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质酸硅凝胶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19004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医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对疤痕具有修复作用的透明质酸硅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剂。技术背景疤痕是物理、生物化学等原因导致人体皮肤软组织严重损伤而不能完全自行正常修复,转由纤维组织替代,留下及影响功能又影响外观的局部症状。疤痕生长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发生各种并发症,诸如外形的破坏及功能活动障碍等,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肉体痛苦和精神痛苦,尤其是烧伤、烫伤、严重外伤后遗留的瘢痕。疤痕增生期的几年时间几乎让患者苦不堪言。而后的萎缩期又使患者面目全非,功能障碍,造成患者极大的身、心双重障碍。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爱美不仅代表一种权利,也表示一种对自我的尊重,疤痕是美容整形外科门诊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除了外观的影响,事实上有不少的疤痕会有令人难受的搔痒、疼痛及干裂,若不幸产生疤痕挛缩,更会进一步影响四肢关节活动或五官之正常功能,这些疤痕更是非积极治疗不可。目前市场大多是以单一聚硅氧烷制成的硅凝胶疤痕贴或是硅凝胶,但此类产品对疤痕的修复作用只是被动锁水,不具有主动吸水保湿功能,疤痕修复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除疤的透明质酸硅凝胶。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的透明质酸硅凝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一种透明质酸硅凝胶,按质量由下述组份制成:聚二甲基硅氧烷10%-50%,乳化剂1%-10%、甘油1%-20%、透明质酸钠0.01%-10%和纯化水28.99%-69%。所述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包括如下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30%,乳化剂4%、甘油10%、透明质酸钠0.3%和纯化水55.7%。所述透明质酸钠由质量比为1:(1~4):(1~20)的分子量范围在1000000~2000000的大分子量透明质酸钠、分子量范围100000~400000的中分子透明质酸钠和分子量范围在5000~10000的小分子透明质酸钠组成。所述透明质酸钠由质量比为1:4:10的分子量范围在1400000~1600000的大分子量透明质酸钠、分子量范围200000~300000的中分子透明质酸钠和分子量范围在7000~8000的小分子透明质酸钠组成。所述乳化剂为辛基二甲基硅氧烷乙氧基葡萄糖苷、PEG-9聚二甲基硅氧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月桂基PEG-9聚二甲基硅氧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甘油-3二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一种透明质酸硅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质量百分比称取原料:聚二甲基硅氧烷10%-50%,乳化剂1%-10%、甘油1%-20%、透明质酸钠0.01%-10%和纯化水10%-87.99%;2)使用真空均质乳化机,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乳化剂放入在真空均质乳化机的油相罐中,在搅拌速度为10-20转/分钟的条件下加热至80‐90℃,在80‐90℃保持10-20分钟,得油相;3)将透明质酸钠、纯化水和甘油放入所述真空均质乳化机的水相罐中,在搅拌下,加热至80-90℃,在80‐90℃保持10-20分钟,得水相;4)将油相和水相在真空条件下均质500-800秒;5)降温至室温,得到一种透明质酸硅凝胶。所述步骤(1)为:按质量百分比称取原料:聚二甲基硅氧烷30%,乳化剂4%、甘油10%、透明质酸钠0.3%和纯化水55.7%。所述透明质酸钠由质量比为1:(1~4):(1~20)的分子量范围在1000000~2000000的大分子量透明质酸钠、分子量范围100000~400000的中分子透明质酸钠和分子量范围在5000~10000的小分子透明质酸钠组成。所述透明质酸钠由质量比为1:4:10的分子量范围在1400000~1600000的大分子量透明质酸钠、分子量范围200000~300000的中分子透明质酸钠和分子量范围在7000~8000的小分子透明质酸钠组成。所述乳化剂为辛基二甲基硅氧烷乙氧基葡萄糖苷、PEG-9聚二甲基硅氧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月桂基PEG-9聚二甲基硅氧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甘油-3二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本发明的一种透明质酸硅凝胶,能够有效抑制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同时为疤痕提供湿性环境,从而抑制疤痕的形成。修复疤痕的效果显著。同时,该本发明的透明质酸硅凝胶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透明质酸硅凝胶,按质量由下述组份制成:聚二甲基硅氧烷10%,PEG-9聚二甲基硅氧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剂)10%、甘油1%、透明质酸钠10%和纯化水69%。本实施例的透明质酸钠由质量比为1:2:8的分子量范围在1000000~1200000的大分子量透明质酸钠、分子量范围300000~400000的中分子透明质酸钠和分子量范围在5000~7000的小分子透明质酸钠组成。实施例2一种透明质酸硅凝胶,按质量由下述组份制成:聚二甲基硅氧烷50%,月桂基PEG-9聚二甲基硅氧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剂)1%、甘油20%、透明质酸钠0.01%和纯化水28.99%。本实施例的透明质酸钠由质量比为1:1:1的分子量范围在1800000~2000000的大分子量透明质酸钠、分子量范围100000~200000的中分子透明质酸钠和分子量范围在8000~10000的小分子透明质酸钠组成。实施例3一种透明质酸硅凝胶,按质量由下述组份制成:聚二甲基硅氧烷30%,辛基二甲基硅氧烷乙氧基葡萄糖苷(乳化剂)4%、甘油10%、透明质酸钠0.3%和纯化水55.7%。本实施例的透明质酸钠由质量比为1:4:10的分子量范围在1400000~1600000的大分子量透明质酸钠、分子量范围200000~300000的中分子透明质酸钠和分子量范围在7000~8000的小分子透明质酸钠组成。实施例4一种透明质酸硅凝胶,按质量由下述组份制成:聚二甲基硅氧烷25%,聚甘油-3二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剂)7%、甘油12%、透明质酸钠4%和纯化水52%。本实施例的透明质酸钠由质量比为1:4:20的分子量范围在1700000~1800000的大分子量透明质酸钠、分子量范围200000~400000的中分子透明质酸钠和分子量范围在6000~8000的小分子透明质酸钠组成。实施例5一种透明质酸硅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实施例1称取原料;2)使用真空均质乳化机,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乳化剂放入在真空均质乳化机的油相罐中,在搅拌速度为20转/分钟的条件下加热至85℃,在85℃保持15分钟,得油相;3)将透明质酸钠、纯化水和甘油放入所述真空均质乳化机的水相罐中,在搅拌下,加热至80℃,在80℃保持20分钟,得水相;4)将油相和水相在真空条件下均质500秒;5)降温至室温,得到一种透明质酸硅凝胶。实施例6一种透明质酸硅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实施例2称取原料;2)使用真空均质乳化机,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乳化剂放入在真空均质乳化机的油相罐中,在搅拌速度为10转/分钟的条件下加热至80℃,在80℃保持20分钟,得油相;3)将透明质酸钠、纯化水和甘油放入所述真空均质乳化机的水相罐中,在搅拌下,加热至90℃,在90℃保持20分钟,得水相;4)将油相和水相在真空条件下均质800秒;5)降温至室温,得到一种透明质酸硅凝胶。实施例7一种透明质酸硅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实施例3称取原料;2)使用真空均质乳化机,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乳化剂放入在真空均质乳化机的油相罐中,在搅拌速度为15转/分钟的条件下加热至90℃,在90℃保持10分钟,得油相;3)将透明质酸钠、纯化水和甘油放入所述真空均质乳化机的水相罐中,在搅拌下,加热至85℃,在85℃保持10分钟,得水相;4)将油相和水相在真空条件下均质600秒;5)降温至室温,得到一种透明质酸硅凝胶。实施例8一种透明质酸硅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实施例4称取原料;2)使用真空均质乳化机,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乳化剂放入在真空均质乳化机的油相罐中,在搅拌速度为17转/分钟的条件下加热至84℃,在84℃保持12分钟,得油相;3)将透明质酸钠、纯化水和甘油放入所述真空均质乳化机的水相罐中,在搅拌下,加热至83℃,在83℃保持18分钟,得水相;4)将油相和水相在真空条件下均质700秒;5)降温至室温,得到一种透明质酸硅凝胶。实施例9对照组的准备及制备:对照1组:购买市售硅凝胶敷料(沪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2640953号)对照2组:中国专利2011103847533(发明名称疤痕修复材料)中的实施例12制作的疤痕修复材料,其制备方法如下:将脱乙酰度85%的壳聚糖乳酸盐4g在搅拌下溶于80g水中,加入起乳化作用的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2g,保湿剂甘油8g,混匀,得透明的凝胶状溶液;在军之下运动粘度为100000cst的聚二甲基硅氧烷50g加入到所述凝胶状溶液中,混合均匀,即得到一种疤痕修复材料。对照3组:按质量取:30g聚二甲基硅氧烷,4g辛基二甲基硅氧烷乙氧基葡萄糖苷,10g甘油,0.3g分子量为1400000~1600000的透明质酸钠,55.7g纯化水,按照实施例7制作透明质酸硅凝胶。对照4组:按质量取:30g聚二甲基硅氧烷,4g辛基二甲基硅氧烷乙氧基葡萄糖苷,10g甘油,0.3g分子量为200000~300000的透明质酸钠,55.7g纯化水,按照实施例7制作透明质酸钠硅凝胶。对照5组:按质量取:30g聚二甲基硅氧烷,4g辛基二甲基硅氧烷乙氧基葡萄糖苷,10g甘油,0.3g分子量为6000~8000的透明质酸钠,55.7g纯化水,按照实施例7制作透明质酸钠硅凝胶。实施例10吸湿性试验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第四部)》指导原则9103药物引湿性试验指导原则1、取干燥的具塞玻璃称量瓶(外径为50mm,高为15mm)于前一天置于适宜的25℃±1℃恒温干燥器(下部放置氯化铵或硫酸铵饱和溶液)或人工气候箱(设定温度为25℃±1℃,相对湿度为80%±2%)内,精密称重(m1)。2.取实施例5-8制备的透明质酸钠硅凝胶、对照1组、对照3组、对照4组、对照5组、海藻糖、透明质酸钠钠适量,置上述称量瓶中并平铺于称量瓶内,供试品厚度一般约为1mm,精密称重(m2)。3.将称量瓶敞口,并与瓶盖同置于上述恒温恒湿条件下24小时。4.盖好称量瓶盖子,精密称重(m3)。增重百分率=(m3-m2)/(m2-m1)×100%5.引湿性特征描述与引湿性增重的界定。潮解:吸收足量水分形成液体。极具引湿性:引湿增重不小于15%。有引湿性:引湿增重小于15%但不小于2%。略有引湿性:引湿增重小于2%但不小于0.2%。无或几乎无引湿性:引湿增重小于0.2%。表1、引湿性实验结果增重百分率(%)引湿性实施例512.15%有引湿性实施例613.36%有引湿性实施例715.16%极具引湿性实施例813.64%有引湿性对照1组1.67%略有引湿性对照3组8.19%有引湿性对照4组7.61%有引湿性对照5组6.38%有引湿性海藻糖4.29%有引湿性透明质酸钠5.78%有引湿性实验表明,实施例7极具引湿性,实施例5、6、8组,对照3-5组,海藻糖及透明质酸钠有引湿性,而对照1组略有引湿性,证明了单纯的硅凝胶贴不具有主动吸水的保湿能力。即,本发明的产品能主动吸水保湿,对于疤痕的修复提供一个湿润的环境。并且能够由实验看出实施例7的比其他的效果好。实施例11使用CK皮肤测试仪测量皮肤保湿度。志愿者清洗臂部,擦干,测量此时皮肤的基础值,取试验产品0.05g均匀涂抹于1cm2的肌肤上,测量0h、1h、2h、4h皮肤保湿性。实验分为以下几组:实施例5组;实施例6组;实施例7组;实施例8组;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对照4组;对照5组;表2、保湿效果试验结果*与对照1组比较,P<0.01从表2中看出,实施例5、6、7、8组优于对照1、2、3、4、5组。实施例12对兔耳增生性疤痕的抑制作用。选取100只清洁级新西兰大耳白兔,雌雄各半,体重2.5-3kg,长沙市天勤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将白兔适应性喂养48小时。采用速眠新0.2ml/kg肌注麻醉,兔耳腹侧面皮肤75%酒精消毒,严格无菌条件下操作,用皮肤活检器及手术刀切除表皮、真皮及软骨膜,保留软骨。每耳制备6个直径2cm的标准创面。术后创面暴露,待其自行愈合,约23天后兔耳增生性疤痕开始形成,将100只白兔随机分为10组,分组如下:实施例5组;实施例6组;实施例7组;实施例8组;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对照4组;对照5组;空白对照组。术后23天起,在增生性疤痕处局部涂抹试验产品,每天2次,术后49天后将白兔处死,切取增生性疤痕组织标本。一.疤痕厚度测定:在术后第21、28、35、42、49天,记录增生性疤痕的大小、颜色、硬度、同时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给药后疤痕的厚度。表3、疤痕厚度测定(mm)组别21天28天35天42天49天对照1组1.081.401.79*1.92*2.32*对照2组1.081.371.74*1.89*2.17*对照3组1.061.381.70*1.87*2.11*对照4组1.071.371.67*1.83*2.10*对照5组1.071.381.66*1.85*2.13*实施例5组1.061.311.51*△1.60*△1.89*△实施例6组1.071.321.50*△1.61*△1.88*△实施例7组1.081.301.49*△1.59*△1.81*△实施例8组1.051.321.51*△1.62*△1.87*△空白对照1.081.572.342.983.27*P<0.01与空白对照相比;△P<0.05与对照1组相比各组兔耳创面术后愈合后开始出现增生性疤痕,且能触到不断高出皮面的硬块,增生性疤痕开始形成时间约为21天,可以看出实施例5、6、7、8组与对照1、2、3、4、5组均能使兔耳增生厚度减缓(与空白对照比),但是实施例9、10、11、12组比各对照组效果更明显。二.羟脯氨酸测定:取术后49天兔耳疤痕组织约30mg放入50ml锥形瓶中,加入6M盐酸10ml,置于电热鼓风干燥箱105℃下水解16小时,调pH至6.8-6.9,按羟脯氨酸试剂盒依次加入试剂液,混匀,60℃水浴15分钟,冷却后,3500转/分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在550nm处,1cm光径,测吸光度。根据试剂盒中公式计算出羟脯氨酸含量。表4、疤痕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组别羟脯氨酸含量对照1组5.75±0.31*对照2组5.61±0.29*对照3组5.57±0.30*对照4组5.58±0.30*对照5组5.56±0.31实施例5组4.30±0.23*△实施例6组4.31±0.24*△实施例7组4.28±0.21*△实施例8组4.31±0.26*△空白对照9.24±0.20*P<0.01与空白对照相比;△P<0.05与对照1组相比羟脯氨酸是胶原蛋白特征成分之一,疤痕形成的过程主要为胶原蛋白与成纤维细胞过度增值,即羟脯氨酸含量越高,疤痕越严重。术后49天,表4表明实施例5、6、7、8组羟脯氨酸含量明显较对照1、2、3、4、5组均少,具有统计学意义。由上述实验说明本发明的一种透明质酸硅凝胶有效抑制疤痕生成。实施例13临床试验:病例的选择:共选取306例病人,其中男性128人,女性178人,年龄为7-66岁,成人243例,儿童63例;病例为座疮感染、烧伤、烫伤、创伤或手术后创面愈合形成的疤痕。将病例随机分为:实施例5组;实施例6组;实施例7组;实施例8组;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对照4组;对照5组。试验产品每日早、中、晚三次涂抹于疤痕上,用手指在疤痕上按摩直至完全吸收;20天为一疗程。皮损颜色评分:赤红或鲜红伴毛细血管扩张计3分;淡红,按压后消失计2分;不红,有些灰暗计1分;正常肤色计0分。皮损隆起的高度评分:高度在4mm以上计4分;4mm≥高度>2mm计3分;2mm≥高度>1mm计2分;高度≤1mm计1分;平坦或凹陷计0分。皮损硬度评分:正常计0分,柔软的(在最少阻力下皮肤能变形的)计1分;柔顺的(在压力下能变形生物)计2分;硬的(不能变形的,移动成块状,对压力有阻力)计3分;弯曲的(组织如绳状,瘢痕伸展时会退缩)计4分;挛缩的(瘢痕永久性短缩导致残废与扭曲)计5分。瘙痒评分:剧烈或持续性瘙痒并伴有抓痕计3分;时常有但不太剧烈,可忍受计2分;有时痒计1分;无痒计0分。触痛评分:有很强烈的“痛觉过敏”,轻触时拒按计3分;中等痛觉过敏、按压时有疼痛感、但可忍受计2分;有时有疼痛感、按压时疼痛感不明显计1分;无疼痛感计0分。将上述各指标评分相加即为疤痕严重程度总评分,总评分1-5分为轻度,6-11分为中度、12-18分为重度。效果评估标准:疗效指标=(治疗前总评分-治疗后总评分)/治疗前总评分*100%。评估按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标准。痊愈:疗效指数≥90%;显效:疗效指数70%-89%;有效:疗效指数30%-69%;无效:疗效指数<30%。有效率以痊愈+显效+有效计。表5、临床试验结果组别病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对照1组342224682.35%对照2组342234585.29%对照3组342433488.24%对照4组342324585.29%对照5组342334488.24%实施例5组342543294.12%实施例6组342543294.12%实施例7组342652197.06%实施例8组342551391.18%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透明质酸钠硅凝胶在治疗疤痕的有效率相对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了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钠搭配组合在治疗疤痕方面的效果要优于单一一种透明质酸钠,且合理的配比关系非常关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