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特别是机动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16896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车辆座椅、特别是机动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特征的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0002]在DE 10 2005 022 984 Al中公开了在引言中所提及类型的车辆座椅。车辆座椅的纵向调节器在车辆座椅从使用位置转变到非使用位置的情况下保持锁定。为了相对于使用位置针对非使用位置设定不同的纵向座椅位置,必须由座椅用户主动地将轨道锁定装置解锁,所述轨道锁定装置包括轨道锁定机构和相关联的操作元件。这是复杂且笨拙的,特别是如果想要将位于非使用位置的车辆座椅位移到前排座椅的后面以便节省结构空间的情况下,并且操作元件的可达性由于前排座椅会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在引言中所提及类型的车辆座椅,以使得在车辆座椅从使用位置转变到非使用位置以及同时想要改变纵向座椅位置的情况下可以省却轨道锁定装置的主动致动。
[0004]该目的根据本发明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的车辆座椅来实现。
[0005]由于联接装置将座椅运动系统和轨道锁定机构联接到一起,以使得至少一个座椅轨道对锁定在车辆座椅的使用位置和非使用位置,并在车辆座椅的使用位置和非使用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解锁,因此车辆座椅在从使用位置转变到非使用位置时能够在纵向方向上位移。车辆座椅的纵向位置锁定在所述非使用位置,因此即使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以及当刹车和加速时车辆座椅也保持其纵向调节位置。
[0006]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简单结构的联接,即其中车辆座椅包括彼此平行布置的两个座椅轨道对以及轨道解锁杆,所述轨道解锁杆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两个座椅轨道对的轨道锁定机构,以使得轨道解锁杆的旋转致动两个座椅轨道对的轨道锁定机构。
[0007]优选地,轨道解锁杆垂直于两个座椅轨道对延伸且可旋转地安装到其上或相对于其可旋转地安装。
[0008]轨道解锁杆可通过联接装置以简单的方式激活,其中至少一个操纵杆紧固到轨道解锁杆,所述操纵杆在径向方向上从轨道解锁杆突出并具有用于与联接装置配合的操纵杆端部。
[0009]联接装置代表增加车辆座椅舒适性的一种便利装置,其座椅运动系统包括紧固到座椅轨道对的第二座椅轨道的前侧支脚、连接前侧支脚和座垫的前侧摇臂以及能够可释放地紧固到所述第二座椅轨道的后侧支脚和将后侧支脚可枢转地铰接到前侧支脚的两个存储摇臂。在这种情况下,后侧支脚、前侧支脚和两个存储摇臂形成以铰接方式连接到一起的四杆连杆机构的构件。
[0010]通过四杆连杆机构,后侧支脚可在前侧支脚的方向上枢转。紧固到后侧支脚的靠背随着后侧支脚枢转,以使得车辆座椅可移动到紧凑的前方位置,一个所谓的存储位置。靠背可有利地通过本身已知的装配件、特别是倾斜度调节装配件附接到后侧支脚。
[0011]如果对于后侧支脚在第二座椅轨道上设置锁定销,紧固到后侧支脚的锁定件能够锁定到所述锁定销,则所述车辆座椅的后侧支脚可安全地和可靠地固定在使用位置。
[0012]在轨道解锁机构和车辆座椅运动系统的移动之间的有成本效益的运动联接可通过至少一个联接器来实现,为此目的所述联接器具有控制轮廓。控制轮廓优选为联接器基体中的开口,控制元件以槽销导向的方式接合到所述开口内。控制元件可以是例如螺栓、销、凸轮、金属片凸耳或适于开槽引导件并且可在控制轮廓内移动的任何其它装置。
[0013]优选地,联接器一方面特别是通过销或铆钉可旋转地附接到轨道解锁杆的操纵杆端部,以及另一方面经由控制轮廓和控制元件可操作地连接到座椅运动系统的组件。
[0014]优选的控制轮廓包括槽状的第一控制部分、槽状的第二控制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控制部分和第二控制部分之间的锁扣轮廓。第一控制部分和第二控制部分优选为线性设计且相对于彼此以一定的角度、例如80度布置。
[0015]当车辆座椅从使用位置转变到非使用位置时或当从非使用位置转变到使用位置时,在运动序列的第一阶段中,控制元件最初在第一控制部分内自由地移动,且不显著地移动联接器,直到控制元件、特别是销承靠(抵靠)锁扣轮廓,从而承靠第一控制部分的端部。
[0016]在运动序列的第二阶段中,固定在锁扣轮廓内的控制元件带动联接器,由此联接器作为一种类型的支撑以打开的方式在轨道锁定装置上起作用。车辆座椅现在可在纵向方向上位移。
[0017]车辆座椅的座椅轨道对的重新锁定、特别是在向前的纵向调节位置下的所述重新锁定优选通过在运动序列的第二阶段末(期)联接器抵靠止动部枢转实现。其结果是,联接器不能够进一步向前枢转。但是,在将超过极限力的力施加到座椅上之后,座椅运动系统和联接到其的控制元件进一步移动。因此在进一步的运动序列中,控制元件离开锁扣轮廓并进入第二控制部分内,其中所述联接器围绕控制元件在其初始位置的方向上向回枢转,以及轨道解锁杆再次旋转到锁定轨道锁定机构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极限力是为了将控制元件从锁扣轮廓释放所必须克服的力,且取决于锁扣轮廓的几何形状以及可选的作用于联接器上的弹簧。
[0018]优选地,车辆座椅包括结构基本相同的两个联接装置,其中第一联接装置设置成用于车辆座椅从使用位置到非使用位置的转变,以及第二联接装置设置成用于车辆座椅从非使用位置到使用位置的转变。其结果是,在每一种情况下联接装置的控制轮廓根据本发明只能仅在一个移动方向上有效,并因此可以特别简单的方式设计。
[0019]可以单独的方式或彼此组合的方式实施的有利实施例形成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附图说明】
[0020]下文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有利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该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
[0021]图1示出处于使用位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性侧视图;
[0022]图2示出处于地板位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性侧视图;
[0023]图3示出处于存储位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性侧视图;
[0024]图4示出在行进方向上观察到的处于使用位置的车辆座椅的右侧侧视图;
[0025]图5示出图4的联接装置的详细视图;
[0026]图6示出对应于图4的处于中间位置的车辆座椅的视图;
[0027]图7示出图6的联接装置的详细视图;
[0028]图8示出对应于图4的处于存储位置的车辆座椅的视图;
[0029]图9示出图8的联接装置的详细视图;
[0030]图10示出在行进方向上观察到的处于存储位置的车辆座椅的左侧侧视图;
[0031]图11示出图10的联接装置的详细视图;
[0032]图12示出对应于图10的处于中间位置的车辆座椅的视图;
[0033]图13示出图12的联接装置的详细视图;
[0034]图14示出对应于图10的处于使用位置的车辆座椅的视图;以及
[0035]图15示出图14的联接装置的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适于机动车辆、例如面包车的后排座椅的车辆座椅I具有作为子组件的座垫3和靠背5。车辆座椅I在机动车辆内部的布置和其通常的行进方向限定在下文中使用的方向性信息。通过使得靠背5向前位移同时将座垫3折叠起来,车辆座椅I可从适于运送乘员的操作性使用位置转变到直立折叠的存储位置。此外通过使得靠背5向前折叠同时将座垫3降低,车辆座椅I可从使用位置转变到平坦的地板位置。在每种情况下存储位置和平坦的地板位置形成车辆座椅的非使用位置。
[0037]在WO 02/22391 Al和DE 10 2005 022 984 Al中已公开车辆座椅I的结构设计的原理,在下文不另外进行详细的描述。座垫3具有座垫载体9,所述座垫载体9在大致对称的车辆座椅I的两侧上的其前端区域通过一个相应的前侧摇臂10铰接到前侧支脚11。
[0038]车辆座椅I相对于在行进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延伸的中央座椅平面以大致镜面对称的方式构造。下文仅对即最初处于使用位置的一个车辆座椅侧进行描述。
[0039]每个前侧支脚11连接到纵向可调节的座椅轨道对13,所述座椅轨道对13包括直接连接到车辆结构的第一座椅轨道13a和在纵向方向上可相对于第一座椅轨道13a位移的第二座椅轨道13b,其中大致U形轮廓的两个座椅轨道13a,13b相互接合在彼此的后面(彼此前后排列地相互结合),其中它们的纵向边缘向内和/或向外弯曲并能够通过本身已知的轨道锁定机构锁定到一起。例如,在DE 100 50 957 Al中公开了具有相关联轨道锁定机构的这种座椅轨道对。
[0040]后侧支脚21通过在后侧支脚21的下部中的后侧锁定件25可释放地锁定到锁定销,所述锁定销牢固(固定)地连接到第二座椅轨道13b。在每种情况下,靠背5通过装配件27在一侧上附接到后侧支脚21的后上方部,所述装配件优选为在倾斜度方面可调节的闩锁装配件。后侧支脚21在其前部中通过四杆连杆机构30铰接到前侧支脚11。四杆连杆机构30由前侧存储摇臂30a、后侧存储摇臂30b以及在后侧支脚21和前侧支脚11上的其铰接点之间的材料部分限定。在车辆座椅两侧上的两个四杆连杆机构30的传动元件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