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及具有调整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7925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及具有调整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调整头灯及雾灯等车辆用前照灯的光轴的调整装置。另 外,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调整光轴的调整装置的例如头灯及雾灯等车辆用前照 灯。
背景纟支术
这种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一直以来就有(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
开2001-163116号公才艮)。以下,说明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现有 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具备壳体,配置在该壳体内的电动机和通过该电 动机的旋转而前后移动的旋转轴;将上述电动机和具有供电用的端子的电路部 件配置在相对含有上述旋转轴的平面对称的位置。当驱动上述电动机时,上述 旋转轴便前后移动而调整车辆用前照灯的光轴。
然而,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将上述电动机和具有供电用的端 子的电路部件配置在相对含有旋转轴的平面对称的位置。即,现有的车辆用前 照灯的调整装置将电动机和具有供电用的端子的电路部件相对于轴左右配置。 因此,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难以实现装在车辆前部左侧的左侧车辆 用前照灯用的调整装置和装在车辆前部右侧的右侧车辆用前照灯用的调整装 置的通用。
即,在将通用的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组装到车辆前部左侧所装 的左侧车辆用前照灯和组装到车辆前部右侧所装的右侧车辆用前照灯中的情 况下,将组装在左侧的车辆用前照灯上的调整装置的供电用端子和组装在右侧 的车辆用前照灯上的调整装置的供电用端子相对于旋转轴都配置在同一侧例 如左側或右侧。由此,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其连接在组装到左侧 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的供电用端子上的连接器的位置和连接在组装到 右侧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的供电用端子上的连接器的位置不同;并且, 连接在组装到左侧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的供电用端子上的电气配线的长度和连接在组装到右侧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的供电用端子上的电气 配线的长度不同。其结果,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在连接器和电气配 线的设计上和布置上,左侧的车辆用前照灯和右侧的车辆用前照灯产生不同, 难以实现左侧的车辆用前照灯和右侧的车辆用前照灯的通用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就在于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难以实现左 侧的车辆用前照灯和右侧的车辆用前照灯的通用这点上。
本发明第一方案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的特征是,电动机的输出轴的 轴向和旋转轴的轴向正交或大致正交,多个供电端子相对通过旋转轴中心的垂 直线或大致垂直线左右对称地配置。
另外,本发明第二方案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的特征是,电动机配置 在旋转轴和多个供电端子之间。
另外,本发明第三方案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的特征是,驱动力传送
机构包括设于电动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或齿轮组;与该齿轮或齿轮组啮合, 并且,螺紋配合地安装在壳体上而能在与旋转轴的进退方向相同方向螺紋送 进,并通过电动机的驱动由螺紋送进作用相对于壳体一边旋转一边与旋转轴一 起进退的蜗轮。
再有,本发明第四方案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的特征是,驱动力传送 机构包括设于电动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或齿轮组;与该齿轮或齿轮组啮合, 并且,螺紋配合地安装在壳体上而能在与旋转轴的进退方向相同方向螺紋送 进,并通过电动机的驱动由螺紋送进作用相对于壳体一边旋转一边与旋转轴一 起进退的蜗轮;以及安装在壳体上不能旋转而可以沿旋转轴的进退方向进退, 并且,安装在蜗轮上可以旋转而不能沿旋转轴的进退方向进退,并通过电动机 的驱动相对于壳体不旋转而与蜗轮和旋转轴一起进退的杆,在壳体和杆之间设 有位置传感器,旋转轴相对于壳体能进退且能旋转地进行安装,并通过电动机 的驱动相对于壳体进退,且通过手动相对于壳体旋转来调整车辆用前照灯的光 轴。
再有,本发明第五方案的具有调整光轴的调整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的特征 是,具有固定部件,可倾动地安装在该固定部件上的倾动部件,配置在固定
部件和倾动部件之间的上述第 一方案至第四方案中的任何一个方案所述的调
整装置;调整装置的壳体安装在固定部件上,调整装置的旋转轴安装在倾动部 件上,通过调整装置的动作,使倾动部件相对于固定部件倾动以调整光轴。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案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由于将多个供电端子相 对于通过旋转轴的中心的垂直线或大致垂直线左右对称地配置,因而,可以实 现组装到左侧的车辆用前照灯上的调整装置和组装到右侧的车辆用前照灯上 的调整装置的通用。即,在将通用的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 装置分别组装到左侧的车辆用前照灯和右侧的车辆用前照灯中的情况下,将组 装到左侧的车辆用前照灯上的调整装置中的多个供电端子和组装到右侧的车 辆用前照灯上的调整装置中的多个供电端子相对于通过旋转轴中心的垂直线 或大致垂直线都左右对称地配置。由此,本发明第一方案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 整装置,其连接在组装到左侧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中的多个供电端子上 的连接器的位置和连接在组装到右侧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中的多个供 电端子上的连接器的位置相同;并且,连接在组装到左侧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 整装置中的多个供电端子上的电气配线的长度和连接在组装到右侧的车辆用 前照灯的调整装置中的多个供电端子上的电气配线长度相同。其结果,本发明 第一方案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在连接器和电气配线的设计上及布置上, 可以做到左侧的车辆用前照灯和右侧的车辆用前照灯相同,可以实现左侧的车 辆用前照灯和右侧的车辆用前照灯的通用化。
而且,本发明笫一方案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由于电动机的输出轴 的轴向和旋转轴的轴向正交或大致正交,因而,可以减小壳体的厚度(旋转轴 在进退方向的长度),可实现小型化。
另外,本发明第二方案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由于将电动机配置在 旋转轴和多个供电端子之间,因而,驱动力传送机构位于电动机和旋转轴一侧, 在多个供电端子一侧可以确保容纳电动机驱动控制部的空间,可以进一步实现 小型化。
进而,本发明第三方案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通过用于解决上述问 题的手段,驱动力传送机构的蜗轮通过电动机的驱动由螺紋送进作用相对于壳
体一边旋转一边与旋转轴一起进退。因此,本发明第三方案的车辆用前照灯的
调整装置与专利文献1的利用相对于外壳只旋转的蜗轮使调整螺4T相对外壳 前后移动的驱动力传送机构比较,可以使旋转轴相对于壳体可靠地进退,能可 靠地进行光轴调整。
再有,本发明第四方案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通过设置在壳体和杆 之间的位置传感器,可以正确地控制光轴调整。而且,本发明第四方案的车辆 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由于可以通过手动来使旋转轴相对壳体旋转进行光轴的 调整,因而,可以对利用电动机驱动的自动光轴调整进行初始设定。
再有,本发明第五方案的具有调整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由于具有上述第
一方案至第四方案的任^r一个方案的调整装置,因而,可以实现与上述第一方
案至第四方案中任何一个方案所述的调整装置基本相同的效果。


图i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和具有调整装置的车辆用 前照灯的实施例的调整装置的纵剖视图(垂直剖视图)。
图2是表示与图i相同的实施例的旋转轴处于后退状态的调整装置的纵剖 视图(垂直剖视图)。
图3是表示与图1相同的实施例的除去了调整装置的后侧壳体和冠状齿轮
的前侧壳体内部的后视图。
图4是表示与图1相同的实施例的调整装置的构成零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与图l相同的实施例的头灯的上下方向的光轴调整的状态的头 灯的纵剖视图(垂直剖视图)。 图中
l-头灯(具有调整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2-灯室,3-灯壳体,4-灯 玻璃,5-安装架,6-调整装置,7-枢轴机构,8-球部,9-前侧壳体,10 -后侧壳体,ll-电动机,12-旋转轴,13-驱动力传送机构,14-供电端子, 15-圆筒部,16-螺纹孔,17-凸部,18-保持部,19-轴承部,20_臂部, 21-小圆筒部,22-凹部,23 —车lr出轴,24-冠状齿專仑,25-螺紋部,26-圆 环槽,27-坡口部,28-螺母部件,29-笫一齿轮,30-第二齿轮,31_蜗杆, 32-蜗轮,33-第一杆,34-第二杆,35-蜗轮部,36-螺故部,37-槽部,
38-推压部,39-圆环凸部,40-突起部,41-连接部,42-冠状齿轮部,43 -轴部,44-头部,45-;皮口槽,46-印刷电路4反,47-位置传感器,48 -主
体部,49-滑动部,H-水平线或大致水平线,V-垂直线或大致垂直线,VI -旋转轴的轴向,V2 -电动机的输出轴的轴向,V3 -通过旋转轴的中心的垂
直线或大致垂直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和装有调整装置的车 辆用前照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该实施例的限定。 实施例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和装有调整装置的车辆用 前照灯的结构。图5中,标号l是装有本实施例的调整装置的车辆用前照灯, 在该例子中为头灯。上述头灯l具有作为划分灯室2的固定部件的灯壳体3 和灯玻璃4;作为配置在上述灯室2内的倾动部件的安装架5;以及配置在上 述灯壳体3和上述安装架5之间的该实施例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6。
上述倾动部件由一个或多个灯单元(未图示)和安装上述一个或多个灯单 元的上述安装架5构成。上述灯单元具有投射型或反射型(反射镜型)或直射 型等。上述灯单元沿着规定的光轴(未图示)通过上述灯玻璃4将来自光源 (LED等半导体型光源、HID等放电灯、卣素灯、白炽灯等)的光(示图示) 以预定的配光图案(未图示)照射到车辆前方。此外,上述灯单元的构成零部 件例如反射镜和上述安装架5有时兼用。
上述倾动部件的上述安装架5通过上述调整装置6和枢轴机构7可绕通过 上述枢轴机构7的球部8的中心的水平线或大致水平线H上下旋转地安装在 上述灯壳体3上。另外,在上述灯壳体3和上述安装架5之间设有左右用的光 轴调整机构(未图示),也可以绕通过上述枢轴机构7的球部8的中心的垂直 线或大致垂直线V可左右进行光轴调整地构成上述倾动部件。
上述调整装置6如图4所示,具有壳体9、 10,电动机ll,旋转轴12, 驱动力传送机构13以及多个(在本例中为三个)供电端子14。
上述壳体9、 10安装在上述灯壳体3上。上述壳体垂直地或大致垂直地分 割成前侧壳体9和后侧壳体10这两部分。通过将上述前侧壳体9和上述后侧
壳体10可装卸地做成一体或固定而构成上述壳体。
在上述前侧壳体9的前面一侧(外面一侧)的上侧大致中央位置一体设有 圆筒部15。在上述圆筒部15的内周面上设有螺紋孔16。在上述圆筒部15的 前端的内周面上一体地设有一个或多个防止转动用的凸部17。在上述前侧壳 体9的后面一侧(内面一侧)的中侧, 一体地设有电动机保持用的保持部18。 另外,在上述前侧壳体9的后面一侧(内面一侧)的上侧和中侧,设有轴承部
19。 再有,在上述前侧壳体9的后面一侧(内面一侧)的上侧的大致中央,在 与上述圆筒部15的上边缘对应的位置一体地设有防止转动用的叉形的臂部20。
在上述后侧壳体10的后面一侧(外面一侧)的上侧的大致中央位置,与 上述前侧壳体9的上述圆筒部15同轴地一体设有小圆筒部21。另外,在上述 后侧壳体10的后面一侧(外面一侧)的下侧的大致中央位置,设有连接器(未 图示)插入用的凹部22。
上述电动才几11具有输出轴23。上述电动机11保持在上述前侧壳体9的 上述保持部18上并配置在上述壳体9、 10内。
上述旋转轴12具有可调螺紋,其可旋转地安装在上述前侧壳体9的上述 圆筒部15和上述后侧壳体10的上述小圆筒部21内,并借助于上述驱动力传 送机构13和冠状齿库仑24可相对于上述壳体9、 10在前后方向即上述旋转轴 12的轴向VI进退。在上述旋转轴12的一端部(前端部)设有螺紋部25。并 且在上述旋转轴12的中间部设有圆环槽26。还在上述旋转轴12的另一端部 (后端部)设有防止转动用的两个平面的坡口部(椭圆形,2D型)27。
在上述旋转轴12的上述螺紋部25上螺紋连接地装有螺母部件(螺母、螺 紋安装件)28并可沿上述旋转轴12的轴向VI (图5中的实线箭头方向,即 前后方向)螺紋送进。上述螺母部件28装在上述安装架5上。由此,上述》走 转轴12通过上述螺母部件28安装在上述倾动部件的上述安装架5上。另外, 如上所述,上述壳体9、 10安装在上述灯壳体3上。其结果,上述调整装置6 便配置在作为上述固定部件的上述灯壳体3和作为上述倾动部件的上迷安装 架5之间。
当上述旋转轴12通过上述电动机11的驱动而相对上述壳体9、 10沿图5中的实线箭头方向(上述旋转轴12的轴向VI )进退时,上述螺母部件28与 上述旋转轴12 —起沿图5中的虚线箭头方向进退。另外,当上述旋转轴12 通过上述冠状齿轮24的手动旋转而相对上述壳体9、 10沿图5中的实线箭头 方向旋转时,上述螺母部件28则因螺紋送进作用而相对于上述旋转轴12沿图 5中的虛线箭头方向进退。从而,以上述安装架5为首的上述倾动部件便可以 绕上述水平线或大致水平线H沿图5中的双点划线箭头方向上下倾动,以对 上述头灯1的光轴进行调整。
上述驱动力传送机构13如图1-图4所示,包括第一齿轮29、第二齿 轮30、第三齿轮即蜗杆31、蜗轮32和杆33、 34。上述驱动力传送机构13在 上述壳体9、 10内,配置在上述电动机11和上述旋转轴12之间,通过上述电 动机11的驱动,使上述旋转轴12相对于上述壳体9、 10沿图5中的实线箭头 方向(上述旋转轴12的轴向VI )进退。
上述第一齿轮29固定在上述电动机ll的上述输出轴23上。上述第二齿 轮30和上述蜗杆31做成一体构造,可旋转地支承在上述前侧壳体9的上述轴 承部19上。上述第一齿轮29和上述第二齿轮30啮合。
上述蜗轮32为圆筒形状。在上述蜗轮32的一端部(后端部)的外周面上 设有蜗轮部35,并在上述蜗轮32的另一端部(前端部)的外周面上设有螺紋 部36。上述蜗轮32的上述螺紋部36螺紋连接地装在上述前侧壳体9的上述 螺紋孔16中,并可以沿与上述旋转轴12的进退方向相同的方向螺紋送进。另 外,上述蜗轮32的上述蜗轮部35与上述蜗杆31啮合。其结果,通过上述电 动机ll的驱动,上述蜗轮32经上述第一齿轮29、上述第二齿轮30、上述蜗 杆31及上述蜗轮部35,通过上述前侧壳体9的上述螺紋孔16和上述螺紋部 36的螺紋送进作用而相对于上述壳体9、 10 —边旋转一边与上述旋转轴12和 上述杆33、 34—起进退。
上述杆33、 34为圆筒形状。上述杆垂直或大致垂直地分割成一端部侧(前 端部侧)的第一杆33和另 一端部侧(后端部侧)的第二杆34两部分。通过使 上述第一杆33和上述第二杆34可装卸地成为一体或固定来构成上述杆。
在上述第一杆33的前端的外周面上,与上述前侧壳体9的上述凸部17对 应地设有一条或多条防止转动用的槽部37。并且,在上述第一杆33中间的外
周面上, 一体地设有圆环状的推压部38。再有,在上述第一杆33中间的内周 面上, 一体地设有与上述旋转轴12的上述圆环槽26对应的圆环凸部39。另 一方面,在上述第二杆34前端的外周面上,在上述第二杆34的径向一体地设 有与上述前侧壳体9的上述臂部20相对应的一个防止转动用兼推压用的突起 部40。上述突起部40从正面看为T字形状。并且,在上述第二杆34的前端 的外周面上设有一个连接部41,该连接部41位于上述第二杆34的径向并相 对上述突起部40形成任意角度(本例中为90° )。
上述前侧壳体9的上述凸部17卡合到上述第一杆33的上述槽部37中, 而且上述第二杆34的上述突起部40卡合到上述前侧壳体9的上述臂部20的 叉形的中间槽中。由此,上述杆33、 34便不能旋转地安装在上述壳体9、 10 上,但可在上述旋转轴12的进退方向(上述旋转轴12的轴向VI )进退。另 外,上述杆33、 34插入到上述蜗轮32中,并且,上述第一杆33的上述推压 部38和上述第二杆34的上述突起部40推压上述蜗轮32的两端部。由此,上 述杆33、 34便可以旋转而在上述旋转轴12的进退方向不能进退地安装在上述 蜗轮32上。其结果,上述杆33、 34通过上述电动机11的驱动便相对上述壳 体9、 10不旋转而与上述蜗轮32和旋转轴12—起进退。
在上述杆33、 34中,插入了上述旋转轴12。另外,上述旋转轴12的上 述圆环槽26和上述第一杆33的上述圆环凸部39卡合。其结果,上述旋转轴 12便相对上述杆33、 34可以旋转而不能沿轴向VI移动地进行安装。由此, 上述旋转轴12便与上述蜗轮32和上述杆33、 34 —起沿轴向VI进退。
上述冠状齿轮24包括冠状齿轮部42、圆筒形状的轴部43和六角形的头 部44。上述冠状齿轮部42的圆板部的一面(前面) 一体设有上述轴部43。而 且在上述冠状齿轮部42的圆板部的另一面(后面) 一体设有上述头部44。从 上述轴部43的一端面(前端面)到上述头部44的另一端面(后端面)设有防 止转动用的两个平面的坡口槽(椭圆形,2D型)45。上述冠状齿轮24的上述 轴部43安装在上述后侧壳体10的上述上圆筒部21中并可以旋转而不能沿上 述小圆筒部21和上述轴部43的轴向(上述旋转轴12的轴向VI)移动。
上述旋转轴12的上述坡口部27插入到上述冠状齿轮24的上述坡口槽45 中。其结果,上述旋转轴12相对于上述冠状齿轮24不能旋转而可以沿轴向VI移动(可以进退)。由此,上述旋转轴12便可以通过上述冠状齿轮24的手 动旋转而相对于上述壳体9、 10与上述冠状齿轮24 —起旋转。
上述旋转轴12通过上述驱动力传送机构13 (上述蜗4仑32和上述杆33、 34 )及上述冠状齿轮24相对于上述壳体9、 10可沿轴向VI进退并能旋转地 进行安装。其结果,上述旋转轴12通过上述电动机11的驱动而相对上述壳体 9、 IO沿图5中的实线箭头方向(上述旋转轴12的轴向VI)进退,并通过上 述冠状齿轮24的手动旋转而相对于上述壳体9、 10与上述冠状齿轮24 —起旋 转。
如图3所示,上述电动机11的上述输出轴23的轴向V2和上述旋转轴12 的轴向VI为正交或大致正交。上述电动机11配置在上述旋转轴12和上述三 个供电端子14之间。上述三个供电端子14对上述电动机11供电。
三个供电端子14安装在印刷电路板46上。上述印刷电路板46安装在上 述壳体9、 10上。另外,如图3所示,上述三个供电端子14相对于通过上述 旋转轴12的中心的垂直线或大致垂直线V3左右对称地配置。此外,在上述 印刷电路板46上安装有未图示的电容器及混合IC等电子零部件。
位置传感器47设于安装在上述壳体9、 10上的上述印刷电路板46和上述 第二杆34之间。上述位置传感器47由滑动电阻构成,包括内部装有电阻器的 主体部48和滑动部49。上述主体部48安装在上述印刷电路板46上。上述滑 动部49与上述第二杆34的上述连接部41连接。上述滑动部49通过与上述第 二杆34—起移动,从而上述主体部48中的电阻器的电阻值发生变化,通过该 电阻值的变化便可以计量掌握上述滑动部49的移动量,即上述头灯1的光轴 在上下方向倾斜的角度。
通过将上述位置传感器47、上述三个端子14及上述电动机11与自动调 整系统的控制装置(未图示)连接,便可以根据车辆姿势的变化而自动地调整 上述头灯1的上下方向的光轴。
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6和装有该调整装置6的头灯1具有 如上所述的结构,下面,说明其作用。
首先,说明头灯1的上下方向的光轴的初始设定。将工具卡合到冠状齿轮 24的冠状齿4仑部42或六角形头部44或六角形头部44的槽中,借助于工具由
手动使冠状齿轮24旋转。
这时,由于冠状齿轮24的坡口槽44与旋转轴12的坡口部27配合,旋转 轴12旋转。另外,旋转轴12插入到杆33、 34中,并且旋转轴12的圆环槽 26与第一杆33的圆环凸部39嵌合。因此,旋转轴12相对于杆33、 34只旋 转而不会沿轴向VI进退(移动),杆33、 34不旋转。其结果,旋转轴12的 旋转不会通过杆33、 34而对驱动力传送机构13和电动才几11带来影响。
当旋转轴12通过冠状齿轮24的手动旋转而相对于壳体9、 10沿图5中的 实线箭头方向旋转时,拧入到旋转轴12的螺紋部25上的螺母部件28由于螺 紋送进作用而沿旋转轴12的轴向VI进退。由于该螺母部件28的进退,以安 装架5为首的倾动部件便绕水平线或大致水平线H沿图5中的双点划线箭头 方向上下倾动,进行头灯1的上下方向的光轴的初始设定。
头灯1的上下方向的光轴的初始设定结束,点亮头灯1的灯单元的光源。 于是,来自光源的光沿规定的光轴通过灯玻璃4以预定的配光图案照射到车辆 的前方。
这里,当车辆的姿势变化时,自动调整系统的控制装置检测到车辆姿势的 变化并驱动电动机11。电动机11 一驱动,则电动机11的驱动力即电动机11 的输出轴23的旋转力通过第一齿轮29、第二齿轮30和蜗杆31及蜗轮部35 传送到蜗轮32。由于蜗轮32的螺紋部36拧入到前侧壳体9的螺紋孔16中, 因此蜗轮32通过螺紋送进作用而相对于壳体9、 10 —边旋转一边沿旋转轴12 的轴向VI进退。
蜗轮32的两端被第一杆33的推压部38和第二杆34的突起部40夹住, 因而,杆33、 34便与蜗轮32—起相对于壳体9、 10沿旋转轴12的轴向VI 进退。这时,第一杆33的槽部37和上述壳体9的凸部17卡合,并且,第二 杆34的突起部40卡合到上述壳体9的臂部20中。另外,杆33、 34插入到蜗 轮32中。因此,蜗轮32的旋转力不会传送到杆33、 34,而只有蜗轮32的进 退力传送到杆33、 34上。其结果,杆33、 34相对于壳体9、 IO不旋转而只与 蜗轮32 —起进退。
由于第一杆33的圆环凸部39与旋转轴12的圆环槽26嵌合,因而,旋转 轴12与杆33、 34和蜗轮32—起相对壳体9、 10沿轴向VI进退。这时,旋
转轴12插入到杆33、 34中,而且旋转轴12的坡口部27插入到冠状齿轮24 的坡口槽45中,并且,冠状齿轮24不能沿旋转轴12的轴向VI进退地安装 在后壳体10中。因此,旋转轴12便相对于壳体9、 10不旋转而只与蜗轮32 和杆33、 34—起进退。
在旋转轴12的螺紋部25上柠入螺母部件28。因此,当旋转轴12由于电 动机11的驱动而相对于壳体9、 10沿图5中的实线箭头方向(旋转轴12的轴 向VI )进退时,螺母部件28就沿图5中的虚线箭头方向与旋转轴12的进退 一起进退。由此,以安装架5为首的倾动部件便绕水平线或大致水平线H沿 图5中的双点划线箭头方向上下倾动,与车辆的姿势变化相对应而自动地调整 头灯1的光轴。
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6和装有该调整装置6的头灯1具有 如上所述的结构和作用,下面,说明其效果。
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6如图3所示,三个供电端子14相 对于通过旋转轴12的中心的垂直线或大致垂直线V3左右对称地配置。因此, 本实施例的调整装置6可以实现组装在左侧的车辆用前照灯上的调整装置和 组装在右侧的车辆用前照灯上的调整装置的通用化。即,在将通用的本实施例 的调整装置6分别组装在左侧的车辆用前照灯和右侧的车辆用前照灯中的情 况下,组装在左侧的车辆用前照灯上的调整装置6的三个供电端子14和组装 在右侧的车辆用前照灯上的调整装置6的三个供电端子14都相对于通过旋转 轴12的中心的垂直线或大致垂直线V3左右对称地配置。因此,本实施例的 调整装置6,其连接在组装到左侧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6中的三个供电 端子14上的连接器(未图示)的位置和连接在组装到右侧的车辆用前照灯的 调整装置6中的三个供电端子14上的连接器(未图示)的位置相同。并且, 连接在组装到左侧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6中的三个供电端子14上的电 气配线(未图示)的长度和连接在组装到右侧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6 中的三个供电端子14上的电气配线的长度相同。其结果,本实施例的调整装 置6在连接器和电气配线的设计上及布置上,可以使左侧的车辆用前照灯和右 侧的车辆用前照灯相同,可以实现左右的车辆用前照灯和右侧的车辆用前照灯 的通用化。
而且,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6,由于电动才几11的输出轴
23的轴向V2和旋转轴12的轴向VI正交或大致正交,因而,可以减小壳体9、 IO的厚度(旋转轴12在进退方向的长度),可以实现小型化。
另夕卜,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6如图3所示,由于将电动才几 11配置在旋转轴12和三个供电端子14之间,因而,驱动力传送机构位于电 动机11和旋转轴12 —侧,在三个供电端子14 一侧可以确保容纳电动机驱动 控制零部件的空间,可进一步实现小型化。
再有,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6,其驱动力传送机构13的 蜗轮32通过电动机11的驱动由于螺紋送进作用而相对壳体9、 IO—边旋转一 边与旋转轴12 —起进退。因此,本实施例的调整装置6与专利文献1的只通 过相对外壳旋转的蜗轮使调整螺钉相对外壳前后移动的驱动力传送机构比较, 可以使旋转轴12相对于壳体9、 IO可靠地进退,能可靠地进行光轴调整。
再有,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6,利用在安装于壳体9、 10 上的印刷电路板46与第二杆34之间所设置的位置传感器47,可以正确地控 制光轴调整。并且,本实施例的调整装置6由于可以通过手动使旋转轴12相 对壳体9、 IO旋转来调整光轴,因而,可以对利用电动机11的驱动的自动光 轴调整进行初始设定。
再有,作为具有本实施例的调整装置6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头灯1,由于具 有本实施例的调整装置6,因而,可以达到与本实施例的调整装置6几乎同样 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对头灯1进行了说 明。然而,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头灯1以外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将杆33、 34置于旋转轴12和蜗轮32之间。然 而,本发明也可以不设置杆而直接设置旋转轴12和蜗轮32。
再有,在上述实施例中,虽设有位置传感器47,但本发明也可以不设置 位置传感器。
再有,在上述实施例中,做成可以使用冠状齿轮24通过手动使旋转轴12 旋转来调整光轴。然而,本发明也可以不釆用通过手动使旋转轴12旋转来进 行光轴调整。
再有,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固定部件使用灯壳体3,作为倾动部件使用 灯单元和安装架5。然而,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使用车身作为固定部件,使用 整个车辆用前照灯作为倾动部件。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用于调整车辆用前照灯的光轴,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配置在上述壳体内的电动机,相对于上述壳体可以进退地安装并通过相对于上述壳体进退来调整车辆用前照灯的光轴的旋转轴,配置在上述电动机和上述旋转轴之间并通过上述电动机的驱动使上述旋转轴相对上述壳体进退的驱动力传送机构,以及用于对上述电动机供电的多个供电端子;上述电动机的输出轴的轴向和上述旋转轴的轴向正交或大致正交,上述多个供电端子相对通过上述旋转轴中心的垂直线或大致垂直线左右对称地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动机配置在上述旋转轴和上述多个供电端子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力传送机构包括 设于上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或齿轮组;与上述齿轮或齿轮组啮合,并且,螺紋配合地安装在上述壳体上而能在与 上述旋转轴的进退方向相同方向上螺紋送进,并通过上述电动机的驱动由螺紋 送进作用相对于上述壳体一边旋转一边与上述旋转轴一起进退的蜗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力传送机构包括 设于上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或齿轮组;与上述齿轮或齿轮组啮合,并且,螺紋配合地安装在上述壳体上而能在与 上述旋转轴的进退方向相同方向上螺紋送进,并通过上述电动机的驱动由螺紋 送进作用相对于上述壳体一边旋转一边沿与上述旋转轴的进退方向相同的方 向进退的蜗轮;以及安装在上述壳体上不能旋转而可以沿上述旋转轴的进退方向进退,并且, 安装在上述蜗轮上可以旋转而不能沿上述旋转轴的进退方向进退,并通过上述 电动机的驱动相对于上述壳体不旋转而与上述蜗轮和上述旋转轴一起进退的 杆,在上述壳体和上述杆之间设有位置传感器,上述旋转轴相对于上述壳体能进退且能旋转地进行安装,并通过上述电动 机的驱动相对于上述壳体进退,而且,通过手动相对于上述壳体旋转来调整车 辆用前照灯的光轴。
5. —种车辆用前照灯,具有调整光轴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固定部件,可倾动地安装在上述固定部件上的倾动部件,以及配置在上述固定部件和上述倾动部件之间的上述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 项所述的调整装置;上述调整装置的上述壳体安装在上述固定部件上,上述调整装置的上述旋转轴安装在上述倾动部件上,通过上述调整装置的动作,使上述倾动部件相对于上述固定部件倾动以调 整光轴。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难以实现左侧的车辆用前照灯和右侧的车辆用前照灯的通用化的问题。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的特征是,电动机(11)的输出轴(23)的轴向(V2)和旋转轴(12)的轴向(V1)正交或大致正交,三个供电端子(14)相对于通过旋转轴(12)中心的垂直线或大致垂直线(V3)左右对称地配置。其结果,本发明可以实现左侧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6)和右侧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调整装置(6)的通用化。
文档编号B60Q1/076GK101186192SQ200710139810
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4日
发明者杉本雄树 申请人: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