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减振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8227阅读:77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拖拉机减振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尤其是一种用于四轮拖拉机上的拖拉机的减振座椅。
拖拉机,尤其是四轮拖拉机在农村和城镇已被广泛使用,它不仅用于农田耕作,也是一种重要的运输工具。因而拖拉机驾驶员往往需要长时期工作在拖拉机上。由于拖拉机振动大,而拖拉机上的座椅与拖拉机均为刚性连接,没有任何减振措施,致使许多常年驾驶四轮拖拉机的驾驶员患有胃下垂以及头晕、头痛、腰痛、恶心等疾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拖拉机,尤其是四轮拖拉机的座椅无减振措施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减振效果的拖拉机减振座椅。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拖拉机减振座椅包括一个椅座,椅座底部有左、右两组连接件,连接件通过销轴与拐状主力臂的一端铰接。拐状主力臂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前底脚连接板上的支架铰接。弹簧导杆上端与椅座底部的连接件铰接,下端穿过拐状主力臂上的下弹簧座,并用螺帽限位。弹簧套装在弹簧导杆上,弹簧上、下端分别抵住上弹簧座和下弹簧座。减振器的上端用上销轴与拐状主力臂铰接,下端用下销轴与后底脚连接板铰接,右侧或左侧的前底脚连接板上设有限位夹板,拐状主力臂夹于限位夹板的狭槽中,防止座椅左右摆动。
所说的减振器包括上套筒、下套筒,下套筒插入上套筒中与上套筒呈滑动配合。上套筒内固连一个具有筒底的内套筒。下套筒内固连一个导杆。导杆穿过内套筒的筒底,并用螺帽限位。导杆和内套筒上套有弹簧。减振器上端制有与拐状主力臂连结的上销孔,下端制有与后底脚连接板连结的下销孔。
拖拉机减振座椅通过左、右两侧的前底脚连接板和后底脚连接板与拖拉机机身上的连接部分相固连。
当驾驶员坐于椅座上,遇有较小振动时,椅座底部两侧的弹簧发生弹性变形,弹簧导杆在下弹簧座中上下滑动,椅座绕拐状主力臂上端的销轴转动,使振动减小,当拖拉机颠簸较大,振动强烈时,减振器中的弹簧产生变形,拐状主力臂绕前底脚连接板支架上的销轴上下摆动,使椅座的振动大大减小。
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设计合理,坚固耐用,安装方便,具有极好的减振效果,避免了因拖拉机振动给驾驶员造成的各种疾患,同时可以减轻驾驶员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有新型的主视图;图4是减振器的构造图。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拖拉机减振座椅具有一个椅座1,椅座1底部左右两侧各有一组连接件2。拐状主力臂4的一端通过销轴3与连接件2铰接,拐状主力臂4的另一端通过销轴13与前底脚连接板11上的支架12铰接。弹簧导杆15的上端通过销轴18与连接件2铰接,下端穿过拐状主力臂4上的下弹簧座14,并用螺帽5限位。弹簧16套装在弹簧导杆15上,上下端分别抵在上弹簧座17和下弹簧座14上。减振器7上端通过上销轴6与拐状主力臂铰接,下端通过下销轴8与后底脚连接板9铰接。为防止椅座左右摇摆,右侧的前底脚连接板11上设有限位夹板10。拐状主力臂4装在限位夹板10的狭槽中(如
图1所示)。减振器7由上套筒20、下套筒26构成。下套筒26位于上套筒20内,与上套筒20呈滑动配合。上套筒20内有一个与之固连的带底24的内套筒22。下套筒26内有一个与之固连的导杆25。导杆25穿过内套筒22的筒底24,并用螺帽23限位。上套筒20的上端有一个与拐状主力臂相连的上销孔19,下套筒26下端有一个与后底脚连接板9相连的下销孔27。
权利要求1.一种拖拉机减振座椅,包括一个椅座,其特征在于椅座底部有左、右两组连接件;连接件通过销轴与拐状主力臂的一端铰接;拐状主力臂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前底脚连接板上的支架铰接;弹簧导杆上端与椅座底部的连接件铰接,下端穿过拐状主力臂上的下弹簧座,并用螺帽限位;弹簧套装在弹簧导杆上,弹簧上、下端分别抵住上弹簧座和下弹簧座;减振器的上端用上销轴与拐状主力臂铰接,下端用下销轴与后底脚连接板铰接;右侧或右侧的前底脚连接板上设有限位夹板,拐状主力臂夹于限位夹板的狭槽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减振座椅,其特征在于减振器包括上套筒、下套筒,下套筒插入上套筒中与上套筒呈滑动配合;上套筒内固连一个具有筒底的内套筒;下套筒内固连一个导杆,导杆穿过内套筒的筒底,并用螺帽限位;导杆穿过内套筒的筒底,并用螺帽限位;导杆和内套筒上套有弹簧;减振器上端制有与拐状主力臂连结的上销孔,下端制有与后底脚连接板连结的下销孔。
专利摘要一种拖拉机减振座椅,椅座1底部两侧各有一组连接件2。连接件2与拐状主力臂4的一端铰接,拐状主力臂的另一端与前底脚连接板上的支架12铰接。套有弹簧16的弹簧导杆15上端与连接件2铰接,下端穿过拐状主力臂4上的下弹簧座14并用螺帽5限位。减振器7上端与拐状主力臂4铰接,下端与后底脚连接板9铰接。拐状主力臂4位于前底脚连接板11上的限位夹板10的狭槽中。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好的减振效果,可避免驾驶员产生胃下垂等疾患发生。
文档编号B60N2/50GK2261958SQ9620732
公开日1997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1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1日
发明者陆迪坤 申请人:陆迪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