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混合菌种联合发酵生产苯丙氨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949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固定化混合菌种联合发酵生产苯丙氨酸,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如下步骤:

(1)产氨短杆菌培养:将产氨短杆菌按照1%-1.5%的接种量接入培养基中,于发酵罐内进行搅拌发酵,发酵完毕后离心得到产氨短杆菌菌体;

(2)深红酵母培养:将深红酵母按照1.5%-3%的接种量接入培养基中,于发酵罐内进行搅拌发酵,发酵完毕后离心得到深红酵母菌菌体;

(3)混合菌种固定化:将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产氨短杆菌菌体和深红酵母菌菌体按照1:2的比例进行混合,对混合菌体进行固定化处理;

(4)混合培养基的制备:将大麦芽除杂,除去秸秆和杂草,再用粉碎机粉碎成细小颗粒状,以质量体积比为1:4(KG/L)的比例加入纯水,放入水浴锅中65℃保温糖化7小时并不断搅拌,以保证糖化均匀;使用4层纱布过滤除杂,将糖化液煮沸加入适量鸡蛋白作为吸附助滤剂,待冷却后,再用4层纱布过滤,即得到澄清的麦芽汁,再加入2%尿素、0.2%硫酸镁、2%葡萄糖、2%反式肉桂酸既得到混合培养基;

(5)流化床发酵:将固定化的混合菌体放入发酵用流化床内,通入混合培养基进行流化床发酵;

(6)苯丙氨酸提纯:发酵完成后,发酵液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洗脱收集,再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纯度为97.8%以上的苯丙氨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化混合菌种联合发酵生产苯丙氨酸,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使用的培养基为:蛋白胨5克、酵母浸出粉2克、葡萄糖20克、磷酸氢二钾1克、硫酸镁0.5克、蒸馏水1000毫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化混合菌种联合发酵生产苯丙氨酸,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的培养温度为28℃,分别发酵24小时和36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化混合菌种联合发酵生产苯丙氨酸,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固定化混合菌体采用吸附法、共价结合法、交联法、包埋法、微囊化法中的一种,优选聚乙烯醇和琼脂糖混合包埋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化混合菌种联合发酵生产苯丙氨酸,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流化床发酵时间为56小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发酵液中苯丙氨酸浓度不再增加即停止发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化混合菌种联合发酵生产苯丙氨酸,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条件为,色谱柱:Alltech C18柱;流动相:甲醇/水,10/90(V/V);柱温:25℃;流速:0.65 mL/min; 进样量:10 µL;检测器:SHIMADZU公司的LC-10AT HPLC系统,UV210 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化混合菌种联合发酵生产苯丙氨酸,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氨短杆菌和深红酵母均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为CICC 20101、CICC 3262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