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型子午线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7031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耐磨型子午线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型子午线轮胎。
背景技术
目前带有横向花纹的子午线轮胎多用于一般硬路面上、牵引力比较大的中型或重型货车上使用;按照传统设计理论,花纹块面积越大耐磨性越好,而花纹沟面积越大,散热性越好,因此横纹轮胎为了兼顾耐磨性以及散热性,花纹沟的面积一般占到胎面面积的 20-30% ;但是随着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路况明显改善,以及轮胎材料的改进, 大大降低了轮胎的生热,但是汽车高速行驶也导致胎面磨损相对增大,同时高速行驶也需要胎面具有更好的抓地力;因此原有的常规设计已经不适用目前的路况及汽车行驶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通过减少胎面花纹沟面积比例和增加胎面散热结构,来提供一种耐磨性能高,散热性能好的耐磨型子午线轮胎。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胎面上花纹块和花纹沟、胎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胎面花纹沟面积占胎面面积的10-15%,胎肩上设有散热凹槽。为了提高胎面散热性,花纹块内部还设有散热孔,散热孔与散热凹槽相通。为了保证散热孔位于轮胎磨损标记以下,以避免被磨透,散热孔上表面与胎面的最小距离应控制在2. 5-5mm。为了进一步提高胎面散热性,散热孔可以平行分布的多个。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通过减少花纹沟的面积来增大胎面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轮胎的耐磨性与抓地力;第二、通过胎肩散热凹槽以及花纹块散热孔的设计,确保轮胎不会因为花纹沟面积较少而导致散热效果急剧下降。综上本实用新型更加适合目前的路面状态,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标记6所示部分为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2,一种耐磨型子午线轮胎,包括胎面2及其上花纹沟1、胎肩 3,胎肩3上设有散热凹槽5 ;胎面2内部还设有散热孔4,每个散热孔4分别与散热凹槽5 一一对应相通;胎面花纹沟1面积占胎面2面积的10%,散热孔4与胎面2的垂直距离控制在 2. 5mmο 实施例2 参照图1一2,一种耐磨型子午线轮胎,在实施例的基础上,散热孔4为平行分布的多个,并且均与对应的散热凹槽5相通;胎面花纹沟1面积占胎面2面积的15%, 散热孔4与胎面2的垂直距离控制在5mm。[0012]通过以上两个实施例,降低了花纹沟的面积,因此增大了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耐磨性以及抓地性均有大幅度提高;同时一方面通过胎肩的散热凹槽增大了散热面,另一方面散热孔在汽车行驶中随着轮胎滚动而完成排出热空气、吸进冷空气的过程,从而达到充分散热的功效。散热凹槽及散热孔的尺寸、数量根据实际轮胎型号以及作业环境,可以适当的调離当然上述实施例的散热凹槽及散热孔结构经简单调整后,应用到竖纹轮胎以及混合纹轮胎中,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散热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耐磨型子午线轮胎,包括胎面及其上花纹沟、胎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胎面花纹沟面积占胎面面积的10-15%,胎肩上设有散热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型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胎面内部还设有散热孔,散热孔与散热凹槽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型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孔与胎面的垂直距离控制在2. 5-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耐磨型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散热孔为平行分布的多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型子午线轮胎。其技术方案是胎面花纹沟面积占胎面面积的10-15%,胎肩上设有散热凹槽;胎面内部还设有散热孔,散热孔与散热凹槽相通;散热孔与胎面的垂直距离控制在2.5-5mm。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通过减少花纹沟的面积来增大胎面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轮胎的耐磨性与抓地力;第二、通过胎肩散热凹槽以及花纹块散热孔的设计,确保轮胎不会因为花纹沟面积较少而导致散热效果急剧下降。综上本实用新型更加适合目前的路面状态,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0C11/24GK202088822SQ20112018961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8日
发明者张继梁, 李子荣, 王兴玉 申请人:山东德瑞宝轮胎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