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纯电动客车用内置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07558发布日期:2020-06-23 20:58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型纯电动客车用内置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客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纯电动客车用内置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上微型纯电动巴士的开发需求,对空调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整车美观、视野开阔、高度低、车内空间大、续航里程等要求都对空调结构、外观、能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客车行业内,传统动力驱动中小型客车空调多采用内顶置空调,新能源客车大多使用一体式顶置空调,内顶置空调占用车内空间,顶置纯电空调增加整车高度,存在外观造型困难等问题,随着市场发展,已不能满足微型纯电动客车精细化的要求。需针对该特定市场开发一款纯电空调,用于满足微型客车使用需求。

现有空调技术方案中:1、采用顶置纯电空调,空调总成安装于微型客车顶部,增加整车高度,无法满足客车对限高要求;2、采用传统内置空调,占用车内空间,影响成员视野,且需配置前后两套空调,前空间用于司机区温度调节及前除霜器,后空调用于乘客区温度调节,成本也较高;3、乘用车空调,由于空间小,均采用一个hvac总成,制冷量小,送风距离小,无法满足客车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纯电动客车用内置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微型纯电动客车用内置空调系统,应用于微型纯电动客车,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第一hvac结构和第二hvac结构,所述压缩机设置在客车底盘上,冷凝器设置在客车前骨架上,第一hvac结构设置在客车车前,第二hvac结构设置在客车车后,压缩机、冷凝器通过冷媒软管分别和第一hvac结构和第二hvac结构连通,第一hvac结构和第二hvac结构的出风口和整车风道连接。

所述冷凝器设置在客车主电机水箱散热器上。

所述压缩机及其组件设置在客车后舱门下方。

所述第一hvac结构和第二hvac结构上均设置有独立膨胀阀,冷凝器均通过独立膨胀阀与第一hvac结构和第二hvac结构的冷媒入口连接。

所述第一hvac结构和第二hvac结构均包括冷风出风口和热风出风口,整车风道包括冷风风道和热风风道,冷风风道设置在客车车厢顶部,热风风道设置在客车车厢底部,冷风出风口与冷风风道连通,热风出风口和热风风道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与顶置纯电空调相比:降低了整车高度,由于采用的hvac结构为塑料材质,减轻了整车重量;压缩机、冷凝器、hvac结构隐藏布置,解决了顶置空调外观造型方面的难题。

2、与传统内置空调相比:增大了车厢空间,满足成员视野开阔的需求;第一hvac结构和第二hvac结构共用一套压缩机和冷凝器,形成“一拖二”的结构,客车前后双hvac结构,不但降低了采用前后两套空调带来的成本增加,又提升了整车前后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后hvac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hvac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是客车,2是压缩机,3是冷凝器,4是第一hvac结构,5是第二hvac结构,6是第一蒸发器,7是第二蒸发器,8是内循环进风口,9是外循环进风口,10是独立膨胀阀,11是模式风门调节器,12是热风出风口,13是冷风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微型纯电动客车用内置空调系统,用于微型纯电动客车使用,降低整车高度、增加车内空间和成员视野,满足了整车前后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包括压缩机2、冷凝器3、第一hvac结构4和第二hvac结构5,压缩机2及其组件设置在客车底盘上、客车后舱门的下方;冷凝器3设置在客车前骨架、主电机水箱散热器上;第一hvac结构4设置在客车车前,可以是车前座椅背后的舱体处,第二hvac结构5设置在客车车后,可以是车后座椅背后的舱体处。采用车前车后双hvac结构解决了微型纯电动客车使用空调造成的车辆高度增加、外观造型困难等难题,节省了整车空间,降低了整车重量。

压缩机2、冷凝器3通过冷媒软管分别和第一hvac结构4和第二hvac结构5连通,第一hvac结构4和第二hvac结构5的出风口和整车风道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hvac结构4和第二hvac结构5均包括冷风出风口13和热风出风口12,整车风道包括冷风风道和热风风道,冷风风道设置在客车车厢顶部,热风风道设置在客车车厢底部,热风风道的出风口可以设置在座椅底部格栅处,冷风出风口13与冷风风道连通,热风出风口12和热风风道连通。第一hvac结构4和第二hvac结构5采用独立风道的结构,将制冷、制热送风隔开,分别从客车顶部和底部送入车厢,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使得整车高度方向温度分布更加均匀,解决了顶置空调冬季制热“头热脚冷”的问题。

进一步的,第一hvac结构4和第二hvac结构5上均设置有独立膨胀阀10,冷凝器3均通过独立膨胀阀10与第一hvac结构4和第二hvac结构5的冷媒入口连接。独立膨胀阀10保证了冷媒流量分配的均匀性,使得整车前后温度场和风场分布相对更加均匀、客户舒适度更高。

其中,第一hvac结构4和第二hvac结构均为常规的hvac结构,hvac结构包括蒸发芯体、蒸发风机、加热器、内循环进风口8、外循环进风口9、模式风门调节器11和冷暖风门,蒸发风机带有调速模块,分为7档风调节风量;蒸发芯体外接管路、压缩机2、冷凝器3实现制冷,hvac结构能够利用蒸发芯体和蒸发风机蒸发制冷,通过冷风出风口吹出冷风;利用加热器加热,通过热风出风口吹出热风;还可以通过模式风门调节器11和蒸发风机实现内外循环进风模式切换。减少了单独增加新风系统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及空间占用。

另外,hvac结构的出风口实际上包括吹脸出风口、吹脚出风口和除霜出风口。当hvac结构制冷时,冷暖风门动作,不让风经过加热器;当hvac结构除湿时,冷暖风门动作,让部分风经过加热器;当hvac结构制热时,冷暖风门动作,让风全部经过加热器。应用在本申请中的hvac结构,将吹脸出风口用作热风出风口12,与热风风道连通;将吹脚出风口和除霜出风口打通,用作冷风出风口13,与冷风风道连通。通过模式风门调节器11来调节冷风出风口13即调节吹脚出风口以及除霜出风口,调节热风出风口12即吹脸出风口。从而实现本申请中的第一hvac结构4和第二hvac结构具备冷风出风口13和热风出风口12。

在除霜除雾时,还可以通过把在蒸发芯体中冷却的空气和在暖风芯体中加热的空气进行混合调节,进行快速除霜除雾,也可以将混合调节的空气送入车内,创造车内的舒适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为:依照上述连接方式布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

当车内需要制冷时,启动压缩机2、冷凝器3和第一hvac结构4、第二hvac结构5中的蒸发器,使蒸发器制冷,调节模式风门调节器11,使冷风出风口13吹出冷风,从客车顶部向下吹出冷风,冷空气逐渐下沉,使车内降温制冷,满足乘客的舒适性。

当车内需要制热时,启动第一hvac结构4、第二hvac结构5中的加热器,使加热器制热,调节模式风门调节器,使热风出风口12吹出热风,从客车底部格栅处向上吹出热风,热空气上升,使车内升温制热,满足乘客的舒适性。

还可以通过调节模式风门调节器11切换内外循环进风模式,改善车内空气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应当指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再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进一步的改进和改变,这些改进和改变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