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灯控电路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005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汽车用灯控电路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用灯控电路及一种汽车,所述汽车用灯控电路,其包括前顶灯、前顶灯开关、后顶灯及后顶灯开关,所述前顶灯开关具有前顶灯动端及前顶灯门控挡端。所述后顶灯开关具有后顶灯动端及后顶灯自动挡端。所述汽车用灯控电路还包括与所述前顶灯开关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由其控制的联动开关,所述联动开关为单刀单掷开关,其两个端子分别与所述前顶灯门控挡端和所述后灯自动挡端电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灯控电路和汽车中,不需要对前顶灯开关和后顶灯开关的每一挡位单独控制,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专利说明】汽车用灯控电路及汽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涉及电气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汽车用灯控电路及一种具有该灯控电路的汽车。

【背景技术】
[0002]汽车是日常生活较为常见的交通工具,汽车车厢顶部一般设有前顶灯和后顶灯,前顶灯通常设置于车厢前排座位的顶部,后顶灯通常设置于车厢后排座位的顶部,前顶灯的控制开关分为开挡、门控挡及关挡三挡。后顶灯的控制开关分为开挡、门控挡及关挡三挡,或分为开挡及关挡,不具有门控功能。后顶灯控制开关的每一挡位需要单独控制,操作繁琐。另外,当汽车照明系统中包括多盏灯时,使用时经常需要对每盏灯的控制开关进行调整,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灯控电路及一种汽车,不需要对前顶灯开关和后顶灯开关的每一挡位单独控制,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0004]为达上述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用灯控电路,其包括前顶灯、前顶灯开关、后顶灯及后顶灯开关,所述前顶灯开关具有前顶灯动端及前顶灯门控挡端。所述后顶灯开关具有后顶灯动端及后顶灯自动挡端。所述汽车用灯控电路还包括与所述前顶灯开关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由其控制的联动开关,所述联动开关为单刀单掷开关,其两个端子分别与所述前顶灯门控挡端和所述后灯自动挡端电连接。
[000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顶灯开关还具有后顶灯开挡端,所述后顶灯开挡端接地,所述后顶灯动端与所述后顶灯开挡端连通时,所述后顶灯点亮。
[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顶灯开关还具有前顶灯开挡端和前顶灯关挡端,所述前顶灯开挡端接地,所述前顶灯动端与所述前顶灯开挡端连通时,所述前顶灯点亮,所述前顶灯动端与所述前顶灯关挡端连通时,所述前顶灯熄灭。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包括为所述汽车用灯控电路供电的供电单元。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单元包括高边驱动和低边驱动。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边驱动连接于所述前顶灯和所述后顶灯之间。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边驱动接地。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顶灯的数量为多盏,多盏后顶灯并联连接。
[00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汽车用灯控电路。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为车身控制器。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灯控电路及汽车中,由于汽车用灯控电路的控制器包括联动开关,控制器根据前顶灯门控挡端的开关状态控制联动开关的开和关,通过对联动开关的控制即可实现前顶灯和后顶灯的同步点亮和熄灭,不需要对前顶灯开关和后顶灯开关的每一挡位单独控制,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用灯控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所示为图1的汽车用灯控电路的前顶灯开关的后顶灯动端和后顶灯自动挡端连通且前顶灯开关的前顶灯动端和前顶灯门挡端连通时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所示为图1的汽车用灯控电路的后顶灯动端和后顶灯自动挡端连通且前顶灯开关的前顶灯动端和前顶灯门挡端不连通时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19]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用灯控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汽车用灯控电路10包括前顶灯11、前顶灯开关13、控制器15、后顶灯16及后顶灯开关17。前顶灯11连接于控制器15和前顶灯开关13之间。后顶灯16连接于控制器15和后顶灯开关17之间。
[0020]前顶灯开关13为单刀三掷开关,其具有前顶灯动端131、前顶灯门控挡端132、前顶灯开挡端133以及前顶灯关挡端134。前顶灯开关端13的前顶灯动端131与前顶灯11电连接,前顶灯开关13的前顶灯门控挡端132与控制器15电连接,前顶灯开关13的前顶灯开挡端133接地,前顶灯关挡端134悬空,不与其他元件电连接。
[0021]控制器15与前顶灯开关13电连接,可感测前顶灯开关13的开关信号。控制器15例如为车身控制器(Body Control Module,BCM),其包括联动开关151和供电单元152。联动开关151是由控制器15控制的单刀单掷开关,联动开关151具有两个端子,分别为动端151a和不动端151b。联动开关151的动端151a与供电单元152电连接,不动端151b与后顶灯开关17电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联动开关151的动端151a和不动端151b位置可以互换。
[0022]供电单元152用于给汽车用灯控电路10供电,其包括高边驱动152a和低边驱动152b。在本实施例中,高边驱动152a连接于前顶灯11和后顶灯16之间,低边驱动152b连接于前顶灯开关13的前顶灯门控挡端132和联动开关151的动端151a之间。高边驱动152a和低边驱动152b除用于供电外,还具有保护功能,当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断开电路,另外,高边驱动152a和低边驱动152b可使前顶灯11和后顶灯16发光效果更佳。
[0023]联动开关151接受控制器15的控制,当前顶灯开关13的前顶灯动端131与前顶灯门控挡端132连通时,控制器15控制联动开关151的闭合;当前顶灯开关13的前顶灯动端131与前顶灯门控挡端132不连通时,控制器15控制联动开关151的断开。
[0024]后顶灯开关17包括后顶灯动端171、后顶灯自动挡端172及后顶灯开挡端173。后顶灯开关17的后顶灯动端171与后顶灯16电连接;后顶灯自动挡端172与联动开关151的不动端151b电连接;后顶灯开挡端173接地。后顶灯开挡端172与联动开关151的不动端151b电连接。
[0025]更具体地,前顶灯11连接在控制器15的高边驱动151a和前顶灯开关13的前顶灯动端131之间。后顶灯16连接在控制器15的高边驱动151a和后顶灯开关17的后顶灯动端171之间。
[0026]后顶灯开关17的后顶灯动端171与后顶灯自动挡端172连通时,可借助联动开关151实现前顶灯11和后顶灯16的同步点亮和熄灭,工作原理如下:
[0027]请一并参见图2,工作时,当后顶灯开关17的后顶灯动端171与后顶灯自动挡端172连通时,一旦前顶灯开关13的前顶灯动端131与前顶灯门挡端132连通(即汽车车门打开),控制器15即可接收到前顶灯动端131和前顶灯门控挡端132连通的信号,并控制联动开关151闭合(即动端151a和不动端151b连通),汽车用灯控电路10的电路回路导通,前顶灯11和后顶灯16均通电点亮(如图2所示)。
[0028]请一并参见图3,当后顶灯开关17的后顶灯动端171与后顶灯自动挡端172连通时,一旦前顶灯开关13的前顶灯动端131与前顶灯门控挡端132不连通(即汽车车门关闭),控制器15即控制联动开关151断开(即动端151a和不动端151b不连通),汽车用灯控电路10的电路回路不导通,前顶灯11和后顶灯16熄灭。
[0029]换言之,后顶灯开关17的后顶灯动端171与后顶灯自动挡端172连通时,控制器15根据前顶灯门控挡端132的开关状态控制联动开关151的开和关,可实现后顶灯16的点亮和熄灭,后顶灯自动挡端172同时具备现有的后顶灯控制开关的门控挡和关挡的功能。
[0030]后顶灯开关17的后顶灯动端171与后顶灯自动挡端172不连通时,可通过单独操控前顶灯开关13以实现前顶灯11的点亮或熄灭,可通过单独操控后顶灯开关17以实现后顶灯16的点亮,工作原理如下:
[0031]控制前顶灯开关13,使前顶灯动端131和前顶灯开挡端133连通,前顶灯11电连接于高边驱动152a和地之间,前顶灯11点亮;使前顶灯动端131和前顶灯关挡端134连通,由于前顶灯关挡端134悬空,前顶灯11熄灭。
[0032]控制后顶灯开关17,使后顶灯动端171和后顶灯开挡端173连通,后顶灯16电连接于高边驱动151a和地之间,后顶灯16点亮。
[0033]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后顶灯16的数量可以为多盏,多盏后顶灯16并联,且电连接于高边驱动152a和后顶灯开关17的后顶灯开关动端171之间,后顶灯开关17的后顶灯自动挡端172与联动开关151的不动端151b连接。
[003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的汽车用灯控电路10,汽车用灯控电路10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003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灯控电路及汽车至少具有以下的优点:
[0036]1.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灯控电路及汽车中,由于汽车用灯控电路的控制器包括联动开关,控制器根据前顶灯门控挡端的开关状态控制联动开关的开和关,通过对联动开关的控制即可实现前顶灯和后顶灯的同步点亮和熄灭,不需要对前顶灯开关和后顶灯开关的每一挡位单独控制,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0037]2.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灯控电路的一个实施例中,后顶灯开关的后顶灯动端与后顶灯自动挡端连通时,借助联动开关,可实现后顶灯的点亮和熄灭,后顶灯自动挡端即具备现有的后顶灯控制开关的门控挡和关挡的功能。
[0038]3.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灯控电路的一个实施例中,后顶灯的数量为多盏,多盏后顶灯并联,且电连接于高边驱动和后顶灯开关的后顶灯开关动端之间,后顶灯开关的后顶灯自动挡端与联动开关的不动端连接,可同时实现多盏后顶灯的点亮或熄灭。
[0039]4.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灯控电路的一个实施例中,供电单元的高边驱动和低边驱动不仅具有供电功能,还可起到保护汽车用灯控电路、及使前顶灯和后顶灯发光效果更佳的作用。
[004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用灯控电路(10),其包括前顶灯(11)、前顶灯开关(13)、后顶灯(16)及后顶灯开关(17),所述前顶灯开关(13)具有前顶灯动端(131)及前顶灯门控挡端(13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顶灯开关(17)具有后顶灯动端(171)及后顶灯自动挡端(172),所述汽车用灯控电路(10)还包括与所述前顶灯开关(13)电连接的控制器(15),所述控制器(15)包括由其控制的联动开关(151),所述联动开关(151)为单刀单掷开关,其两个端子分别与所述前顶灯门控挡端(132)和所述后顶灯自动挡端(172)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灯控电路(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顶灯开关(17)还具有后顶灯开挡端(173),所述后顶灯开挡端(173)接地,所述后顶灯动端(171)与所述后顶灯开挡端(173)连通时,所述后顶灯(16)点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灯控电路(1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顶灯开关(13)还具有前顶灯开挡端(133)和前顶灯关挡端(134),所述前顶灯开挡端(133)接地,所述前顶灯动端(131)与所述前顶灯开挡端(133)连通时,所述前顶灯(11)点亮,所述前顶灯动端(131)与所述前顶灯关挡端(134)连通时,所述前顶灯(11)熄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灯控电路(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5)还包括为所述汽车用灯控电路(10)供电的供电单元(15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用灯控电路(10),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152)包括高边驱动(152a)和低边驱动(152b)。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用灯控电路(10),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边驱动(152a)连接于所述前顶灯(11)和所述后顶灯(16)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用灯控电路(10),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边驱动(152b)接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灯控电路(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顶灯(16)的数量为多盏,多盏后顶灯(16)并联连接。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用灯控电路(1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5)为车身控制器。
【文档编号】B60Q3/02GK204161205SQ201420509666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4日
【发明者】张士博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