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轴驱动螺旋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8594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轮轴驱动螺旋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轮轴驱动的螺旋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摩托车、内燃和电动助力车(包括两轮车、三轮车)是一种使用方便和灵活的陆地行驶交通工具,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特别适合乡村和边远山区使用,但它不能在水面上行驶,限制了其使用范围。而现在使用螺旋桨推进的既可在水上,又可在陆上行驶的水陆两用车是将发动机动力,通过动力转换装置分别输出到车轮或螺旋桨上,结构较为复杂,使用操纵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现有水陆两用车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接利用设置在车体的驱动轮轴或轮毂上的主动圆锥齿轮,将动力传递到设置在螺旋桨轴上的从动圆锥齿轮上,从而驱动螺旋桨转动的轮轴驱动螺旋桨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轮轴驱动螺旋桨装置配装在现有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等车体的轮毂上或驱动轮轴上,它包括一对相互啮合的主动圆锥齿轮和从动圆锥齿轮,所述主动圆锥齿轮配装在车体的驱动轴上或轮毂上,从动圆锥齿轮配装在螺旋桨轴一端上,螺旋桨轴另一端设置有螺旋桨叶并活动支撑在支架一端上,支架另一端与车体活动相连,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拔叉,所述拔叉动作能使从动圆锥齿轮在螺旋桨轴上作上下移动并与主动圆锥齿轮啮合和分离。

进一步,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两侧的螺旋桨轴上分别设置有弹簧和推力轴承,推力轴承在外力作下可与拔叉相接触。

进一步,所述支架呈L形并通过轴承与车体上的驱动轴或轮轴活动相连或与车架活动相连。

本实用新型直接利用设置在车体的驱动轴上或轮毂上的主动圆锥齿轮,将动力传递到设置在螺旋桨轴上的从动圆锥齿轮上,从而驱动螺旋桨转动,并通过拔叉使从动圆锥齿轮在螺旋桨轴上纵向移动或使支架在轮轴上纵向移动,使从动圆锥齿轮与主动圆锥齿轮分离和啮合,它不仅结构紧凑简单,制造方便,操纵灵活省力,又可使车辆在陆地和水面上分别行走。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轮毂 2、主动圆锥齿轮 3、驱动轴 4、螺旋桨轴 5、弹簧 6、从动圆锥齿轮 7、悬臂 8、键槽 9、销键 10、推力轴承 11、横臂 12、螺旋桨叶 13、拔叉 14、销轴 15、轴承盖 16、支架 17、拔杆 18、车架 19、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所述轮轴驱动螺旋桨装置配装在现有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等车体的轮毂1上或驱动轴3上,它包括一对相互啮合的主动圆锥齿轮2和从动圆锥齿轮6,所述主动圆锥齿轮配装在车体的驱动轴3上或车体的轮毂1上,从动圆锥齿轮通过键槽8和销键9配装在螺旋桨轴4一端上,销键9可防止从动圆锥齿轮6与螺旋桨轴4之间产生相对转动,但不影响从动圆锥齿轮在外力作用下在螺旋桨轴上作上下滑动,螺旋桨轴另一端设置有螺旋桨叶12,螺旋桨轴通过轴承和轴承盖15活动支撑在支架16的一端(即支架的横臂11)上,所述支架呈L形,并具有一只横臂11和 一只悬臂7。支架的另一端(即支架的悬臂7)通过轴承与车体上的驱动轴3或轮轴19活动相连,或与车体的车架18活动相连,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拔叉13,拔叉通过销轴14与拔杆17相连,所述从动圆锥齿轮两侧的螺旋桨轴上分别设置有弹簧5和推力轴承10,当向外拉动拔杆17时,带动拔叉动作,拔叉与推力轴承接触,使推力轴承10带动从动圆锥齿轮在螺旋桨轴上向上移动并与主动圆锥齿轮啮合,主动圆锥齿轮带动从动圆锥齿轮使螺旋桨轴旋转,从而带动螺旋桨叶12工作,使车辆能在水面上行走。当松开拔杆17,从动圆锥齿轮在弹簧5的作用下在螺旋轴上作向下移动并与主动圆锥齿轮分离,从而使车辆能在陆地上行走。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