用,或者为提高与聚丙烯树脂(A)的表面胶粘性或 在聚丙烯树脂(A)中的分散性,也可以用公知的各种表面活性剂处理表面后使用。作为表 面活性剂,可以列举例如硅烷偶联剂、钛偶联剂、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酯、高级脂肪酸 酰胺、高脂肪酸盐类等。作为无机填充剂(C)使用的纤维状无机填充剂的平均纤维长度优选为5 50 μ m, 更优选为10 30μπι。另外,纤维状无机填充剂的平均纤维径直优选为0. 3 2μπι,更优 选为0. 5 1 μ m。在此纤维状无机填充剂的平均纤维直径及平均纤维长度通过如下方法求 得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得到的图像中随机选择50根以上的纤维状填充材料,测 定其纤维直径及纤维长度并进行平均。将本发明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聚丙烯树脂(A)、乙烯-α -烯烃共聚物 橡胶⑶和无机填充剂(C)的总量设定为100重量份时,从成型体的刚性和冲击强度的观 点考虑,无机填充剂(C)的含量为1 25重量份,优选为7 23重量份,更优选为10 22
重量份。[受阻胺类光稳定剂(D)]本发明中使用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⑶为满足下述必要条件(a)、(b)及(C)的化 合物。必要条件(a)具有通式(I)所示的2,2,6,6-四甲基哌啶基; 必要条件(b)具有小于8的酸离解常数(pka);必要条件(C)通过在温度300°C且氮气气氛下的热重分析测定的失重率小于10重量%。受阻胺类光稳定剂⑶优选还满足必要条件(d)分子量为1000以上。对于必要条件(a),从耐候性的观点考虑,通式⑴所示的2,2,6,6-四甲基哌啶基 (即,2,2,6,6-四甲基-4-哌啶基),优选与具有上述基团的化合物中的氧原子或氮原子中 的任一种结合,更优选与氮原子结合。另外,对于必要条件(b),从树脂组合物的耐候性及色相稳定性的观点考虑,受阻 胺类光稳定剂(D)优选具有小于8的酸离解常数(pka),更优选具有7以下的pka。另外, 酸离解常数(Pka)是表示 具有通式(I)所示的2,2,6,6-四甲基哌啶基的化合物的固有性 质的指标,是通过公知的滴定法求出的值。另外,对于必要条件(C),从模具污染、VOC释放量及耐候性的观点考虑,优选通过 在温度300°C且氮气气氛下的热重分析测定的失重率小于5重量%。更优选小于3重量%。 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D)的通过热重分析的失重率为使用差热-热重 同时测定装置(TG-DTA)求出的值。具体而言,是使受阻胺类光稳定剂⑶的温度在氮气气 氛下(100ml/分钟流量的氮气流下)由室温以每1分钟变化10°C达到300°C时,利用热天 平求出的重量减少率。另外,对于必要条件(d),从模具污染、VOC释放量及耐候性的观点考虑,受阻胺类 光稳定剂(D)的分子量优选为1500以上,更优选为2000以上。受阻胺类光稳定剂(D)优选为通式(II)表示的包含马来酸酰亚胺衍生物的共聚 物。 式中,R1表示碳原子数10 30的烷基,η表示比1大的整数。本发明中使用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⑶优选由R1为碳原子数14 28的烷基的 通式(II)表示的光稳定剂,更优选由R1为碳原子数16 26的烷基的通式(II)表示的光 稳定剂,进一步优选由R1为碳原子数18 22的烷基的通式(II)表示的光稳定剂。另外, 烧基可以为具有直链状、环状中任一种结构的基,优选为直链状的烷基。从树脂组合物的耐候性或模具污染性、成型品的外观、机械物性的平衡的观点考 虑,本发明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中受阻胺类光稳定剂(D)的含量相对于上述聚丙烯树脂 (A)、乙烯-α -烯烃共聚物橡胶(B)和无机填充剂(C)的总量100重量份为0. 02 1重量 份,优选为0. 05 0. 5重量份,更优选为0. 1 0. 3重量份。另外,上述受阻胺类光稳定剂⑶也可以和其他的光稳定剂(包含不满足上述必 要条件(a)、(b)、(c)的任何一个条件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组合使用。[非离子类抗静电剂(E)]本发明中使用的非离子类抗静电剂(E),可以列举例如烷基二乙醇胺、烷基二乙 醇酰胺及其酯化物、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双甘油酯化合物等,也可以使用这些化合物的混合 物。从表现良好抗静电性能的观点考虑,优选为单脂肪酸甘油酯或者以单脂肪酸甘油酯为 主成分的混合物。从抑制模具污染的观点考虑,本发明中使用的非离子类抗静电剂(E)的通过在温 度300°C且氮气气氛下的热重分析测定的失重率优选为小于20重量%,更优选为5 15 重量%以下。另外,通过热重分析的失重率可以使用差热-热重同时测定装置(TG-DTA)求 出。具体而言,是使非离子类抗静电剂(E)的温度在氮气气氛下(100ml/分钟流量的氮气 流下)由室温以每1分钟变化10°C达到300°C时利用热天平求出的失重率。从树脂组合物的抗静电性、成型时的模具污染性、成型品的外观及机械物性的平 衡的观点考虑,本发明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非离子类抗静电剂(E)的含量相对 于上述聚丙烯树脂(A)、乙烯-α-烯烃共聚物橡胶(B)和无机填充剂(C)的总量100重量 份为0. 05 1重量份,优选为0. 1 0. 6重量份,更优选为0. 2 0. 4重量份。[其他]为进一步改善机械物性的平衡,本发明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也可以含有含乙烯 基芳香族化合物的橡胶。作为含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的橡胶,可以列举例如包含乙烯基 芳香族化合物聚合物和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嵌段共聚物及该嵌段共聚物的加氢物。作为该 共轭二烯聚合物部分的双键的加氢率,优选为8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85重量%以上(其
11中,将共轭二烯聚合物部分中含有的双键总量设定为100重量% )。上述含有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的橡胶的通过GPC法测定的分子量分布优选为2. 5 以下,更优选为1 2. 3以下。上述含有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的橡胶中含有的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的含量优选 为10 20重量%,更优选为12 19重量% (其中,将含有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的橡胶的 总量设定为100重量% )。上述含有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的橡胶的根据JIS K7210在温度230°C、负荷 2. 16kgf下测定的MFR优选为0. 01 15g/10分钟,更优选为0. 03 13g/10分钟。作为上述含有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的橡胶,可以列举例如苯乙烯-乙烯-丁 烯-苯乙烯类橡胶(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类橡胶(SEPS)、苯乙烯-丁二烯 类橡胶(SBR)、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类橡胶(S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类橡胶 (SIS)等嵌段共聚物及将这些嵌段共聚物加氢得到的嵌段共聚物等。另外,也可以列举使苯 乙烯等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与乙烯-丙烯-非共轭二烯类橡胶(EPDM)反应而得到的橡胶。 另外,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的含有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的橡胶组合使用。作为上述含有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的橡胶的制造方法,可以列举例如如下方法 等通过使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与烯烃类共聚物橡胶或共轭二烯橡胶聚合或反应等进行结
I=I O另外,在不显著地抑制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本发明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也 可以含有一种以上的添加剂。可以列举例如中和剂、抗氧化剂、加工稳定剂、紫外线吸收 齐U、成核剂、透明成核剂、抗静电剂、润滑剂、加工助剂、金属皂、着色剂(炭黑、氧化钛等颜 料)、发泡剂、抗菌剂、增塑剂、阻燃剂、交联剂、交联助剂、光亮剂(高輝度化剤)等。其中,优选使用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是指具有防止由热、光、氧等引起的聚丙烯树 脂分解的作用的化合物。特别是在本发明中在抑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释放量或维 持树脂组合物的热稳定性、耐候性、成型加工性方面具有高效果,优选优选使用。可以列举 例如酚类抗氧化剂、含磷抗氧化剂、含硫抗氧化剂、羟胺类抗氧化剂等。特别优选使用酚类 抗氧化剂。作为酚类抗氧化剂优选使用分子量300以上的酚类抗氧化剂。可以列举例如四 ([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亚甲酯)]甲烷、3-(3,5_ 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 酸十八烷基酯、3,9-双[2- {3- (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 -1,1- 二甲基 乙基]-2,4,8,10-四氧杂螺[5. 5] i^一烷、三乙二醇-N-双-3-(3-叔丁基-5-甲基-4-羟 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二 [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2,2-硫基二亚乙 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1,3,5_三[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 丙酰氧基]乙基异氰酸酯、1,3,5_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苄基)苯、三 (3,5-二叔丁基-4-羟苄基)异氰脲酸酯、1,3,5_三(4-叔丁基-3-羟基-2,6-二甲基苄 基)异氰脲酸酯等。由于可以得到不仅模具污染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释放量、热稳定性、耐 候性、成型加工性优良,而且色相稳定性优良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及由该组合物制成的 成型体,因此优选使用3,9-双[2- {3- (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 _1, 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 5] 十一烷、三(3,5-二叔丁基-4-羟苄基)异氰脲酸酯。酚类抗氧化剂的配合量可以任意选择,通常优选相对于树脂组合物(I) 100重量 份为0. 01 1重量份。另外,以改良加工性及改良着色颜料(炭黑、氧化钛等颜料)的分散性等为目的而 使本发明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中含有脂肪酸金属盐类时,从抑制模具污染的观点考虑, 其含量优选相对于树脂组合物(I) 100重量份为0. 01 0. 5重量份,更优选为0. 01 0. 2 重量份。作为脂肪酸金属盐,可以列举例如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硬脂酸锌等。另外,为了改良热氧化稳定性及光稳定性,优选在本发明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中 含有选自脂肪酸单酰胺和脂肪酸双酰胺的脂肪酸酰胺。作为可以应用的脂肪酸酰胺,可以 列举月桂酸酰胺、硬脂酸酰胺、油酸酰胺、山嵛酸酰胺、芥子酸酰胺、亚甲基双硬脂酰胺、亚 乙基双硬脂酰胺、亚乙基双油酰胺、六亚甲基双硬脂酰胺等。脂肪酸酰胺的配合量相对于上 述聚丙烯树脂(A)、乙烯-α-烯烃共聚物橡胶(B)和无机填充剂(C)的总量100重量份为 0. 01 0. 2重量份,优选为0. 01 0. 1重量份。在配合有无机添加剂的体系中,通过配合 脂肪酸酰胺可以大幅改良热氧化稳定性及光稳定性。[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作为本发明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可以列举将各种成分熔融混炼的 方法,例如可以列举使用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密封式混合机、热轧辊(熱口一
等混炼机的方法等。作为使用的熔融混炼装置,可以列举例如单螺杆挤出机、同向旋 转双螺杆挤出机(Wernw Pf Ieideren制ZSK (注册商标)及东芝机械(株)制ΤΕΜ(注册商 标)、日本制钢所(株)制TEX(注册商标)、f々7《 > (株)制双螺杆混炼机等)、异向 旋转双螺杆挤出机(日本制钢所(株)制CMP(注册商标)、TEX(注册商标)、神户制钢所 (株)制FCM (注册商标)、NCM (注册商标)、LCM (注册商标)等)。混炼温度优选为170 250°C,时间优选为1 20分钟。另外,各成分的混炼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逐次进行。作为分别混炼各成分的方法,可以列举例如如下⑴、(2)、(3)、⑷的方法。(1)混炼嵌段共聚物(A-I),将其挤出制备成颗粒,然后将该颗粒和上述共聚物 橡胶(B)、无机填充剂(C)、受阻胺类光稳定剂(D)和非离子类抗静电剂(E)进行混炼的方 法。(2)混炼嵌段共聚物(A-I),将其挤出制备成颗粒,然后将该颗粒和上述均聚物 (A-2)、上述共聚物橡胶(B)、无机填充剂(C)、受阻胺类光稳定剂(D)和非离子类抗静电剂 (E)进行混炼的方法。(3)将嵌段共聚物(A-I)和上述共聚物橡胶(B)混炼后,添加并混炼无机填充剂
(C)、受阻胺类光稳定剂(D)和非离子类抗静电剂(E)的方法。(4)将嵌段共聚物(A-I)和无机填充剂(C)混炼后,添加并混炼上述共聚物橡胶 (B)、受阻胺类光稳定剂(D)和非离子类抗静电剂(E)的方法。另外,上述(3)或(4)的方法中也可以添加丙烯均聚物(A-2)。另外,在制造本发明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时,作为高效配合受阻胺类光稳定剂
(D)的方法,可以列举如下方法等预先准备将本发明中使用的结晶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 (A-I)或结晶丙烯均聚物(A-2)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D)熔融混合而得到的母料、或者受 阻胺类光稳定剂(D)和一种以上的其他添加剂和/或本发明中使用的包含聚丙烯树脂(A)等丙烯类聚合物的聚丙烯树脂均勻混合并固化成颗粒状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D)的浓度 为10 90重量%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D)的高浓度颗粒物,然后将该母料或高浓度颗粒 物配合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树脂组合物(I)中。[成型体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成型体为将本发明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利用公知的成型方法成型而 得到的成型体。作为成型方法,可以列举例如注射成型法、模压成型法、真空成型法、发泡 成型法、挤出成型法等。由本发明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制造的成型体优选为注射成型体。作为注射成型 法,可以列举例如一般的注射成型法、注射发泡成型法、超临界注射发泡成型法、超高速注 射成型法、注射压缩成型法、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法、夹心成型法、夹心发泡成型法、嵌件/嵌 出寸一卜·7々卜寸一卜)成型法等方法。作为本发明的成型体的用途,优选为汽车用注射成型体,可以列举例如门饰板、 车柱、仪表板、中央置物箱、扶手、车门、备胎盖等内部部件等及保险杆、扰流板、档泥板、侧 杠包围等外部部件等。实施例以下,基于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的聚合物及组合物的物性的测定方法如下所示。(1)极限粘度使用乌氏粘度计(,乂 口一〒粘度計)对浓度0. 1、0.2及0.5g/dl的3种情况进 行比浓粘度的测定。极限粘度利用外推法求出“高分子溶液、高分子实验学11”(高分子 溶液、高分子実験学11) (1982年共立出版株式会社刊)第491页中记载的计算方法,即使 比浓粘度对浓度作图,并将浓度外推到零点。作为溶剂使用萘满,在温度135°C下测定。(1-1)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极限粘度(I-Ia)聚丙烯部分的极限粘度[η]Ρ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含有的聚丙烯部分的[η ]Ρ,在制造丙烯_乙烯嵌段共聚 物时,在作为第一工序的聚丙烯部分的聚合后,从聚合槽内取出聚合物粉末,使用上述(1) 的方法进行测定并求出。(I-Ib)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部分的极限粘度[η]ΕΡ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含有的丙烯_乙烯无规共聚物部分的极限粘度[η]ΕΡ, 分别用上述(1)的方法测定丙烯均聚物部分的极限粘度[n]Ρ和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整 体的极限粘度[n]τ,使用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部分相对于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整体的 重量比率X,由下式计算求出。(相对于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整体的重量比率χ利用下述 (2)的测定方法求出。)[ n]EP = [ n]T/x-(i/x-D [ n]P[n]P 丙烯均聚物部分的极限粘度(dl/g)[n]T 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整体的极限粘度(dl/g)(2)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部分相对于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整体的重量比率X、 及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部分的乙烯含量[(C2’ )EP]由在下述条件下测定的13C-NMR光谱,基于Kakugo等人报道(Macromolecules1982,15,1150-1152)求出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部分的重量比率X及丙烯-乙烯无规共聚 物部分的乙烯含量[(C2’)EP]。在ΙΟπιπιΦ的试验管中将约200mg的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均勻地溶解在3ml的 邻二氯苯中制备成试样,在下述条件下测定该试样的13C-NMR光谱。测定温度135°C脉冲重复时间10秒脉冲宽度45°累计回数2500次(3)全同立构五元组分数(皿_分数)全同立构五元组分数是根据A. Zambelli等人发表在Macromolecules,6, 925(1973)中的方法测定的,即使用13C-NMR测定的聚丙烯分子链中的位于作为五元组单 元的全同立构链,换言之为将5个丙烯单体单元连续进行内消旋键接的链中心的丙烯单体 单元的分数。关于NMR吸收峰的归属,根据Macromolecules,8,687 (1975)进行。具体而言,作为13C-NMR光谱的甲基碳区域的全部吸收峰中的 峰的面积分数, 测定全同立构五元组分数。利用该方法测定英国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的NPL 标准物质CRMNo. M19-14 Polypropylene PP/MWD/2的全同立构五元组分数为0.944。[注射成型体的制造]作为评价带电性用的注射成型体的试验片按以下方法制作。使用住友重机械工业 制SE180D (合模压力180吨)作为注射成型机,使用具有100mmX400mmX3.0mm规格的模 穴的注射成型用模具(1处浇口)作为模具,在220°C成型温度下实施成型,得到平板成型 体。(1)抗静电性表面固有电阻值为评价抗静电性,根据JIS-K-6911规定的方法测定表面固有电阻值(单位Ω )。 从通过上述注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制作的平板成型体冲裁IOOmmX IOOmmX 3mm大小的试 验片,使用东亚DKK公司制造的数字式绝缘表DSM-8103(电极SME_8310)测定表面固有 电阻值。表面固有电阻值为IX IO15 Ω以下时判定为抗静电性优良(用记号〇表示),超过 IX IO15 Ω时判定为抗静电性不充分(用记号X表示)。(2)模具污染性(2-1)模具污染面积使用设计有排气沟的小型物性试验片模具,测定利用东洋精机金属制Si-30III 型注射成型机在成型温度260°C、模具冷却温度50°C下连续进行60次注射的注射成型、之 后转印在固定侧模具表面上的模具污染部分的面积(单位mm2)。模具污染部分的面积越 小模具污染性越优良。(2-2)热失重率作为模具污染性的指标,使用热重测定装置(TGAQ500 =TAinstruments公司制)测 定热失重率。在氮气气氛下(100ml/分钟流量的氮气流下)将试料颗粒由室温以50°C/分 钟的升温速度升到220°C后,在220°C保持150分钟。之后,由加热前的试料重量和加热后 的试料重量求出失重率。热失重率越小模具污染性越优良(模具污染少)。(3)耐候性
15
使用、力试验机(株)制日光耐候试验机(Sunshine Weather Meter) (6XS-DCH 型)进行加速耐候试验。照射1000小时后,评价试验片表面有无龟裂(裂纹)等外观异常 和试验片的光泽度变化。需要说明的是,光泽保持率越高耐候性越优良。本发明中光泽保 持率由式(光照射后的光泽度/光照射前的光泽度)X100来定义。试验条件如下所示·试验片尺寸由70mmX150mmX3mm(厚度)的注射成型品切出的试验片 (65 X 60 X 3mm)·黑板温度83°C·喷水/干燥周期18分钟/120分钟·试验机槽内湿度50 % RH·龟裂等外观异常观察利用光学显微镜(100倍)观察·光泽度测定利用光泽计测定(角度60° )[固体催化剂成分(I)]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的聚合物制造时使用的固体催化剂成分(I)的合成方法 如下所示。用氮置换200升的圆筒型反应器(具有3对直径0. 35m的搅拌叶片的搅拌机及 具备4块宽度0. 05m的挡板的直径0. 5m的反应器),投入己烷54升、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100g、四乙氧基硅烷20. 6kg及四丁氧基钛2. 23kg并搅拌。然后,在将反应器内的温度保持在7°C的同时用4小时向上述搅拌的混合物中滴 加丁基氯化镁的二丁醚溶液(浓度2. 1摩尔/升)51升。此时搅拌机转速为150rpm。滴加 结束后,将混合物在20°C下搅拌1小时后过滤,在室温下对得到的固体用70升的甲苯实施 3次洗涤,加入甲苯,得到固体催化剂成分前体浆料。该固体催化剂成分前体含有Ti 1.9重量%、0Et (乙氧基)35.6重量%、(》11(丁 氧基)3. 5重量%。其平均粒径为39 μ m,16 μ m以下的微粉成分量为0. 5重量%。然后,抽出甲苯使得浆料的体积为49. 7升,将残留浆料在80°C下搅拌1小时,之 后,将该浆料冷却到40°C以下的温度,在搅拌下投入四氯化钛30升和二丁醚1. 16kg的混合 液,再投入邻苯二甲酰氯4. 23kg。使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10°C并搅拌3小时后过滤,对得到 的固体在95°C下用90升的甲苯实施3次洗涤。加入甲苯,制成浆料并静置后,抽出甲苯使 得浆料的体积为49. 7升,搅拌下在残留浆料中投入四氯化钛15升、二丁醚1. 16kg和邻苯 二甲酸二异丁酯0. 87kg的混合液。将反应器内的温度调节到105°C并搅拌1小时后过滤,对得到的固体在95°C下用 90升的甲苯实施2次洗涤。加入甲苯,制成浆料并静置后,抽出甲苯使得浆料的体积为49. 7 升,在搅拌下在残留浆料中投入四氯化钛15升和二丁醚1. 16kg的混合液。将反应器内的温度设定在105°C并搅拌1小时后过滤,对得到的固体在95°C下用 90升的甲苯实施2次洗涤。加入甲苯,制成浆料并静置后,抽出甲苯使得浆料的体积为49. 7 升,在搅拌下在残留浆料中投入四氯化钛15升和二丁醚1. 16kg的混合液。将反应器内的 温度调节到105°C并搅拌1小时后过滤,对得到的固体在95°C下用90升的甲苯洗涤3次、 用90升己烷洗涤2次。将得到的固体成分进行干燥,得到固体催化剂成分。该固体催化剂 成分含有Ti :2. 1重量%、邻苯二甲酸酯成分10.8重量%。以下将该固体催化剂成分称为 固体催化剂成分(I)。
[聚合物的聚合](1)丙烯均聚物(A-2)的聚合使用固体催化剂成分(I),在连续的气相聚合中通过抑制体系内的氢浓度和聚合 温度得到丙烯均聚物。得到的聚合物的极限粘度[η]Ρ为0.93dl/g、全同立构五元组分数 为0. 984、分子量分布为4. 3。另外MFR为120g/10分钟。(2)丙烯_乙烯嵌段共聚物均聚物(A-I)的制造使用固体催化剂成分(I),利用液相-气相多段聚合法制造丙烯_乙烯嵌段共聚 物。在第一阶段制造丙烯均聚物部分后,在第二阶段利用二阶段的液相-气相聚合法连续 地制造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部分。在SUS制环管型液相聚合反应器(第一槽)和气相聚 合反应器(第二槽)中,抑制体系内的氢浓度和聚合温度而生成丙烯均聚物部分,接着,在 气相聚合反应器(第三槽)中,在保持恒定的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下连续地供给丙烯并且 为了保持气相部的氢浓度、气相部的乙烯浓度恒定而供给氢和乙烯,同时生成丙烯-乙烯 嵌段共聚物。对在第一阶段生成的丙烯均聚物进行抽样分析,结果是,极限粘度[η]Ρ为 0.86dl/g、mmmm分数为0.987。最终得到的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极限粘度[η ]T。tal为 1.40dl/g。分析的结果是,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含量(EP含量)为12. 3重量%,因此第 三槽中生成的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成分(EP部分)的极限粘度2dl/g。另外, 分析的结果是EP部分中的乙烯含量为35重量%,EP部分的MFR为60g/10分钟。[(A-I)的造粒]在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粉末(A-I) 100重量份中添加作为稳定剂的硬脂酸钙 (日本油脂制)0.05重量份、3,9_双[2-{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 基}-1,1_ 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7 S,4廿一 GA80、住友化学 制)0. 05重量份、双(2,4- 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 夕工U ;^ U卜一义
m A卜)(々卟卜,7夕夕ζ U626、GE特殊化学品(义 〉弋丨J于4一夂笑力 X )制)0.05重量份后,使用挤出机造粒。[光稳定剂(成分(D))](D-I)产品名UVINUL5050H =BASF日本株式会社制空间位阻胺低聚物“包含N-(2,2,6,6_四甲基-4-哌啶基)马来酰亚胺及α-烯 烃(C20-24)的共聚物”结构式
CH2-Ol-
(CH0)
CHa
1Τ-21
H3C
CH3
_ln
17
分子量3500pKa -J. 0利用TG-DTA测定的失重率2. 2重量%(D-2)产品名寸7 —义LS-770 三共生活科技、,λ m ”株式会社制化学名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结构式分子量481pKa 9. 0利用TG-DTA测定的失重率19. 6重量%(D-3)产品名^ S V —义40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化学名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2,4-二叔丁基苯酯结构式分子量439pKa 9. 0利用TG-DTA测定的失重率31. 6重量%另外,光稳定剂使用热重分析(TG-DTA)的失重率使用差热-热重同时测定装置, 在以10°C /分钟的升温速度使温度由室温升到300°C、在氮气气氛下(氮气流量IOOml/分) 进行测定。[抗静电剂(成分(E))](E-I) 化学名单硬脂酸甘油酯 利用热重分析(TG-DTA)测定的失重率23. 8重量%(E-2)CB264A:东邦化学工业公司制化学名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烷基二乙醇胺、烷基二乙醇酰胺的混合 物利用热重分析(TG-DTA)测定的失重率14. 3重量%另外,利用热重分析(TG-DTA)测定的失重率使用差热-热重同时测定装置,在以 IO0C /分钟的升温速度使温度由室温升到300°c、在氮气气氛下(氮气流量IOOml/分)的 条件下进行测定。[实施例-1]以上述(A-I)造粒颗粒48重量%、丙烯均聚物(A-2)粉末10重量%、乙烯丁 烯无规共聚物橡胶EBR-I (密度0. 861g/cm3、MFR(在230°C、2. 16kgf负荷下测定)0. 46g/10 分钟)4重量%、乙烯-1-辛烯无规共聚物橡胶E0R-1 (密度0. 857g/cm3、MFR (在230 V、 2. 16kgf负荷下测定)2. 7g/10分钟)8. 3重量%、乙烯-1-辛烯无规共聚物橡胶E0R-2 (密 度0. 870g/cm3、MFR(在230°C、2. 16kgf负荷下测定)2. 3g/10分钟)8. 2重量%、平均粒径 2. 7 μ m的滑石21. 5重量%的组成比例进行配合添加,相对于该(A_l)、(A-2)、⑶、(C)的总 量100重量份,以硬脂酸钙0. 05重量份、3,9-双[2- {3- (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 丙酰氧基}-1,1-二甲基乙基]_2,4,8,10-四氧杂螺[5.5] i^一烷(7 S,4廿一GA80、住 友化学制)0.05重量份、双(2,4_ 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々 > 卜,7 ^夕 ^ U626、GE 7《* ^J〒^ 一》彡力X制)0. 05重量份、乙撑双硬脂酰胺0. 05重量份、 含有聚丙烯和炭黑及脂肪酸金属盐的黑色颜料母料2. 0重量份、以及光稳定剂(D-I) 0. 2重 量份、(D-2)0. 1重量份、抗静电剂(E-I)O. 4重量份的组合比例进行配合,用滚筒式混合机 均勻地预混后,使用双螺杆混炼挤出机(日本制钢所社制TEX44ci II -49BW-3V型)在挤出 量70kg/小时、200°C、螺杆转速300rpm条件下进行混炼挤出,制造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实施例_2]除配合0. 3重量份抗静电剂(E-I)以外,与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同样地进行。[实施例-3]除配合0. 4重量份以抗静电剂(E-2)替代抗静电剂(E_l)以外,与实施例_1所述 的方法同样地进行。[实施例-4]除配合光稳定剂(D-I)O. 35重量份、抗静电剂(E-I)O. 4重量份以外,与实施例_1 所述的方法同样地进行。[实施例-5]除配合光稳定剂(D-I)O. 35重量份、抗静电剂(E_2)0. 4重量份以外,与实施例_1 所述的方法同样地进行。[比较例-1]除将光稳定剂(D-I)更换为光稳定剂(D_2)0. 2重量份和(D_3)0. 2重量份以外,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比较例_2]
除将光稳定剂(D-I)更换为光稳定剂(D_2)0. 2重量份和(D_3)0. 2重量份、不配 合抗静电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将实施例-1 5和比较例-1 2中配合的光稳定剂(成分D)和抗静电剂(成 分E)的配合比例及造粒得到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的注射成型品的抗静电性、模具污染 性、促进耐候性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表1 产业实用性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成型时模具污染少、抗静电性、耐候性、成型加工性优良且 具有高刚性和抗冲击性的良好平衡、在形成成型体时可以得到流痕和焊缝外观良好的成型 体的新型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
权利要求
一种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包含98~50重量份聚丙烯树脂(A),所述聚丙烯树脂(A)含有丙烯 乙烯嵌段共聚物(A 1)或者聚合物混合物(A 3),所述聚合物混合物(A 3)含有丙烯 乙烯嵌段共聚物(A 1)和丙烯均聚物(A 2);1~25重量份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橡胶(B),所述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橡胶(B)含有碳原子数4~12的α 烯烃和乙烯,密度为0.85~0.87g/cm3,根据JIS K7210在温度230℃、负荷2.16kgf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05~20g/10分钟;1~25重量份无机填充剂(C);0.02~1重量份满足下述必要条件(a)、(b)及(c)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D);和0.05~1重量份非离子类抗静电剂(E),其中所述聚丙烯树脂(A)、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橡胶(B)和无机填充剂(C)的总量为100重量份,必要条件(a)具有通式(I)所示的2,2,6,6 四甲基哌啶基;必要条件(b)具有小于8的酸离解常数(pka);必要条件(c)通过在温度300℃且氮气气氛下的热重分析测定的失重率小于10重量%。FPA00001161861300011.tif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阻胺类光稳定剂(D) 还满足下述必要条件(d),必要条件(d)分子量为1000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阻胺类光稳定剂 (D)为通式(II)所示的包含马来酸酰亚胺衍生物成分的共聚物, 式中,R1表示碳原子数为10
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30的烷基,η表示比1大的整数。 -项所述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 类抗静电剂(E)的通过在温度300°C且氮气气氛下的热重分析测定的失重率为20重量%以 下。
5. 一种注射成型体,其由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成型时模具污染少、抗静电性、耐候性、成型加工性优良且具有高刚性和高抗冲击性的良好平衡、形成成型体时可以得到流痕和焊缝外观良好的成型体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制成的成型体。本发明的聚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含有特定的聚丙烯树脂(A)98~50重量份、特定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橡胶(B)1~25重量份、无机填充剂(C)1~25重量份和满足特定的必要条件(a)、(b)及(c)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D)0.02~1重量份及非离子类抗静电剂(E)0.05~1重量份。其中所述聚丙烯树脂(A)、乙烯-α-烯烃共聚物橡胶(B)和无机填充剂(C)的总量为100重量份。
文档编号C08K3/00GK101903464SQ20088012203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1日
发明者神崎进 申请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