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料以及相位差材料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9692618阅读:来源:国知局
[0180] 〈溶剂〉
[0181] ΡΜ:丙二醇单甲基醚
[0182] ΜΙΒΚ:异丁基甲基酮
[0183]按照以下的合成例而获得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是在使 用日本分光(株)制GPC装置(Shodex(注册商标)柱KF803L以及KF804L),以lmL/分钟的流量 使溶出溶剂四氢呋喃在柱中(柱温40°C)流动并洗脱这样的条件下测定的。另外,下述的数 均分子量(以下称为Μη。)和重均分子量(以下称为Mw。)通过聚苯乙烯换算值表示。
[0184] 〈合成例1>
[0185] 通过将MAA 13.8g、LAA 14.1g、HEMA 7.2g、作为聚合催化剂的AIBN 0.68g溶解于 PM 107.0g,在80°C下使其反应16小时,从而获得丙烯酸类共聚物溶液(固体成分浓度25质 量% ) (P1)。所获得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Μη为13,300、Mw为27,800。
[0186] 〈合成例2>
[0187] 通过将MAA 8.8g、LAA 14.0g、HEMA 5.2g、作为聚合催化剂的AIBN 0.53g溶解于PM 85.5g,在80°C下使其反应16小时,从而获得丙烯酸类共聚物溶液(固体成分浓度25质量% ) (?2)。所获得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此为11,900、1?为28,800。
[0188] 〈合成例3>
[0189] 通过将MAA 5.4g、LAA 14.0g、HEMA 4.0g、作为聚合催化剂的AIBN 0.37g溶解于PM 71. lg,在80°C下使其反应16小时,从而获得丙烯酸类共聚物溶液(固体成分浓度25质量% ) (P3)。所获得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Μη为10,800、Mw为25,500。
[0190] 〈合成例4>
[0191] 通过将EHA 14.0g、HEA 2.5g、作为聚合催化剂的AIBN 0.24g溶解于MIBK 50.1g, 在80°C下使其反应16小时,从而获得丙烯酸类共聚物溶液(固体成分浓度25质量% )(P4)。 所获得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Μη为8,900、Mw为20,700。
[0192] 〈合成例5>
[0193] 通过将MAA 2.5g、MMA 9.2g、HEMA 5.0g、作为聚合催化剂的AIBN 0.2g溶解于PM 50.7g,在70°C下使其反应20小时,从而获得丙烯酸类共聚物溶液(固体成分浓度25质量% ) (P5)。所获得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Μη为19,600、Mw为45,200。
[0194] 〈合成例6>
[0195] 通过将BMAA 25.0g、作为聚合催化剂的AIBN 1.04g溶解于PM48.4g,在85°C下使其 反应20小时,从而获得丙烯酸类共聚物溶液(固体成分浓度35质量% )(P6)。所获得的丙烯 酸类共聚物的Μη为4,800、Mw为3,100。
[0196]〈实施例1~6、比较例1,2>
[0197]按照表1所示的组成来调制实施例1~6、以及比较例1和2的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 物,分别对它们进行垂直取向性的评价。
[0198] [表 1]
[0199]
[0200] 泠1:(A)成分:P1~Pb是用回怀成分挟算的g数 [0201 ]※2: (B)成分中P6是丙烯酸类共聚物溶液的g数 [0202][垂直取向性的评价]
[0203]使用旋转涂布器将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以2000转30秒涂布 在无碱玻璃上。同样地使用棒涂机将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以湿膜厚为 4μπι的方式涂布在PET膜上。然后,分别在温度80°C下、在热循环式烘箱中进行60秒钟加热干 燥,在玻璃上和PET膜上分别形成了固化膜。
[0204]使用棒涂机将夕(株)制垂直取向用聚合性液晶溶液RMS03-015以湿膜厚为6μ m的方式涂布在该固化膜上,在室温23°C下放置60秒钟。将该基板上的涂膜在300mJ/cm2下 进行曝光,制成相位差材料。另外,将上述聚合性液晶溶液直接涂布(不形成基于固化膜形 成用组合物的固化膜)在玻璃上和PET膜上,以同样的步骤制作的相位差材料作为比较例3。 [0205]使用大塚电子(株)制相位差测定装置RETS100对所制作的这些相位差材料测定了 面内相位差的入射角度依赖性。将在入射角度为〇度时面内相位差值为〇、入射角度为±50 度时面内相位差在38 ± 5nm的范围内的材料判断为垂直取向。
[0206]将所得结果示于表2。
[0207][表 2]
[0208]
[0209 ]※比较例3在基材上直接涂布聚合性液晶组合物。
[0210] 如表2所示,将由实施例1~6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获得的固化膜作为取向材料 使用的相位差材料,无论使用哪种基材而均显示良好的垂直取向性。
[0211] 另一方面,将由使用了不包含垂直取向性基团的成分(A)的比较例2的固化膜形成 用组合物获得的固化膜作为取向材料使用的相位差材料没有获得垂直取向性。此外,将由 比较例1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获得的固化膜作为取向材料使用的相位差材料、以及在不 形成固化膜的条件下而获得的比较例3的相位差材料,虽然在玻璃上显示垂直取向性,但在 PET上未显示垂直取向性。
[0212]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213]本发明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作为用于形成液晶显示元件的液晶取向膜、液晶显 示元件中设置于内部、外部的光学各向异性膜的取向材料的材料是非常有用的,特别适合 作为针对IPS-LCD的光学补偿膜的材料。
【主权项】
1. 一种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含有: (A) 具有垂直取向性基团和能够热交联的官能团的聚合物,以及 (B) 交联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取向性基团是下述式(1)所表示的基团,式[1]中,Y1表示单键或结合基, Y2表示单键、碳原子数1~15的亚烷基或-CH2-CH( OH) -Qfe-,或者表示选自苯环、环己烧 环或杂环中的2价环状基团,所述环状基团上任意的氢原子都可以被碳原子数1~3的烷基、 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氧基或氟原子 取代, Y3表示单键或碳原子数1~15的亚烷基, Y4表示单键,或者表示选自苯环、环己烷环或杂环中的2价环状基团或表示碳原子数17 ~30的具有留族化合物骨架的2价有机基团,所述环状基团上任意的氢原子可以被碳原子 数1~3的烷基、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 氧基或氟原子取代, Y5表示选自苯环、环己烷环或杂环中的2价环状基团,这些环状基团上任意的氢原子可 以被碳原子数1~3的烷基、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3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 ~3的含氟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 η表示0~4的整数,在η为2以上的情况下,Y5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Y6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18烷基、碳原子数1~18的含氟烷基、碳原子数1~18的烷氧 基或碳原子数1~18的含氟烷氧基, 作为Y2和Y3的亚烷基、以及作为环状基团上的取代基或者Y6的烷基、含氟烷基、烷氧基 和含氟烷氧基,可以是直链状、分支状或环状中的任一种或者它们的组合, 此外,作为Y2和Y3的亚烷基、以及作为Y6的烷基、含氟烷基、烷氧基和含氟烷氧基,可以 被1~3个结合基中断,所述结合基彼此不相邻, 进而,在Υ2、Υ4或Y5表示2价环状基团、或者Y4表示具有留族化合物骨架的2价有机基团、 或者Y2表示-CH2-OK OH)-CH2-、或者Y2或Y3表示亚烷基、或者Y6表示烷基或含氟烷基时,该2 价环状基团、该具有留族化合物骨架的2价有机基团、该-CH 2-OKOH)-CH2-、该亚烷基、该烷 基以及该含氟烷基,可以经由结合基而与它们所邻接的基团结合, 而且,上述结合基表示选自-0-、-CH2O-、-COO-、-OCO-、-NHCO-、-NH-CO-O-和-NH-CO-NH-中的基团, 其中,Y1~Y6分别表示碳原子数1~15的亚烷基、苯环、环己烷环、杂环、具有留族化合物 骨架的2价有机基团、-CH2-OK OH) -CH2-、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1~18的含氟烷 基、碳原子数1~18的烷氧基和碳原子数1~18的含氟烷氧基的情况下,Y 1~Y6的碳原子数的 合计是6~3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A)成分的能够热交联的官能团是羟 基、羧基、氨基或烷氧基甲硅烷基。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B)成分的交联剂是具有羟甲基或 烷氧基甲基的交联剂。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还含有(C)交联催化剂。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基于(A)成分100质量份, 含有1质量份~100质量份的(B)成分。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基于(A)成分100质量份,含有0.01 质量份~2〇质量份的(C)成分。7. -种取向材料,其特征在于,是使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 物固化而得的。8. -种相位差材料,其特征在于,是使用由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膜形成 用组合物获得的固化膜而形成的。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取向材料和用于提供使用该取向材料的相位差材料的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所述取向材料具备优异的垂直取向性、即使在树脂膜上也能够高灵敏度地使聚合性液晶进行垂直地取向。本发明的解决方法是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料、相位差材料,所述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A)具有垂直取向性基团和能够热交联的官能团的聚合物以及(B)交联剂;所述取向材料的特征在于,是使用该组合物而获得的;所述相位差材料的特征在于,是使用该组合物而获得的。
【IPC分类】C09D133/14, G02F1/1337, C09D201/00, G02B5/30, G02F1/13363
【公开号】CN105452404
【申请号】CN201480044283
【发明人】大村浩之, 后藤耕平, 畑中真
【申请人】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4年8月1日
【公告号】WO2015019962A1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