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的儿童安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6437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座椅的儿童安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的儿童安全固定装置。
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新制的交通法规已经规定儿童乘坐汽车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并将在近期纳入罚则,对不按规定的驾驶人将在一段劝导期过后,就要开始开单处罚了;然而目前市售的一般儿童安全座椅,其结构大致上是有一个椅座骨架外框,而表面铺设有柔软的绒质表面,提供儿童乘坐时具有舒适的质感。
这种儿童安全座椅是额外架设于汽车座椅之上,其架设固定的操作非常的麻烦,而且又占空间,不用时必须拆下来,而用与不用之间无论是安装或拆卸都是一种反复的麻烦,总之,使用起来是千百个不方便,非常不合实用。
所以如何针对上述一般儿童安全座椅使用操作不方便,以及占据空间的诸多缺点加以改进,是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行解决的困难点所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的儿童安全固定装置,能直接附设于汽车原有座椅上不用时呈隐藏状态,一点也不占据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的儿童安全固定装置,具有使用操作方便迅速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的儿童安全固定装置,能在不用时只要顺手几个动作即可迅速完成收合恢复座椅原状丝毫不占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座椅的儿童安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是在一汽车座椅的椅背两侧各枢设一活动扶手,其中在靠内一扶手为限位扶手,该限位扶手与另一扶手配合形成一可围住儿童较小身躯的一形体;该椅背中间设置一条内缩式的儿童安全带,及座椅本体前侧亦隐藏一条内缩式的儿童安全带;该限位扶手的相对内侧凹设一嵌槽,该嵌槽外端枢设一隐藏式限位杆,该限位杆向外回摆出来与另一扶手相抵接成一形体;该限位杆中段下侧设有提供两条儿童安全带插扣扣接固定的两扣孔;该限位扶手为一Γ形扶手,相对于Γ形扶手的椅背上凹设一Γ形嵌槽,该Γ形嵌槽下端枢接该Γ形扶手,并于该Γ形扶手横向段的下侧亦设有提供两条儿童安全带插扣扣接固定的两扣孔;该椅背上的内缩式儿童安全带与座椅本体前侧的内缩式儿童安全带皆设有扣环,该扣环设有与扣孔扣接的插扣片,或者该两扣环是互设成一具有插扣片与一个具有扣孔的扣环体,该两扣环可互以插扣片插入相对扣环的扣孔扣接。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一汽车座椅的椅背两侧各枢设一活动扶手,其中在靠内一扶手的相对内侧面凹设一嵌槽,于嵌槽外端再枢设一支隐藏式限位杆可向外回摆出来与另一扶手相抵接成一形体,可围住儿童较小的身躯;配合在座椅本体前侧隐藏一条内缩式的儿童安全带,及椅背中间的适当高度亦设置一条内缩式的儿童安全带,限位杆中段下侧设有两安全带扣孔,提供两安全带的插扣以束紧扶手与限位杆内乘坐的儿童固定,从而达到能直接附设于汽车原有座椅上不用时呈隐藏状态,不占据空间,具有操作方便、迅速的功效,并能在不用时简便、迅速完成收合恢复座椅原状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直接附设于汽车原有座椅上不用时呈隐藏状态,不占空间,使用时只要几个动作直接将隐藏于座椅上的各部装置拉出来进行扣接就可完成,不用时只要顺手几个动作即可迅速完成收合恢复座椅原状,操作方便、迅速,而具实用性。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完成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较佳实施例的操作完成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儿童安全带另一种扣接实施例图。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主要是在一汽车座椅本体10的椅背11两侧各枢接一活动扶手12,其中在靠内侧(中央)的一扶手为具有限位功能的限位扶手12’,限位扶手12’的相对内侧面凹设一嵌槽121’,于嵌槽121’外端枢设一支隐藏式限位杆13可向外回摆出来,与另一扶手12相抵接成一形可围住11童较小的身躯;配合在座椅本体10前侧隐藏一条内缩式的儿童安全带14,及椅背11中间的适当高度亦设置一条内缩式的儿童安全带15,限位杆13中段下侧设有两个安全带扣孔131。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完成立体示意图,其是先将位于内侧中央具有隐藏式限位杆13的限位扶手12’向下回摆出来,并将隐藏式限位杆13向外回摆出来,再让儿童坐入隐藏式限位杆13之内,之后将外侧的活动扶手12亦向下回摆出来,而相接围成一形框将儿童围住限位;最后再将座椅本体10前侧内缩式的儿童安全带14拉出穿过儿童的大腿间,而插扣于限位杆13下侧的安全带扣孔131,及将椅背11上内缩式限位杆13下侧的安全带扣孔131;以束紧扶手12与限位杆13之内乘坐的儿童固定。
当要下车时只要解开两儿童安全带14、15让其自动缩回,将活动扶手12上摆收入椅背11内即可将儿童抱下来,顺手再将限位杆13收入限位扶手12’内并将限位扶手12’上摆收入椅背11之内,便立即回复座椅本体10原来状态,不占空间。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立体图,即其枢接限位杆的扶手亦可改为在椅背11上凹设一Γ形嵌槽111,于Γ形嵌槽111的下端枢接一支Γ形扶手16,并于Γ形扶手16横向段的下侧亦设有两扣孔161,提供两条儿童安全带插扣扣接固定。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操作完成的立体示意图,其是先将位于内侧中间的Γ形扶手16向下回摆下来,再让儿童坐入Γ形扶手16之中,将外侧的限位扶手12向下回摆下来,亦相接围成一形框将儿童围住限位;最后将座椅本体10前侧内缩式的儿童安全带14拉出穿过儿童的大腿间,而插扣于Γ形扶手16横向段下侧的安全带扣孔161,及将椅背11上内缩式的儿童安全带15拉出来向下绕过儿童身体,而插扣于Γ形扶手16横向段下侧的安全带扣孔161;以束紧限位扶手12与Γ形扶手16之内乘坐的儿童固定。
当要下车时只要解开两儿童安全带14、15让其自动缩回,将活动扶手12上摆收入椅背11内即可将儿童抱下来,顺手再将Γ形扶手16向上回摆收入椅背11之内,立即迅速回复座椅本体10原来状态,不占空间。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儿童安全带扣接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即其中椅背上的内缩式儿童安全带15与座椅本体10前侧的内缩式儿童安全带14的扣环151与141,可互设成一具有插扣片152与一个具有扣孔142的扣环体,该两扣环可互以插扣片152插入相对扣环141的扣孔142扣接。
上述本实用新型以两种不同的实施结构均直接附设于汽车原有座椅之上不用时呈隐藏状态不占据空间;使用时只要几个动作直接将隐藏座椅上的各部装置拉出来进行扣接便可完成,使用操作方便迅速;而不用时只要顺手几个动作即可迅速完成收合恢复座椅原来不占空间的原状,具多重的先进性。
综上所述,当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产业上实用性与先进性,且本实用新型未见于任何刊物,亦具新颖性,当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规定,故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座椅的儿童安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是在一汽车座椅的椅背两侧各枢设一活动扶手,其中在靠内一扶手为限位扶手,该限位扶手与另一扶手配合形成一可围住儿童较小身躯的一形体;该椅背中间设置一条内缩式的儿童安全带,及座椅本体前侧亦隐藏一条内缩式的儿童安全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的儿童安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位扶手的相对内侧凹设一嵌槽,该嵌槽外端枢设一隐藏式限位杆,该限位杆向外回摆出来与另一扶手相抵接成一形体;该限位杆中段下侧设有提供两条儿童安全带插扣扣接固定的两扣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的儿童安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位扶手为一Γ形扶手,相对于该Γ形扶手的椅背上凹设一Γ形嵌槽,该Γ形嵌槽下端枢接该Γ形扶手,并于该Γ形扶手横向段的下侧设有提供两条儿童安全带插扣扣接固定的两扣孔。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汽车座椅的儿童安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椅背上的内缩式儿童安全带与座椅本体前侧的内缩式儿童安全带皆设有扣环,该扣环设有与扣孔扣接的插扣片,或者该两扣环是互设成一具有插扣片与一个具有扣孔的扣环体,该两扣环可互以插扣片插入相对扣环的扣孔扣接。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座椅的儿童安全固定装置,其特征是主要在一汽车座椅的椅背两侧各枢设一活动扶手,其中在靠内一扶手的相对内侧面凹设一嵌槽,于嵌槽外端再枢设一支隐藏式限位杆可向外回摆出来与另侧扶手接成ㄩ形,可围住儿童较小的身驱;限位杆中段下侧设有两扣孔,提供椅背上拉出的一条儿童安全带与座椅本体前侧拉出的一条儿童安全带分别插扣固定,以束紧扶手与限位杆内乘坐的儿童固定,其操作方便、迅速,而具实用性。
文档编号B60N2/26GK2488750SQ01226699
公开日2002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26日
发明者蔡有智 申请人:蔡有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