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去除显性表位b8r重组痘苗病毒的方法及其病毒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501797阅读:来源:国知局
痘苗病毒的生产和纯化
[0118] 取鉴定无误后的重组痘苗病毒,用BSC-1细胞进行培养增殖。将收获的病毒采用 密度梯度离屯、进行纯化,分装后保存于-8〇°C。
[0119]5、重组病毒的生长特性检测
[0120] 用VACV-0VA+B8R与对照病毒分别感染CV-1和BSC-1细胞,感染剂量为0.05M0I, 培养条件34°C/5%C〇2。分别于12、24、36、48、60和72小时收集病毒,进行滴度测定和隧 斑形成能力及隧斑特性的检测。 阳121] 6、细胞免疫应答检测 阳12引 C57化/6小鼠随机分组后腹腔感染106P即的病毒,7天后收集小鼠脾脏细胞,采用 美国BectonDickinson公司FACScan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表面和细胞内标记物的流式细 胞检测,每份样品测定量为2X105细胞,采用Flow化软件对流式结果进行分析。
[0123]7、小鼠感染体征及行为观察
[0124] 实验组每组5只巧7BL/6小鼠,每只小鼠腹腔注射200μ1内含10申即的病毒(野 生型痘苗病毒、VACV-〇VA\VACV-B8R或VACV-0VA+B8R);腹腔注射PBS(200μ1)的 5 只 C57化/6小鼠为正常对照。注射后1-14天观察记录小鼠体征、行为和体重变化,一般情况 和神经行为学评分参考Bederso和Clark评分并略作改进:0分:一般情况良好,体毛光滑, 无神经功能障碍;1分:精神不振、弓背、四肢无力、活动迟缓,提尾见前肢回收屈曲,抓力减 弱;3分:毛色暗淡并有竖毛、脱毛现象,皮肤松弛,怠惰少动,后肢运动障碍;4分:无自主 活动,双后肢擁痕或小鼠死亡。 阳1巧]结果 阳126] -、质粒PSB8R-0VA的构建
[0127] 质粒PSCB8R-0VA的构建步骤如图1所示。使用引物从W野生型痘苗病毒基因组 DNA为模板获得带有相应酶切位点的B8R的上下游同源臂B8化和B8RR(见序列表1和2); 使用OVA引物从VACV-0VA中提取并扩增OVA基因(见序列表3)。将上述基因片段依序连接 入线性化的pSCll载体中,用酶切方法鉴定外源基因插入的正确性,并与使用VectorNTI 分析预测的酶切结果(图2)进行比对,确定正确连接的质粒(PSB8R-0VA),并经测序验证无 误。
[0128] 二、痘苗病毒的重组和重组病毒的筛选
[0129] 在体外培养的CV-1细胞中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SB8R-0VA质粒转染至感染细胞 中,并利用CV-1细胞进行蓝斑筛选(图3),连续单斑纯化5代。经基因测序并使用PCR和 WesternBlot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无误后,进行重组病毒(VACV-0VA+B8R)的体外增殖,并 将收获的病毒采用密度梯度离屯、进行纯化(图4),分装后保存于-80°C。 阳130] 去除B8R基因的痘苗病毒中插入外源基因0VA,经多次连续纯化和传代,B8R稳定 缺失(图5),插入的OVA可稳定存在(图6),产物表达良好(图7)。图5中泳道1和2分 别为野生型痘苗病毒和VACV-0VA+产生的B8R条带,泳道3显示VACV-0VA+B8R无特异条带 产生。图6中泳道1和2分别为VACV-0VA+和VACV-0VA+B8R产生的OVA条带,泳道3显示 野生型痘苗病毒无特异条带产生。图7为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OVA蛋白表 达,其中泳道1-3分别为VACV-0VA\VACV-0VA+B8R和野生型痘苗病毒感染后细胞中OVA蛋 白的表达。 阳131] Ξ、痘苗病毒免疫优势等级梯度
[0132]C57化/6小鼠经腹腔感染10申即野生型痘苗病毒,7天后提取脾脏中的淋己细胞, 检测杀伤性T细胞的活化情况。结果如图8,在巧7BL/6小鼠中B8R是显性表位,它所诱导 的反应占抗痘苗病毒应答总体的30%W上。
[0133] 四、重组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0134] 为检测B8R缺失和外源基因插入对病毒感染复制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对野生 型和重组病毒的生长及隧斑形成进行了对比。采用痘苗病毒、VACV-B8R、VACV-0VA+与 VACV-0VA+B8R分别感染CV-1和BSC-1细胞,在不同时间收获病毒并绘制病毒生长曲线。 VACV-0VA+B8R的生长曲线与对照组野生型痘苗病毒、VACV-OVA+和VACV-B8R均非常相似 (图9、图11)。同一时间点(感染后3天),在CV-1细胞中形成的病毒隧斑,其大小、形状 无明显差别(图11),表明B8R缺失和/或外源OVA插入后,痘苗病毒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包 括隧斑形成和在细胞中的感染复制能力等均无明显改变。
[0135] 五、针对目的抗原的细胞毒性T细胞免疫应答
[0136] 野生型痘苗病毒诱导的针对B8R的效应杀伤性T细胞占CD8叮细胞总数的10. 3% 左右,VACV-0VAH秀导的杀伤性T细胞应答中,针对B8R的反应仍占主导(7. 8% ),但较野生 型病毒明显降低,而针对OVA的反应达到4. 7%,较之其他次要表位为高;与野生型痘苗病 毒和VACV-0VA+不同,VACV-0VA+B8R诱导的杀伤性T细胞应答中针对B8R的免疫应答被完 全消除,但可成功诱导针对OVA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且应答强度居首位(图12)。显示去 除B8R后,原本在免疫优势梯度中居于次要表位的外源性抗原OVA成为显性表位,可成功诱 导较强的初次免疫应答并具有免疫记忆效应,且抗原性明显增强。
[0137] 六、小鼠感染体征及神经行为测评
[0138] 从病毒感染后第6天开始,部分小鼠出现感染体征和行为障碍,但 VACV-0VA+B8R组小鼠体重下降较VACV-0VA+组小鼠明显缓慢和轻微,而与未感染组小鼠体 重变化接近(图13)。神经行为评分的变化同样显示去除B8R可显著降低痘苗病毒的毒力 (图 14)。
[0139] 综上所述,B8R缺失和OVA导入对痘苗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影响;去除B8R 后,外源性OVA成为显性表位,针对OVA的细胞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效应明显增强;去除 B8R还可显著降低痘苗病毒的毒力。从而去除B8R可有效降低痘苗病毒的免疫优势效应,增 加外源性抗原的免疫原性。去除痘苗病毒本身的显性表位,可为疫苗和基因治疗提供更为 有效的载体。
[0140] W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W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运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降低自身免疫优势并提高安全性的重组WR株痘苗病毒。2. 通过去除显性表位B8R重组痘苗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病毒同源重组,以OVA 取代B8R,获得B8R基因缺失的重组痘苗病毒。包括如下步骤: 51、 构建质粒PSB8R-0VA; 52、 在CV-1细胞中与野生型痘苗病毒重组; 53、 单斑筛选获得重组病毒(VACV-0VA+B8R)。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去除显性表位B8R重组痘苗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质粒pSCll中插入B8R左右侧同源序列(分别为B8RL和B8RR)及0VA,抗性筛选标记为氨 节青霉素抗性基因。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去除显性表位B8R重组痘苗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步骤S1的具体步骤为:以野生型痘苗病毒为模板,通过PCR获得B8R左右侧同源片段,以 B8RL替代质粒pSCl1的TKL片段,B8RR替代质粒pSCl1的TKR片段,在P7. 5启动子后插入 OVA片段。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去除显性表位B8R重组痘苗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 用质粒PSB8R-0VA对野生型痘苗病毒进行同源重组,最终以OVA取代病毒中的B8R。6. 根据权利要求2通过去除显性表位B8R重组痘苗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32的具体步骤为:培养(^-1细胞至80%单层时,以0.05101感染野生型痘苗病毒并采用脂 质体法将PSB8R-0VA质粒转染至感染细胞中,2天后收毒。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去除显性表位B8R重组痘苗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 用蓝斑筛选和密度梯度离心纯化重组病毒。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去除显性表位B8R重组痘苗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步骤S3的具体步骤为:取步骤S2收集的病毒冻融三次并超声破碎后感染CV-1细胞,利 用X-gal进行蓝斑筛选;单斑纯化5代,鉴定无误后进行重组痘苗病毒(VACV-0VA+B8R)的 体外增殖,最后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病毒。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去除显性表位B8R重组痘苗病毒的方法及其病毒,从而降低痘苗病毒免疫优势同时提高其安全性的方法。构建以OVA替代B8R的质粒pSB8R-OVA,在CV-1细胞中与野生型痘苗病毒(WR株)重组,筛选纯化获得重组病毒。本发明去除了显性表位B8R对外源抗原免疫原性的影响,可有效降低痘苗病毒的免疫优势效应,增加外源性抗原的免疫原性,从而提高以痘苗病毒为载体的活疫苗的有效性。同时,可有效降低痘苗病毒作为疫苗载体的毒力,提高其安全性。去除痘苗病毒本身的显性表位,可为疫苗和基因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载体。
【IPC分类】C12N7/01, C12N7/02
【公开号】CN105255840
【申请号】CN201510700706
【发明人】汪洋, 马茜, 许杰
【申请人】西安医学院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6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