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油门踏板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7355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油门踏板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油门踏板杆结构,包括安装座、摇臂和踩踏板体,摇臂在靠近安装座的端部设有由第四条形筋和第五条形筋组成的y形筋和由第二条形筋和第三条形筋组成的x形筋,第四条形筋和第五条形筋的上端分别与上板连接,第四条形筋的下端与第五条形筋的中部连接,第五条形筋的下端与下板连接;第二条形筋的上端与第四条形筋和第五条形筋的交叉处连接,在安装座的左部设有凸台,第三条形筋的上端与凸台连接,第二条形筋和第三条形筋的下端分别与下板连接;在y形筋和x形筋之间设有第一条形筋,第一条形筋的左端和第五条形筋的下端与下板的连接点连接,第一条形筋的右端和第三条形筋的下端与下板的连接点连接。本发明受力合理,使用寿命长。
【专利说明】一种塑料油门踏板杆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汽车油门踏板,具体涉及一种塑料油门踏板杆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受到能源危机的威胁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汽车工业正为汽车的节能、减排做着各种努力。当前越来越多的电子油门踏板已取代传统的机械式油门,同时基于成本和轻量化的考虑,电子油门踏板采用塑料材料注塑而成。除满足空间和外形的要求外,塑料油门踏板还必须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以保证踏板能够提供足够的强度,防止油门踏板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断裂破坏或变形过大而影响使用。
[0003]如图1所示,现有塑料油门踏板杆,包括从右到左依次连接的安装座1、摇臂5和踩踏板体3,所述摇臂5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上板2与下板4,所述上板2与下板4之间以及踩踏板体3与下板4之间由倾斜设置或交叉设置的筋支撑。所述摇臂5在靠近安装座I的端部设有由筋8、筋9、筋10组成的“飞机型”筋和由筋6和筋7组成的“V”字型筋,“飞机型”筋通过筋10直接将踏板力传递到下板的B处,“V”字型筋将踏板力传递到下板的A处,导致下板4在C点(C点在踏板使用中会与踏板支座接触,用于限制踏板的行程。)处出现应力集中,在踏板正向加载和反向加载试验中C点处出现了开裂问题,严重影响了塑料油门踏板杆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受力合理,使用寿命长的塑料油门踏板杆结构。
[000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塑料油门踏板杆结构,包括从右到左依次连接的安装座、摇臂和踩踏板体,所述摇臂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上板与下板,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以及踩踏板体与下板之间由倾斜设置或交叉设置的筋支撑;所述摇臂在靠近安装座的端部设有y形筋和X形筋;
所述y形筋由第四条形筋和第五条形筋组成,第四条形筋和第五条形筋的上端分别与上板连接,第四条形筋的下端与第五条形筋的中部连接,第五条形筋的下端与下板连接;所述X形筋由第二条形筋和第三条形筋组成,第二条形筋的上端与第四条形筋和第五条形筋的交叉处连接,在安装座的左部且位于上板与下板之间设有向左延伸的凸台,第三条形筋的上端与所述凸台连接,第二条形筋和第三条形筋的下端分别与下板连接;
在I形筋和X形筋之间设有第一条形筋,且第一条形筋的左端和第五条形筋的下端与下板的连接点连接,第一条形筋的右端和第三条形筋的下端与下板的连接点连接。
[0006]所述第二条形筋与第三条形筋相互垂直。
[0007]所述下板在与第一条形筋相对应的位置处采用圆角过渡。进一步避免在C点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
所述第二条形筋与第四条形筋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0008]还包括设置在y形筋的右侧,且上端与上板连接,下端与所述凸台连接的第六条形筋,且第六条形筋与第三条形筋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0009]本发明所述的塑料油门踏板杆结构的优点:第一条形筋将C点的受力传递到A点和D点,第三条形筋将D点的受力传递到凸台和第二条形筋,再通过凸台和第二条形筋将受力传递到其他部位,从而使踏板该区域的受力更均匀合理,减少了 C点处的受载,降低了踏板杆在C点处开裂的风险。在C点处采用光滑圆角过渡,进一步改善了下板在C点处的应力集中。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对比发现,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下板的C点处在正向加载和反向加载情况下最大应力分别降低了 28%和24%,故有效地改善了下板在C点处的应力集中,降低了踏板杆的开裂风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2]如图2所示的一种塑料油门踏板杆结构,包括从右到左依次连接的安装座1、摇臂5和踩踏板体3,所述摇臂5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上板2与下板4,所述上板2与下板4之间以及踩踏板体3与下板4之间由倾斜设置或交叉设置的筋支撑;所述摇臂5在靠近安装座I的端部设有I形筋、X形筋、第一条形筋12和第六条形筋16。
[0013]如图2所示,y形筋由第四条形筋17和第五条形筋18组成,第四条形筋17和第五条形筋18的上端分别与上板2连接,第四条形筋17的下端与第五条形筋18的中部连接,第五条形筋18的下端与下板4连接。
[0014]如图2所示,X形筋位于y形筋的右侧,该X形筋由第二条形筋13和第三条形筋14组成,且第二条形筋13与第三条形筋14相互垂直,第二条形筋13的上端与y形筋连接,在安装座I的左部且位于上板2与下板4之间设有向左延伸的凸台15,第三条形筋14的上端与所述凸台15连接,第二条形筋13和第三条形筋14的下端分别与下板4连接。
[0015]如图2所示,第一条形筋12位于y形筋和x形筋之间,且第一条形筋12的左端和第五条形筋18的下端与下板4的连接点连接,第一条形筋12的右端和第三条形筋14的下端与下板4的连接点连接。
[0016]如图2所示,第五条形筋18的下部、第二条形筋13的上部、第三条形筋14的下部以及第一条形筋12之间围成了 “ 口 ”字的框架结构,其中,第一条形筋12将C点的受力传递到A点和D点,第三条形筋14将D点的受力传递到凸台15和第二条形筋13,再通过凸台15和第二条形筋13将受力传递到其他部位,从而使踏板在该区域受力更均匀合理,减少了 C点处的受载,降低了踏板杆在C点处开裂的风险。在C点9处采用光滑圆角过渡,进一步改善了下板4在C点处的应力集中。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对比发现,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下板4的C点处在正向加载和反向加载情况下最大应力分别降低了 28%和24%。
[0017]如图2所示,第六条形筋16位于第五条形筋18的右侧,且第六条形筋16的上端与上板2连接,第六条形筋16的下端与所述凸台15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塑料油门踏板杆结构,包括从右到左依次连接的安装座(I)、摇臂(5)和踩踏板体(3),所述摇臂(5)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上板(2)与下板(4),所述上板(2)与下板(4)之间以及踩踏板体(3)与下板(4)之间由倾斜设置或交叉设置的筋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5 )在靠近安装座(I)的端部设有I形筋和X形筋; 所述y形筋由第四条形筋(17)和第五条形筋(18)组成,第四条形筋(17)和第五条形筋(18)的上端分别与上板(2)连接,第四条形筋(17)的下端与第五条形筋(18)的中部连接,第五条形筋(18)的下端与下板(4)连接; 所述X形筋由第二条形筋(13)和第三条形筋(14)组成,第二条形筋(13)的上端与第四条形筋(17)和第五条形筋(18)的交叉处连接,在安装座(I)的左部且位于上板(2)与下板(4)之间设有向左延伸的凸台(15),第三条形筋(14)的上端与所述凸台(15)连接,第二条形筋(13)和第三条形筋(14)的下端分别与下板(4)连接; 在I形筋和X形筋之间设有第一条形筋(12),且第一条形筋(12)的左端和第五条形筋(18)的下端与下板(4)的连接点连接,第一条形筋(12)的右端和第三条形筋(14)的下端与下板(4)的连接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塑料油门踏板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形筋(13)与第三条形筋(14)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塑料油门踏板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4)在与第一条形筋(12)相对应的位置处采用圆角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塑料油门踏板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形筋(13)与第四条形筋(17)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塑料油门踏板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y形筋的右侧,且上端与上板(2)连接,下端与所述凸台(15)连接的第六条形筋(16),且第六条形筋(16)与第三条形筋(14)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文档编号】B60K26/02GK104228576SQ201410517576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0日
【发明者】王 华, 毛显红, 务运兴, 吴延龙, 许书生, 许春铁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