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009134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车辆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用于多用途车辆的充气车辆轮胎,该充气车辆轮胎具有胎体;具有在该胎体外径向地形成的带束;并且具有在该带束外径向地形成于带束上的成形胎面,其中该带束由至少三个带束帘布层形成,这至少三个带束帘布层从径向内部到径向外部是彼此上下安排的,其中该径向内部带束帘布层和径向外部带束帘布层为具有钢制平行强度构件的工作帘布层,这些强度构件嵌入橡胶中,其中径向内部工作帘布层中的强度构件在它们的取向中相对于圆周方向U围起角度α,其中10°≤α≤45°,并且径向外部工作帘布层中的强度构件相对于圆周方向U围起角度γ,其中10°≤γ≤45°,其中,当在车辆轮胎的圆周方向U上观察时,一个工作帘布层中的强度构件具有与另一个工作帘布层中的强度构件相反的轴向倾斜方向,并且在10%的断裂强度下,这两个工作帘布层中的强度构件分别具有延伸D,0.22%≤D≤0.4%,并且其中安排在这两个工作帘布层之间的带束帘布层是实施为具有平行强度构件的零度帘布层的带束帘布层,这些平行强度构件嵌入橡胶中并且在它们的取向中相对于圆周方向U围起角度β,其中0°≤β≤5°。

背景技术:
用于多用途车辆的常规充气轮胎通常具有采用被称为三角构型的构型的一种四帘布层带束,在该构型中,两个工作帘布层在径向上是彼此上下安排的,这些工作帘布层中的钢帘线相对于圆周方向成约15°至30°的角度,其中一个工作帘布层中的钢帘线与第二个工作帘布层中的钢帘线以不同的轴向A倾斜。其结果是,这些工作帘布层形成斜纹组件。在这样的带束中,通常存在一个被实施为隔离帘布层的带束帘布层,这个带束帘布层位于这些工作帘布层下面,这些带束帘布层中的钢帘线相对于圆周方向成45°至60°的角度,其结果是,这些工作帘布层中的帘线与隔离帘布层中的帘线形成三角形组件。另外,在这两个工作帘布层上方通常形成一个额外的保护性帘布层(这个保护性帘布层形成了第四个带束帘布层),这个保护性帘布层中的钢帘线也相对于该车辆轮胎的圆周方向成约15°至30°的角度。这样的带束具有有限的圆周强度。由此产生的移动带束边缘的可能性,会对轮胎的耐用性具有不利影响。该带束在操作过程中还要承受径向膨胀。这种发展会导致轮胎过度的不均匀磨损。还已知形成用于多用途车辆的充气轮胎,这些充气轮胎具有一种四帘布层安排,这种四帘布层安排具有一个径向内部隔离帘布层,这个隔离帘布层具有多个钢帘线,这些钢帘线相对于圆周方向围起约45°至65°的角度;具有两个工作帘布层,这两个工作帘布层形成于隔离帘布层的上方并且用常规方式形成其钢帘线的斜纹组件,其中这些钢帘线的取向在各自的情况下都是约为15°至30°;并且具有第四带束帘布层,该第四带束帘布层在这两个工作帘布层外在径向上形成于外部工作帘布层上并且实施为称为零度帘布层的帘布层,其中该零度帘布层中由钢帘线组成的强度构件在圆周方向上基本上取向为相对于圆周方向成0°至2.5°的角度。在这样的构造中,带束的圆周强度是增加的,这对于带束的耐用性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零度帘布层的影响对于径向外部工作帘布层而言基本上是有限的。不过,内部工作帘布层被形成有残余的移动性,仍对耐用性和磨损具有不利影响。此外,顺带说一下,已经提出了一种用于多用途车辆的充气轮胎的构造,这种构造具有一种带束安排,在这种安排中一个零度帘布层径向地形成于两个工作帘布层之间。在所提出的这些实施例中,这两个工作帘布层继续是形成为斜纹组件并且它们的钢帘线在各自的情况下的取向都是相对于圆周方向成约18°的角度。实际上,与用于多用途车辆的常规充气轮胎相比,此实施例准许高水平的圆周强度和改进的耐用性以及改进的磨损性能。这些已知的工作帘布层中的钢帘线通常为3×0.20+6×0.35NT类型的钢帘线。为了使具有1700N的断裂强度F并且在10%的断裂强度下延伸小于0.15%的这些钢帘线保持足够的耐刺穿性,具有相对较薄截面的多个钢帘线以高安排密度形成于工作帘布层中。将会促进带束耐用性的具有大截面厚度的钢帘线因此可仅在有限程度上使用。即使使用它们,它们也会导致高安排密度,此高安排密度对于限制刺穿风险、大的带束帘布层重量、大量材料以及对磨损的消极影响而言是必要的。US5,772,810A披露了一种用于多用途车辆的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有一种采用了零度帘布层的带束帘布层设计,该零度帘布层实施在具有此类不可延伸的强度构件的两个工作帘布层之间。在US5,772,810A中,提出了将工作帘布层连接到零度帘布层外,以便克服与具有不可延伸的强度构件的这些带束帘布层设计相关联的问题,所述问题涉及由于不可延伸的强度构件的带束边缘移动而导致的有限的带束耐用性。DE102010016569.7披露了一种用于多用途车辆的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有一种带束安排,该带束安排具有另一种带束设计,该带束设计采用了径向地实施在这两个工作帘布层之间的零度帘布层。这两个工作帘布层还实施为斜纹组件。这两个工作帘布层中的强度构件是可延伸的,在10%的断裂强度下延伸了D,0.22%≤D≤0.4%。与先前已知的用于多用途车辆的充气轮胎相对比,其中先前已知的充气轮胎的带束中的工作帘布层中的强度构件是用不可延伸的强度构件来实施的,从本申请案中得知的用于多用途车辆的充气轮胎准许通过具有可延伸强度构件的此实施例、利用将零度帘布层安排在工作帘布层之间的优点,来显著地改善了带束的耐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现在基于的目标是进一步减少用于多用途车辆的充气车辆轮胎的滚动阻力,该充气车辆轮胎具有一个胎体;具有在该胎体外径向地形成的一个带束;并且具有在该带束外径向地形成于该带束上的一个成形胎面,其中该带束由至少三个带束帘布层形成,这至少三个带束帘布层从径向内部到径向外部是彼此上下安排的,其中径向内部带束帘布层和径向外部带束帘布层为具有钢制平行强度构件的径向内部工作帘布层和径向外部工作帘布层,这些强度构件被嵌入橡胶中,其中该径向内部工作帘布层中的这些强度构件在它们的取向中相对于圆周方向U围起一个角度α,其中10°≤α≤45°,并且该径向外部工作帘布层中的这些强度构件相对于该圆周方向U围起一个角度γ,其中10°≤γ≤45°,其中,当在该车辆轮胎的该圆周方向U上观察时,该径向内部工作帘布层中的这些强度构件具有与该径向外部工作帘布层中的这些强度构件相反的一个轴向倾斜方向,并且在10%的断裂强度下,这两个工作帘布层中的一个工作帘布层中的这些强度构件分别具有一个延伸D,0.22%≤D≤0.4%,并且其中安排在这两个工作帘布层之间的该带束帘布层是这样一种带束帘布层:它被实施为具有多个平行的强度构件的一个零度帘布层,这些强度构件被嵌入橡胶之中并且在它们的取向中相对于该圆周方向U围起一个角度β,其中0°≤β≤5°。该目标是根据本发明借助一种特别用于多用途车辆的充气车辆轮胎的实施例来实现的,该充气车辆轮胎具有胎体;具有在该胎体外径向地形成的带束;并且具有在该带束外径向地形成于带束上的成形胎面,其中该带束由至少三个带束帘布层形成,这至少三个带束帘布层从径向内部到径向外部是彼此上下安排的,其中该径向内部带束帘布层和径向外部带束帘布层为具有钢制平行强度构件的工作帘布层,这些强度构件嵌入橡胶中,其中径向内部工作帘布层中的强度构件在它们的取向中相对于圆周方向U围起角度α,其中10°≤α≤45°,并且径向外部工作帘布层中的强度构件相对于圆周方向U围起角度γ,其中10°≤γ≤45°,其中,当在车辆轮胎的圆周方向U上观察时,一个工作帘布层中的强度构件具有与另一个工作帘布层中的强度构件相反的轴向倾斜方向,并且在10%的断裂强度下,这两个工作帘布层中一者,确切地说是两者中的强度构件分别具有延伸D,0.22%≤D≤0.4%,并且其中安排在这两个工作帘布层之间的带束帘布层是实施为具有平行强度构件的零度帘布层的带束帘布层,这些平行强度构件被嵌入橡胶中并且在它们的取向中相对于圆周方向U围起角度β,其中0°≤β≤5°,其中这两个工作帘布层均被制造得比实施为零度帘布层的带束帘布层宽并且在充气车辆轮胎的轴向A上在实施为零度帘布层的带束帘布层外的两侧上沿着延伸区段彼此接触地连接,该延伸区段的长度为p>0mm,在该延伸区段中,一个工作帘布层中的强度构件相对于另一个工作帘布层中的强度构件的距离s(在径向R上测量)被实施为s≤1.5mm。此实施例确保了带束内的两个工作帘布层在围封在工作帘布层之间的零度帘布层外的轴向延伸区域中在延伸区域p之上的紧密连接。高水平的带束耐用性由具有带束帘布层的实施例来实现,这些带束帘布层具有可延伸的强度构件以及实施在这些带束帘布层之间的零度帘布层。工作帘布层在零度帘布层之外的额外连接减小了带束的帘线端区域中出现的应力以及它们在此带束中的移动性,其结果是减小了滚动阻力。其结果是,实施在两个工作帘布层之间的零度帘布层的实施例的优点可以与高水平的带束耐用性和低的滚动阻力一起成为可能。其中发生连接的延伸长度p实施为5mm≤p≤15mm的充气车辆轮胎的实施例是特别有利的。其结果是,工作帘布层之间的移动可以随着紧密连接而可靠地减少,并且可以提高滚动阻力。一个充气车辆轮胎的实施例是特别有利的,即,其中这两个工作帘布层在背对带束帘布层指向的轴向上从连接的长度p的延伸区段开始、彼此不接触地延伸过长度t的延伸区段,其中5mm≤t≤10mm,并且这两个工作帘布层中的一个结束于此,其中在长度t的延伸区段中,在径向R上测量的、一个工作帘布层中的强度构件相对于另一个工作帘布层中的强度构件的距离s1(确切地说沿着延伸区段直至该一个工作帘布层的边缘不断地增加)被实施为s1>1.5mm,确切地说s1<5mm。其结果是,带束的滚动阻力和耐用性可以被最优化,因此轮胎的滚动阻力和耐用性可以被最优化。一个充气车辆轮胎的实施例是特别有利的,即,其中这两个工作帘布层的至少一个工作帘布层,确切地说是这两个工作帘布层中,的强度构件在各自的情况下都具有断裂强度F,其中F>1800N,确切地说其中F>2500N。其结果是,用于防止帘线断裂的最佳耐刺穿性与良好的磨损性和高水平的耐用性一起成为可能。一个充气车辆轮胎的实施例是特别有利的,即,其中这两个工作帘布层的至少一个中,确切地说是这两个工作帘布层中的强度构件,在10%的断裂强度下各自具有延伸D,0.28%≤D≤0.32%。该延伸还准许相对较小的石子发生移动,同时抗剪强度足够高以便能获得最佳的磨损性。一个充气车辆轮胎的实施例是特别有利的,即,其中具有被嵌入橡胶中的多个平行的强度构件的另一个带束帘布层是在径向外部工作帘布层的外部径向地形成在外部工作帘布层上,因为这个额外的外部带束帘布层可以进一步提高防刺穿保护。一个充气车辆轮胎的实施例是特别有利的,即,其中这另一个带束帘布层被实施为一个零度帘布层,该零度帘布层中的多个强度构件在它们的取向中相对于充气车辆轮胎的圆周方向U围起一个角度δ,其中0°≤δ≤5°,因为其结果是圆周力基本上分布在两个带束帘布层之间。其结果是,当在轮胎的使用过程中发生可能过高的负荷时,可以进一步地阻碍帘线断裂。一个充气车辆轮胎的实施例是特别有利的,即,其中这个额外的带束帘布层中的强度构件在它们的取向中相对于充气车辆轮胎的圆周方向U围起一个角度δ,其中10°≤δ≤90°,确切地说其中15°≤δ≤45°。用这种方式使用的抗剪强度对于用额外的防石子刺穿保护来实现均匀的磨损图案而言具有积极的影响。一个充气车辆轮胎的实施例是特别有利的,即,其中具有被嵌入橡胶中的多个平行的强度构件的另一个带束帘布层是在径向内部工作帘布层的内部径向地形成在胎体与径向内部工作帘布层之间,该另一个带束帘布层中的强度构件在它们的取向中相对于该充气车辆轮胎的圆周方向U围起角度ε,确切地说其中45°≤ε≤90°,因为这个额外形成的隔离帘布层提供了从胎体进入由这些带束帘布层形成的带束中的最佳的力通量,并且还减少了这些工作帘布层的移动并且因此进一步改进耐用性。一个充气车辆轮胎的实施例是特别有利的,即,其中这两个工作帘布层的径向外部在该充气车辆轮胎中在其轴向范围内被制造得小于这两个工作帘布层的径向内部,其中,确切地说这两个工作帘布层的径向外部在这两个工作帘布层的径向内部的轴向范围区域之内的两个轴向侧上结束。这样可以避免外部工作帘布层在这些肩区域中承受一个大量值的移动的情况。因此,耐用性可以进一步改进。一个充气车辆轮胎的实施例是特别有利的,即,其中该/这些零度帘布层中的这些强度构件是由钢制成的强度构件。这进一步促进高水平的圆周强度、良好的耐用性以及均匀的磨损。一个充气车辆轮胎的实施例是特别有利的,即,其中这些强度构件至少是安排在这些工作帘布层之间的零度帘布层的高伸长帘线。其结果是,使得带束在构造过程中的升高可以容易地成为可能。一个充气车辆轮胎的实施例是特别有利的,即,其中额外的带束帘布层中的强度构件是由钢制成的强度构件,因为这样易于促进良好的防刺穿保护。附图说明下面将参照在图1至图7中示意性地展示出的一种采用径向设计的用于多用途车辆的充气轮胎的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解释。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用于多用途车辆的采用径向设计的充气车辆轮胎的截面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带束根据图1的剖面II-II的平面图,其中出于简化而未展示出轮胎的所有其他部件,图3以一种类似于图1中展示的方式示出了具有一种替代的带束实施例的充气车辆轮胎的细节的截面图,图4示出了图3中的带束根据图3的剖面IV-IV的平面图,其中出于简化而未展示出轮胎的所有其他部件,图5以类似于图1中展示的方式示出了具有该带束的另一种替代性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截面图的细节,图6示出了图5的带束根据图5的剖面VI-VI的平面图,其中出于简化而未展示出轮胎的所有其他部件,以及图7示出了图1中的充气车辆轮胎的带束边缘区段的截面图,其中详细展示了连接,以便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带束的工作帘布层的连接的实施例,还作为实例解释了根据图3和图5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附图标记说明1胎圈区域2侧壁3胎冠区域4胎圈芯5胎体6尖端7胎体翻转部8胎圈加强条9带束10成形的胎面11侧壁橡胶条12内层13带束帘布层(径向内部工作帘布层)14带束帘布层(零度帘布层)15带束帘布层(径向外部工作帘布层)16第一额外带束帘布层17第二额外带束帘布层23强度构件24强度构件25强度构件26强度构件27强度构件具体实施方式图1和图2示出了一种用于多用途车辆的采用径向设计的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有在该车辆轮胎的方向R上延伸的两个侧壁2,以及被轴向地形成在它们之间的一个胎冠区域3。这些侧壁在它们的在径向上向内指向的延伸端上各自形成有一个胎圈区域1,在该胎圈区域1中形成了一种采用已知设计的胎圈芯4,该胎圈芯在圆周方向U上具有高的拉伸强度并且在该圆周方向上延伸过该轮胎的圆周。这些胎圈芯4是由钢丝以一种已知的方式卷绕而形成的,该钢丝在该充气车辆轮胎的圆周方向U上延伸并且被嵌入橡胶中。截面是三角形的一个尖端6是通过一种硬橡胶材料形成在胎圈芯4上的。该充气车辆轮胎形成有一个胎体5,该胎体从该充气车辆轮胎的左侧胎圈区域1中所形成的胎圈芯4开始,在该充气车辆轮胎的径向R上向外延伸穿过左侧的侧壁2远至胎冠区域3,并且在胎冠区域3中在该充气车辆轮胎的轴向A上延伸远至右侧的侧壁2,并且在该充气车辆轮胎的右侧的侧壁2中径向地向内延伸远至在右侧的侧壁2的胎圈区域1中所形成的胎圈芯4。该胎体被形成为一个折叠的部分7,该部分在两个胎圈区域1中向外径向延伸,在各自的情况下都沿着胎圈芯4的轴向内侧最远至对应的胎圈芯4的径向内侧,然后该胎体被形成为沿着胎圈芯4的径向内侧在轴向上最远至胎圈芯4的轴向外侧的一个延伸部并且接下来该胎体被形成为在胎圈芯4的轴向外侧上的一个延伸部。胎体5以其折叠部分7沿着尖端6的轴向外侧延伸并且在尖端6的轴向外侧上结束。该胎体是,以一种已知的但未更加详细展示的方式,由一种胎体帘布层形成的,该帘布层在圆周方向U上延伸过该充气车辆轮胎的整个圆周并且具有多个平行的帘线(例如钢帘线),这些帘线被嵌入在橡胶中并且在这些侧壁2的区域中基本上在径向R上延伸并且在该胎冠区域中基本上在轴向A上延伸。一个由已知的、确切地说是空气非渗透性的橡胶材料构成的内层12,在指向该轮胎内部的胎体5的侧面上从左侧的胎圈区域1延伸远至右侧的胎圈区域1。延伸过该充气车辆轮胎的整个圆周的一个额外的胎圈加强条8被对应地形成在背对胎圈芯4指向的胎体5的侧面上的胎圈区域1中。胎圈加强条8是,例如,一种被嵌入橡胶中并且由具有一种织物或金属设计的多个平行的强度构件构成的材料条。在胎体5上胎体5的外部在充气车辆轮胎的径向R上在轮胎胎冠3的区域中形成了带束9,该带束9在圆周方向U上延伸过充气车辆轮胎的整个圆周并且在轴向A上从左侧轮胎肩延伸远至右侧轮胎肩,该带束9由三个带束帘布层13,14和15形成,这三个带束帘布层被安排成搁置在彼此之上并且在径向R上是上下安排的。在带束9上在带束9外部径向地形成了一种已知设计的成形胎面10,该成形胎面10在圆周方向U上延伸过充气车辆轮胎的整个圆周并且在轴向A上从左侧轮胎肩延伸远至右侧轮胎肩并且完全覆盖住带束9。在这些轮胎侧壁2的区域中,在径向R上从胎圈区域1延伸远至胎冠区域3中的成形胎面10的一个侧壁橡胶条11被以一种已知方式形成在胎体5的轴向地背对该轮胎指向的一侧上。径向内部带束帘布层13和径向外部带束帘布层15是作为轮胎的工作帘布层来实施的,并且它们各自在圆周方向U上延伸过该充气车辆轮胎的整个圆周并且在轴向A上从左侧的轮胎肩延伸远至右侧的轮胎肩。径向内部工作帘布层13是由被嵌入橡胶中的多个线形平行的强度构件23的一个帘布层形成的,这些平行的强度构件基本上线性地延伸过径向内部工作帘布层13的在轴向A上所测量的整个宽度a并且相对于圆周方向U围起一个倾斜角α,其中10°≤α≤45°。径向外部工作帘布层15是由被嵌入橡胶中的多个线形平行的强度构件25的一个帘布层形成的,这些平行的强度构件基本上线性地延伸过径向外部带束帘布层15的整个轴向宽度c并且相对于圆周方向U围起一个倾斜角γ,其中10°≤γ≤45°。在圆周方向U上观察的这些工作帘布层15中的强度构件25的倾斜方向是形成在与径向内部工作帘布层13中的强度构件23的倾斜方向相反的轴向A上。形成在这两个工作帘布层15与13之间的第三带束帘布层在圆周方向U上延伸过该充气车辆轮胎的整个圆周并且在轴向上从左侧的轮胎肩延伸至右侧的轮胎肩,并且被实施为一个零度帘布层14。为此目的,零度帘布层14是由多个平行的线形强度构件形成的,这些强度构件被嵌入橡胶中,并且这些强度构件线性地延伸过该充气车辆轮胎的整个圆周、相对于圆周方向U围起一个角度β(其中0°≤β≤5°)并且因此基本上在充气车辆轮胎的圆周方向U上取向。所有三个带束帘布层13,14和15在两个轴向侧上延伸,在各自的情况下延伸远至在轴向上位于闭锁区域(由该闭锁区域的轴向宽度Ta代表)的外部的对应的轮胎肩中的一个位置。在其整个轴向范围内,零度帘布层14是与安排在其下面的径向内部工作帘布层13以及安排在其上方的径向外部工作帘布层15处于直接接触。在轮胎中,零度帘布层14在轴向A上延伸过轴向宽度b,下径向内部工作帘布层13在轴向A上延伸过轴向宽度a,并且上径向外部工作帘布层15在轴向A上延伸过轴向宽度c,其中a>c>b。在此背景下,径向内部工作帘布层13在零度帘布层14的两个轴向侧上延伸一段轴向范围长度e,超出零度帘布层14的对应带束边缘的轴向位置。同样地,径向外部工作帘布层15在这两个轴向的每一个方向上延伸一段轴向范围长度d,超出零度帘布层14的对应带束边缘的轴向位置。对于这个伸出部分的延伸长度e和d而言,以下情形适用:e>d。尺寸d在此被实施为d≥10mm。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尺寸e被实施为e≤60mm。这两个工作帘布层13和15在伸出部分的区域中也不接触。这两个工作帘布层13和15中的强度构件23和25为已知类型的钢帘线,这种钢帘线在拉伸负荷下具有断裂强度F>2500N并且在10%的断裂强度下具有延伸D,0.28%≤D≤0.32%。这样的钢帘线为例如3+8×0.35HT类型的钢帘线,其断裂强度F=3000N且在10%的断裂强度下具有延伸D,D=3.0%。这些值是通过用于钢帘线的BISFAE6标准测试方法确定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强度构件24是一种已知类型的钢帘线。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强度构件24是以一种已知方式作为高伸长帘线(HE帘线)实施的钢帘线。这样的高度可延伸的高伸长帘线在0%与2%之间的延伸下具有一个弹性模量,该弹性模量低于它们在2%以上的延伸下的弹性模量。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做的选择如下:β=1°、α=20°、γ=20°、d=11mm并且e=15mm。在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替代性实施例(未图示)中,径向内部工作帘布层13中的强度构件23的倾斜角α相应地制造得大于径向外部工作帘布层15中的强度构件25的倾斜角γ。在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替代性实施例(未图示)中,径向内部工作帘布层13中的强度构件23的倾斜角α相应地制造得小于径向外部工作帘布层15中的强度构件25的倾斜角γ。图3和图4示出了另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其中在外部工作帘布层15的径向外侧上,除了图1和图2中所展示的带束帘布层13,14和15之外,带束9还被实施有一个第一额外带束帘布层16,这个第一额外带束帘布层16在圆周方向U上延伸过该充气车辆轮胎的整个圆周并且在该充气车辆轮胎的轴向A上从左侧的轮胎肩延伸远至右侧的轮胎肩。第一额外带束帘布层16是由被嵌入橡胶中的多个线形平行的强度构件26的一个帘布层形成的,这些平行的强度构件基本上线性地延伸过第一额外带束帘布层16的整个轴向宽度f并且相对于圆周方向U围起一个倾斜角δ,其中15°≤δ≤45°。带束帘布层16延伸过它与径向外部工作帘布层15直接接触的整个轴向范围并且在轴向A上在它的两个带束帘布层边缘处结束,在各自的情况下在零度帘布层14的最近带束帘布层边缘与径向外部带束帘布层15的最近带束帘布层边缘之间的轴向位置处结束,该位置距零度帘布层14的带束帘布层边缘的轴向距离为g,其中g<d。宽度f为第一额外带束帘布层16的轴向范围的测量值,其中b<f<c<a。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额外带束帘布层16中的强度构件26被形成为具有与径向外部工作帘布层15中的强度构件25相同的倾斜方向。这些强度构件26是一种已知设计的钢帘线。在另一个实施例(未展示)中,第一额外带束帘布层16被实施为零度帘布层,并且其在该充气车辆轮胎的整个圆周上延伸的多个强度构件26的倾斜角δ被实施为0≤δ≤5°。当第一额外工作帘布层16形成为零度帘布层时,这些强度构件26被实施为已知类型的钢帘线。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被实施为零度帘布层的工作帘布层16中的强度构件26是以一种已知的方式作为高伸长帘线(HE帘线)实施的多个钢帘线。这样的高度可延伸的高伸长帘线在0%与2%之间的延伸下具有一个弹性模量,该弹性模量低于它们在2%以上的延伸下的弹性模量。图5和图6示出了另一个替代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与在图1和图2中所展示和说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相对比,带束9被额外地实施为具有一个第二额外带束帘布层17,该带束帘布层被安排在径向内部工作帘布层13与胎体5之间的一个径向位置中,并且该带束帘布层在圆周方向U上延伸过该充气车辆轮胎的整个圆周,并且在该充气车辆轮胎的轴向A上从左侧的轮胎肩延伸远至右侧的轮胎肩。第二额外带束帘布层17是由被嵌入橡胶中的多个线形平行的强度构件27的一个帘布层形成的,这些平行的强度构件基本上线性地延伸过第二额外带束帘布层17的整个轴向宽度h并且相对于圆周方向U围起一个倾斜角ε,其中45°≤ε≤90°,例如其中ε=50°。第二额外带束帘布层17延伸过它与径向内部工作帘布层13直接接触的整个轴向范围并且在轴向A上在它的两个带束帘布层边缘处结束,在各自的情况下在零度帘布层14的最近带束帘布层边缘与径向外部工作帘布层15的最近带束帘布层边缘之间的轴向位置处结束,该位置距零度帘布层14的带束帘布层边缘的轴向距离为k,其中k<d<e。宽度h为第二额外带束帘布层17的轴向范围的测量值,其中b<h<c<a。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额外带束帘布层17中的强度构件27被实施为具有与径向内部工作帘布层13中的强度构件23相同的倾斜角。这些强度构件27是一种已知设计的钢帘线。在另一个替代性实施例(未展示)中,在具有一个第一额外带束帘布层16的实施例(与图3和图4结合展示)中,也形成了这种第二额外的内部带束帘布层17(与图5和图6结合展示)。在这种情况下,带束9是由一种5层帘布层安排来形成的,这种安排具有从径向内部到径向外部彼此上下安排的带束帘布层17,13,14,15以及16。图7示出了分别在图1至图6中展示且在上文中描述的、使用图1和图2中展示的带束的实例的、根据本发明的工作帘布层13和15的连接的实施例的细节放大图。该连接的实施例在各自的情况下以与所展示和/或描述的其他实施例类似的方式进行实施。为了简化,图7仅仅示出了工作帘布层13和15以及在径向上实施在其间的零度帘布层14的右侧的束带边缘区域。如图7所示,相对较窄的工作帘布层15和较宽的工作帘布层13从工作帘布层15的轴向边缘开始形成,被实施为较窄的,其中在相对于零度帘布层14的轴向A上在延伸长度t(其中5mm≤t≤10mm)的第一延伸区段上彼此不接触,而在相对于零度帘布层14的轴向A上邻近第一延伸区段的、延伸长度p(其中5mm≤p≤15mm)的第二延伸区段中,沿着延伸长度p的整个延伸区段彼此直接接触。这两个带束帘布层13和15被形成为相对于零度帘布层14向内的轴向A上邻近长度p的第二延伸区域处彼此不直接接触。延伸长度p和t被实施为d≥(p+t)≥(0.9d)。在这两个工作帘布层15和13相对于彼此发生接触的、长度p的第二延伸区域内,在充气车辆轮胎的径向R上测量的径向内部工作帘布层13中的强度构件23与径向外部工作帘布层15中的强度构件25之间的距离s被实施为s≤1.5mm,例如s=1mm。在实施在长度p的延伸区域与相对较窄的径向外部工作帘布层15的带束帘布层边缘之间的、延伸长度t的第一延伸区域中,在径向R上测量的、径向内部工作帘布层13中的强度构件23与径向外部工作帘布层15中的强度构件25之间的距离s1沿着延伸长度t的整个范围以连续增加的方式来实施,其中5mm>s1>1.5mm,起始值为第二延伸区域与长度t的第一延伸区域之间的联结点处的变量s,然后沿着长度t的第一延伸区域直径向外部工作帘布层15的带束帘布层边缘。在径向R上测量的、径向内部工作帘布层13中的强度构件23与径向外部工作帘布层15中的强度构件25之间的距离也在延伸长度p的第二轴向延伸区段与零度帘布层14之间连续地增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