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制动操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0418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驻车制动操纵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乘用车或皮卡车的新型布置方式驻车制动操纵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比较传统的驻车制动拉索的布置方式从驻车制动手柄处接出一 根拉索通过力平衡接头分出两根拉索分别连接后轮制动器,此种结构型式手柄处拉索的力 等于后两根拉索的力的总和,手力较大,较适用于布置手柄空间较大的车辆,该种传统型拉 索布置方式拉索行程相对较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减小手力、且适用于驻车制动手柄布置空间较小 的车辆新型布置型式的驻车制动操纵系统,本实用新型由左拉索、前拉索、驻车制动手柄、中间连接支架、右拉索、中间过渡支 架及左拉索固定支架组成。驻车制动手柄靠近车辆前端并与前拉索总成相连,前拉索总成 后端护套接头处设置有中间对接支架,位于左侧的为左拉索总成,位于右侧的拉索为右拉 索总成,左拉索外圈的护套接头固定在支架上,左拉索芯前端接头处于中间对接支架相连, 前拉索与右拉索之间设置有中间过渡支架。本实用新型所述右拉索的右拉丝后端与右后制动器相连,左拉索的左拉丝后端与 左后制动器相连。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架焊接在车架上。本实用新型可减小手力,比普通传统型的布置型式的力减小了约50%,适用于驻车 制动手柄布置空间较小的车辆。且由于三根拉索上的力在不考虑效率损失的情况下是相等 的,而传统型的前拉索的力是两根后拉索力之和,故前拉索上承受的力较大。这样的话对于 拉丝的要求也降低了约一半,对于前拉索的接头和驻车制动手柄的强度要求也降低了约一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驻车制动拉索布置方式的轴向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细节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由左拉索1、前拉索2、驻车制动手柄3、中间连接支架4、右拉索5、中间 过渡支架6及左拉索固定支架7组成。驻车制动手柄3靠近车辆前端并与前拉索2总成相 连,前拉索2总成后端护套接头处设置有中间对接支架4,位于左侧的为左拉索总成1,位于 右侧的拉索为右拉索总成5。左拉索1外圈的护套接头固定在支架7上,支架7焊接在车架上,左拉索1芯前端接头处于中间对接支架4相连,前拉索2与右拉索5之间设置有中间过 渡支架6。右拉索5的右拉丝8后端与右后制动器相连,左拉索1的左拉丝9后端与左后制 动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驻车制动手柄拉动时,前拉索拉丝被拉动,左拉丝接 头随前拉丝护套一起向右移动直到三根拉丝上的力平衡,可以参见图2。此时假如忽略拉索 的传动效率损失的话,三根拉索上的力是相等的。
权利要求1.一种驻车制动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左拉索、前拉索、驻车制动手柄、中间连接 支架、右拉索、中间过渡支架及左拉索固定支架组成,驻车制动手柄靠近车辆前端并与前拉 索总成相连,前拉索总成后端护套接头处设置有中间对接支架,位于左侧的为左拉索总成, 位于右侧的拉索为右拉索总成,左拉索外圈的护套接头固定在支架上,左拉索芯前端接头 处于中间对接支架相连,前拉索与右拉索之间设置有中间过渡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制动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右拉索的右拉丝后端与右 后制动器相连,左拉索的左拉丝后端与左后制动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驻车制动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架焊接在车架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驻车制动操纵系统,由左拉索、前拉索、驻车制动手柄、中间连接支架、右拉索、中间过渡支架及左拉索固定支架组成。驻车制动手柄靠近车辆前端并与前拉索总成相连,前拉索总成后端护套接头处设置有中间对接支架,位于左侧的为左拉索总成,位于右侧的拉索为右拉索总成,左拉索外圈的护套接头固定在支架上,左拉索芯前端接头处于中间对接支架相连,前拉索与右拉索之间设置有中间过渡支架。右拉丝后端与右后制动器相连,左拉丝后端与左后制动器相连。本实用新型可减小手力,适用于驻车制动手柄布置空间较小的车辆,且由于三根拉索上的力在不考虑效率损失的情况下是相等的,降低了对于前拉索接头和驻车制动手柄的强度要求。
文档编号B60T7/10GK201882066SQ201020654609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3日
发明者徐志军, 李亮, 胡大财, 邹辉 申请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