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员保护装置和方法

文档序号:395462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乘员保护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碰撞中保护车辆诸如汽车中乘员的装置 和方法。
背景技术
当由于碰撞从前方施加冲击时,座椅上乘员的身体会向前移动, 同时沿座椅的座位部分滑动并且在座椅安全带下面通过。这已知为 "潜艇现象 (submarine phenomenon)"。
日本实用新型公开No.2 — 21134披露了一种技术,其中使用气 囊避免这种现象。该公开中披露的车辆座椅包括嵌入式气囊,在碰撞 时使其膨胀(充气膨胀)。当膨胀时,气囊向上推动座位部分的座垫 件的一部分。被向上推动的部分再与就座乘员的大腿接合,从而避免 乘员向前滑动。
然而,如果就座的乘员没有使用座椅安全带,在碰撞时向上推 动座垫件时,会将就座的乘员向上抛出。当乘员的重量较轻时这更容 易发生。此外,如果没有乘员就座,而是将物品放置在座椅上,在碰 撞时刻向上推动座垫件时,座垫件就会将物品向上抛出。

发明内容
据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乘员保护装置和方法,当没有 乘员就座以及物品放置在座椅上时,禁止气囊膨胀。本发明的另一目 的是提供一种乘员保护装置和方法,当就座于座椅上的乘员未限制于 座椅时,禁止气囊膨胀。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以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 于保护车辆乘员的装置。车辆具有座椅,座椅包括具有垫体的座位部
分。装置包括气囊、传感部(传感装置)、以及控制部(控制装置)。
气囊设置于座位部分,并且可以这样一种方式膨胀,以向上推动座位 部分垫体的至少一部分。传感部对乘员是否就座在座椅上进行传感。 控制部控制是否使气囊膨胀。当发生车辆的碰撞或预测到车辆的碰撞 时,如果传感部传感乘员就座在座椅上,控制部允许气囊膨胀,以及, 如果传感部传感没有乘员就座在座椅上,控制部禁止气囊膨胀。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保护车辆乘员的装置。 车辆具有座椅,座椅包括具有垫体的座位部分。装置包括气囊、限制
器(限制装置)、传感部(传感装置)、以及控制部(控制装置)。 气囊设置于座位部分,并且可以这样一种方式膨胀,以向上推动座位 部分垫体的至少一部分。限制器将就座于座椅的乘员限制于座椅。传 感部传感乘员是否就座于座椅同时由限制器限制在座椅上。控制部控 制是否使气囊膨胀。当发生车辆的碰撞或预测到车辆的碰撞时,如果 传感部传感乘员就座在座椅上同时由限制器限制于座椅,控制部允许 气囊膨胀,以及,如果传感部传感乘员就座在座椅上但没有由限制器 限制于座椅,控制部禁止气囊膨胀。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保护车辆乘员的方法。 车辆具有座椅,座椅包括具有垫体的座位部分。气囊设置于座位部分。
气囊可以这样一种方式,即向上推动座位部分垫体的至少一部分的方 式发生膨胀。该方法包括当发生车辆的碰撞或预测到车辆的碰撞时, 对乘员是否就座在座椅上进行传感;以及,基于是否感测到乘员就座 在座椅上,选择方式允许或者禁止气囊膨胀,其中,当感测到乘员就 座在座椅上时,允许气囊膨胀,以及其中,当感测没有乘员就座在座 椅上,禁止气囊膨胀。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保护车辆乘员的方法。 车辆具有座椅,座椅包括具有垫体的座位部分。气囊设置于座位部分。
气囊可以这样一种方式,即向上推动座位部分垫体的至少一部分的方 式膨胀。该方法包括当发生车辆的碰撞或预测到车辆的碰撞时,传 感乘员是否就座在座椅上同时由限制器(限制装置)限制在座椅上; 以及,基于是否传感到乘员就座在座椅上同时由限制器限制在座椅 上,选择方式允许或者禁止气囊膨胀,其中,当传感到乘员就座在座
椅上同时由限制器限制于座椅时,允许气囊膨胀,以及其中,当传感 到乘员就座在座椅上但没有由限制器限制于座椅时,禁止气囊膨胀。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示例方式对本发明原理进行 说明,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将更为明了。


通过参考下文结合附图给出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可以更好
地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是图示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
的轴侧图2A是图示图1的座椅的侧剖视图2B是图示图2A所示气囊装置的放大图3是图示图1所示座椅的框架的轴侧图4是图示使气囊膨胀时图l所示座椅的侧剖视图5是图示第一实施例气囊装置构造的方框图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气囊装置构造的方框以及
图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气囊装置构造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1至图5,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进行描述。下文中, 将车辆的行驶方向定义为正向。参照正向,定义前后、上下、以及左
右方向。关于车辆座椅,参照座椅安装在车辆中的状态,定义前后、 上下、以及左右方向。
车辆座椅1位于车辆(未示出)的乘员室中。如图1和图2A所 示,座椅l包括座位部分2,支撑就座在座椅l上的乘员P的臀部
和大腿;靠背部分3;头枕4,用于支撑就座乘员P的头部;以及座 椅安全带5。
座椅安全带5是三点式座椅安全带,并且起到限制器(限制装
置)的作用,其将就座在座椅1上的乘员P限制于座椅1。具体而言, 座椅安全带5包括带子6;舌片7,安装于带子6,可沿带子6的 纵向移动;以及搭扣装置IO,设置在座椅l侧面。带子6的一端固 定于座椅1中未设置搭扣装置10的一侧。带子6的另一端用座椅安 全带巻取装置(未示出)进行缠绕。舌片7包括滑动部7a和接合部 7b。舌片7在接合部7b处与搭扣装置10的搭扣8接合。滑动部7a 使带子6能穿过其中,使得舌片7在滑动部7a处在带子6上滑动。
此构造使乘员P能够根据需要对从座椅安全带巻取装置中拽出 的带子6的长度进行调节。乘员P可以在带子6上滑动舌片7,从而 调节带子6中限制乘员P腰部的腰带部6b的长度,以及调节带子6 中限制乘员P肩部的肩带部6a的长度。腰带部6b指带子6中从固 定于座椅1侧面的带子端部延伸至舌片7的部分,而肩带部6a指带 子6中从舌片7延伸至座椅安全带巻取装置的部分。
搭扣装置IO包括盒形搭扣8和固定于座椅1侧面的固定器9。 搭扣8具有插入开口 8a,插入开口 8a允许舌片7的接合部7b插入。 在设置于远离插入开口 8a位置的连接部8b处,搭扣8枢轴转动方 式与固定器9结合。搭扣8因此可相对座椅1枢轴方式转动。
如图2A所示,座位部分2包括框架11和位于框架11上的垫体 12。如图3所示,框架11包括一对左右支撑板13。支撑板13具有 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形状。沿车辆宽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杆14 和后杆15跨在支撑板13之间。用于支撑垫体12的S形弹簧16悬 置在前杆14和后杆15之间。
在支撑板13之间空间的前部,设置图2A中所示的椅盘17。椅 盘17具有沿车辆宽度延伸的容纳凹部17a。作为乘员保护装置的气 囊装置20收纳在容纳凹部17a中。气囊装置20在下文进行讨论。座 位部分2覆盖有由织物或皮革制成的护面18。
如图2B所示,气囊装置20包括作为气体发生器的充气器21、 以及织物制成的可膨胀气囊22。充气器21成形如圆柱,并且收纳在 筒状壳21a中,同时用气囊22缠绕,使得充气器21的轴线沿车辆宽 度延伸。
如图4所示,使气囊22在垫体12与框架11之间(更具体地, 在垫体12与S形弹簧16之间)膨胀展开,以使其在座位部分2中 与就座在座椅1上的乘员P的大腿和臀部接触的部分区域(在本实 施例中为前半部)上方膨胀。在膨胀前,也就是,当收纳在容纳凹部 17a中时,使气囊22紧密折叠。具体而言,将充气器21上方的气囊 22部分折叠成波纹管状,使得膨胀时气囊22的大部分向后展开。
如图5所示,气囊装置20包括碰撞检测传感器23,作为碰撞 检测部(碰撞检测装置),其检测车辆的碰撞;以及,接触传感器 24,其传感舌片7是否与搭扣8接触(也就是与之接合)。代替碰撞 检测传感器23,可以使用作为异常加速度检测部(异常加速度检测 装置)的异常加速度检测传感器,其检测异常加速度。气囊装置20 进一步包括作为控制部(控制装置)的电控单元(ECU) 25,其控制 气囊22的膨胀。碰撞检测传感器23与ECU25连接,并在检测到车 辆碰撞时向ECU 25发送碰撞信号。接触传感器24也与ECU25连接, 并在传感舌片7与搭扣8接合或使用座椅安全带5时,向ECU 25发 送传感信号。充气器21也与ECU 25连接。通过从ECU 25发出的信 号对充气器21的操作进行控制。
下面对气囊装置20的操作进行描述。
当接收到来自碰撞检测传感器23的碰撞信号时,ECU 25判断 ECU 25是否己接收到来自接触传感器24的传感信号。如果判断的结 果是肯定的,也就是,如果ECU 25已经接收到来自接触传感器24 的传感信号,ECU 25向充气器21输出引发充气器21的控制信号。 由此引发充气器21向气囊22发送高压气体。气体再使气囊22膨胀 展开。也就是,如果ECU 25已经接收到来自接触传感器24的传感 信号,ECU25判定乘员P就座在座椅1上同时使用了座椅安全带5。 于是,ECU25允许使气囊22膨胀。
当这样使气囊22膨胀时,主要向上推动垫体12的前半部,如 图4所示。结果,使座椅1上乘员P的腰部区域K向上移动,以使 其压靠腰带部6b。腰带部6b因此紧紧地对座椅1上的乘员P进行限 制。这就避免了 "潜艇现象",即座椅1上乘员P的身体向前移动,
同时沿座椅1的座位部分2滑动并在座椅安全带5下通过。
另一方面,对ECU 25是否己经接收到来自接触传感器24的传 感信号的判断结果为否定时,也就是,当ECU25还未接收到来自接 触传感器24的传感信号时,ECU25不输出控制信号。因此,不会激 活充气器21。也就是,当未接收到来自接触传感器24的传感信号时, ECU 25判定没有乘员就座在座椅1上或者就座在座椅1上的乘员P 没有使用座椅安全带5,并且禁止气囊22膨胀。在本实施例中,接 触传感器24作为这样的传感部(传感装置),其传感乘员P是否就 座在座椅1上。接触传感器24还作为这样的传感部(传感装置), 其传感是否乘员P就座在座椅1上同时由座椅安全带5限制于座椅1。
本实施例提供以下优点。
(1) 当接触传感器24传感座椅安全带5的舌片7与搭扣8接 合时,ECU25判定乘员P就座在座椅1上同时使用了座椅安全带5。 在这种情况下,ECU2激活充气器21,从而允许气囊22在车辆碰撞 时膨胀。当使气囊22膨胀时,向上推动垫体12。结果,使座椅l上 乘员P的腰部区域K向上移动,以使其压靠腰带部6b。腰带部6b 因此将乘员P紧紧地限制在座椅1上。这就抑制了潜艇现象。
(2) 另一方面,当未接收到来自接触传感器24的传感信号时, ECU 25判定没有乘员就座在座椅1上或者就座在座椅1上的乘员P 没有使用座椅安全带5。在这种情况下,ECU 25不会激活充气器21, 从而禁止气囊22在车辆碰撞时膨胀。因此,当没有乘员就座在座椅 1上或者物品放置在座椅1上时,或者当乘员P就座在座椅1上而没 有使用座椅安全带5时,禁止气囊22在车辆碰撞时膨胀。
第二实施例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描述。对于和第一实施例的对 应零部件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使用相同或者相似的标号,并且省略或 简化其详细说明和附图。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气囊装置20包括重量传感器30, 其取代接触传感器24。重量传感器30传感座椅1上的重量是否小于
预定值。重量传感器30与ECU 25连接,并且,当传感座椅l上的
重量大于等于预定值时,发送传感信号。预定值设定为这样的值,其
使ECU 25能判断座椅上的对象是否是物品或者相对较轻的乘员,以 及,预定值可以设定为20Kg。
当接收到来自碰撞检测传感器23的碰撞信号时,ECU 25判断 ECU 25是否已接收到来自重量传感器30的传感信号。如果判断的结 果是肯定的,也就是,如果ECU 25已经接收到来自重量传感器30 的传感信号,ECU 25向充气器21输出激活充气器21的控制信号。 反之,如果判断的结果是否定的,也就是,如果ECU25还未接收到 来自重量传感器30的传感信号,ECU25不输出控制信号。也就是, ECU 25不会激活充气器21。在第二实施例中,重量传感器30作为 传感部(传感装置),其传感乘员P是否就座在座椅1上。
第二实施例提供以下优点。
(3) 当没有接收到来自重量传感器30的传感信号时,ECU 25 判定相对较轻的乘员P就座在座椅1上或者有物品放置在座椅1上。 在这种情况下,ECU 25不激活充气器21,从而禁止气囊22在车辆 碰撞时膨胀。因此,当没有乘员就座在座椅1上或者物品放置在座椅 l上时,或者当就座在座椅1上的乘员P体重相对较轻时,禁止气囊 22在车辆碰撞时膨胀。
(4) 另一方面,当将物品放置在座椅l上时,如果物品的重量 相对较大,在车辆碰撞时向上推动垫体12时,不容易向上抛出物品。 此外,当乘员P就座在座椅1上而没有使用座椅安全带5时,如果 乘员P的重量相对较大,在车辆碰撞时向上推动垫体12时,不容易 向上抛出乘员P。因此,当座椅1上的重量不小于预定值时,ECU 25 允许气囊22在车辆碰撞时膨胀。当使气囊22膨胀时,向上推动垫体 12。结果,使座椅1上的乘员P的腰部区域K向上移动,以压靠腰 带部6b。腰带部6b因此将乘员P紧紧限制在座椅l上。这抑制了潜 艇现象。
第三实施例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进行描述。对于和第一实施例的对 应零部件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使用相同或者相似的标号,并且省略或 简化其详细说明和附图。
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除了接触传感器24之外,气囊 装置20还包括重量传感器30。重量传感器30传感座椅1上的重量 是否小于预定值。重量传感器30与ECU 25连接,以及,当传感座 椅1上的重量大于等于预定值时,发送传感信号。预定值设定为这样 的值,其使ECU25能判断座椅上的对象是否为物品或者是相对较轻 的乘员,以及,预定值可以设定为20Kg。
当接收到来自碰撞检测传感器23的碰撞信号时,ECU 25判断 ECU25是否接收到来自重量传感器30的传感信号。如果判断的结果 是否定的,也就是,如果ECU 25还没有接收到来自重量传感器30 的传感信号,ECU 25不输出激活充气器21的控制信号。也就是, ECU25不会激活充气器21。
另一方面,当对ECU 25是否接收到来自重量传感器30的传感 信号的判断结果为肯定时,也就是,当ECU25已接收到来自重量传 感器30的传感信号时,ECU 25继续检测ECU 25是否接收到来自接 触传感器24的传感信号。
如果判断的结果是肯定的,也就是,如果ECU25已接收到来自 接触传感器24的传感信号,ECU25向充气器21输出控制信号,从 而使气囊22膨胀。另一方面,当对ECU 25是否接收到来自接触传 感器24的传感信号的判断结果为否定时,也就是,当ECU25还未 接收到来自接触传感器24的传感信号时,ECU25不输出控制信号。 也就是,ECU25不会激活充气器21。在第三实施例中,重量传感器 30作为这样的传感部(传感装置),其传感乘员P是否就座在座椅 l上。接触传感器24作为这样的传感部(传感装置),其传感乘员P 是否就座在座椅1上同时由座椅安全带5限制于座椅1。
除了第一实施例优点(i),第三实施例还提供以下优点。
(5)在车辆碰撞时,基于是否从重量传感器30发出传感信号, ECU 25判断座椅1上的重量是否大于等于预定值。当没有接收到来
自重量传感器30的传感信号时,ECU25判定相对较轻的乘员P就座 在座椅l上或者物品放置在座椅l上。在这种情况下,ECU25不激 活充气器21,从而,禁止气囊22在车辆碰撞时膨胀。因此,当没有 乘员就座在座椅1上时以及物品放置在座椅1上时,或者当就座在座 椅1上的乘员P相对较轻时,禁止气囊22在车辆碰撞时膨胀。
判断座椅1上的重量是否大于等于预定值之后,紧接着,基于 是否从接触传感器24发出传感信号,ECU25判断乘员P是否就座在 座椅1上同时使用座椅安全带5。即使已经从重量传感器30发出传 感信号,只要没有从接触传感器24发出传感信号,ECU25就不会激 活充气器21,从而禁止气囊22在车辆碰撞时膨胀。所以,当乘员P 就座在座椅1上而没有使用座椅安全带5时,禁止气囊22在车辆碰 撞时膨胀。
第一至第三实施例可以进行如下修改。
在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使用重量传感器30作为传感部(传感 装置),用于传感乘员P是否就座在座椅1上。然而,取代重量传 感器30,也可以使用压力传感器,其传感作用在座椅1上的负荷(压 力)是否大于等于预定值。可选择地,可以使用红外传感器,其传感 座椅1上的对象的温度。为了更精确地执行乘员P是否就座在座椅1 上的检测,可以将压力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至少之一与重量传感器 30 —起使用。
气囊22可以这样一种方式膨胀展开,使其在座位部分2中与就 座在座椅1上的乘员P的大腿和臀部接触的整个区域上方膨胀。当 气囊22膨胀时,将垫体12大致整体方式向上推动。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气囊22膨胀而施加于座椅1上乘员P的冲击被大大分散。
取代设置在座椅l的前部,气囊22也可以设置在座椅1的后部。 在这种情况下,气囊22配置成膨胀时向前展开。
碰撞检测传感器23可以用碰撞预测传感器取代。当预测到车辆 的碰撞时,碰撞预测传感器向ECU25发送传感信号。当接收到来自 碰撞预测传感器的传感信号时,ECU25判断是否允许气囊22膨胀。
座椅1上的乘员P是否由座椅安全带5限制于座椅l,不必需用
接触传感器24传感,例如,乘员P的限制也可以用这样一种传感器 传感,该传感器传感是否带子6从座椅安全带巻取装置中拽出。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保护车辆乘员的装置,所述车辆具有座椅,其中所述座椅包括具有垫体的座位部分,所述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座位部分的气囊,所述气囊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即向上推动所述座位部分的垫体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膨胀,所述装置特征在于传感装置,其传感乘员是否就座在所述座椅上;以及控制装置,其控制是否使所述气囊膨胀,其中,当已发生所述车辆的碰撞或者预测到所述车辆的碰撞时,如果所述传感装置传感乘员就座在所述座椅上,所述控制装置允许所述气囊膨胀;以及,如果所述传感装置传感没有乘员就座在所述座椅上,所述控制装置禁止所述气囊膨胀。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座椅设置的座椅安全带的舌片是否与所述座椅安全带的搭扣接合,所述传感 装置传感乘员是否就座于所述座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座椅上 的重量是否大于等于预定值,所述传感装置传感乘员是否就座于所述 座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传感装置是第一传感装置,所述装置特征还在于限制装置,其将就座于所述座椅的乘员限制于所述座椅;以及第二传感装置,其传感乘员是否就座于所述座椅同时由所述限 制装置限制于所述座椅,其中,当己发生所述车辆的碰撞或者预测到所述车辆的碰撞时, 如果所述第二传感装置传感乘员就座在所述座椅上同时由所述限制装置限制于所述座椅,所述控制装置允许所述气囊膨胀;以及,如果 所述第一传感装置传感没有乘员就座在所述座椅上,或者如果所述第二传感装置传感就座于所述座椅的乘员没有由所述限制装置限制于 所述座椅,所述控制装置禁止所述气囊膨胀。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座椅上 的重量是否大于等于预定值,所述第一传感装置传感乘员是否就座于 所述座椅。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装置是具有舌片和搭扣的座椅安全带,以及其中,基于所述 舌片是否与所述搭扣接合,所述第二传感装置传感乘员是否就座于所述座椅同时由所述座椅安全带限制于所述座椅。
7. —种用于保护车辆乘员的装置,所述车辆具有座椅,其中所述座椅包括具有垫体的座位部分,所述装置包括气囊,设置于所述座位部分,所述气囊可以这样的方式,即向 上推动所述座位部分垫体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膨胀;以及限制装置,其将就座于所述座椅的乘员限制于所述座椅,所述装置特征在于传感装置,其传感乘员是否就座于所述座椅同时由所述限制装 置限制于所述座椅;以及控制装置,其控制是否使所述气囊膨胀,其中,当已发生所述 车辆的碰撞或者预测到所述车辆的碰撞时,如果所述传感装置传感乘 员就座于所述座椅同时由所述限制装置限制于所述座椅,所述控制装置允许所述气囊膨胀;以及,如果所述传感装置传感乘员就座于所述 座椅但没有由所述限制装置限制于所述座椅,所述控制装置禁止所述 气囊膨胀。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装置是 具有舌片和搭扣的座椅安全带,以及其中,基于所述舌片是否与所述 搭扣接合,所述传感装置传感乘员是否就座于所述座椅同时由所述座 椅安全带限制于所述座椅。
9. 一种用于保护车辆乘员的方法,所述车辆具有座椅,其中所 述座椅包括具有垫体的座位部分,气囊设置于所述座位部分,其中所 述气囊可以这样的方式膨胀,以向上推动所述座位部分垫体的至少一 部分,所述方法特征在于当已发生所述车辆的碰撞或者预测到所述车辆的碰撞时,传感 乘员是否就座于所述座椅;以及基于是否传感到乘员就座在所述座椅上,选择方式允许或者禁 止所述气囊膨胀,其中,当传感到乘员就座在所述座椅上时,允许所 述气囊膨胀,以及其中,当传感到没有乘员就座于所述座椅时,禁止 所述气囊膨胀。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为所述座 椅设置的座椅安全带的舌片是否与所述座椅安全带的搭扣接合,传感 乘员是否就座于所述座椅。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座椅 上的重量是否大于等于预定值,传感乘员是否就座于所述座椅。
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当已发生所 述车辆的碰撞或者预测到所述车辆的碰撞时,通过传感乘员是否就座 于所述座椅同时由限制装置限制于所述座椅,其中不仅基于是否传感到乘员就座于所述座椅,还基于是否传 感到乘员就座于所述座椅同时由所述限制装置限制于所述座椅,选择 方式允许和禁止所述气囊膨胀,其中,如果传感到乘员就座在所述座椅上同时由所述限制装置 限制于所述座椅,允许所述气囊膨胀,以及其中,如果传感到没有乘员就座在所述座椅上,或者如果传感 到乘员就座在所述座椅上但没有由所述限制装置限制于所述座椅,禁 止所述气囊膨胀。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座椅 上的重量是否大于等于预定值,传感乘员是否就座于所述座椅。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装置是具有舌片和搭扣的座椅安全带,以及其中,基于所述 舌片是否与所述搭扣接合,传感乘员是否就座于座椅同时由所述限制装置限制于所述座椅。
15. —种用于保护车辆乘员的方法,所述车辆具有座椅,其中所述座椅包括具有垫体的座位部分,气囊设置于所述座位部分,其中 所述气囊可以这样的方式膨胀,以向上推动所述座位部分垫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当己发生所述车辆的碰撞或者预测到所述车辆的碰撞时,传感乘员是否就座于所述座椅同时由所述限制装置限制于所述座椅;以及基于是否传感到乘员就座于所述座椅上同时由所述限制装置限 制于所述座椅,选择方式允许或者禁止所述气囊膨胀,其中,当传感 到乘员就座于所述座椅同时由所述限制装置限制于所述座椅时,允许 所述气囊膨胀,以及其中,当传感到乘员就座于所述座椅但没有由所 述限制装置限制于所述座椅时,禁止所述气囊膨胀。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装置是具有舌片和搭扣的座椅安全带,以及其中,基于所述舌片是否与所 述搭扣接合,传感乘员是否就座于所述座椅同时由所述限制装置限制于所述座椅。
全文摘要
一种车辆乘员保护装置(20),包括设置在车辆座椅(1)的座位部分(2)的气囊(22)。气囊(22)可以这样一种方式膨胀,以向上推动座位部分(2)的垫体(12)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碰撞时,如果传感器(24)传感乘员(P)就座在座椅(1)上,ECU(25)允许气囊(22)膨胀,以及,如果传感器(24)传感没有乘员就座在座椅(1)上,ECU(25)禁止气囊(22)膨胀。所以,当没有乘员就座在座椅(1)上时,禁止气囊(22)在车辆碰撞时膨胀。
文档编号B60R21/015GK101096196SQ200710109468
公开日2008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30日
发明者各务通记, 大口慎治, 御沓悟司, 铃木滋幸 申请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