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门把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7130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门把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车辆用门把手装置。
背景技术
一种已知的门把手装置应用于在由车辆驾驶员携带的便携装置与设置在车辆处从而认证该便携装置的主体之间进行通信的锁止系统(即智能进入系统)。在认证成功的情况下,车门相应地自动锁止和解锁。根据一种例如在JP4079646B2中公开的已知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电路连接部预先电连接并固定至的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固定至第一把手壳体的内侧。锁止检测电极通过金属材料与电路连接部一体地形成。因此,锁止检测电极经由电路连接部和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被第一把手壳体支撑。在第二把手壳体固定至第一把手壳体的状态下,锁止检测电极组装为沿着第二把手壳体的内表面布置。因此,例如,在第二把手壳体的形状和/或尺寸改变的情况下,锁止检测电极可能不会在第二把手壳体固定至第一把手壳体时组装为沿着第二把手壳体的内表面处的预定部分布置。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将锁止检测电极组装为沿着第二把手壳体的内表面处的预定部分布置,例如,可以改变电路连接部的尺寸、由此将电路连接部预先电连接并固定至的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固定至第一把手壳体的内侧,或者,可以改变第一把手壳体的形状和/或尺寸。因此,在当改变第二把手壳体的形状和/或尺寸时为了不改变电路连接部的尺寸以及第一把手壳体的形状和/或尺寸而避免增加制造成本的情况下,改变第二把手壳体的形状和/或尺寸的灵活性可能会减小。因此存在对于这样一种车辆用门把手装置的需要,在该车辆用门把手装置中,在约束增加门把手装置的制造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改变第二把手壳体的形状和/或尺寸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用门把手装置,包括门把手,所述门把手构造成由门面板支撑,并能够在所述门面板的向外方向上转动,所述门把手包括第一把手壳体、第二把手壳体以及锁止指令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把手壳体布置成相对于所述门面板具有空隙,所述第二把手壳体在与所述门面板相反的一侧固定至所述第一把手壳体,而所述锁止指令检测传感器基于电容来检测锁止指令。所述锁止指令检测传感器包括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电路连接部以及锁止检测电极,所述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固定至所述第一把手壳体的内侧,所述电路连接部电连接至所述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而所述锁止检测电极以沿着所述第二把手壳体的内表面布置的状态组装于所述第二把手壳体,在所述第二把手壳体固定至所述第一把手壳体的状态下,所述锁止检测电极电连接至所述电路连接部。在第二把手壳体固定至第一把手壳体的状态下,锁止检测电极与电路连接部相互电连接。因此,电路连接部设置在第一把手壳体处,同时锁止检测电极设置在第二把手壳体处而非第一把手壳体处。具体地,锁止检测电极组装为沿着第二把手壳体的内表面处的预定部分布置,同时电路连接部电连接并固定至的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固定至第一把手壳体的内侧。因此,例如,即使当改变第二把手壳体的形状和/或尺寸时,在第二把手壳体固定至第一把手壳体的状态下,锁止检测电极与电路连接部也相互电连接,而不必改变电路连接部的尺寸、或第一把手壳体的形状和/或尺寸。结果,在约束门把手装置的制造成本增加的同时,增强了改变第二把手壳体的形状和/或尺寸的灵活性。所述门把手装置还包括接合机构,所述接合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二把手壳体接合所述锁止检测电极。因此,在将第二把手壳体固定至第一把手壳体的情况下,锁止检测电极处于与第二把手壳体接合,从而不从第二把手壳体移除或脱离。结果,第二把手壳体可以容易地固定至第一把手壳体。所述接合机构包括第一接合部以及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一接合部能够与所述锁止检测电极的在所述门把手的纵向方向上的第一端接合,而所述第二接合部能够与所述锁止检测电极的在所述门把手的纵向方向上的第二端接合,并且,所述锁止检测电极在弹性变形的同时接合在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之间。因此,锁止检测电极借助于锁止检测电极的弹性恢复力而牢固地接合在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之间。 所述锁止检测电极包括呈板形且能够弹性变形的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包括装配部以及接触部,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中的一个与所述装配部接合,而所述接触部在沿纵向方向远离所述装配部的位置处与所述第二把手壳体的内表面接触,并且, 所述锁止检测电极还包括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一体地连接至所述电极本体的装配部与接触部之间的部分,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中的另一个与所述按压部接合,所述按压部能够弹性变形以朝向所述第二把手壳体的内表面按压所述电极本体。因此,电极本体的装配部与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中的一个接合,同时一体地连接至电极本体的装配部与接触部之间的部分的按压部与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中的另一个接合。按压部弹性变形从而向第二把手壳体的内表面按压电极本体。结果,其接触部在沿纵向方向远离装配部的位置处与第二把手壳体的内表面接触的板形电极本体朝向第二把手壳体的内表面弹性变形,从而沿着第二把手壳体的内表面组装和布置。因此,电极本体可以容易地组装为沿着第二把手壳体的内表面布置。设置所述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的电路板固定至所述第一把手壳体以面对所述锁止检测电极。根据基于电容变化来检测锁止指令的锁止指令检测传感器设置在门把手处的门把手装置,设置在门把手处的锁止检测电极与门面板之间形成的电容在门把手相对于门面板转动时变化。因此,锁止指令检测传感器可能会基于门把手的转动操作错误地检测锁止指令。根据本公开,基于由设置在电路板处的接地电极限定的接地GND,电容形成在锁止检测电极与电路板之间,从而与锁止检测电极与门面板之间形成的电容并联。由于锁止检测电极与电路板之间的距离小于锁止检测电极与门面板之间的距离,锁止检测电极与电路板之间形成的电容大于锁止检测电极与门面板之间形成的电容。结果,基于锁止检测电极与电路板之间形成的大电容添加至锁止检测电极与门面板之间形成的电容而形成的组合电容的变化,锁止指令检测传感器检测锁止指令是否发出。因此,减小了由门把手的转动操作而造成的电容变化,由此抑制锁止指令检测传感器基于门把手的转动操作错误地检测锁止指令。


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及特性根据下文参照附图而考虑的详细描述将会变得更为显而易见,在所述附图中图1是车门的水平截面图,在该车门中安装有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图2是门把手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门把手装置的锁止检测电极以及锁止检测电路接触部的分解立体图;图4A和4B是分别图示了锁止检测电极的组装方法的立体图;图5是图示了锁止检测电极的组装状态的截面图;图6是沿着图1中的VI-VI线截取的截面图;和图7是基于锁止指令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而操作的锁止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将参照

应用于锁止系统(即智能进入系统)时的根据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在实施方式中,诸如左、右、前、后、顶和底的方向和定向对应于门把手装置所安装的车辆的方向和定向。如图1和2中图示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下文简称为门把手装置)A包括由门面板1支撑从而能够在车门(即门面板1)的向外方向上转动的门把手2, 以及通过钥匙板而处于锁止状态或解锁状态的辅助锁3。门把手2以其纵向方向对应于车辆纵向方向的方式布置。辅助锁3布置在门把手2的后方。门把手2包括由树脂制成的第一把手壳体4、由树脂制成的第二把手壳体5、基于电容检测锁止指令的锁止指令检测传感器6、基于电容检测解锁指令的解锁指令检测传感器7、以及与例如由车辆驾驶员携带的便携装置通信的天线8。第一把手壳体4布置成相对于门面板1具有空隙9。第一把手壳体4处形成有抓握部加从而面对空间9。第二把手壳体5经由从设置第一把手壳体4的一侧拧入的螺钉 IOaUOb和IOc固定至第一把手壳体4。第二把手壳体5定位在相对于第一把手壳体4与门面板1相反的一侧。为了支撑门把手2从而能够相对于门面板1转动,转动支撑部12在车辆纵向方向上一体地形成在第二把手壳体5的前部。具体地,转动支撑部12定位在门面板1的内侧, 从而由固定至门面板1的内侧的支撑构件11可转动地支撑。此外,操作部14在车辆纵向方向上一体地形成在第二把手壳体5的后部。操作部 14定位在门面板1的内侧从而通过门把手2的转动操作来操作设置在门面板1的内侧的门开闭机构的开闭杆13。锁止指令检测传感器6包括IC板16、锁止检测电极18、和用作电路连接部的锁止检测电路连接部19。IC板16包括固定至第一把手壳体4的内侧的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 15 (见图7)。锁止检测电极18以沿着第二把手壳体5的内表面17布置的状态组装在第二把手壳体5上,所述内表面17大致平行于门面板1的表面(板表面)。锁止检测电路连接部19电连接至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15和锁止检测电极18。具体地,通过使电极连接环20与电路连接环21 (下文将作说明)在第二把手壳体 5固定至第一把手壳体4的状态下相互电连接,锁止检测电极18电连接至锁止检测电路连接部19。锁止检测电路连接部19预先电连接至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15。解锁指令检测传感器7包括解锁检测电极22和解锁检测信号处理电路。解锁检测电极22以沿着形成在第一把手壳体4处的抓握部加的内表面布置的状态组装在第一把手壳体4上。解锁检测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至解锁检测电极22。解锁检测信号处理电路设置在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15也设置在的IC板16处。包括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15和解锁检测信号处理电路的IC板16安装在固定至第一把手壳体4的前部的电路板25处从而面对锁止检测电极18。此外,用于天线8的发射接收电路也安装在电路板25处。锁止检测电极18在纵向方向上组装在第二把手壳体5的前部上。在天线8在面对第二把手壳体5的一侧布置成与解锁检测电极22重叠的状态下,解锁检测电极22和天线8相对于电路板25在纵向方向上组装在第一把手壳体4的后部上。如图3中图示的,锁止检测电路连接部19 一体地包括一对电路连接端子沈和电路连接环21,该电路连接端子沈电连接至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15,而该电路连接环21 电连接至设置在锁止检测电极18的按压部27 (下文将作说明)的末端处的电极连接环20。电路连接端子沈通过树脂等预先一体地固定至电路板25,从而电连接至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15。解锁检测电极22也通过树脂等预先一体地固定至电路板25,从而电连接至解锁检测信号处理电路。此外,天线8通过树脂等预先一体地固定至电路板25,从而电连接至发射接收电路。如图3中图示的,锁止检测电极18通过在由磷青铜等制成的金属板上进行的钣金加工而获得。锁止检测电极18 —体地包括呈板形的电极本体观和呈带板形的按压部27。 电极本体观能够弹性变形,并沿着第二把手壳体5的内表面17布置,使得电极本体观的表面(板表面)与内表面17接触。按压部27也能够弹性变形,从而朝向第二把手壳体5 的内表面17按压电极本体28。如图4A和4B中图示的,第二把手壳体5在内侧包括接合机构四,使得锁止检测电极18能够与第二把手壳体5接合。接合机构四包括与锁止检测电极18的在门把手2的纵向方向上的一端(即第一端)接合的第一接合部^a、以及与锁止检测电极18的在门把手2的纵向方向上的另一端(即第二端)接合的第二接合部^b。第一接合部29a包括在纵向方向上形成在第二把手壳体5的前部的接合孔。第二接合部29b包括一体地形成在凸起30的外圆周部处的一对肋31,同时在肋31之间在凸起 30的圆周方向上具有间隔。凸起30相对于第一接合部29a在纵向方向上形成在第二把手壳体5的后部。螺钉IOb插入凸起30中,从而将第二把手壳体5与第一把手壳体4固定。如图3中图示的,电极本体28在第一端处包括第一钩部32a(装配部)从而与第一接合部29a接合。电极本体28还包括在纵向方向上位于第一钩部32a的后方从而远离第一钩部32a的接触部33。接触部33与第二把手壳体5的内表面17接触。第一钩部3 通过将从电极本体28的前端延伸的延伸件34折弯而形成。接触部33由一对延伸板35的端部形成,延伸板35以带板形从电极本体观的后端延伸,同时在延伸板35之间形成间隔。如图3中图示的,按压部27从电极本体28的一对延伸板35之间的部分以带板形延伸,使得按压部27 —体地连接至电极本体28的第一钩部32a与接触部33之间的部分。电极连接环20 —体地形成在按压部27的末端处,从而与电路连接环21 —起被夹在并被保持在第二把手壳体5的凸起30与第一把手壳体4之间。电极连接环20和电路连接环 21 (第二把手壳体5与第一把手壳体4)通过螺钉IOb而紧固在一起。如图5中图示的,按压部27包括通过在按压部27的纵向方向上的大致中部处折弯而获得的折弯部36,使得按压部27能够通过折弯部36的折弯变形而弹性变形。第二钩部32b形成在按压部27的末端处。具体地,第二构形部32b设置在锁止检测电极18的第二端处从而与第二接合部29b接合。如图3中图示的,第二钩部32b包括从电极连接环20延伸的两对爪37。于是,如图4B中图示的,凸起30处形成的每一个肋31与爪对37中的每一对之间的部分接合,使得第二钩部32b与第二接合部29b接合。第一钩部3 与第二钩部32b之间的距离限定为大于第一接合部29a与第二接合部29b之间的距离。延伸件34(第一钩部32a)插入接合孔(第一接合部^a)中,同时肋 31如图4B中图示的那样插入爪对37(第二钩部32b)之间的相应部分中。于是,锁止检测电极18弹性变形,使得电极本体观的表面如图5中图示的那样与第二把手壳体5的内表面17接触,由此使锁止检测电极18接合在第一接合部29a与第二接合部29b之间。图7是基于锁止指令检测传感器6的检测结果而操作的锁止系统的框图。如图6 中图示的,锁止检测电极18与起接地GNDl作用的门面板1之间获得的电容(静电电容)Cl 与锁止检测电极18与设置有接地电极从而起接地GNDB作用的电路板25之间的电容(静电电容)C2相互并联地形成。指示由电容Cl和电容C2组成的组合电容的值输入至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15。因为锁止检测电极18与电路板25之间的距离小于锁止检测电极18与门面板1之间的距离,故而锁止检测电极18与电路板25之间形成的电容C2大于锁止检测电极18与门面板1之间的电容Cl。在上述状态下,当诸如驾驶员的车辆使用者用他的手触摸设置在第二把手壳体5 的面对锁止检测电极18的部分处的标记M(见图2)或其附近时,在起接地GND2作用的车辆使用者与锁止检测电极18之间新获得电容(静电电容)C3,从而与电容Cl和电容C2并联。于是,指示由电容Cl、电容C2和电容C3组成的组合电容的值输入至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15。当指示由电容Cl、电容C2和电容C3获得的组合电容的值输入至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15时,门控制部38确定车辆使用者发出了门锁止指令。因此,门控制部38经由驱动器电路39驱动设置在锁止机构40处的致动器(锁止致动器)41,由此锁止车门。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锁止指令检测传感器6可以组装在门把手2的可转动端部 (即后部)上。此外,锁止检测电极18可以在门把手2的纵向方向上组装在远离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15所设置的电路板25的位置上。
此外,门把手装置A可以包括这样的锁止检测电极18,在第二把手壳体5固定至第一把手壳体4的状态下,该锁止检测电极18设置在除第一把手壳体4与第二把手壳体5之间的固定部分以外的其它部分处,并电连接至锁止检测电路连接部19。
此外,锁止检测电极18可以组装在第二把手壳体5的在门把手装置A安装至车辆时向上或向下面对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上。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门把手装置(A),包括门把手0),所述门把手⑵构造成由门面板⑴支撑,并能够在所述门面板⑴的向外方向上转动,所述门把手( 包括第一把手壳体G)、第二把手壳体(5)以及锁止指令检测传感器(6),所述第一把手壳体⑷布置成相对于所述门面板⑴具有空隙(9),所述第二把手壳体( 在与所述门面板(1)相反的一侧固定至所述第一把手壳体,而所述锁止指令检测传感器(6)基于电容来检测锁止指令;所述锁止指令检测传感器(6)包括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15)、电路连接部(19)以及锁止检测电极(18),所述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15)固定至所述第一把手壳体(4)的内侧,所述电路连接部(19)电连接至所述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15),而所述锁止检测电极(18)以沿着所述第二把手壳体( 的内表面(17)布置的状态组装于所述第二把手壳体 (5),在所述第二把手壳体(5)固定至所述第一把手壳体的状态下,所述锁止检测电极 (18)电连接至所述电路连接部(1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装置(A),还包括接合机构(四),所述接合机构09)将所述锁止检测电极(18)接合于所述第二把手壳体(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把手装置(A),其中,所述接合机构09)包括第一接合部 (29a)以及第二接合部09b),所述第一接合部09a)能够与所述锁止检测电极(18)的在所述门把手的纵向方向上的第一端接合,而所述第二接合部能够与所述锁止检测电极(18)的在所述门把手的纵向方向上的第二端接合,并且,所述锁止检测电极 (18)在弹性变形的同时接合在所述第一接合部09a)与所述第二接合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把手装置(A),其中,所述锁止检测电极(18)包括呈板形且能够弹性变形的电极本体(观),所述电极本体08)包括装配部(32a)以及接触部(33),所述第一接合部(Wa)和所述第二接合部09b)中的一个与所述装配部(32a)接合,而所述接触部(3 在沿纵向方向远离所述装配部(3 )的位置处与所述第二把手壳体(5)的内表面(17)接触,并且,所述锁止检测电极(18)还包括按压部(27),所述按压部(XT) 一体地连接至所述电极本体08)的装配部(32a)与接触部(3 之间的部分,所述第一接合部 (29a)和所述第二接合部09b)中的另一个与所述按压部(XT)接合,所述按压部(XT)能够弹性变形以朝向所述第二把手壳体(5)的内表面(17)按压所述电极本体08)。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装置(A),其中,设置所述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1 的电路板0 固定至所述第一把手壳体以面对所述锁止检测电极(18)。
全文摘要
一种车辆用门把手装置(A),包括构造成由门面板(1)支撑的门把手(2),门把手包括第一把手壳体(4)、第二把手壳体(5)以及锁止指令检测传感器(6),第一把手壳体布置成相对于门面板(1)具有空隙(9),第二把手壳体在与门面板相反的一侧固定至第一把手壳体,而锁止指令检测传感器包括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15)、电路连接部(19)以及锁止检测电极(18),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固定至第一把手壳体的内侧,电路连接部电连接至锁止检测信号处理电路,而锁止检测电极(18)以沿着第二把手壳体的内表面(17)布置的状态组装于第二把手壳体,在第二把手壳体固定至第一把手壳体的状态下,锁止检测电极电连接至电路连接部。
文档编号B60R25/00GK102343884SQ20111021667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6日
发明者冈田广毅, 渥美龙太, 立石将司, 虫明荣司, 西山茂树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