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R仪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3368发布日期:2020-10-13 07:4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PCR仪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制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cr仪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简称pcr,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放大特定的dna片段,其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及适温延伸等几步反应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可以将一段基因复制为原来的一百亿至一千亿倍,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省时等特点。它不仅可用于基因分离、克隆和核酸序列分析等基础研究,还可用于疾病的诊断或任何有dna,rna的地方,为最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之一。根据dna扩增的目的和检测的标准,可以将pcr仪分为普通pcr仪,梯度pcr仪,原位pcr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四类。目前的pcr仪上的外壳上一般设有散热孔将内部的热量传递到外界,但是灰尘和异物可以经散热孔进入到pcr仪本体内部,容易导致荧光定量pcr仪的使用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pcr仪的散热装置,其优点是:减少外部灰尘通过散热孔进入到pcr仪内部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pcr仪的散热装置,包括仪器本体,所述仪器本体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上可拆卸覆盖有防尘散热机构,所述防尘散热机构包括覆盖在散热孔上矩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为空腔,所述壳体朝向散热孔的侧壁为开口结构,且壳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导热硅胶片,所述导热硅胶片可完全覆盖在散热孔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以导热硅胶片散热的散热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散热孔上覆盖导热硅胶片,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仪器本体进入粉尘的可能性,进而减少因异物进入到仪器本体内而导致仪器本体的使用受到影响,而且导热硅胶片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可以将仪器本体内部的热量良好的传递到壳体内部,在通过壳体内的散热组件将壳体内部空腔内的热量排出壳体,实现减少外部灰尘通过散热孔进入到仪器本体内部的可能性,同时能将仪器本体内部的热量可以良好的传递到外界。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散热组件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位于与壳体开口侧壁相互垂直的两个相对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强壳体将导热硅胶片上的热量传递到外界的能力,即使壳体内的热量较多也能及时的将壳体内热量排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开设在壳体一侧侧壁上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有防尘网板,所述壳体相对进气口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处设置有排风扇,且散热口上设置有防尘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组件工作时,工作人员可通过开启排风扇,进而将壳体内的热量通过散热口处排出壳体,同时通过进气口进入外界空气,使壳体内产生流动气流,增强散热性能,由于进气口和散热口处皆设置有防尘网板,可减少外部粉尘进入到壳体内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尘网板与壳体之间通过卡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开设在壳体进气口或散热口四周内侧壁中部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与壳体侧壁边侧的边线垂直设置,滑移槽内滑移连接有滑移杆,所述滑移杆朝向滑移槽的端部与滑移槽的底部之间设置有一顶持弹簧,所述滑移杆背离滑移槽的端部为圆弧形设置;所述防尘网板四周边侧设置有固定边框,所述固定边框朝向滑移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滑移杆端部滑入的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组件的设置,使得防尘网板可方便的从壳体上安装和拆卸,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防尘网板进行清洗或者更换;工作人员在安装防尘网板,可先将固定边框与进气口或散热口相互对位,使得固定边框上的安装槽与进气口或散热口上的滑移槽位于同一平面,由于滑移杆背离滑移槽的端部为圆弧形设置,故而工作人员便可将固定边框按压进进气口或散热口内,此时滑移杆会在固定边框的挤压作用力下朝向滑移槽内部移动,使得顶持弹簧发生压缩的弹性形变,在固定边框滑移至安装孔内时,滑移槽与安装槽相互对位,使得滑移杆的端部在顶持弹簧的顶持作用力下,朝向安装槽内滑移,从而将固定边框固定在壳体的进气口或散热口上。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壳体开设有进气口或散热口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滑移槽相互连通的通孔,通孔为腰形长孔并与滑移槽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滑移杆上垂直设置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可通过通孔穿出滑移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通过操作杆沿通孔的长度方向方便的将滑移杆滑移出安装槽内,继而方便工作人员将固定边框从进气口或散热口内拆卸下来,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拆卸难度和劳动消耗。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热硅胶片朝向壳体内部空腔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翅片的设置,进一步增强导热硅胶片与壳体内部空腔内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内部空气与导热硅胶片的热交换,使得热量能够更加快速的从导热硅胶片排出到外界。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壳体朝向散热孔的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垫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圈的设置,可进一步降低外界粉尘通过散热孔进入到仪器本体内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封垫圈为磁性橡胶垫,所述仪器本体上设置有与密封垫圈相互配合的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性橡胶垫和磁铁的相互配合,从而将壳体稳定的固定在仪器本体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封垫圈的外侧设置有若干负压吸盘,所述负压吸盘固接在壳体朝向仪器本体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通过负压吸盘吸附在仪器本体的侧壁上,从而使得壳体与仪器本体的固定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散热孔上覆盖导热硅胶片,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仪器本体进入粉尘的可能性,进而减少因异物进入到仪器本体内而导致仪器本体的使用受到影响,而且导热硅胶片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可以将仪器本体内部的热量良好的传递到壳体内部,在通过壳体内的散热组件将壳体内部空腔内的热量排出壳体,实现减少外部灰尘通过散热孔进入到仪器本体内部的可能性,同时能将仪器本体内部的热量可以良好的传递到外界;

2.由于进气口和散热口处皆设置有防尘网板,可减少外部粉尘进入到壳体内的可能性;

3.磁性橡胶垫和磁铁的相互配合,从而将壳体稳定的固定在仪器本体的侧壁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体现密封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体现导热硅胶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体现散热组件的局部剖示图。

图5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体现散热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仪器本体;11、散热孔;2、防尘散热机构;21、壳体;211、导热硅胶片;212、散热翅片;213、密封垫圈;214、负压吸盘;3、散热组件;31、进气口;32、防尘网板;33、散热口;34、排风扇;4、卡接组件;41、滑移槽;42、滑移杆;43、顶持弹簧;44、固定边框;45、安装槽;46、通孔;47、操作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pcr仪的散热装置,包括仪器本体1,仪器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孔11,散热孔11上可拆卸覆盖有防尘散热机构2,防尘散热机构2包括覆盖在散热孔11上矩形的壳体21,壳体21的内部为空腔,壳体21朝向散热孔11的侧壁为开口结构,开口的尺寸与散热孔11的尺寸相适配,且壳体21的开口处设置有导热硅胶片211,导热硅胶片211的四周侧壁与壳体21开口内侧侧壁相互粘接,导热硅胶片211可完全覆盖在散热孔11上,导热硅胶片211背离散热孔11的侧壁上固接有用以导热硅胶片211散热的若干散热翅片212(见图3),若干散热翅片212与导热硅胶片211垂直设置并沿导热硅胶片211的侧壁均匀排布,进一步增强导热硅胶片211与壳体21内部空腔内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内部空气与导热硅胶片211的热交换,使得热量能够更加快速的从导热硅胶片211排出到外界;壳体21朝向散热孔11的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垫圈213,密封垫圈213沿壳体21开口的外侧排布,密封垫圈213为磁性橡胶垫,仪器本体1上设置有与密封垫圈213相互配合的磁铁(图中未画出),磁性橡胶垫和磁铁的相互配合,从而将壳体21稳定的固定在仪器本体1的侧壁上;为了使得壳体21与仪器本体1的固定更加稳定,密封垫圈213的两侧各设置有三个负压吸盘214,负压吸盘214的底部固接在壳体21朝向仪器本体1的侧壁上,且密封垫圈213一侧的三个负压吸盘214沿壳体21的高度方向均匀排布;壳体21内设置有用以导热硅胶片211散热的散热组件3。

参照图4和图6所示,散热组件3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位于与壳体21开口侧壁相互垂直的两个相对侧壁上;散热组件3包括开设在壳体21一侧侧壁上的进气口31,进气口31可拆卸设置有防尘网板32,壳体21相对进气口31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散热口33,散热口33处设置有排风扇34,排风扇34位于壳体21的内部,且排风扇34与壳体21内部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散热口33上可拆卸设置有防尘网板32。散热组件3工作时,工作人员可通过开启排风扇34,进而将壳体21内的热量通过散热口33处排出壳体21,同时通过进气口31进入外界空气,使壳体21内产生流动气流,增强散热性能,由于进气口31和散热口33处皆设置有防尘网板32,可减少外部粉尘进入到壳体21内的可能性。

参照图4和图5所示,防尘网板32与壳体21之间通过卡接组件4可拆卸连接,使得防尘网板32可方便的从壳体21上安装和拆卸,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防尘网板32进行清洗或者更换;卡接组件4包括开设在壳体21进气口31或散热口33四周内侧壁中部的滑移槽41,滑移槽41与壳体21侧壁边侧的边线垂直设置,滑移槽41内滑移连接有滑移杆42,滑移杆42朝向滑移槽41的端部与滑移槽4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一顶持弹簧43,滑移杆42背离滑移槽41的端部为圆弧形设置;防尘网板32四周边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边框44,固定边框44朝向滑移槽41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滑移杆42端部滑入的安装槽45;壳体21开设有进气口31或散热口33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滑移槽41相互连通的通孔46,通孔46为腰形长孔并与滑移槽41的长度方向相同,滑移杆42上垂直固接有操作杆47,操作杆47可通过通孔46穿出滑移槽41。

工作人员在安装防尘网板32,可先将固定边框44与进气口31或散热口33相互对位,使得固定边框44上的安装槽45与进气口31或散热口33上的滑移槽41位于同一平面,由于滑移杆42背离滑移槽41的端部为圆弧形设置,故而工作人员便可将固定边框44按压进进气口31或散热口33内,此时滑移杆42会在固定边框44的挤压作用力下朝向滑移槽41内部移动,使得顶持弹簧43发生压缩的弹性形变,在固定边框44滑移至安装孔内时,滑移槽41与安装槽45相互对位,使得滑移杆42的端部在顶持弹簧43的顶持作用力下,朝向安装槽45内滑移,从而将固定边框44固定在壳体21的进气口31或散热口33上。工作人员可通过操作杆47沿通孔46的长度方向方便的将滑移杆42滑移出安装槽45内,继而方便工作人员将固定边框44从进气口31或散热口33内拆卸下来,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拆卸难度和劳动消耗。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该散热装置时,可通过负压吸盘214和磁性橡胶垫吸附在仪器本体1的散热孔11处,并通过密封垫圈213与仪器本体1的紧密贴合,减少灰尘进入,同时在散热孔11上覆盖导热硅胶片211,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仪器本体1进入粉尘的可能性,进而减少因异物进入到仪器本体1内而导致仪器本体1的使用受到影响,而且导热硅胶片211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可以将仪器本体1内部的热量良好的传递到壳体21内部,通过壳体21内的排风扇34将壳体21内部空腔内的热量排出壳体21,并通过进气口31进入外界空气,使壳体21内形成流动气流,继而实现减少外部灰尘通过散热孔11进入到仪器本体1内部的可能性,同时能将仪器本体1内部的热量可以良好的传递到外界。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