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车辆用充气子午线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92953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农用车辆用充气子午线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用车辆用充气子午线轮胎。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上,如图1的(a)所示,已提出提供一种农用车辆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其在胎 面表面91上具有凸块(lug)92,凸块92从胎面端TE向胎面宽度方向内侧沿指定轮胎转 动方向延伸,凸块92在以轮胎赤道面CL为中心的胎面宽度方向半部之间沿胎面周向交 替地配置(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如图1的(b)所示,在轮胎周向的截面中,凸块92具 有向轮胎径向外侧突出的形状,位于蹬出端侧的壁面92b比位于踏入端侧的壁面92a陡 峭。在该轮胎中,在行驶时通过凸块92抓农田等的土,确保了牵引性能。此外,使用低压式 (low-compaction)凸块 92以便不损伤农田。
[0003] 然而,如从欧洲和美国的标准的变更看到的,诸如拖拉机等的农用车辆的使用环 境变得高速化。结果,由于在公路上行驶的频率增加,因此存在用于解决由于增加的速度而 导致的振动问题的对策的需求。因此,减少从路面输入的能量的一个方法是使用图2示出 的花纹的趋势,在图2中,凸块92以如下方式布置于胎面表面91 :当胎面宽度方向半部中 的一方中的第一凸块92沿胎面周向投影时,第一凸块92与胎面宽度方向半部中的另一方 中的第二凸块92在轮胎赤道面CL附近重叠。在这种花纹(pattern)中,轮胎赤道面CL附 近的凸块之间的沿胎面周向的间隔变窄,从而减少了高速行驶时的振动输入。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6-2730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8] 然而,在图1的(a)和图2示出的具有凸块花纹的轮胎中,在制动力大的蹬出端侧 处的磨耗功量(the amount of work from wear)增大,踏入端侧处的磨耗功量减小。因此, 轮胎更容易在蹬出端侧处滑移,引起磨耗增大以及导致蹬出端侧与踏入端侧之间的不均匀 磨耗。
[0009] 特别地,在图2示出的花纹中,凸块92之间的沿胎面周向的间隔窄。因此,当轮胎 转动时,如图3所示,凸块94通过被先接地的凸块93的挤压变形(凸块93归因于载荷在 轮胎径向上被压缩而沿轮胎周向和轮胎宽度方向膨胀而变形)、经由凸块槽的槽底被拖拽, 从而促进了制动力并引起上述不均匀磨耗劣化。
[0010]因此,有利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耐不均匀磨耗性的农用车辆用充气子午线轮 胎。
[0011]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2] 发明人深入研究了如何解决以上问题。结果,发明人发现在凸块的蹬出端侧处的 壁面上设置具有预定形状的突出部,用于抑制凸块的上述由于在胎面周向上相邻的另一凸 块的挤压变形而导致的拖拽。
[0013] 本发明的总结概括如下。本农用车辆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其具有指定轮胎转动方 向,该轮胎包括:在胎面表面上的多个凸块,所述多个凸块从胎面宽度方向外侧向胎面宽度 方向内侧向所述指定轮胎转动方向侧倾斜地延伸,所述多个凸块在以轮胎赤道面为中心的 胎面宽度方向半部之间沿胎面周向交替地配置;和在所述凸块的蹬出端侧处的壁面上的 至少一个突出部,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从该壁面向所述指定轮胎转动方向的相反方向侧突 出,所述突出部连接到限定该凸块的凸块槽的槽底并且具有与轮胎径向正交的上表面,其 中点P是所述多个凸块中的一凸块的蹬出端侧处的壁面的胎面宽度方向最内侧点,点Q位 于沿着所述一凸块的蹬出端侧处的壁面的周缘与所述点P间隔开了壁面的周缘长度的1/3 的位置,直线Μ连接所述点P和所述点Q,并且位于所述一凸块的相反侧的胎面宽度方向半 部且在所述指定轮胎转动方向侧与所述一凸块相邻的另一凸块的所述突出部位于所述直 线Μ的胎面宽度方向内侧。如这里使用的,"与轮胎径向正交"指的是在轮胎周向截面中突 出部的上表面和与轮胎径向正交的平面之间的角度为20°以下。"周缘长度"指的是当将 轮胎安装于适用轮辋、施加规定压力并且不施加负荷时的周缘长度。
[0014] 发明的效果
[0015] 因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的耐不均匀磨耗性的农用车辆用充气子午线轮 胎。
【附图说明】
[0016] 图1的(a)示出了传统的农用车辆用充气子午线轮胎的凸块花纹,图1的(b)示 出了传统的凸块的沿轮胎周向的截面形状;
[0017] 图2示出了传统的农用车辆用充气子午线轮胎的凸块花纹;
[0018] 图3示出了不均匀磨耗发生的原理;
[0019]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农用车辆用充气子午线轮胎的凸块花 纹;
[0020] 图5的(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农用车辆用充气子午线轮胎的凸 块花纹的部分立体图,图5的(b)示出了本发明的凸块和突出部的沿轮胎周向的截面形状; 以及
[0021]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作用效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农用车辆用充气子午线轮胎 (也称为轮胎)。轮胎的内部结构与传统轮胎的内部结构类似,因而省略其说明。
[0023]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农用车辆用充气子午线轮胎的凸块花 纹(lug pattern)。如图4所示,为该轮胎指定轮胎的转动方向。由图4中的箭头指示的方 向为指定轮胎转动方向。如图4所示,该轮胎在胎面表面1上具有多个凸块2。在示出的示 例中,每个凸块2均从胎面宽度方向外侧(在示出的示例中为胎面端TE)向胎面宽度方向 内侧沿指定轮胎转动方向倾斜地延伸,凸块2在以轮胎赤道面CL为中心的胎面宽度方向半 部之间交替地配置。在示出的示例中,凸块2相对于胎面周向的倾斜角度从胎面宽度方向 外侧(胎面端TE侧)向胎面宽度方向内侧逐渐减小。
[0024] 此外,如图4所示,凸块2被以如下方式布置:当胎面宽度方向半部中的一方中的 第一凸块2沿胎面周向投影时,第一凸块2与胎面宽度方向半部中的另一方中的第二凸块2 在轮胎赤道面CL附近重叠。在图4示出的示例中,在胎面周向上相邻的凸块2被布置成在 沿胎面周向投影时重叠,然而本发明的轮胎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从一个胎面宽度方向半 部的胎面端TE起延伸并在该胎面宽度方向半部内终止的凸块2和从另一个胎面宽度方向 半部的胎面端TE起延伸并在该另一个胎面宽度方向半部内终止的凸块2可以沿胎面周向 交替地布置,在胎面周向上相邻的凸块2被布置成在沿胎面周向投影时不重叠。在胎面周 向上相邻的凸块2在沿胎面周向投影时重叠的情况下,优选地,沿胎面宽度方向的重叠宽 度大于胎面宽度TW的0 %且为胎面宽度TW的30%以下。将重叠宽度设定为大于0 %通过 在轮胎转动时使凸块连续地接地而减少了花纹振动。另一方面,将重叠宽度设定为30%以 下使得当在农田行驶时土被围在凸块之间,并利用由凸块的踏入面处对土施压产生的反作 用力(r印ulsive force)来确保牵引性。注意"胎面宽度TW"指的是当轮胎安装于适用轮 辋、施加规定空气压力以及施加与最大负荷能力对应的载荷时的接地面的沿轮胎宽度方向 的最大宽度。"适用轮辋"指的是在轮胎制造和使用地区内有效的工业标准所规定的轮辋, 所述工业标准为诸如日本的"JATMA(日本机动车轮胎制造协会,Japan Automobile Tyr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年鉴"、欧洲的"ETRT0(欧洲轮胎轮辋技术组织,European Tyre and Rim Technical Organisation)标准手册"和美国的 "TRA(轮胎轮辋协会,Tire and Rim Association, Inc.)年鉴"等。"规定内压"指的是当轮胎安装于适用轮辋时适用 尺寸的轮胎在JATMA标准等下与轮胎最大负荷能力对应的空气压力(最大空气压力)。"最 大负荷能力"指的是根据以上JATMA标准等允许轮胎承受的最大质量。
[0025] 如图4所示,该轮胎在每个凸块2的蹬出端侧的壁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突出部3 (在 示出的示例中,每个凸块2上有一个突出部),该至少一个突出部3从壁面沿与指定轮胎转 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图5的(a)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轮胎的凸块花纹的部分立 体图,图5的(b)示出了凸块2和突出部3的沿轮胎周向的截面形状。如图5的(a)和图 5的(b)所示,突出部3连接到限定凸块2的凸块槽的槽底并且包括与轮胎径向正交的上 表面3a。如图5的(a)和图5的(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轮胎周向截面中,突出部3 形成为台阶部。在示出的示例中,从凸块2的上表面2a到突出部3的上表面3a的高度为 h(mm),位于上表面3a的位置处的突出宽度为d(mm)。此外,在示出的示例中,在突出部3与 凸块槽的槽底之间的连接部3b处,突出宽度朝向凸块槽的槽底逐渐增大。以下说明根据本 实施方式的轮胎的效果。
[0026] 如图6所示,当转动时,相对于先接地的凸块21,本实施方式的轮胎主要引起在设 置有突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