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α‑H的炔基亚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26469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α-H的炔基亚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炔基亚胺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大量研究表明,炔基亚胺的衍生物具有高度的活性,可以发生一系列的亲核、亲电关环反应,这是合成杂环化合物的重要手段。(文献I:From Acyliminiums/Amidoallenyliums to Highly Functionalized Allene Intermediates:Stereoselective Preparation of Z-Amidovinyl-Furans,-Pyrroles,-Thiophenes,-Benzofurans and–Benzothiophenes.Liu,L.;Chen,D.;Zhou,H.Adv.Synth.Catal.2015,357,389.文献II:Selectfluor-Promoted Sequential Reactions via Allene Intermediates:Metal-Free Construction of Fused Polycyclic Skeletons.Liu,L.;Zhou,H.J.Org.Chem.DOI:10.1021.)。此外,其独特的双键、三键交替存在的结构,使得炔基亚胺在材料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合成炔基亚胺的方法是将酰胺在氯化亚砜或草酰氯中加热回流,制得的炔基亚胺在Pd(PPh3)2Cl2和碘化亚铜催化条件下,与炔偶联得到相应的炔基亚胺化合物。如下所示:

该方法无法合成含α-H的炔基亚胺化合物,且需要钯等贵金属试剂,步骤繁琐,操作麻烦,还有大量的氯化亚砜或草酰氯浪费,污染环境,限制了此类合成方法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含α-H的炔基亚胺化合物的方法,采用一锅法,过程简单,易于操作和实现工业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α-H的炔基亚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采用一锅法合成,中间产物不需要经过额外的后处理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作为原料合成多种具有杂环化合物,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一种含α-H的炔基亚胺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磷亚胺化合物与含α-H的酰氯在有机溶剂中反应,生成氯代亚胺反应液;

(2)向步骤(1)得到的氯代亚胺反应液中加入炔基铜进行偶联反应,反应结束后经过后处理得到所述的含α-H的炔基亚胺化合物;

所述的磷亚胺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I)所示:

所述的含α-H的酰氯的结构如式(III)所示:

所述的炔基铜的结构如式(Ⅳ)所示:

所述的含α-H的炔基亚胺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

式(I)~(Ⅳ)中,R1为氢、卤素、C1~C5烷基或C1~C5烷氧基;R2为氢、C1~C5烷基或芳基;R3为C1~C5烷基或芳基。

上述制备方法的反应过程如下式所示:

本发明中,先将磷亚胺化合物与含α-H的酰氯进行缩合反应,得到的氯代亚胺反应液不经过额外的后处理步骤,直接与炔基铜进行一锅化反应,整个反应过程便于操作,并且避免了金属试剂和酰氯试剂的使用。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对反应底物具有较好溶解性的溶剂,作为优选,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无水四氢呋喃、乙醚或二氧六环等。

所述的磷亚胺为取代的苯基叠氮与三苯基磷反应,重结晶的产物作为优选,所述的R1为氢、卤素、甲基或甲氧基。

作为优选,所述的R2为氢、叔丁基或苯基。

作为优选,所述的R3为叔丁基、苯基。

作为优选,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70~-80℃,反应时间为1~2小时。

上述反应中,为节约原料,同时保证反应的完全进行,优选的原料的摩尔比为:磷亚胺化合物(II):含α-H的酰氯(III):炔基铜化合物(Ⅳ)=1:1.2~1.5:1.5~2。

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20~30℃,反应时间为2~3小时。反应时间过长增加反应成本,相反则难以保证反应的完全,实际反应过程中,可采用通过薄层色谱进行实时监测反应是否完全。上述反应完成后,可选用的后处理过程包括:加水淬灭反应,萃取分液,硅胶拌样,最后经过柱层析纯化得到相应的含α-H的炔基亚胺化合物。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需的原料均为现有的化合物,可采用市售产品,也可采用现有的方法制备得到。

所述的含α-H的炔基亚胺化合物优选为式(I-1)-式(I-8)所示化合物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易于操作,后处理简便,底物可设计性强,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合成出所需结构的化合物,实用性较强。同时,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化合物活性好,同时可作为原料合成各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杂环化合物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8

原料摩尔配比如下:磷亚胺化合物(II):含α-H的酰氯(III):炔基铜化合物(Ⅳ)=1:1.2:1.8。在50ml的Schlenk管中加入磷亚胺(II),抽真空换氮气三次,降温至-78℃,滴入含α-H的酰氯(III)和有机溶剂5ml,搅拌反应1小时,再滴入现场制备的炔基铜(Ⅳ)。滴加完全后将反应移至室温再反应2~3小时。点板检测反应完成后,淬灭反应,萃取分液,硅胶拌样,经过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30:1)纯化得到相应的含α-H的炔基亚胺化合物(I),各产物的收率如表1。反应过程如下式所示:

表1实施例1-8的反应收率

实施例1~8制备得到化合物的结构确认数据:

由实施例1~8制备得到的含α-H的炔基亚胺化合物的结构检测数据分别为:

由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含α-H的炔基亚胺化合物(I-1)的核磁共振(1H NMR和13C NMR)检测数据为:

1H NMR(400MHz,CDCl3)δ8.23–8.12(m,2H),8.03–7.98(m,2H),7.76–7.68(m,3H),7.59–7.49(m,2H),7.46(m,1H),1.52(s,3H);

13C NMR(100MHz,CDCl3)δ151.03,145.19,143.20,132.31,132.15,130.78,130.63,128.41,128.37,127.31,127.27,122.35,98.35,83.17,16.78;

由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含α-H的炔基亚胺化合物(I-2)的核磁共振(1H NMR和13C NMR)检测数据为:

1H NMR(400MHz,CDCl3)δ8.18–8.11(m,2H),7.90–7.82(m,2H),7.76–7.68(s,1H),7.32–7.21(m,2H),7.00(d,J=0.6Hz,2H),2.35(s,3H),1.53(s,3H);

13C NMR(100MHz,CDCl3)δ148.73,145.69,143.20,136.91,132.36,132.32,130.38,130.33,128.47,128.37,128.25,122.25,122.18,98.34,83.32,21.38,16.76.

由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含α-H的炔基亚胺化合物(I-3)的核磁共振(1H NMR和13C NMR)检测数据为:

1H NMR(400MHz,CDCl3)δ8.49–8.37(m,2H),8.16–8.05(m,2H),7.73–7.59(m,1H),7.32–7.21(m,2H),7.04(s,2H),3.84(s,3H),1.52(s,3H);

13C NMR(100MHz,CDCl3)δ159.15,145.19,143.33,143.26,132.38,132.32,128.41,128.39,128.32,122.17,122.11,115.64,115.51,98.36,83.14,55.82,19.05;

由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含α-H的炔基亚胺化合物(I-4,CAS:102222-54-8)的核磁共振(1H NMR和13C NMR)检测数据为:

1H NMR(400MHz,CDCl3)δ8.48–8.39(m,2H),7.77–7.59(m,3H),7.36–7.19(m,2H),7.06(m,2H),1.53(s,3H);

13C NMR(100MHz,CDCl3)δ149.72,145.63,143.41,132.80,132.37,132.31,130.16,130.11,128.44,128.37,128.32,122.46,121.58,98.36,83.12,16.78;

由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含α-H的炔基亚胺化合物(I-5)的核磁共振(1H NMR和13C NMR)检测数据为:

1H NMR(400MHz,CDCl3)δ7.68–7.53(m,2H),7.51–7.40(m,3H),7.24–7.11(m,2H),7.07–6.92(m,3H),2.52–2.43(dd,J=14.8,7.4Hz,2H),1.26–1.13(t,J=7.4Hz,3H);

13C NMR(100MHz,CDCl3)δ151.01,145.18,143.21,132.35,130.07,128.43,128.36,127.21,122.35,98.34,83.15,24.26,13.18;

由实施例6制备得到的含α-H的炔基亚胺化合物(I-6)的核磁共振(1H NMR和13C NMR)检测数据为:

1H NMR(400MHz,CDCl3)δ8.51–8.38(m,2H),8.16–7.95(m,2H),7.85–7.73(m,3H),7.60-7.51(m,1H),7.02(m,2H),3.13(d,J=0.6Hz,2H),1.27(s,9H);

13C NMR(100MHz,CDCl3)δ151.82,143.72,137.41,130.33,130.16,129.73,129.26,128.61,128.52,127.23,125.71,122.45,122.38,97.87,65.88,37.26,30.82,28.96;

由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含α-H的炔基亚胺化合物(I-7)的核磁共振(1H NMR和13C NMR)检测数据为:

1H NMR(400MHz,CDCl3)δ8.18–8.09(m,2H),7.96–7.85(d,J=4.5Hz,2H),7.78–7.59(m,3H),7.43(m,1H),7.26–7.14(m,1H),2.35(s,3H),1.42(d,J=0.6Hz,2H),0.98(s,9H);

13C NMR(100MHz,CDCl3)δ148.72,145.63,143.41,136.20,132.97,132.23,130.76,129.31,128.24,128.07,122.28,121.65,121.58,98.33,83.12,46.76,29.21,28.95,21.38;

由实施例8制备得到的含α-H的炔基亚胺化合物(I-8)的核磁共振(1H NMR和13C NMR)检测数据为:

1H NMR(400MHz,CDCl3)δ7.76(m,2H),7.36(m,2H),3.86(s,3H),1.45(d,J=0.6Hz,2H),1.28(s,9H),0.94(s,9H);

13C NMR(100MHz,CDCl3)δ159.79,143.03,142.26,122.49,122.13,115.73,115.60,97.81,65.66,55.87,46.68,30.85,29.75,28.8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