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陶瓷粉改性氰酸酯树脂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3342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固性树脂组合物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纳米陶瓷粉改性氰酸酯树脂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氰酸酯树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耐热性能等,它与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共同构成四大高性能树脂基体材料。因其突出的介电性能,介电常数(2.8-3.2),介电损耗(0.002-0.008),可以用于结构材料、透波材料、介电功能材料等,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但是,目前氰酸酯树脂存在工艺性差、韧性差、适用期及储存期短、硬度差、耐磨性差等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纳米陶瓷粉改性氰酸酯树脂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所制备的材料热稳定性、介电性能、耐磨性、硬度等综合性能显著提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纳米陶瓷粉改性氰酸酯树脂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按质量份计,将50~100份氰酸酯树脂、1~30份增韧剂在50~150℃下搅拌,熔解透明后,加入1~20份纳米陶瓷粉,0.1~10份触变剂分散均匀,得到纳米陶瓷粉改性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

所述的氰酸酯树脂为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双酚E型氰酸酯树脂、双酚F型氰酸酯树脂、双酚M型氰酸酯树脂、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的纳米陶瓷粉为粒径为5-10nm的纳米陶瓷粉。

所述的增韧剂为聚芳醚酮、聚芳醚砜、聚醚酰亚胺、聚苯醚、聚苯硫醚、丁晴橡胶、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的触变剂为气相二氧化硅、有机膨润土、氢化蓖麻油、聚酰胺蜡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得纳米陶瓷粉改性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热稳定性、介电性能、耐磨性、硬度等综合性能显著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按下述配方备料:

氰酸酯树脂 80质量份,

纳米陶瓷粉 5质量份,

气相二氧化硅 1质量份,

聚芳醚酮 6质量份。

将80份氰酸酯树脂、6份聚芳醚酮在130℃下搅拌,待聚芳醚酮熔解后,降温到90℃,加入1份气相二氧化硅、5份粒径为5-10nm的纳米陶瓷粉,待分散均匀,将混合完的树脂直接倒入预热的模具中,放入90℃的真空烘箱中,除去气泡,取出模具,放入鼓风干燥烘箱进行升温固化,固化工艺为190℃/3h,然后自然冷却,脱模,即得纳米陶瓷粉改性氰酸酯树脂的高硬度复合材料。经测试,复合材料的硬度达到6H。

实施例2:

按下述配方备料:

氰酸酯树脂 90质量份,

纳米陶瓷粉 8质量份,

有机膨润土 2质量份,

聚苯醚 5质量份。

将90份氰酸酯树脂、5份聚苯醚在140℃下搅拌,待熔解后,降温到80℃,加入2份有机膨润土、8份粒径为5-10nm的纳米陶瓷粉,待分散均匀,将混合完的树脂直接倒入预热的模具中,放入90℃的真空烘箱中,除去气泡,取出模具,放入鼓风干燥烘箱进行升温固化,固化工艺为190℃/3h,然后自然冷却,脱模,即得纳米陶瓷粉改性氰酸酯树脂的高硬度复合材料。经测试,复合材料的硬度达到7H。

实施例3:

按下述配方备料:

氰酸酯树脂 65质量份,

纳米陶瓷粉 3.5质量份,

聚酰胺蜡 1质量份,

聚芳醚砜 4质量份。

将65份氰酸酯树脂、4份聚芳醚砜在130℃下搅拌,待熔解后,降温到80℃,加入1份聚酰胺蜡、3.5份纳米陶瓷粉,待分散均匀,将混合完的树脂直接倒入预热的模具中,放入90℃的真空烘箱中,除去气泡,取出模具,放入鼓风干燥烘箱进行升温固化,固化工艺为190℃/3h,然后自然冷却,脱模,即得纳米陶瓷粉改性氰酸酯树脂的高硬度复合材料。经测试,复合材料的硬度达到6H。

实施例4:

按下述配方备料:

氰酸酯树脂 54质量份,

纳米陶瓷粉 4质量份,

气相二氧化硅 1质量份,

丁腈橡胶 3质量份。

将54份氰酸酯树脂、3份丁腈橡胶在110℃下搅拌,待熔解后,降温到80℃,加入1份气相二氧化硅、4份纳米陶瓷粉,待分散均匀,将混合完的树脂直接倒入预热的模具中,放入90℃的真空烘箱中,除去气泡,取出模具,放入鼓风干燥烘箱进行升温固化,固化工艺为190℃/3h,然后自然冷却,脱模,即得纳米陶瓷粉改性氰酸酯树脂的高硬度复合材料。经测试,复合材料的硬度达到6H。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