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全空气后悬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2427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全空气后悬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特别是涉及汽车后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

背景技术
随着高等级公路交通的不断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采用空气悬架的高等级商用车受到人们的重视。
参见图3,专利号为“ZL 03231637.2”,专利名称为“汽车全空气后悬架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全空气后悬架的技术方案,包括车架纵梁21、22,车架横梁23,分别位于车架纵梁下方的均衡梁24、25,固定在均衡梁端部的气囊26,固定在车架外侧的减震器27、28,还包括两端分别铰接在车架横梁23及后桥30上的两个纵推力杆31,两端分别铰接在车架横梁23两端处的纵梁21、22外侧上及后桥30上的两个纵向推力杆32,两端分别铰接在均衡梁24、25中部呈U字状的横向稳定杆33,相对于整车前后方向,该横向稳定杆33与纵推力杆31、纵向推力杆32分别位于后桥30的前后两侧,在车架纵梁21、22及横向稳定杆33之间固定有吊杆34。
上述结构的汽车全空气后悬架结构,由于横向稳定杆33与纵推力杆31、纵向推力杆32相对于整车前后方向,分别位于后桥30的前后两侧,其纵向尺寸较大,占用整车较大纵向空间,在单后桥上较易布置,但在双后桥汽车上布置难度很大,几乎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纵向推力杆和横向稳定杆分别位于后桥的前后两边,占用整车纵向空间大,较难用于双后桥汽车,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占用整车纵向空间小,可布置于双后桥商用车的汽车全空气后悬架装置。
本实用新型汽车全空气后悬架装置,包括车架纵梁,横梁,位于车架纵梁下方且固定在后桥上的均衡梁,分布在均衡梁两端的气囊,两端分别固定在车架纵梁及后桥上的减震器,以及两端分别铰接在车架纵梁及后桥上的呈V形的纵推力杆,还包括呈U形的推力杆,U形推力杆的横向杆部分的两端处分别铰接在均衡梁上,U形推力杆的两个纵向杆部分固定在车架纵梁上,U形推力杆与V形纵推力杆位于后桥的同一侧。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功能。
U形推力杆的纵向杆部分、V形纵推力杆、车架和后桥构成平行四连杆机构,保证车桥的运动轨迹。
当车身相对路面横向倾斜时,两侧悬架变形不等,U形推力杆的纵向杆部分向不同方向偏转,转过的角度不同,产生扭转力矩,阻止两侧气囊的不同变形,起到阻碍车身倾斜的作用,减小车身的横向倾斜和横向角振动。
当车身作上下方向运动时,U形推力杆的纵向杆部分转过的角度相同,不产生扭转力矩,保证车桥的垂直方向运动轨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全空气后悬架装置,U形推力杆与V形纵推力杆在后桥的同一侧,占用的整车纵向空间小,不仅可以布置在单后桥商用车上,还可以布置在双后桥商用车上,解决了双驱动后桥难以装全空气悬架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全空气后悬架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降低了整车成本,提高了整车市场竞争力。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汽车全空气后悬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汽车全空气后悬架装置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3是背景技术方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为安装在双后桥商用车上的全空气后悬架装置,包括车架纵梁10,车架横梁12,固定在后桥19上并位于车架纵梁10下方的两个均衡梁18,通过气囊2支架6安装在均衡梁18两端的气囊2,两端分别固定在车架纵梁10及后桥19上的减震器3,顶尖部铰接在后桥5中部、另两端铰接在车架纵梁10上的呈V形的纵推力杆13,以及呈U形的推力杆16。
还参见图1、图2,U形推力杆16的横向杆部分15两端安装橡胶衬套7,均衡梁18上安装有带橡胶轴承的推力杆固定座17,U形推力杆16铰接在推力杆固定座17上;U形推力杆16的两个纵向杆部分14分别固定在车架纵梁10上,U形推力杆16与V形纵推力杆13位于后桥5的同一侧。
由于是双后桥商用车,因此,在两个后桥5上分别安装全空气后悬架装置,布置后的两个V形纵推力杆13呈双V形,两个U形推力杆16呈双U形。
下面介绍本实施方式的功能。
U形推力杆16的纵向杆部分14、V形纵推力杆13、车架纵梁10和后桥5构成平行四连杆机构,保证车桥的运动轨迹。
当车身相对路面横向倾斜时,两侧悬架变形不等,U形推力杆16的纵向杆部分14向不同方向偏转,转过的角度不同,产生扭转力矩,阻止两侧气囊2的不同变形,起到阻碍车身倾斜的作用,减小车身的横向倾斜和横向角振动。
当车身作上下方向运动时,U形推力杆16的纵向杆部分14转过的角度相同,不产生扭转力矩,保证车桥的垂直方向运动轨迹。
综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U形推力杆16与V形纵推力杆13在后桥5的同一侧,占用的整车纵向空间小,因此能够布置在双后桥商用车上,解决了双驱动后桥商用车难以装全空气后悬架的难题。
本实施方式全空气后悬架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降低了整车成本,提高了整车市场竞争力。
当然,本发明创造汽车全空气后悬架装置还可以安装在单后桥商用车上,具有同样的功能和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全空气后悬架装置,包括车架纵梁,横梁,位于车架纵梁下方且固定在后桥上的均衡梁,通过支架安装在均衡梁两端的气囊,两端分别固定在车架纵梁及后桥上的减震器,以及两端分别铰接在车架纵梁及后桥上的呈V形的纵推力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U形的推力杆,所述U形推力杆的横向杆部分的两端处分别铰接在均衡梁上,所述U形推力杆的两个纵向杆部分固定在车架纵梁上,U形推力杆与V形纵推力杆位于后桥的同一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汽车全空气后悬架装置,包括车架纵梁,横梁,位于车架纵梁下方且固定在后桥上的均衡梁,分布在均衡梁两端的气囊,两端分别固定在车架纵梁及后桥上的减震器,以及两端分别铰接在车架纵梁及后桥上的呈V形的纵推力杆,还包括呈U形的推力杆,U形推力杆的横向杆部分的两端处分别铰接在均衡梁上,U形推力杆的两个纵向杆部分分别安装在车架纵梁上,U形推力杆与V形纵推力杆位于后桥的同一侧。本实用新型全空气后悬架装置,占用的整车纵向空间小,不仅可以布置在单后桥商用车上,还可以布置在双后桥商用车上,解决了双驱动后桥难以装全空气悬架的难题,同时,结构简单,成本低,提高了整车市场竞争力。
文档编号B60G11/27GK201045008SQ20072008533
公开日2008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1日
发明者范培斌, 李少华, 金 刘, 盛其军, 潘学玉 申请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