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兔黑色素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97076阅读:17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兔黑色素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兔黑色素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哺乳动物皮肤和被毛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是由化学性质稳定的黑色素导致的,可分为褐黑色素和真黑色素,它们是酪氨酸或有关的成份在相应酶的催化下氧化而成的。遗传基因控制着毛色色素的形成和类型,从而决定哺乳动物的毛色。兔作为一种重要皮毛动物和试验模型,其毛色也十分丰富,有黑、灰、黄、蓝等多种天然色彩,无需印染,备受消费者青睐。但是,由于活体动物实验困难重重,又缺乏合适的细胞模型,严重阻碍了人们对家兔毛色遗传机制的研究。本方法以黑兔为实验材料,体外分离培养兔黑色素细胞,并通过细胞染色等方法进行鉴定,可以用于探索毛色相关基因的表达和调控,为毛色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家兔毛色遗传研究中缺乏合适的细胞研究模型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兔黑色素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能在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兔黑色素细胞,有助于开展毛色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工作,也为毛色遗传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兔黑色素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是通过酶消化法分离兔黑色素细胞,经M254完全培养基培养后更换M254/HMGS培养基培养至汇合度达到80%~90%,再利用差速消化法去除角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其他细胞,大大提高了目的细胞的纯度。

本发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兔黑色素细胞的分离获取

a)取1.5cm×1.5cm大小的皮肤,预冷PBS冲洗3次,去除皮下结缔组织;

b)将皮肤剪成0.2cm×0.5cm大小的皮肤块,放入20mL的Dispase II酶消化液中,4℃过夜消化(14-16h);

c)再将皮肤放入Dispase II酶中,37℃孵育30min;揭下表皮;

d)将揭下的表皮收集到35mm干燥的培养皿中,加入500μL的0.25%胰酶37℃消化8min;

e)加入2mL血清终止消化,吹打数次,200目过滤网过滤,1000rpm离心5min;

f)加入2mL M254完全培养基重悬,置入35mm培养皿中;

g)培养1h后,换成2mL M254/HMGS培养基,每隔2d换一次培养基;

2)兔黑色素细胞的传代与纯化

a)当汇合度达到80%~90%时,加入0.25%胰蛋白酶消化液,消化1~2min,首先消化脱落下来的细胞类型为黑色素细胞;

b)快速加入2mL血清终止消化,1000rpm离心5min,弃清液;

c)加入3mL M254/HMGS培养基,重悬细胞;

d)按照测定的细胞浓度将细胞悬液重新接种到60mm培养皿中,放入CO2细胞培养箱中37℃继续培养,每隔2d换液;

e)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差速消化3次即可得到纯的黑色素细胞。

本发明步骤b)c)中,采用冷消化和热消化相结合,更加容易将兔子的表皮揭下,兔子皮肤相比其他物种皮肤较厚,表皮和真皮用Dispase II酶消化会较困难,冷消化过夜之后再半小时热消化,会较容易将表皮揭下。

本发明步骤f)中,M254完全培养基培养一个小时之后更换M254/HMGS培养基,此方法可以减少除黑色素细胞之外的其他细胞的存在。M254完全培养基是M254培养基中加入胎牛血清(9:1)。

本发明在实验中,研究了了不同的培养基组合,结果显示培养基的选择对效果影响很大。图5显示:使用DMEM/F12培养基培养1h之后更换M254/HMGS培养基的效果(图5A):细胞贴壁数量少于使用M254完全培养基培养1h之后更换M254/HMGS培养基(图5B)。图6显示,使用M254完全培养基培养培养1h之后更换M254/HMGS培养基的效果(图6A)与分离之后直接使用M254/HMGS培养基(图6B)效果不同之处:黑色素细胞的数量明显高于直接使用M254/HMGS培养基培养的黑色素细胞数量。对通过本发明方法分离培养的黑色素细胞结合细胞形态观察、半定量、L-DOPA染色、抗S-10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等多种技术手段,鉴定分离培养黑色素细胞,结果显示,分离的原代黑色素细胞多呈树突状和细长的梭状,L-DOPA染色呈棕黑色阳性反应,PCR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细胞含有黑色素细胞的标志基因,S-100染色胞质为棕黄色。说明在选择培养基条件下培养的细胞具有黑色素细胞的形态,可表达黑色素细胞的标志物,能够合成黑色素颗粒,可为毛色遗传机制研究提供细胞模型。

附图说明

图1:第1,3,5,7代兔黑色素细胞的形态(100×)

A:第1代黑色素细胞;B:第3代黑色素细胞;C:第5代黑色素细胞D:第7代黑色素细胞。

图2:第五代兔黑色素细胞L‐DOPA染色

A:L‐DOPA染色前;B:L‐DOPA染色后。

图3:第五代兔黑色素细胞抗S‐10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前;B: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后。

图4:MITF、TYR、TYRP1基因在黑色素细胞中的表达。

图5是不同培养基分离培养三天之后的效果图。A.使用DMEM/F12培养基培养1h之后更换M254/HMGS培养基的效果;B.使用M254完全培养基培养1h之后更换M254/HMGS培养基的效果。

图6是使用M254完全培养基培养培养1h之后更换M254/HMGS培养基的效果与分离之后直接使用M254/HMGS培养基效果图。A.使用M254完全培养基培养培养1h之后更换M254/HMGS培养基;B.分离之后直接使用M254/HMGS培养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6月龄黑兔。

(2)试验器材:眼科镊、眼科剪、不锈钢滤网(200目)、手术刀等。

(3)主要试剂:M254/HMGS培养基、PBS缓冲液、0.25%胰蛋白酶消化液、0.25%Dispase II消化液、SABC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DAB显色试剂盒、Mouse Anti-S-100、0.1%TritonX-100、PBS缓冲液、胎牛血清(FBS)、双抗(青链霉素混合液100×)、二甲基亚砜(DMSO)。

1.2兔黑色素细胞的分离获取

(1)巴比妥钠溶液麻醉实验兔,75%酒精对采样区消毒,剪毛剪剃去背毛,取一块1.5cm×1.5cm皮肤组织,用含双抗预冷的PBS反复冲洗3次。

(2)将皮肤组织放入含双抗PBS培养皿中,放入超净台用眼科镊和眼科剪去除皮下脏污血渍以及结缔组织,用含双抗PBS冲洗3次。

(3)用手术刀将皮肤边缘修正齐,注意将表皮朝下,避免手术刀对表皮的损伤。用眼科剪将皮肤剪成0.2cm×0.5cm大小的皮肤块,放入20mL的Dispase II酶消化液中,Dispase II酶的体积是皮肤体积的十倍,4℃消化14~16h(过夜)。

(4)将皮肤取出放入4℃预冷的PBS中漂洗3次,放到干燥的培养皿中,表皮朝下,用精细镊先尝试揭下表皮,若表皮不容易揭下,再次放入Dispase II酶中37℃孵育30min,之后取出皮肤,在预冷的PBS中冲洗3遍,再在干燥的培养皿中用精细捏将表皮揭下,表皮是很薄的透明状的物质,揭下的表皮收集到35mm的干燥的培养皿中,加入500μL的0.25%胰酶37℃消化8min,2mL血清终止消化,用枪头反复吹打,200目滤网过滤,1000rpm离心5min,加入2mLM254完全培养基重悬,置入35mm培养皿中,培养1h后,换成2mL M254/HMGS培养基,每隔2d换一次培养基,并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若细胞汇合度达到80%~90%时,进行细胞的纯化工作。

1.3兔黑色素细胞的传代与纯化

(1)观察培养板中细胞生长情况,当汇合度达到80%~90%时,吸去培养基,加入500μL0.25%胰蛋白酶消化液,轻轻晃动,利用差速消化法去除角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其他类型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消化情况,首先消化脱落下来的细胞类型为黑色素细胞,一般消化时间在1~2min。

(2)快速加入2mL血清终止消化,反复轻轻吹打,将细胞悬液收集到提前准备好的15mL离心管中,1000rpm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加入3mL M254/HMGS培养基,重悬细胞。

(3)吸取少量的细胞悬液加入台盼蓝工作液,滴入细胞计数板中进行计数,按照测定的细胞浓度将细胞悬液重新接种到60mm培养皿中,放入CO2细胞培养箱中37℃继续培养,每隔2d换液。

(4)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差速消化3次即可得到纯的黑色素细胞。

1.4兔黑色素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1.4.1黑色素细胞冻存

(1)按时观察黑色素细胞的生长状态,当培养板中的细胞密度达到70%~80%时,吸去培养基,加入1mL 0.25%的胰酶消化液,消化2min。

(2)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当细胞的胞质形态发生回缩且变圆,细胞之间的间隙变大,轻轻晃动培养板有大量细胞脱落时,快速加入2mL的血清终止消化,反复轻轻地吹打培养板底部,使其形成细胞悬液,切记在吹打时,动作要轻柔,以免大力造成细胞损伤,影响细胞的生长活力。

(3)将细胞悬液收集到准备好的离心管中,1000rpm离心5min,弃去上清,吸取1mL冻存液重悬细胞,移至冻存管中,做好标记,放入细胞冻存盒(程序自动降温)中,-80℃过夜,次日将细胞冻存管转入液氮中保存,动作要速度。

1.4.1黑色素细胞复苏

(1)从液氮罐中取出一管冻存的兔黑色素细胞,迅速浸入37℃的水浴锅中(冻存管要竖着放入水浴锅,液面不能没过管盖的下缘,以防止污染细胞),来回晃动冻存管加快管内冻存液的融化。

(2)待固体完全融化后迅速用75%酒精喷洒整个冻存管,擦净管壁液体后放进超净台,用移液器吹打几次细胞悬液后吸出,加入含有10mL M254完全培养基的离心管中,l000rpm离心5min,弃去上清,PBS重悬细胞,再次1000rpm离心5min,最后用M254/HMGS培养基重悬细胞,按照适宜的浓度接种到细胞培养板中,放入CO2细胞培养箱中37℃静置培养,次日观察细胞贴壁情况适时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

1.5兔黑色素细胞的鉴定

1.5.1 L-DOPA染色

(1)取第五代黑色素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接种于6孔板中,37℃、5%CO2培养2d。PBS清洗2次,4%多聚甲醛室温固定20min。

(2)预冷PBS清洗2遍,加入0.1%的L-DOPA,37℃孵育4h,更新孵育液后,37℃继续孵育18h,此过程需一直避光。

(3)待染色完成后,再用PBS冲洗3次,显微镜下观察采集图像。

1.5.2 RT-PCR检测

(1)细胞汇合度达到90%以上时,约1~5×105个细胞,用PBS轻轻冲洗三次,加入1mL Trizol,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提取总RNA,用核酸蛋白测定仪测定OD230/260和OD260/280的比值及浓度,取1μLRNA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的质量,剰余样品立刻放于-80℃中保存。

(2)在冰上按照下列成分配置反转录的反应体系:5×PrimeScriptTMBuffer4μL,PrimeScriptTMRTEnzymeMixI1μL,OligodTPrime(50μM)1μL,Random6mers(100μM)1μL,TotalRNA 2μL,RnaseFreedH2O加至20μL,将总RNA反转录成cDNA。

(3)根据NCBI中公布的兔Tyr、Tyrp1和MITF基因的序列,利用oligo 7引物设计软件设计PCR引物,引物信息如表1所示。进行PCR扩增,反应体系:将10μL 2×Taq PCR Mix、7μL灭菌水、1μLcDNA、上下游引物各1μL,加入100μLPCR管中,共计20μL的反应体系,充分混匀后放入仪器中,检测特异性基因在黑色素细胞中的表达。

表1.引物信息

(4)配制1%琼脂糖凝胶(加入0.5μL的Goldview),将凝固彻底的凝胶轻柔放入电泳槽中,加入适量的电泳液,100V的电压下跑胶30min,跑胶完毕后,将胶取出于凝胶成像系统中曝光并采图。

1.5.3抗S-10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1)取第五代处于对数生长期的黑色素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2×105/mL,接种于六孔板中,37℃、5%CO2培养箱培养2d。

(2)PBS洗2×2min,4%多聚甲醛室温固定20min,PBS洗3×2min。

(3)0.1%TritonX-100室温处理20min,PBS洗3×2min。

(4)滴加5%BSA封闭液,室温,20min,吸出封闭液,不漂洗。

(5)加入抗S-100抗体(1:200),阴性对照用PBS代替,4℃过夜,PBS漂洗3×2min。

(6)滴加生物素化山羊抗小鼠IgG,37℃,20min,PBS洗3×2min。

(8)滴加试剂SABC,37℃,20min,PBS洗4×5min。

(9)DAB显色:取A、B、C试剂各一滴于1mL蒸馏水中,混匀后,滴入6孔板中,室温显色,镜下控制反应时间,一般在5~30min之间。

2结果

通过各种条件的摸索尝试,首次利用酶消化法分离出兔黑色素细胞,进行鉴定和传代培养(见附图1),通过L-DOPA染色,可见细胞被染成棕黑色(见附图2),检测黑色素标志基因在分离细胞中的表达,发现MITF、TYR、TYRP1基因均表达(见附图3),抗S-10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见胞质内着色,呈棕黄色(见附图4)。结果证实,在选择培养基条件下,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黑色素细胞的形态,可表达黑色素细胞的标志基因,能够合成黑色素颗粒。

SEQUENCE LISTING

<110> 扬州大学

<120> 一种兔黑色素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

<130>

<160> 8

<170> PatentIn version 3.3

<210> 1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

cctccaagcc tccgataagc tc 22

<210> 2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2

tcacgggcac tctctgttgc at 22

<210> 3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3

gcacaaccgg gaatcctaca 20

<210> 4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4

ccagatccga ctggcttgtt 20

<210> 5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5

agcaatcctg ggctcagttc 20

<210> 6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6

ccatcatggg ggtaatgggg 20

<210> 7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7

caccagggct gcttttaact ct 22

<210> 8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8

cttcccgttc tcagccttga cc 2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