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75822发布日期:2020-12-29 13:32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汽车或产业用设备的滑动(摺勤)部件中使用的材料,伴随轻量化、小排量化、低油耗化的耐磨耗性的提高、摩擦降低、低摩擦化等的功能强化需求不断提高。

作为上述的滑动部件中使用的材料,出于改善尺寸稳定性、耐蠕变性、耐磨耗性等目的,使用了混配有填充材料的树脂材料。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耐压滑动性四氟乙烯树脂组合物,其是在由四氟乙烯与部分改性四氟乙烯的共聚物形成的改性四氟乙烯树脂中混配碳纤维、粒状无机化合物而成的。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滑动部件用树脂组合物,其由特定的比例的(a)碳纤维、(b)金属粉末和(c)能够熔融加工的含氟树脂形成。

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汽车空调用轴密封材料,其是使用聚四氟乙烯组合物而成的,该聚四氟乙烯组合物含有改性聚四氟乙烯60~90重量%、第1碳纤维(其平均纤维径为5~30μm、平均纤维长度为20~60μm)10~30重量%、第2碳纤维(其平均纤维径为5~30μm、平均纤维长度为90~200μm)1~10重量%,第1碳纤维和第2碳纤维为具有无规结构的沥青基碳纤维。

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一种树脂成型材料,其是含有树脂、碳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树脂成型材料,其特征在于,作为碳物质,含有附着性碳物质。

专利文献5中记载了一种耐热性热传导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将特定热塑性树脂和具有特定长径比的碳纤维复合而成,满足下述(a)~(e)的各条件,热传导率为0.7w/m·k以上。

(a)热塑性树脂的至少50重量%以上由氟树脂形成,

(b)碳纤维为在起始原料中使用了中间相沥青的石墨化碳纤维,

(c)碳纤维的真密度为1.7~2.5g/cc,

(d)碳纤维中包含的石墨结晶在c轴方向、ab轴方向的微晶尺寸均为20nm以上,

(e)碳纤维以5~50重量%的比例混合在复合材料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2898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32045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216612号公报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07/055338号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8-20815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现有的技术中,若减小密封材料等的磨耗系数,则在与作为软质金属的铝制物品接触的情况下,其表面容易被损伤,在这一方面还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状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磨耗系数小,在与铝制物品接触的情况下不容易损伤上述铝制物品的表面。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对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着眼于混配在树脂组合物中的填充剂并合用特定的2种石墨丝作为填充剂,可得到磨耗系数小、并且与铝制物品接触时也不容易损伤其表面的组合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包含:熔点为290℃以上的结晶性树脂、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为以下的石墨丝(a)、以及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大于的石墨丝(b)。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石墨丝(a)和石墨丝(b)的总含量相对于上述树脂组合物优选为3~40质量%。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石墨丝(a)和石墨丝(b)的含量的质量比(a/b)优选为1.0/9.0~9.9/0.1。

上述石墨丝(a)优选为沥青基各向异性石墨丝以外的石墨丝。

上述石墨丝(b)优选为沥青基各向异性石墨丝。

上述结晶性树脂优选为选自由氟树脂以及聚醚酮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磨耗系数小,在与铝制物品接触的情况下不容易损伤上述铝制物品的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包含:熔点为290℃以上的结晶性树脂、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为以下的石墨丝(a)、以及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大于的石墨丝(b)。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通过具有上述构成,磨耗系数减小,在与铝制物品接触的情况下,不容易损伤铝制物品的表面。另外,由于包含上述结晶性树脂,因此即使在超过290℃的温度也能够使用。

尽管磨耗系数小,但不容易损伤软质的铝制物品的树脂组合物被认为是难以得到的。但是,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发挥出上述的优异效果,其理由被认为是由于,微晶尺寸小的石墨丝使上述树脂组合物不容易被磨耗,并且微晶尺寸大的石墨丝使上述树脂组合物的散热性提高,由此使得通过与上述铝制物品的摩擦而产生的热被释放到外部,减小对上述铝制物品带来的损伤。

作为上述结晶性树脂,优选为选自由氟树脂以及聚醚酮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从化学稳定性、耐化学药品性的方面出发,更优选为氟树脂。

作为上述聚醚酮树脂,可以举出聚醚酮、聚醚醚酮、聚醚酮酮、聚醚醚酮酮等。

上述熔点是作为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装置以10℃/分钟的速度进行升温时的熔解热曲线中的极大值所对应的温度而求出的值。

作为上述氟树脂,从耐热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为选自由聚四氟乙烯[ptfe]以及四氟乙烯[tfe]/全氟(烷基乙烯基醚)[pave]共聚物[pfa]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从密封性、滑动特性的方面出发,更优选ptfe。

上述ptfe可以为仅包含tfe单元的均聚ptfe,也可以为包含tfe单元和基于能够与tfe共聚的改性单体的改性单体单元的改性ptfe。

另外,上述ptfe可以为具有非熔融加工性和原纤化性的高分子量ptfe,也可以为具有熔融加工性但不具有原纤化性的低分子量ptfe,优选为具有非熔融加工性和原纤化性的高分子量ptfe。

作为上述改性单体,只要能够与tfe共聚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六氟丙烯[hfp]等全氟烯烃;三氟氯乙烯[ctfe]等氟氯烯烃;三氟乙烯、偏二氟乙烯[vdf]等含氢氟代烯烃;全氟乙烯基醚;全氟烷基乙烯;乙烯;具有腈基的含氟乙烯基醚等。另外,所使用的改性单体可以为1种,也可以为2种以上。

作为上述全氟乙烯基醚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下述通式(1)

cf2=cf-orf1(1)

(式中,rf1表示全氟有机基团)所表示的全氟不饱和化合物等。本说明书中,上述“全氟有机基团”是指与碳原子键合的氢原子全部被氟原子取代而成的有机基团。上述全氟有机基团可以具有醚氧。

作为上述全氟乙烯基醚,例如可以举出上述通式(1)中的rf1表示碳原子数1~10的全氟烷基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pave]。上述全氟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5。

作为上述pave中的全氟烷基,例如可以举出全氟甲基、全氟乙基、全氟丙基、全氟丁基、全氟戊基、全氟己基等,优选全氟烷基为全氟丙基的全氟丙基乙烯基醚[ppve]。

作为上述全氟乙烯基醚,进一步可以举出上述通式(1)中的rf1为碳原子数4~9的全氟(烷氧基烷基)的物质、rf1为下述式:

[化1]

(式中,m表示0或1~4的整数)所表示的基团的物质、rf1为下述式:

[化2]

(式中,n表示1~4的整数)所表示的基团的物质等。

作为全氟烷基乙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全氟丁基乙烯[pfbe]、全氟己基乙烯、(全氟辛基)乙烯等。

作为具有腈基的含氟乙烯基醚,更优选cf2=cforf2cn(式中,rf2表示在2个碳原子间可以插入氧原子的碳原子数为2~7的亚烷基)所表示的含氟乙烯基醚。

作为上述改性ptfe中的改性单体,优选为选自由hfp、ctfe、vdf、ppve、pfbe和乙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选自由ppve、hfp和ctfe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单体。

上述改性ptfe中,改性单体单元优选为0.001~2摩尔%的范围、更优选为0.001~1摩尔%的范围。

上述ptfe的熔融粘度(mv)优选为1.0×10pa·s以上、更优选为1.0×102pa·s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103pa·s以上。

上述熔融粘度可以如下进行测定:依据astmd1238,使用流动试验仪(岛津制作所社制造)和的模头,将预先在测定温度(380℃)加热了5分钟的2g试样以0.7mpa的负荷保持在上述温度,进行测定。

上述ptfe的标准比重(ssg)优选为2.130~2.230、更优选为2.14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190以下。

本说明书中,标准比重(ssg)可以依据astmd4895-89基于水中置换法进行测定。

上述ptfe的熔点优选为324~360℃。本说明书中,氟树脂的熔点是作为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装置以10℃/分钟的速度进行升温时的熔解热曲线中的极大值所对应的温度而求出的值。

作为上述pfa没有特别限定,优选tfe单元与pave单元的摩尔比(tfe单元/pave单元)为70/30以上且小于99/1的共聚物。更优选的摩尔比为70/30以上98.9/1.1以下,进一步优选的摩尔比为80/20以上98.5/1.5以下。若tfe单元过少,则机械物性趋于降低,若tfe单元过多,则熔点变得过高,成型性趋于降低。上述pfa还优选为来自能够与tfe和pave共聚的单体的单体单元为0.1~10摩尔%、tfe单元和pave单元合计为90~99.9摩尔%的共聚物。作为能够与tfe和pave共聚的单体,可以举出hfp、cz3z4=cz5(cf2)nz6(式中,z3、z4和z5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z6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或氯原子,n表示2~10的整数)所表示的乙烯基单体、以及cf2=cf-och2-rf7(式中,rf7表示碳原子数1~5的全氟烷基)所表示的烷基全氟乙烯基醚衍生物等。

上述pfa的熔点优选为290~340℃、更优选为295~330℃。

上述pfa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优选为0.1~100g/10分钟、更优选为0.5~90g/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1.0~85g/10分钟。

本说明书中,mfr是依据astmd1238在温度372℃、负荷5kg下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值。

上述pfa的标准比重优选为2.12~2.18。

本说明书中,构成氟树脂的各单体单元的含量可以通过根据单体的种类将nmr、ft-ir、元素分析、荧光x射线分析适宜地组合而计算出。

上述石墨丝(a)在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为以下。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通过使用具有特定微晶尺寸的石墨丝(a)和石墨丝(b),即使磨耗系数小,在与铝制物品接触的情况下也不容易损伤上述铝制物品的表面。石墨丝(a)中,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优选为以下、更优选为以下、进一步优选为以下、特别优选为以下。另外,从与石墨丝(b)组合时的耐磨耗性的方面出发,该尺寸优选为以下、更优选为以下。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

关于上述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使用x射线衍射计,测定x射线衍射中出现的来自(002)面的反射,利用学振法求出该尺寸。

具体地说,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可以如下求出:使用x射线衍射计(rigaku,ultimaiii)进行x射线衍射测定,将测定物质在石英制的样品架的凹部平整填满,将x射线源设为cu-kα射线,输出设为40kv、20ma,测定x射线衍射中出现的来自(002)面的反射,通过学振法求出该尺寸。

上述石墨丝(a)优选为沥青基各向异性石墨丝以外的石墨丝。通过使石墨丝(a)为沥青基各向异性石墨丝以外的石墨丝,可得到磨耗系数小的树脂组合物。作为沥青基各向异性石墨丝以外的石墨丝,可以举出沥青基各向同性石墨丝、沥青基各向同性碳丝、pan基碳丝、pan基石墨丝。这些之中更优选沥青基各向同性石墨丝,但没有特别限定。

从机械强度的保持、与树脂的混合性的方面出发,上述石墨丝(a)的平均纤维长度优选为5~1000μm、更优选为5~500μm、进一步优选为5~300μm。

关于上述平均纤维长度,将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的200倍图像任意拍摄10个视野,计测200根的纤维长度,求出数均纤维长度。

从机械强度的保持、与树脂的混合性的方面出发,上述石墨丝(a)的平均纤维径优选为1~25μm、更优选为1~20μm、进一步优选为5~20μm。

关于上述平均纤维径,将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的200倍图像任意拍摄10个视野,计测200根的纤维长度,求出数均纤维径。

上述石墨丝(a)由x射线衍射观测的(002)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宽与由相同条件的x射线衍射观测的标准硅(nbs、640)的(111)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宽的半峰宽比(石墨丝)/(标准硅)(即与标准硅的半峰宽比)优选为10以上。上述半峰宽比更优选为12以上。通过使半峰宽比为上述范围,可得到即使磨耗系数小,在与铝制物品接触的情况下也不容易损伤铝制物品的表面的树脂组合物。

上述半峰宽比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100。

上述x射线衍射的测定利用与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相同的方法进行。

从耐磨耗性的方面出发,上述石墨丝(a)的比重优选为1.3以上且小于2.0、更优选为1.4~1.9。上述比重可以依据丁醇置换法(jisr7222)来求出。

作为上述石墨丝(a),例如可以举出:株式会社kureha制造的krecachop(クレカチョップ)m2007s(微晶尺寸:)、m-201s(微晶尺寸:)、m-207s、m-1009s、m-101s、osakagaschemicals株式会社制造的donacarbosc249(微晶尺寸:)、sg-249(微晶尺寸:)、sc-2404n(微晶尺寸:)、sg-2404n(微晶尺寸:)、tohotenax株式会社制造的tenaxhtc4436mm(微晶尺寸:)、htm800160mu、htm10040mu、东丽株式会社制造的mld等。

上述石墨丝(b)在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大于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通过将具有特定微晶尺寸的石墨丝(a)和石墨丝(b)合用,即使磨耗系数小,在与铝制物品接触的情况下也不容易损伤上述铝制物品的表面。石墨丝(b)中,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优选为以上、更优选为以上。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上述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利用与石墨丝(a)相同的方法求出。

上述石墨丝(b)优选为沥青基各向异性石墨丝。通过使石墨丝(b)为沥青基各向异性石墨丝,在与铝制物品接触的情况下,能够使其不容易损伤上述铝制物品的表面。

上述石墨丝(b)由x射线衍射观测的(002)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宽与由相同条件的x射线衍射观测的标准硅的(111)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宽的半峰宽比(石墨丝)/(标准硅)(即与标准硅的半峰宽比)优选小于10。更优选为7以下。

半峰宽比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1。

上述x射线衍射的测定利用与c轴方向的结晶尺寸相同的方法进行。

从机械强度的保持、与树脂的混合性的方面出发,上述石墨丝(b)的平均纤维长度优选为5~1000μm、更优选为5~500μm、进一步优选为5~300μm。

关于上述平均纤维长度,将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的200倍图像任意拍摄10个视野,计测200根的纤维长度,求出数均纤维长度。

从机械强度的保持、与树脂的混合性的方面出发,上述石墨丝(b)的平均纤维径优选为1~25μm、更优选为1~20μm、进一步优选为5~20μm。

关于上述平均纤维径,将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的200倍图像任意拍摄10个视野,计测200根的纤维径,求出数均纤维径。

从对对象材料的冲击性的方面出发,上述石墨丝(b)的比重优选为2.0~2.4、更优选为2.0~2.3。

上述比重可以依据丁醇置换法(jisr7222)求出。

作为上述石墨丝(b),例如可以举出日本石墨纤维株式会社制造的xn-100-05m(微晶尺寸:)、xn-100-10m、xn-100-15m(微晶尺寸:)、hc-600-15m(微晶尺寸:)、zy-300-15m(微晶尺寸:)、三菱丽阳株式会社制造的k223hm(微晶尺寸:)、k6371m(微晶尺寸:)等。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石墨丝(a)和石墨丝(b)的总含量相对于上述树脂组合物优选为3~40质量%。该含量小于3质量%时,可能表现不出填料的填充效果;超过40质量%时,机械物性趋于显著降低。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石墨丝(a)和石墨丝(b)的含量的质量比(a/b)优选为1.0/9.0~9.9/0.1。更优选为3.0/7.0~9.9/0.1。通过使质量比(a/b)为3.0/7.0以上,耐磨耗性进一步提高。其主要原因被认为是由于对磨耗系数高、具有散热性、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大于的石墨丝(b)的填充量进行了控制。

特别是从耐磨耗性优异的方面出发,质量比(a/b)优选为7.0/3.0~9.9/0.1。另外,质量比(a/b)更优选为7.5/2.5~9.9/0.1、进一步优选为8.0/2.0~9.9/0.1、进而更优选为9.0/1.0~9.9/0.1。即使在如质量比(a/b)为9.5/0.5~9.9/0.1这样的石墨丝(b)的比例少的情况下,也能够显著改善磨耗系数。

从磨耗系数与对对象材料的影响的平衡的方面出发,质量比(a/b)还优选为5.0/5.0~1.0/9.0。更优选为5.0/5.0~3.0/7.0。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优选包含作为沥青基各向异性石墨丝以外的石墨丝的石墨丝(a)和作为沥青基各向异性石墨丝的石墨丝(b)。通过将沥青基各向异性石墨丝以外的石墨丝与沥青基各向异性石墨丝合用,可得到即使磨耗系数小,在与铝制物品接触的情况下也不容易损伤铝制物品的表面的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以仅包含耐热性树脂、石墨丝(a)和(b),也可以除了包含耐热性树脂、石墨丝(a)和(b)以外还根据需要包含其他成分。作为上述其他成分,可以组合混配金属、无机或有机增强用填充材料或增容剂、润滑剂(氟化碳、碳石墨、二硫化钼)、稳定剂等各种添加剂。

上述其他成分优选为树脂组合物的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下。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制造。例如可以通过将耐热性树脂、石墨丝(a)和石墨丝(b)以及根据需要添加的其他成分利用v型搅拌器、转鼓混合机、亨舍尔混合机、球形混合器、混合器等混合机进行混合而得到,也可以将所得到的混合物进一步使用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等熔融混炼装置进行混炼而制成粒料。也可以为在中途向在熔融混炼装置内熔融的耐热性树脂中供给石墨丝(a)和(b)的方法。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滑动特性,可以用作能够在高温、高放热环境下使用的滑动材料。作为包含滑动材料的产品,可以举出各种齿轮、滑动摩擦或滚动摩擦机构的轴承(ベアリング)、轴承(軸受け)等、制动装置、离合器部件等、活塞环、各种密封件等。作为合适的用途,可以举出以汽车的自动变速器、连续无级可变变速器为代表的各种油压设备等中使用的密封圈。即,本发明还涉及将上述树脂组合物成型而成的密封圈。特别优选为与铝制物品接触使用的密封圈。上述密封圈作为汽车用密封圈、尤其是汽车的自动变速器用的密封圈特别有用。

上述密封圈可以与所使用的耐热性树脂等相应地利用通常的方法进行成型。作为成型方法,可以举出注射成型、挤出成型、压塑成型等。

作为耐热性树脂使用ptfe的情况下,将ptfe、石墨丝(a)和(b)利用上述混合机混合,制成树脂组合物后,利用压塑成型等成型法进行成型,将成型体在350~380℃烧制0.5~10小时,之后通过切削加工等对所得到的烧制体进行加工,由此可以得到所期望的成型体(密封圈等)。

此外,还能够用作使用二氧化碳、天然气体、氟利昂替代品、空气、氦气等的压缩机用密封(端部密封、活塞环)、高层建筑物用的高水压密封、卡车、公共汽车、汽车等的动力转向器密封圈、铲车、叉车、推土机或打钉机等工程机械关联的密封轴承。

实施例

接着举出实验例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些实验例。

对实验例中使用的原料化合物进行说明。

(1)基础聚合物(耐热性树脂)

聚四氟乙烯(ptfe)、商品:polyflonm-18f、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制、标准比重(ssg):2.164、熔点:344.9℃

(2)沥青基各向异性石墨丝

商品:granoc、等级:xn-100-15m、日本石墨纤维株式会社制、与标准硅的半峰宽比:3、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

(3)沥青基各向同性石墨丝

商品:krecachop、等级:m2007s、株式会社kureha制、与标准硅的半峰宽比:46、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

上述ptfe的ssg和熔点以及石墨丝(a)和(b)与标准硅的半峰宽比、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为利用上述方法求出的值。

对实验例中进行评价的特性的各种测定方法进行说明。

磨耗系数

将实施例1~9、比较例1~2的各树脂组合物80g在成型压力68.6mpa下进行加压成型后,在370℃进行烧制,得到圆柱状成型体(外径30mm、高度50mm)。由该成型体制作磨耗系数测定用的试验片(外径25.6mm、内径20mm、高度15mm),使用orientec株式会社制造的摩擦磨耗试验机modelefm-iii-f/adx,在

负荷:0.45mpa

速度:1.0m/s

温度:室温

对象材料:铝压铸件adc12

对象材料表面粗糙度:ra0.6μm

的条件下进行摩擦磨耗试验,由试验前后的试验片重量变化计算出磨耗系数。

对象材料表面粗糙度变化率(%)

根据摩擦磨耗试验前的对象材料滑动面的表面粗糙度(ra前)与试验后的对象材料滑动面表面粗糙度(ra后)通过下式计算出对象材料表面粗糙度变化率。

对象材料表面粗糙度变化率(%)=(ra后-ra前)×100/ra前

关于试验后的对象材料滑动面表面粗糙度,将试验后的对象材料在410℃的电炉中加热3小时,在干燥器内自然冷却2小时,将该对象材料的滑动面使用mitutoyo公司制表面粗糙度测定机surftestsv-600依据jisb0601-1994进行测定,由此得到该表面粗糙度。

比较例1

将通过悬浮聚合得到的聚四氟乙烯树脂的粉末(polyflonptfem-18f、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制)90质量份和作为填充材料的沥青基各向异性石墨丝(granocxn-100-15m、日本石墨纤维株式会社制造)10质量份利用亨舍尔混合机混合,得到聚四氟乙烯组合物。

实施例1

将通过悬浮聚合得到的聚四氟乙烯树脂的粉末(polyflonptfem-18f、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制造)90质量份、作为填充材料的沥青基各向异性石墨丝(granocxn-100-15m、日本石墨纤维株式会社制造)9质量份、以及沥青基各向同性石墨丝(krecachopm2007s、株式会社kureha制)1质量份利用亨舍尔混合机混合,得到聚四氟乙烯组合物。

实施例2~实施例9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利用表1中记载的混合量进行混合。

比较例2

将通过悬浮聚合得到的聚四氟乙烯树脂的粉末(polyflonptfem-18f、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制造)90质量份以及作为填充材料的沥青基各向同性石墨丝(krecachopm2007s、株式会社kureha制)10质量份利用亨舍尔混合机混合,得到聚四氟乙烯组合物。

由实施例1~9的结果可知,通过合用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为以下的石墨丝和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大于的石墨丝,可得到磨耗系数小、在与铝制物品接触的情况下不容易损伤铝制物品的表面的成型体。

例如在实施例1~4中,可知与比较例1相比,能够在不会增大对象材料表面粗糙度变化率的情况下减小磨耗系数。

另外在实施例5~8中,尽管对象材料表面粗糙度变化率与比较例2同等,但得到了具有小于比较例1和比较例2中的任一者的磨耗系数的成型体,可知充分发挥出了通过合用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为以下的石墨丝和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大于的石墨丝所带来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