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散热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270273阅读:来源:国知局
料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先将纳米铜粉、多壁纳米碳管W及亚微米级哲基磯灰石 粉末研磨混合后,置于混合蓋中,加入特种聚離多元醇和芳香族聚離多元醇,保持温度为 55°C,W16化/min的速度揽拌化后冷却至室温,再加入催化剂、发泡剂、硅油、无机阻燃剂、 耐高温助剂和磯酸盐,继续W2(K)r/min的速度揽拌混合化,然后将混合物倒入模具中,置 于烘箱中,在l〇〇°C下保温固化化,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所需复合材料。
[0022] 实施例4 按重量份数,取各原料组分的含量为;特种聚離多元醇54份、芳香族聚離多元醇35份、催化剂2份、发泡剂1. 2份、纳米铜粉11份、硅油1份、无机阻燃剂0. 5份、耐高温助剂0. 3 份、磯酸盐1份、多壁纳米碳管13份W及亚微米级哲基磯灰石粉末6份。
[0023]其中,特种聚離多元醇为接枝型聚離多元醇,官能度为3。芳香族聚離多元醇为芳 胺型聚離多元醇。催化剂为=聚催化剂。发泡剂为聚二甲基娃,无机阻燃剂为磯系阻燃剂, 所述耐高温助剂为硫代氨基甲酸铜。
[0024]一种抗菌散热聚氨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W下步骤:使用本实施 例所述的原料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先将纳米铜粉、多壁纳米碳管W及亚微米级哲基磯灰石 粉末研磨混合后,置于混合蓋中,加入特种聚離多元醇和芳香族聚離多元醇,保持温度为 60°C,W18化/min的速度揽拌化后冷却至室温,再加入催化剂、发泡剂、硅油、无机阻燃剂、 耐高温助剂和磯酸盐,继续W22化/min的速度揽拌混合化,然后将混合物倒入模具中,置 于烘箱中,在ll〇°C下保温固化她,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所需复合材料。
[0025] 实施例5 按重量份数,取各原料组分的含量为;特种聚離多元醇48份、芳香族聚離多元醇45份、催化剂3份、发泡剂1份、纳米铜粉10份、硅油1份、无机阻燃剂0. 3份、耐高温助剂0. 5份、 磯酸盐1份、多壁纳米碳管18份W及亚微米级哲基磯灰石粉末7份。
[0026]一种抗菌散热聚氨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W下步骤:使用本实施 例所述的原料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先将纳米铜粉、多壁纳米碳管W及亚微米级哲基磯灰石 粉末研磨混合后,置于混合蓋中,加入特种聚離多元醇和芳香族聚離多元醇,保持温度为 56°C,W15化/min的速度揽拌化后冷却至室温,再加入催化剂、发泡剂、硅油、无机阻燃剂、 耐高温助剂和磯酸盐,继续W18化/min的速度揽拌混合化,然后将混合物倒入模具中,置 于烘箱中,在120°C下保温固化5h,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所需复合材料。
[0027] 对比例1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去掉多壁纳米碳管和亚微米级哲基磯灰石粉末,保持其他组分、 含量及反应步骤条件不变。
[0028] 对比例2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去掉铜粉,保持其他组分、含量及反应步骤条件不变。
[0029] 下表为上述各实施例和各对比例的实验测试结果:

通过上表的实验结果可知,实施例1~5所制备的聚氨醋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均远高于比 对比例1的,而实施例1~5所制备的聚氨醋复合材料的抑菌率也远高于对比例2的,说明本 发明所制备的聚氨醋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和抗菌效果。此外,实验结果也显示,相比与 对比例1,本发明所制备的聚氨醋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也大幅提升。
[0030]W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发明原来的前提下,还可W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该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 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抗菌散热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组分:特种聚醚多元醇、 芳香族聚醚多元醇、催化剂、发泡剂、纳米铜粉、硅油、无机阻燃剂、耐高温助剂、磷酸盐、多 壁纳米碳管以及亚微米级羟基磷灰石粉末。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散热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以下重量份 的原料制成:特种聚醚多元醇40-70份、芳香族聚醚多元醇20-50份、催化剂0. 5-4份、发泡 剂0. 2-5份、纳米铜粉6-18份、硅油1-3份、无机阻燃剂0. 1-2份、耐高温助剂0. 1-1份、磷 酸盐0. 3-1. 5份、多壁纳米碳管5-20份以及亚微米级羟基磷灰石粉末3-8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散热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以下重量份 的原料制成:特种聚醚多元醇54份、芳香族聚醚多元醇35份、催化剂2份、发泡剂1. 2份、 纳米铜粉11份、硅油1份、无机阻燃剂〇. 5份、耐高温助剂0. 3份、磷酸盐1份、多壁纳米碳 管13份以及亚微米级羟基磷灰石粉末6份。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散热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特种聚醚 多元醇为接枝型聚醚多元醇,官能度至少为3 ;所述芳香族聚醚多元醇为芳胺型聚醚多元 醇。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散热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 三聚催化剂或二甲基环己胺。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散热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 聚二甲基硅,所述无机阻燃剂为磷系阻燃剂,所述耐高温助剂为硫代氨基甲酸铜。7. -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抗菌散热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纳米铜粉、多壁纳米碳管以及亚微米级羟基磷灰石 粉末按重量份数研磨混合后,置于混合釜中,加入特种聚醚多元醇和芳香族聚醚多元醇,保 持温度为50-60°C,以120-200r/min的速度搅拌2h后冷却至室温,再加入催化剂、发泡剂、 硅油、无机阻燃剂、耐高温助剂和磷酸盐,继续以150-250r/min的速度搅拌混合3h,然后将 混合物倒入模具中,置于烘箱中,在80-130°C下保温固化3~10h,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 所需复合材料。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散热聚氨酯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特种聚醚多元醇、芳香族聚醚多元醇、催化剂、发泡剂、纳米铜粉、硅油、无机阻燃剂、耐高温助剂、磷酸盐、多壁纳米碳管以及亚微米级羟基磷灰石粉末。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抗菌散热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制备的聚氨酯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还具有优良的抗菌效果。本发明所采用的多壁碳纳米管和纳米铜粉,简单易得,同时成本较低,适合普遍使用,另外整个制备方法简便,可适合工业化批量生产制备。
【IPC分类】C08K7/24, C08K3/32, C08K3/08, C08G101/00, C08G18/63, C08G18/50, C08K13/04
【公开号】CN104987483
【申请号】CN201510454040
【发明人】党斌
【申请人】苏州科淼新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