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400474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例如在滑移装载机或反铲挖土机或叉车等工程车辆、拖拉机或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固定式的发电机或冷冻机等上搭载的柴油发动机等发动机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搭载有净化柴油发动机等的废气的废气净化装置的发动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开发了如下的技术,即:在发动机的排气路径中设置废气净化装置(柴油微粒过滤器),利用废气净化装置的氧化催化剂或烟尘过滤器等,对从柴油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或专利文献2或专利文献3)。
[0003]以往,有在发动机上搭载废气净化装置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或专利文献2)、或者与发动机分离地搭载废气净化装置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 185340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 — 72723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 - 2087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0]在如专利文献I或专利文献2那样地在发动机上搭载废气净化装置的结构中,存在如下等问题,即:需要在发动机的附近确保废气净化装置的设置空间,发动机相对于主机体的布局容易受到限制,并且无法容易地使还内设有发动机冷却用的散热器等的发动机室的结构简单化。
[0011]另外,在如专利文献3那样地与发动机分离地安装废气净化装置的情况下,虽然发动机相对于主机体的布局的限制得到缓解,但存在如下等问题,即:需要防止从发动机向废气净化装置供给的废气的温度降低,并且需要在主机体框架侧配置废气净化装置的支承部件,无法容易地使废气净化装置的支承结构简单化。此外,需要配备发动机或废气净化装置的监视或再生控制等所需要的指示灯或开关类等控制设备。
[0012]因此,经过探讨该现状,本发明欲提供一种改善了的发动机装置。
[0013]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4]技术方案I的发明是在具备处理发动机的废气的废气净化外壳、并在搭载有所述发动机的主机体侧配置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发动机装置中,具备搭载有所述发动机等的主机体框架的结构,设置有底部支承件和侧部支承件,所述底部支承件将所述废气净化外壳上载支承于所述主机体框架,所述侧部支承件将所述废气净化外壳可拆装地连结固定于所述主机体框架。
[0015]技术方案2的发明构成为: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发动机装置中,用所述主机体框架包围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两侧方和下表面侧,从所述主机体框架的上方将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组装于所述主机体框架,用所述底部支承件支承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左右宽度中央部,另一方面,用所述侧部支承件支承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左右两侧部。
[0016]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发动机装置中,将所述底部支承件配置在与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下表面侧相对的所述主机体框架上表面、或所述废气净化外壳下表面的至少任意一方,并且,将所述侧部支承件配置在与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左右两侧相对的所述主机体框架的内侧面、或所述废气净化外壳左右两侧面的至少任意一方。
[0017]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发动机装置中,在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心线平行的直线上配置所述发动机的废气出口和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废气入口。
[0018]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动机装置中,将排气尾管偏向装设了作业部的主机体的侧部中的、与所述发动机的排气歧管设置侧相反的侧部地配置的结构,与所述发动机的冷却风扇相对地配置所述废气净化外壳,并且,将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入口管侧配置在与所述发动机的排气歧管设置侧相同的侧部。
[0019]技术方案6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动机装置中,将排气尾管偏向装设了作业部的主机体的侧部中的、所述发动机的排气歧管设置侧的侧部地配置的结构,与所述发动机的冷却风扇相对地配置所述废气净化外壳,并且,将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入口管侧配置在与所述发动机的排气歧管设置侧相同的侧部,将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出口管延伸设置在排气歧管与入口管之间的排气管的下方。
[0020]技术方案7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发动机装置中,具备显示所述发动机等的运转状况的操作显示部、控制所述发动机等的发动机控制器、以及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再生操作构件的结构,将所述再生操作构件与所述运转操作显示部电连接。
[0021]技术方案8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动机装置中,将所述发动机控制器配置在内设有所述发动机等的发动机室内的、冷却风的吸入上方侧。
[0022]技术方案9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动机装置中,在转换成需要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再生的运转状态时,使所述发动机的转速自动地下降,向操作人员报知异常运转状态,并且,用通信线将所述运转操作显示部的仪表控制器与所述发动机控制器以能够相互通信的方式连接。
[0023]发明的效果
[0024]根据技术方案I的发明,由于是在具备处理发动机的废气的废气净化外壳、并将所述废气净化外壳配置在搭载有所述发动机的主机体侧的发动机装置中,具备搭载有所述发动机等的主机体框架的结构,并具备将所述废气净化外壳上载支承于所述主机体框架的底部支承件、以及将所述废气净化外壳可拆装地紧固固定于所述主机体框架的侧部支承件,因此,能够用所述底部支承件将所述废气净化外壳暂时支承于所述主机体框架,经由所述侧部支承件实行所述主机体框架与所述废气净化外壳侧面的紧固作业,能够容易地提高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组装作业性。
[0025]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由于用所述主机体框架包围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两侧方和下表面侧,从所述主机体框架的上方将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组装于所述主机体框架,用所述底部支承件支承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左右宽度中央部,另一方面,用所述侧部支承件支承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左右两侧部,因此,能够将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三个方向与所述主机体框架连结,能够容易地构成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支承结构。
[0026]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由于将所述底部支承件配置在与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下表面侧相对的所述主机体框架上表面、或所述废气净化外壳下表面的至少任意一方,并且,将所述侧部支承件配置在与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左右两侧相对的所述主机体框架的内侧面、或所述废气净化外壳左右两侧面的至少任意一方,因此,能够用所述底部支承件容易地支承重量大的所述废气净化外壳。在例如拆卸所述废气净化外壳时,能够容易地防止所述废气净化外壳从支承位置脱落。通过将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两侧固定于所述主机体框架,从而能够容易地防止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由于机械振动等而变形损坏。
[0027]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由于在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心线平行的直线上配置所述发动机的废气出口和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废气入口,因此,能够与发动机室的结构等相对应地设置所述发动机或所述废气净化外壳,并且,能够容易地维持向所述废气净化外壳供给的废气的温度,能够适当地维持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废气净化功能。
[0028]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由于是将排气尾管偏向装设了作业部的主机体的侧部中的、与所述发动机的排气歧管设置侧相反的侧部地配置的结构,与所述发动机的冷却风扇相对地配置所述废气净化外壳,并且,将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入口管侧配置在与所述发动机的排气歧管设置侧相同的侧部,因此,充分利用所述冷却风扇设置部的剩余空间,能够容易地组装所述废气净化外壳,并且,能够容易地将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废气出入口侧与所述排气尾管或排气歧管连接。
[0029]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由于是将排气尾管偏向装设了作业部的主机体的侧部中的、所述发动机的排气歧管设置侧的侧部地配置的结构,与所述发动机的冷却风扇相对地配置所述废气净化外壳,并且,将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入口管侧配置在与所述发动机的排气歧管设置侧相同的侧部,将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出口管延伸设置在排气歧管与入口管之间的排气管的下方,因此,能够将排气歧管与入口管之间的排气管与所述发动机的冷却风扇风路等离开地配置,能够容易地维持经由所述排气管向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移动的废气的温度,并且,能够与所述排气尾管的配置相对应地容易地设置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出口管。另外,在所述发动机的冷却风扇风路等延伸设置所述废气净化外壳的出口管,能够降低废气温度并将废气从所述出口管向机体外排出,能够抑制所述排气尾管等被废气加热。
[0030]根据技术方案7的发明,由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