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固定支架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0237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束固定支架及汽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固定支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子技术在汽车系统中的不断应用,汽车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机舱内部线束布置难度越来越高,在发动机上布置一款线束护罩对于线束固定、线束美观有很大的帮助。线束护罩、支架是设计汽车线束时比较常用的线束装配件,它可以随着线束走向的不同和固定方式的不同,随意改变自身构造。对线束起到固定作用,避免了线束磨损、烧蚀,有效地保护线束、保证了线束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了线束的安全性和整车质量。

然而,传统的线束支架存在如下的缺陷:

(1)线束装配美观度达不到要求;

(2)现有的支架导向性差,与线束连接后造成占用空间比较大,也会增加与周边件干涉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线束支架存在的导向性差以及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束固定支架及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线束固定支架,包括:

线束保护壳,所述线束保护壳为一呈L形的通道,所述通道包括一用于供发动机线束进入的进线端和一用于供发动机线束通过的出线端,所述通道的侧壁及所述出线端设有向凸出设置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上开设有与所述通道相连通的、供发动机线束穿出的线束孔;

用于安装所述线束保护壳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板体和与所述第一板体垂直设置的第二板体,其中,所述通道的进线端安装于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通道的出线端安装于所述第二板体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板体延伸形成有一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均垂直,且所述安装面上设有第一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第二板体包括第一板面、第二板面、连接所述第一板面与所述第二板面的弯折面以及由所述第一板面延伸形成的第三板面,其中,所述弯折面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板面上设有第一卡接孔。

可选地,所述线束保护壳上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接孔卡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板面与所述第三板面上均设有用于固定从所述线束孔中穿出的发动机线束的第二卡接孔。

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发动机外壳上。

可选地,所述线束保护壳由聚乙烯材料制成。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线束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线束保护壳设计为一通道,因此可供发动机线束从该通道中穿过,可对发动机线束进行统一布置,避免了因将发动机线束直接固定在发动机外壳上而造成发动机线束磨损,对发动机线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另外,由于通道的侧壁以及出线端上设有导向结构,可以满足各个方向上的出线需求,不会造成出线混乱,在保证线束装配美观的同时,还减小了占用面积。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束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束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束固定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图中:1、线束保护壳;101、导向结构;102、线束孔;2、安装支架;201、第一板体;2011、安装面;202、第二板体;2021、第一板面;2022、第二板面;2023、弯折面;2024、第三板面;203、第一安装孔;204、第二安装孔;205、第一卡接孔;206、第二卡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线束固定支架,如图1、图2所示,该线束固定支架包括:

线束保护壳1,线束保护壳1为一呈L形的通道,通道包括一用于供发动机线束进入的进线端和一用于供发动机线束通过的出线端,通道的侧壁及出线端设有向凸出设置的导向结构101,导向结构101上开设有与通道相连通的、供发动机线束穿出的线束孔102;

用于安装线束保护壳1的安装支架2,安装支架2包括第一板体201和与第一板体201垂直设置的第二板体202,其中,通道的进线端安装于第一板体201上,通道的出线端安装于第二板体202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将线束保护壳1设计为一通道,并在通道的侧壁和出线端设置导向结构101,一方面可以供发动机线束从通道中通过,对发动机线束进行统一布置,避免了因将发动机线束直接固定在发动机外壳上而造成发动机线束磨损,对发动机线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发动机线束的出线方向进行出线方向进行导向,可以满足各个方向上的出线需求,不会造成出线混乱,在保证线束装配美观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发动机线束与周围零件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隙,减小了占用面积。另外,由于安装支架2具有支撑力大、占用空间小、机械性能良好、且固定可靠的优点,因此可将线束保护壳1牢固的安装于发动机外壳上。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板体201延伸形成有一安装面2011,该安装面2011用于将安装支架2固定安装于发动机外壳上,其中,安装面2011与第一板体201和第二板体202均垂直,且安装面201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203,因此安装支架2可通过第一安装孔203与发动机外壳进行螺栓连接,保证了安装支架2与发动机外壳之间安装强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板体202包括第一板面2021、第二板面2022、连接第一板面2021与第二板面2022的弯折面2023以及由第一板面2021延伸形成的第三板面2024,其中,弯折面2023的弯折程度与发动机外壳的外部形状相贴合,以此来保证第二板体202与发动机外壳紧密贴合,减小占用空间。由于弯折面2023上设有第二安装孔204,因此安装支架2可通过第二安装孔204与发动机外壳进行螺栓连接,保证了安装支架2与发动机外壳之间安装强度。

另外,上述第一板面2021上设有第一卡接孔205,而线束保护壳1上设有卡扣,其中,卡扣与第一卡接孔205卡接连接,因此可将线束保护壳1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2上,该种连接方式不仅简单方便,且固定可靠。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卡接孔205与卡扣的数量均为两个,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对第一卡接孔205与卡扣的数量并不进行具体限定,只要能够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即可。

具体地,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在第二板面2022与第三板面2024上均设有用于固定从线束孔102中穿出的发动机线束的第二卡接孔206,一方面保证了线束走向的方向性,避让周边器件,防止干涉,另一方面保证了线束装配的美观,不会造成出线混乱。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束保护壳1由聚乙烯材料制成,其中,聚乙烯具有加工易成型的特性,且成型后具有一定的硬度,在常温下,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化学稳定性良好,能够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溶于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优良,因此能够对发动机线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的线束固定支架,其中,该线束固定支架在汽车上的装配示意图如图4所示。

具体地,该线束固定支架包括线束保护壳1和安装支架2,其中,线束保护壳1通过安装支架2固定安装于发动机外壳上,而安装支架2通过螺栓安装于发动机外壳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束保护壳1设计为一通道,并在通道的侧壁和出线端设置导向结构101,一方面可以供发动机线束从通道中通过,对发动机线束进行统一布置,避免了因将发动机线束直接固定在发动机外壳上而造成发动机线束磨损,对发动机线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发动机线束的出线方向进行出线方向进行导向,可以满足各个方向上的出线需求,不会造成出线混乱,在保证线束装配美观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发动机线束与周围零件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隙,减小了占用面积。另外,由于安装支架2具有支撑力大、占用空间小、机械性能良好、且固定可靠的优点,因此可将线束保护壳1牢固的安装于发动机外壳上。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