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藿香醇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9627079阅读:758来源:国知局
广藿香醇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广藿香醇衍生物,本发明还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广藿香醇(Patchouli alcohol),其结构如式(II )所示,是从岭南药物广藿香 (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 (Labiatae))中得到三环倍半砲类化合物。
[0004] 药理研究表明,广藿香醇具有抗炳苺、杌炎、增强认知能力和神经保护等作用。然 而,由于广藿香醇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从而限制了其应用。广藿香醇是三环倍半萜类 化合物,其空间结构为带有5个手性碳原子的四面体刚性结构,所有碳原子都是化学惰性 基团,而唯一的羟基又被两个邻位甲基高位阻的遮挡,很难进行化学反应。这样使得利用 传统的化学方法对广藿香醇进行结构修饰难以实现,目前国内外的科研机构都没有取得突 破,这阻碍了新药的研究与开发。
[0005] 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微生物体系作为常用的生物转化体系,对萜类化合物具 有良好的转化效率。例如:J. Aleu利用菌株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对广藿 香醇进行生物转化,获得了 5R/8S/9R-羟基广藿香醇(参见J. Aleu,et al. J. Nat. Prod. 1999, 62:437-440) ;Τ· Kolek 利用蓝色舉头霉(Absidia coerulea)和冻土毛 霉(Mucor hiemalis)转化广藿香醇,获得了 8S/9R-羟基广藿香醇(参见T.Kolek,et al. Biocatal. Biotransfor. 2009, 27:102-106.)。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广藿香醇衍生物,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 个。
[0007]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广藿香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 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0008]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广藿香醇衍生物在制药中的用途,以解决上述 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0009]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广藿香醇衍生物,其结构如下式(I ) 所示:
[0011] 其中,式中札为H或0H,R 2为H或0H,R 3为H或0H,R 4为H或0H,R 5为H或0H,R 6 为H或OH。
[001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上述式(I )广藿香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0013] (1)将培养好的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echinulata var. elegans,保藏号: ATCC-9245)或者毛霉(Mucor ramannianus Moeller,保藏号:ATCC MYA-883)从马铃薯葡 萄糖琼脂表面刮取,悬浮于无菌水中,并接种在无菌复合培养基中,在摇床上于25~30°C、 120~220rpm的条件下培养24~72小时,然后加入质量体积比为250:1的广藿香醇-甲 醇溶液,于25~30、120~220rpm的条件下继续发酵10~20天,对广藿香醇进行衍生化。 此外,还可以用与小克银汉霉、毛霉功能等同的变异体或突变体对广藿香醇进行衍生化。
[0014] 无菌复合培养基由溶于去离子水的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蔗糖和蛋白胨制成, 其pH值5. 50~7. 50,具体方法如下: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10~50克:蔗糖7~30克: 蛋白胨5~0克,以1000毫升去离子水溶解,用0.1 N的氢氧化钠将pH调节至5. 50~7. 50。
[0015] (2)发酵物过滤分离,得到培养液和菌丝体,培养液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1~ 3次,合并萃取液,并浓缩得到深褐色浸膏;
[0016] (3)将浸膏用300~400目的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以体积比为100 :0~0:100石 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得到广藿香醇衍生物。
[0017] 进一步的,当 R1= R4= 0H、R2= R3= R5= R6= H 时,式(I )为(5R, 8S)-二轻 基-广霍香醇;
[0018] 当 R1= R 3= 0H、R2= R 4= R5= R 6= H 时,式(I )为(5R, 9R)二羟基-广藿香 醇;
[0019] 当私=(^、1?1=1?3=1?4=1?5=1? 6=!1时,式(1)为邮,93)-二羟基-广藿 香醇;
[0020] 当 R5= OHj1= R2= R3= R4= R6= H 时,式(I )为(4R)-羟基-广藿香醇;
[0021] 当 R6= 〇H、R ! = R2= R3= R4= R5= H 时,式(I )为(3R)-羟基-广藿香醇;
[0022] 当 R1= 〇H、R2= R3= R4= R5= R6= H 时,式(I )为(5R)-羟基-广藿香醇;
[0023] 当 R3= 〇H、R ! = R2= R4= R5= R6= H 时,式(I )为(8S)-羟基-广藿香醇;
[0024] 当 R4= 〇H、R != R2= R3= R5= R6= H 时,式(I )为(9R)-羟基-广藿香醇。
[002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上述广藿香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0026] (1)将培养好的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echinulata var. elegans,保藏号: ATCC-9245)或者毛霉(Mucor ramannianus Moeller,保藏号:ATCCMYA-883)从马铃薯葡 萄糖琼脂表面刮取,悬浮于无菌水中,并接种在无菌复合培养基中,在摇床上于25~30°C、 120~220rpm的条件下培养24~72小时,然后加入质量体积比为250:1的广藿香醇-甲 醇溶液,于25~30、120~220rpm的条件下继续发酵10~20天,对广藿香醇进行衍生化。 此外,还可以用与小克银汉霉、毛霉功能等同的变异体或突变体对广藿香醇进行衍生化。
[0027] 无菌复合培养基由溶于去离子水的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蔗糖和蛋白胨制成, 其pH值5. 50~7. 50,具体方法如下: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10~50克:蔗糖7~30克: 蛋白胨5~0克,以1000毫升去离子水溶解,用0.1 N的氢氧化钠将pH调节至5. 50~7. 50。
[0028] (2)发酵物过滤分离,得到培养液和菌丝体,培养液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1~ 3次,合并萃取液,并浓缩得到深褐色浸膏;
[0029] (3)将浸膏用300~400目的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以体积比为100 :0~0:100石 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得到18个洗脱流份,按先后顺序标记为流份1~流份18 ;
[0030] (4)使用小克银汉霉进行生物转让时,从流份4中除去溶剂并提纯得到化合物 (5R)-羟基-广藿香醇,从流份6中除去溶剂并提纯得到化合物(8S)-羟基-广藿香醇 和(9R)-羟基-广藿香醇,从流份7除去溶剂并提纯得到化合物(4R)-羟基-广藿香醇和 (3R)-羟基-广藿香醇,从流份10除去溶剂并提纯得到化合物(5R,8S)-二羟基-广藿香 醇、(5R, 9R)-二羟基-广藿香醇和(6S, 9S)二羟基-广藿香醇;
[0031] 使用毛霉进行发酵时,从流份5分离得到化合物(5R)-羟基-广藿香醇,从流份7 分离得到化合物(8S)-羟基-广藿香醇和(9R)-羟基-广藿香醇,从流份8分离得到化合 物(4R)-羟基-广藿香醇和(3R)-羟基-广藿香醇,从流份12分离得到化合物(5R,8S)-二 羟基-广藿香醇、(5R,9R)_二羟基-广藿香醇和(6S,9S)_二羟基-广藿香醇。
[003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广藿香醇衍生物的组合物,由以下步骤的 制备得到:
[0033] (1)将培养好的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echinulata var. elegans,保藏号: ATCC-9245)或者毛霉(Mucor ramannianus Moeller,保藏号:ATCC MYA-883)从马铃薯葡 萄糖琼脂表面刮取,悬浮于无菌水中,并接种在无菌复合培养基中,在摇床上于25~30°C、 120~220rpm的条件下培养24~72小时,然后加入质量体积比为250:1的广藿香醇-甲 醇溶液,于25~30、120~220rpm的条件下继续发酵10~20天,对广藿香醇进行衍生化。 此外,还可以用与小克银汉霉、毛霉功能等同的变异体或突变体对广藿香醇进行衍生化。 [0034] 无菌复合培养基由溶于去离子水的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蔗糖和蛋白胨制成, 其pH值5. 50~7. 50,具体方法如下: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10~50克:蔗糖7~30克: 蛋白胨5~0克,以1000毫升去离子水溶解,用0.1 N的氢氧化钠将pH调节至5. 50~7. 50。
[0035] (2)发酵物过滤分离,得到培养液和菌丝体,培养液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1~ 3次,合并萃取液,并浓缩得到深褐色浸膏;
[0036] (3)将浸膏用300~400目的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以体积比为100 :0~0:100石 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得到18个洗脱流份,按先后顺序标记为流份1~流份18 ;混合 流份1~流份18得到广藿香醇衍生物。
[0037]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广藿香醇衍生物的组合物,包括以下化合 物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0038] (5R, 8S)-二羟基-广藿香醇、(5R, 9R)-二羟基-广藿香醇、(6S, 9S)-二羟基-广 藿香醇、(4R)-羟基-广藿香醇、(3R)-羟基-广藿香醇、(5R)-羟基-广藿香醇、(8S)-羟 基-广藿香醇和(9R)-羟基-广藿香醇。
[0039]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广藿香醇衍生物或者其组合物在制 备抗流感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004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广藿香醇衍生物或者其组合物在 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0041]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药物为片剂、丸剂、胶囊、注射剂、悬浮剂或乳 剂。
【附图说明】
[0042] 图1是化合物1和化合物Γ的质谱图。
[0043] 图2是化合物1和化合物Γ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0044] 图3是化合物1和化合物Γ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0045] 图4是化合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