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2‑酮基‑L‑古龙酸发酵生产效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495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2-酮基-L-古龙酸发酵生产效率的方法,其特征是:在以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组成的混合菌系发酵生产2-酮基-L-古龙酸的发酵过程中,将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中、后期种子液接种至发酵罐优化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同时,自发酵0h开始流加山梨糖,并在发酵对数生长前期流加补入小料培养基;

所述发酵罐优化培养基组成为:尿素0.05~0.10、玉米浆 0.5~1.0、磷酸二氢钾0.02~0.05、硫酸镁0.01、 碳酸钙0.05、pH 6.7~7.4,以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小料培养基组成为:山梨糖5.0、尿素0.1~0.2 、玉米浆2.0~5.0、磷酸二氢钾0.02~0.05、碳酸钙0.05、pH 6.7~7.4,以重量百分比计。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2-酮基-L-古龙酸发酵生产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对数生长中、后期的种子液是指将种子液培养至对数生长期20±5h,古龙酸含量≥5mg/ml时接种至发酵罐优化培养基中。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2-酮基-L-古龙酸发酵生产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过程中,控制山梨糖浓度12~35mg/ml,放罐残糖低于0.6mg/ml,在放罐前4~8h结束山梨糖的流加。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2-酮基-L-古龙酸发酵生产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过程中,小料培养基的流加总量是接种后发酵液体积的10~20%,并且在10h~15h内结束流加。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2-酮基-L-古龙酸发酵生产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过程中,流加20~25%无菌碳酸钠溶液调节发酵液pH值在6.7~7.4之间。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2-酮基-L-古龙酸发酵生产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料培养基中的山梨糖与其它原料分开灭菌,冷却至40℃以下混合,控制小料培养基中初始山梨糖浓度为25~40mg/ml。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