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电动轿车悬置支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3131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纯电动轿车悬置支架总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动力总成支撑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电动轿车悬置支架总成。



背景技术:

纯电动轿车的动力总成包括:电机与减速器,燃油车的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与变速箱。不论纯电动轿车还是燃油车的动力总成均是通过悬置系统固定在车身纵梁和副车架上,具体地,悬置系统包括:左悬置结构、右悬置结构以及后悬置结构,左悬置结构与右悬置结构分别与车身纵梁连接,后悬置支架分别与动力总成后端面、副车架连接。

具体地,如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中燃油车的悬置系统与动力总成连接示意图,燃油车的左纵梁4’、变速箱31’分别与左悬置软垫总成2’固定连接;右悬置支架1’、右纵梁6’分别与右悬置软垫5’固定连接,右悬置支架1’还与动力总成3’中发动机32’固定连接,现有中燃油车右悬置支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右悬置支架1’包括第一凹槽21’与第二凹槽22’以及4处安装孔,其中,第一安装孔11’位于右悬置支架1’平面上,第二安装孔12’位于第一凹槽21’内,第三安装孔13’以及第四安装孔14’位于第二凹槽22’内,右悬置支架1’通过第二安装孔12’与右悬置软垫5’连接固定,右悬置支架1’分别通过第一安装孔11’、第三安装孔13’以及第四安装孔14’与动力总成3’的发动机32’连接固定。

由于纯电动轿车运行工况较传统燃油车有较大不同,其驱动电机输出扭矩特性较发动机上升较快,对悬置系统冲击较大,这就要求悬置支架具有足够的强度,悬置软垫可以实现足够的限位。但是现有技术中燃油车的右悬置支架1’与左悬置软垫总成2’无法满足上述要求,主要是因为现有技术中燃油车悬置支架具有以下缺点:1、悬置支架与动力总成、悬置软垫安装点距离较远,动力总成安装孔与悬置软垫的悬臂较长,对支架强度要求较高。2、现有技术中悬置支架与动力总成采用三个固定点,三个固定点距离较近,支撑效果较差。3、悬置支架与悬置软垫采用一点固定,装配稳定性较差。4、悬置支架装配空间有限,装配方式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纯电动汽车悬置支架总成,以提高对动力总成的支撑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纯电动轿车悬置支架总成,包括:左悬置支架总成、右悬置支架总成以及后悬置支架总成,所述左悬置支架总成包括:左悬置软垫以及左悬置支架,所述右悬置支架总成包括:右悬置软垫以及右悬置支架,所述后悬置支架总成分别与动力总成后端面、副车架安装固定,所述右悬置支架包括:一体铸造的右悬置支架本体,所述右悬置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动力总成安装孔、右悬置软垫安装孔以及用于定位所述右悬置支架本体的右定位销,电机与所述右悬置软垫分别安装固定在所述右悬置支架本体两侧;所述左悬置支架包括:一体铸造的左悬置支架本体,所述左悬置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动力总成安装孔、左悬置软垫安装孔以及用于定位所述左悬置支架本体的左定位销,减速器与所述左悬置软垫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左悬置支架本体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动力总成安装孔为3个。

优选地,所述右悬置软垫安装孔为2个。

优选地,所述右定位销为2个。

优选地,所述左悬置支架本体上还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一动力总成安装孔处采用圆角过渡。

优选地,所述左悬置支架本体是三棱台形,所述第二动力总成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左悬置支架本体的一个底面,所述左悬置软垫安装孔与所述左定位销设置在所述左悬置支架本体的另一个底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动力总成安装孔为3个。

优选地,所述左悬置软垫安装孔为2个。

优选地,所述左定位销为2个。

优选地,所述右悬置支架本体上还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二动力总成安装孔处采用圆角过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纯电动汽车悬置支架总成,左悬置支架本体与右悬置支架本体均一体铸造成型,结构强度较好;左、右悬置支架本体分别通过定位销实现自身定位;左、右悬置支架本体通过总成安装孔、悬置软垫安装孔能够有效地支撑动力总成。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燃油车的悬置系统与动力总成连接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燃油车右悬置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使用新型实施例悬置支架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右悬置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左悬置支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

1’、右悬置支架 11’、第一安装孔 12’第二安装孔 13’、第三安装孔 14’、第四安装孔 21’、第一凹槽 22’、第二凹槽 2’、左悬置软垫总成 3’、动力总成 31’、变速箱 32’、发动机 4’、左纵梁 5’、右悬置软垫 6’、右纵梁 1、左悬置支架 11、左定位销 12、左悬置软垫安装孔 13、第二动力总成安装孔 2、左悬置软垫 3、动力总成 31、减速器 32、电机 4、左纵梁 5、右悬置软垫 6、右纵梁 7、右悬置支架 71、右定位销 72、右悬置软垫安装孔 73、第一动力总成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纯电动轿车悬置支架总成,如图3-5所示,包括:左悬置支架总成、右悬置支架总成以及后悬置支架总成,所述左悬置支架总成包括:左悬置软垫2以及左悬置支架1,所述右悬置支架总成包括:右悬置软垫5以及右悬置支架7,所述后悬置支架总成分别与动力总成后端面、副车架安装固定,所述右悬置支架7包括:一体铸造的右悬置支架本体,所述右悬置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动力总成安装孔73、右悬置软垫安装孔72以及用于定位所述右悬置支架本体的右定位销71,电机32与所述右悬置软垫5分别安装固定在所述右悬置支架本体两侧;所述左悬置支架1包括:一体铸造的左悬置支架本体,所述左悬置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动力总成安装孔13、左悬置软垫安装孔12以及用于定位所述左悬置支架本体的左定位销11,减速器31与所述左悬置软垫2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左悬置支架本体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左悬置软垫2与左纵梁4可以通过螺栓安装固定,而右悬置软垫5与右纵梁6通过螺栓安装固定;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3包括:电机32与减速器3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悬置支架总成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的结构形式,后悬置支架总成包括后悬置软垫以及后悬置支架,后悬置支架设有后悬置软垫固定孔以及减速器连接孔;后悬置支架与动力总成后端面通过减速器连接孔固定连接,承担动力总成起步和制动时的扭转力矩;后悬置软垫为橡胶悬置,后悬置支架通过后悬置软垫固定孔与后悬置软垫固定链接。

本实施例中,右悬置支架本体与左悬置支架本体采用铸铝件,主体结构采用一体铸出,制造工艺简单,缩短车辆生产节拍,提高生产产能;进一步,采用铸铝件结构强度较好,铸铝件分别与悬置软垫、动力总成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保证了安装强度。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力总成安装孔73优选为3个。

具体地,所述右悬置软垫安装孔72优选为2个。

具体地,所述右定位销71优选为2个。

进一步,所述左悬置支架本体上还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一动力总成安装孔处采用圆角过渡。具体地,左悬置支架本体上可以设有几处加强筋,采用加强筋以及第一动力总成安装孔处采用圆角过渡,保证了左悬置支架的安装强度和安全系数,提高了左悬置支架装配的安全等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悬置支架本体是三棱台形,所述第二动力总成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左悬置支架本体的一个底面,所述左悬置软垫安装孔与所述左定位销设置在所述左悬置支架本体的另一个底面。

具体地,所述第二动力总成安装孔13优选为3个。

具体地,所述左悬置软垫安装孔12优选为2个。

具体地,所述左定位销11优选为2个。

进一步,所述右悬置支架本体上还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二动力总成安装孔处采用圆角过渡。具体地,右悬置支架本体上可以设有几处加强筋,采用加强筋以及第二动力总成安装孔处采用圆角过渡,保证了右悬置支架的安装强度和安全系数,提高了右悬置支架装配的安全等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纯电动轿车悬置支架总成,一方面有效保证结构强度,右悬置支架本体与左悬置支架本体采用铸铝件铸造而成,保证纯电动轿车悬置支架总成对动力总成的支撑限位性能;另一方面,纯电动轿车悬置支架总成结构简单,易装配;再有,合理设计的右悬置支架总成、左悬置支架总成以及后悬置支架总成,能够承担动力总成三个方向上的振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