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层叠的新颖装置和使用该装置制造的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890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层叠的新颖装置和使用该装置制造的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层叠电极组件的新颖装置和使用该装置制造的二次电池。更加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层叠如下电极组件的装置,所述电极组件包括阴极、阳极以及介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隔板,所述阴极、阳极以及介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隔板以此次序通过热结合而层叠,所述装置包括:进口,通过所述进口供给具有阴极/隔板/阳极层叠结构的片材;加热器,加热器加热片材,由此在阴极、隔板和阳极之间引起热结合;出口,通过所述出口排出被热结合的片材;和输送器,所述输送器将片材输送通过进口、加热器和出口,其中,在输送器接触片材的顶部和底部中的至少一个的状态下,输送器向片材施加输送驱动力,并且加热器直接加热输送器的接触片材的区域,由此向片材传递热结合能量。
背景技术
近来,可再充电二次电池被广泛用作无线移动装置的能源或者辅助电力装置。另夕卜,作为电动车辆(EV)、混合电动车辆(HEV)、插电式混合电动车辆(PHEV)等的电源,二次电池正在受到高度关注,电动车辆(EV)、混合电动车辆(HEV)、插电式混合电动车辆(PHEV)等被建议作为替代品以解决由使用化石燃料的传统的汽油车辆、柴油车辆等引起的空气污染。在其中电极组件被与电解质溶液一起地安装在电池外壳中的状态下制造这种二次电池。根据制造方法,电极组件被划分成堆叠式、折叠式、堆叠-折叠式等。在堆叠式或者堆叠-折叠式电极组件的情形中,单元组件具有如下结构,在所述结构中,阴极和阳极按照这个次序层叠从而在其间置入隔板。要求用于将电极联结到隔板的层叠过程从而获得这种单元组件。层叠过程通常包括通过加热单元组件而将电极粘附到隔板。通常通过使用辐射和对流的间接加热来执行用于层叠过程的加热。这种间接加热使得能够在单元组件的输送期间进行层叠,因为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分别的过程彼此密切相关。然而,与热量通过直接接触而输送的直接加热相比,通过辐射和对流的间接加热需要长的时间以将单元组件加热到目标温度。通常,为了增加过程速率,单元组件在长距离上移动。因此,不利地,加热装置的尺寸应该增加并且因此增加了生产成本。然而,当使用短加热时间的直接加热以解决这个问题时,由于在单元组件和加热部分之间的摩擦,出现了过程速率降低以及发生缺陷的风险增加的问题。因此,存在对于研制新颖的层叠装置的需要。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因此,本发明已经被实现以用于解决以上问题和尚待解决的其它技术问题。本发明的 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得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层叠隔板和电极而不降低过程速率的层叠装置。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使用该层叠装置提供一种呈现卓越的操作性质的二次电池。技术方案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层叠电极组件的装置,所述电极组件包括阴极、阳极以及介于所述阴极和阳极之间的隔板,所述阴极、阳极以及介于所述阴极和阳极之间的隔板以此次序通过热结合而被层叠,所述装置包括:进口,通过所述进口供给具有阴极/隔板/阳极层叠结构的片材;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加热所述片材,由此在所述阴极、所述隔板和所述阳极之间引起热结合;出口,通过所述出口排出被热结合的所述片材;和输送器,所述输送器将所述片材输送通过所述进口、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出口,其中,在所述输送器接触所述片材的顶部和底部中的至少一个的状态下,所述输送器向所述片材施加输送驱动力,并且所述加热器直接加热所述输送器的接触所述片材的区域,由此向所述片材传递热结合能量。根据本发明,加热器直接地加热输送器的接触片材的区域,由此向片材传递热结合能量。结果,片材的加热和输送能够同时地执行,并且由摩擦引起的问题诸如过程速率的降低或者缺陷的发生能够因此得以克服。例如,片材是其中电极组件被布置于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隔板上的材料,所述电极组件具有其中阴极和阳极按照这个次序层叠从而在其间置入隔板的结构。这里,类似分离器,隔板具有多孔结构,因此在所制造的二次电池中,在将阴极与阳极电隔离的同时允许离子诸如锂离子的渗透。这种片材被以预定速率移动。相应地,为了将片材加热预定时间,根据速率-时间-距离的关系式,要求遍布特定长度的加热。相应地,任何输送器可以被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层叠装置,只要它以预定长度接触片材并且同时地执行加热和输送即可。

在优选实施例中,输送器可以包括沿着一个方向旋转的一对棍和在接触片材时被辊旋转的旋转皮带。在该结构中,通过控制辊的中央轴线的长度,辊和被辊旋转的旋转皮带能够控制加热时间。如以上限定地,输送器在输送器接触片材的顶部和底部中的至少一个的状态下向片材施加输送驱动力,优选地,输送器可以在输送器接触片材的顶部和底部的状态下向片材施加输送驱动力。在稳定输送方面,与输送器接触片材的顶部或者底部的状态相比,在输送器接触片材的顶部和底部两者的状态下,向片材施加输送驱动力是优选的。在该结构中,隔板优选地被布置于片材的顶部和底部两者上。当在片材中电极暴露到外侧时,阴极材料和阳极材料在输送期间可能被分离。在某些情形中,为了防止在层叠装置和隔板之间的粘附,可以在片材和层叠装置之间布置另外的保护膜。在此情形中,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任何保护膜,只要它在层叠温度下不被改变并且不被粘附到隔板即可。例如,隔板可以是聚烯烃薄膜、聚乙烯薄膜、聚碳酸酯薄膜、橡胶薄膜等。
在具体实施例中,输送器可以包括:布置于片材的顶部上的一对第一棍和接触片材的顶部且被第一辊旋转的第一旋转皮带;以及布置于片材的底部上的一对第二辊和接触片材的底部且被第二辊旋转的第二旋转皮带。优选地,输送器的旋转皮带可以被加热器加热。在此情形中,加热器直接地加热旋转皮带,这是输送器直接地接触片材的区域,由此最小化不必要的热能损失。相应地,加热器优选地布置成与旋转皮带的接触片材的区域相邻,从而使得加热器加热接触片材的旋转皮带区域。可以使用任何旋转皮带,而无论旋转皮带的类型如何,只要旋转皮带能够传导热量并且具有使得其能够被辊旋转的柔韧性即可。优选地,旋转皮带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另外,就装置的制造成本、热能传导、容易维护等而言,在金属材料中,不锈钢是更加优选的。在根据本发明的层叠装置中,加热器温度优选地是80°C到105°C。当加热器温度低于80°C时,达到层叠温度所要求的时间可能被延长。另一方面,当加热器温度高于105°C时,保护膜可能由于玻璃晶化而粘附到输送器的表面,因此导致不能加工。因此,加热器温度更加优选地是90°C到103°C。在根据本发明的层叠装置中,片材的输送速率优选地是400mm/s到450mm/s。

可以根据过程适当地控制片材的输送速率。然而,优选地,通过允许片材以如上限定的输送速率穿过层叠装置而完成所期望的层叠,从而防止层叠过程成为总体过程的瓶颈。在此情形中,利用加热器导致的片材的温度升高速率优选地是20°C /sec或者更高,更加优选地是30°C /sec到50°C /sec。为了在输送速率下执行层叠,存在对于在1.5秒内从室温达到64.5°C的目标温度的隔板或者分离器的需要。即,为了在1.5秒内将温度升高30°C到45°C,要求所述升高温度速率。在优选实施例中,加热器和输送器被布置在气密的腔室中,并且腔室温度可以被设为比空气温度高20°C到70°C。当加热器和输送器被暴露于外侧时,可能发生热能损失。相应地,为了防止这种损失,加热器和输送器优选地被布置在气密的腔室中并且腔室的内部温度更加优选地被设为比空气温度高20°C到70°C,从而由在腔室的内部温度与加热器和输送器的温度之间的差异引起的热能损失能够被最小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所述装置制造的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具有其中阴极和阳极被层叠从而在其间置入隔板的结构。例如,通过向阴极集电器施加通过将包含阴极活性材料的阴极混合物与溶剂诸如NMP混合而制备的悬浮液,随后进行干燥和轧制而生产阴极。除了阴极活性材料,阴极混合物还可以可选地包含诸如传导材料、粘结剂或者填料的成分。作为引起电化学反应的物质,阴极活性材料是包括两种或者更多种过渡金属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并且其实例包括但是不限于:被一种或者更多种过渡金属取代的层状化合物诸如锂钴氧化物(LiCoO2)或者锂镍氧化物(LiNiO2);被一种或者更多种过渡金属取代的锂锰氧化物;由化学式LiNihMyO2表示的锂镍氧化物(其中M=Co、Mn、Al、Cu、Fe、Mg、B、Cr、Zn或者Ga,锂镍氧化物在所述元素中包括一种或者更多种元素,0.01 ^ y ^ 0.7);
由 LiLzNibMncCo1-(b+c+d)Md0 (2_e)Ae 诸如 LiLzNiv3Cov3Mniy3O2 或者 Li 1+zNi。.4^0.4。〇0.2〇2 (其
中-0.5 彡 Z 彡 0.5,0.1 彡 b 彡 0.8,0.1 彡 C 彡 0.8,0 彡 d 彡 0.2,0 彡 e 彡 0.2,b+c+d〈l,M=Al、Mg、Cr、T1、Si或者Y,A=F, P或者Cl)表示的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和由化学式Li1+xM1-yM> yP04_zXz表示的橄榄石锂金属磷酸盐(其中M=过渡金属,优选地Fe、Mn、Co或者N1、M’ =AUMg 或者 Ti,X=F、S 或者 N,-0.5 ^ x ^ +0.5,0 ^ y ^ 0.5 并且 0 彡 z 彡 0.1)。基于包括阴极活性材料的混合物的总重量,通常按照重量的1%到30%的量添加传导材料。可以无具体限制地使用任何传导材料,只要它具有适当的传导性而不在电池中引起不利的化学变化即可。传导材料的实例包括:包括石墨的传导材料;炭黑诸如碳黑、乙炔黑、科琴黑、槽黑、炉黑、灯黑和热炭黑;传导纤维诸如碳纤维和金属纤维;金属粉末诸如碳氟化物粉末、铝粉末和镍粉末;传导晶须诸如氧化锌和钛酸钾;传导金属氧化物诸如氧化钛;和聚亚苯基衍生物。粘结剂是增强电极活性材料到传导材料和集电器的粘结的成分。基于包括阴极活性材料的混合物的总重量,粘结剂通常按照重量的1%到30%的量添加。粘结剂的实例包括聚乙二烯、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CMC)、淀粉、羟丙纤维素、再生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EPDM)、磺化EPDM、丁苯橡胶、氟橡胶和各种共聚物。填料是可选地用于抑制电极膨胀的成分。可以无具体限制地使用任何填料,只要它不在制造的电池中引起不利的化学变化并且是纤维材料即可。填料的实例包括:烯聚合物诸如聚乙烯和聚丙烯;和纤维 材料诸如玻璃纤维和碳纤维。阴极集电器通常被制造成具有3 y m到500 U m的厚度。可以无具体限制地使用任何阴极集电器,只要它具有适当的传导性且不在制造的电池中引起不利的化学变化即可。阴极集电器的实例包括不锈钢、铝、镍、钛、烧结碳,以及利用碳、镍、钛或者银进行表面处理的铝或者不锈钢。这些集电器在其表面上包括精细的不规则部从而增强到电极活性材料的粘附。另外,可以以包括薄膜、片材、箔、网、多孔结构、泡沫和无纺织物的各种形式使用集电器。例如,通过向阳极集电器施加通过将包含阳极活性材料的阳极混合物与溶剂诸如NMP混合而制备的悬浮液,随后进行干燥而生产阳极。阳极混合物还可以可选地包含诸如如上所述的传导材料、粘结剂或者填料的成分。阳极活性材料的实例包括:碳和石墨材料诸如天然石墨、人造石墨、膨胀石墨、碳纤维、硬碳、碳黑、碳纳米管、二萘嵌苯、活性碳;能够与锂形成合金的金属、诸如Al、S1、Sn、Ag、B1、Mg、Zn、In、Ge、Pb、Pd、Pt和Ti和包含这些元素的化合物;碳和石墨材料与金属及金属化合物的复合物;以及含锂氮化物。在这些中,碳基活性材料、硅基活性材料、锡基活性材料或者硅碳基活性材料是更加优选的。材料可以单独地使用或者以其中的两种或者更多种相组合的方式使用。阳极集电器通常被制造成具有3 y m到500 u m的厚度。可以无具体限制地使用任何阳极集电器,只要它具有适当的传导性而不在电池中引起不利的化学变化即可。阳极集电器的实例包括铜、不锈钢、铝、镍、钛、烧结碳,利用碳、镍、钛或者银进行表面处理的铜或者不锈钢,以及铝镉合金。类似于阴极集电器,阳极集电器在其表面上包括精细的不规则部从而增强到电极活性材料的粘附。另外,可以以包括薄膜、片材、箔、网、多孔结构、泡沫和无纺织物的各种形式使用集电器。隔板被置入阴极和阳极之间。作为隔板,使用具有高离子渗透性和机械强度的绝缘薄膜。隔板典型地具有0.01 i! m到10 i! m的孔径和5 i! m到300 u m的厚度。使用由具有耐化学性和疏水性的烯烃聚合物诸如聚丙烯和/或玻璃纤维或者聚乙烯制成的薄板或者无纺织物作为隔板。当采用固体电解质诸如聚合物作为电解质时,固体电解质还可以用作隔板和电解质两者。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其中电极组件连同包含锂盐的非水电解质一起被密封在电池外壳中的结构的二次电池。包含锂盐的非水电解质由非水电解质和锂盐构成,并且优选的电解质的实例包括非水有机溶剂、有机固体电解质、无机固体电解质等。非水溶剂的实例包括非质子有机溶剂诸如N-甲基-2-吡咯烷酮、丙烯碳酸酯、碳酸亚乙酯、丁二碳酸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Y-丁内酯、乙二醇二甲醚、四羟基法郎(tetrahydroxy franc)>2-甲基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1、3_二氧戍环、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氧戊环、乙腈、硝基甲烷、甲酸甲酯、乙酸甲酯、磷酸三酯、原甲酸甲酯、二氧戊环衍生物、环丁砜、甲基环丁砜、1、3_ 二甲基-2-咪唑烷酮、碳酸丙烯酯衍生物、四氢呋喃衍生物、乙醚、丙酸甲酯和丙酸乙酯。有机固体电解质的实例包括聚乙烯衍生物、聚环氧乙烷衍生物、聚环氧丙烷衍生物、磷酸酯聚合物、聚搅拌赖氨酸(poly agitation lysine)、聚酯硫化物、聚乙烯醇、聚偏二氟乙烯和包含离子离解族的聚合物。无机固体电解质的实 例包括锂的氮化物、卤化物和硫酸盐诸如Li3N、Lil、Li5NI2, Li3N-Li1-LiOH, LiSiO4, LiSiO4-Li1-LiOH, Li2SiS3、Li4SiO4, Li4SiO4-Li1-LiOH 和Li3P04-Li2S_SiS2。锂盐是易于溶解在上述非水电解质中的材料并且其实例包括LiCl、LiBr, Lil、LiClO4' LiBF4' LiB10Cl10' LiPF6, LiCF3SO3' LiCF3CO2' LiAsF6' LiSbF6' LiAlCl4' CH3SO3Li'CF3S03L1、(CF3SO2) 2NL1、氯硼烷锂、低脂肪族羧酸锂、锂四苯基硼酸盐和酰亚胺。另外,为了改进充电/放电特性和阻燃性,例如嘧唆,亚磷酸三乙酯,三羟乙基胺,环醚,乙二胺,n-甘醇二甲醚,hexaphosphoric triamide,硝基苯衍生物,硫磺,醌,N-取代恶唑烷酮,N、N-取代咪唑啉,乙二醇烷基醚,铵盐,吡咯,2-甲氧基乙醇,三氯化铝等可以被添加到非水电解质。如果有必要,为了赋予不燃性,非水电解质可以进一步包括包含卤素的溶剂诸如四氯化碳和乙烯三氟化物。此外,为了改进高温存储特性,非水电解质可以进一步包含二氧化碳气体等。电池外壳可以是层压板被热结合于此的柱形罐、矩形罐或者袋。在这些中,由于袋形外壳的诸如低重量、低制造成本和形状容易改变的优点,通常可以使用袋形外壳。层压板包括其中执行热结合的内部树脂层、屏障金属层以及提供耐久性的外部树脂层。外部树脂层应该具有卓越的外部环境耐受性,因此要求预定水平或者更大的抗拉强度和抗气候性。在这方面,用于外部涂层层的聚合树脂可以包含呈现卓越抗拉强度和抗气候性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者定向尼龙。另外,外部涂层由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制成和/或在其外表面处设置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层。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相比,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即使在小厚度下也呈现卓越的抗拉强度和抗气候性并且因此适合于作为外部涂层使用。用于内部树脂层的聚合树脂可以是具有热粘结性质(热粘附性质)、低的电解质溶液吸水性以防止电解质溶液渗透到其中并且不被电解质溶液膨胀或者沉积的聚合树脂并且更加优选地是氯化聚丙烯(CPP)薄膜。在优选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层压板可以包括具有5 y m到40 y m的厚度的外部涂层、具有20 ii m到150 u m的厚度的屏障层以及具有10 y m到50 y m的厚度的内部密封剂层。当层压板的各个层的厚度过度地小时,不能预期材料的屏障性能和强度的改进,并且在另一方面,当厚度过度地大时,不利地,可加工性劣化并且薄板的厚度增加。这种二次电池可以用于被用作小型装置的电源的电池单元并且可以用于中型和大型电池模块的单元电池,所述中型和大型电池模块包括被用作要求高温稳定性、长周期特性和高速率特性等的中型和大型装置的电源的多个电池单元。优选的中型和大型装置的实例包括但是不限于:利用电池驱动马达提供动力的动力工具;包括电动车辆(EV)、混合电动车辆(HEV)和插电式混合电动车辆(PHEV)的电动车辆;包括电动自行车(E-bikes)、电动踏板车(E-scooter)的电动双轮车辆;电动高尔夫球车;电力存储系统等。


结合附图,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其它优点,其中:图1是示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层叠装置的概略视图;并且图2是示出根据接触加热的片材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参考以下实例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这些实例仅仅被提供用于示意本发明并且不应该被理解成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图1是示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层叠装置的概略视图。参考图1,层叠装置100包括:通过其供给片材200的进口 110 ;接触片材200并且执行输送的第一和第二旋转皮带131和132 ;分别地旋转第一和第二旋转皮带131和132的第一和第二辊121a、121b、122a、122b ;加热第一和第二旋转皮带131和132并且由此加热片材200的加热器140 ;和通过其排出片材200的出口 150。片材200是其中电极组件的单元电池被布置于隔板上的构件并且单元电池可以是全电池(full cell)或者二分电池(b1-cell)(未示出)。作为单元电池,全电池具有其中阴极和阳极分别地被布置在电池的两侧处的阴极/隔板/阳极的单元结构。这种全电池的实例包括阴极/隔板/阳极电池(最基本结构)、阴极/隔板/阳极/隔板/阴极/隔板/阳极等。另外,作为单元电池,二分电池是其中相同电极被布置在电池的两侧处的电池,诸如阴极/隔板/阳极/隔板/阴极单元结构或者阳极/隔板/阴极/隔板/阳极单元结构。通常,具有阴极/隔板/阳极/隔板/阴极结构的电池被称作“C型二分电池”,并且具有阳极/隔板/阴极/隔板/阳极结构的电池被称作“A型二分电池”。即,其中阴极被布置在电池的两侧处的电池被称作“C型二分电池”,而其中阳极被布置在电池两侧处的电池被称作“A型二分电池”。
构成这些二分电池的阴极、阳极和隔板的数目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布置在电池的两侧处的电极相同即可。在通过进口 110供给片材200之前,保护膜210被布置在片材200的顶部和底部上。保护膜210防止例如在布置于片材200的顶部上的电极直接地接触旋转皮带131和132时可能发生的阴极和阳极材料的分离并且防止布置于片材200的底部上的隔板粘附到旋转皮带131和132。在通过出口 150排出层叠的片材之前,收集这种保护膜210。第一辊121a和121b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允许第一旋转皮带131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由此从片材200的左侧向右侧施加输送作用力。另外,与第一辊121a和121b相反,第二辊122a和122b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允许第二旋转皮带132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由此从片材200的左侧向右侧施加输送作用力。在层叠期间,利用腔室300,层叠装置100是气密的。通过在气密的腔室300中执行层叠,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热损失并且能够实现更加有效的层叠。为了减少热损失,腔室300被设为比空气温度高20°C到70°C的温度。图2是示出根据接触加热的片材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参考图2,当在加热器和片材之间的距离是Imm时,理论分析值等同于试验值,并且在3秒内温度被升高到53°C。在直接加热的情形中,温度升高的理论分析值在1.5秒内是82°C。另一方面,由实际的直接加热获得的试验值在1.5秒内是66°C。从这些结果,能够看到的是,直接(接触)加热使得能够比传统的间接加热快两倍或者更多倍地升高到目标温度,因此减少层叠时间。虽然已经为了阐释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偏离如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修改、添加和替代都是可能的。工业实用性根据前述内容显而易见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层叠装置在直接接触片材的同时执行加热和输送,由此在短时间内完成层叠并且有助于改进总体过程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层叠电极组件的装置,所述电极组件包括阴极、阳极以及介于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之间的隔板,所述阴极、阳极以及介于所述阴极和阳极之间的隔板以此次序通过热结合而被层叠,所述装置包括: 进口,通过所述进口供给具有阴极/隔板/阳极的层叠结构的片材;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加热所述片材,由此在所述阴极、所述隔板和所述阳极之间引起热结合; 出口,通过所述出口排出被热结合的所述片材;和 输送器,所述输送器将所述片材输送通过所述进口、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出口, 其中,在所述输送器接触所述片材的顶部和底部中的至少一个的状态下,所述输送器向所述片材施加输送驱动力,并且,所述加热器直接加热所述输送器的接触所述片材的区域,由此向所述片材传递轻微的热结合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输送器包括:一对辊,所述一对辊沿着一个方向旋转;和旋转皮带,在所述旋转皮带接触所述片材的同时,所述旋转皮带被所述辊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输送器接触所述片材的顶部和底部的状态下,所述输送器向所述片材施加输送驱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输送器包括: 布置于所述片材的顶部上的一 对第一辊和接触所述片材的顶部且被所述第一辊旋转的第一旋转皮带;以及 布置于所述片材的底部上的一对第二辊和接触所述片材的底部且被所述第二辊旋转的第二旋转皮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输送器的所述旋转皮带被所述加热器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加热器被布置成与所述旋转皮带的接触所述片材的区域相邻,使得所述加热器加热所述旋转皮带的接触所述片材的所述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旋转皮带由金属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旋转皮带由不锈钢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加热器的温度是80°C到105°C。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片材的输送速率是400mm/s到450mm/s。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由所述加热器导致的所述片材的温度升高速率是20°C /sec或者更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由所述加热器导致的所述片材的温度升高速率是 300C /sec 到 500C /sec。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加热器和所述输送器被布置在气密的腔室中,并且所述腔室被设定为处于比空气温度高20°C到70°C的温度。
14.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制造的电极组件。
15.一种二次电池,其中,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极组件连同电解质溶液一起被密封在电池外壳中。
16.一种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作为单元电池的两个或者更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二次电池。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电池组被用作电动车辆(EV)、混合电动车辆(HEV)、插电式混合电动车辆(PHEV)或者电 力存储系统的电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层叠的装置,其是一种通过将具有如下结构的电极组件热结合而用于层叠的装置,在所述结构中,阳极和阴极利用在其间的隔离膜而相继地堆叠,并且所述装置包括进口部分,具有阳极、隔离膜和阴极被堆叠的结构的片材进入所述进口部分;加热部分,用于加热片材并且在阳极、隔离膜和阴极之间引起热结合;用于排出被热结合的片材的排出部分;和输送部分,用于经由进口部分、加热部分和排出部分输送片材,其中,输送部分在与片材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接触的同时向片材提供转移驱动力,并且其中,加热部分直接加热输送部分的接触片材的区域,从而向片材传递用于热结合的能量。
文档编号B60L11/18GK103238248SQ201180057959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日
发明者闵基泓, 黄成敏, 赵知勋, 郑太允, 孙正三, 韩昌敏, 郑守泽, 白贤淑, 金省炫, 金奭镇, 宋基勋, 朴相赫, 李汉成, 金炳根 申请人:株式会社Lg 化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