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控制单元及电气器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34586阅读:来源:国知局
入口
[0065]D电气器件
[0066]P假想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67]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力控制单元及电气器件进行说明。首先,对能够搭载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力控制单元及电气器件的车辆进行说明。
[0068]图1是表示能够搭载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力控制单元及电气器件的配置在车辆的前部座席与前部座席之间的中控台的立体图,图2是中控台的俯视图,图3是中控台的局部剖视图。
[0069]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中,在底板11上形成的中央通道12上配置有中控台30,在中控台30中内装有电气器件D。另外,在中央通道12内(中央通道12的下方),一端与未图示的内燃机连接的排气管20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另外,在图3中,符号16M是对中央通道12进行加强的中央横梁。
[0070]〈中控台〉
[0071]中控台30配置在左前部座席14L与右前部座席14R之间,由外装罩55覆盖内部空间,该外装罩55在上表面上从前方起依次设有杯托(cup holder) 52、变速手柄51、能够收容小物品的托盘53及乘坐人员的扶手54等。在外装罩55的后端安装了设有吸气格栅56的罩构件57。在后述的冷却风扇36工作时,吸气格栅56将车室87内的空气作为电气器件D的冷却风而取入。
[0072]<电气器件>
[0073]接下来,参照图3及图4,对内装于中控台30的电气器件D进行详细叙述。图4是电气器件D的分解立体图。
[0074]电气器件D具备高压蓄电池32、E⑶41及高压系设备35,上述的高压蓄电池32、E⑶41及高压系设备35通过由框架构件31支承而被单元化。框架构件31通过上部框架构件31U、下部框架构件31D、及将上部框架构件3IU与下部框架构件31D相连的中间框架构件31M由前部罩构件31F、左罩构件31L、右罩构件31R及后部罩构件31B包围而构成。
[0075]高压蓄电池32、E⑶41及高压系设备35从车辆后方起依次配置。高压系设备35包括:在中间框架构件31M的前表面上安装的接线盒33 ;以及在接线盒33的前方配置,且对高压蓄电池32的电压进行转换的电力控制单元34。在中间框架构件31M的后表面上安装有上述的ECU41。虽然电力控制单元34的详细结构在后文进行叙述,但电力控制单元34包括DC-DC转换器42及逆变器44,在前部罩构件3IF与接线盒33之间形成的空间中,上述的DC-DC转换器42及逆变器44沿左右纵向配置。需要说明的是,纵向配置是指三边中最短的边沿左右方向延伸。另外,在DC-DC转换器42与逆变器44之间,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后述的冷却通路39。与在车辆前方的电动机室中载置的电动机(未图示)连接的三相线73从逆变器44向前方延伸出。
[0076]在高压蓄电池32的左侧面上,在其与左罩构件31L之间安装有吸气管道37,在高压蓄电池32的右侧面上,在其与右罩构件31R之间安装有排气管道38。另外,单电池电压传感器(CVS) 46由CVS罩45覆盖而固定于下部框架构件31D的下表面。通过将下部框架构件31D螺栓紧固连结于中央通道12,从而将电气器件D固定于中央通道12。在前部罩构件31F的前表面上安装有冷却风扇36。由冷却风扇36从中控台30的吸气格栅56取入的空气通过吸气管道37 —高压蓄电池32 —排气管道38,从排气管道38通过在DC-DC转换器42与逆变器44之间形成的冷却通路39而被冷却风扇36吸入,并从冷却风扇36向下方的排气流路80F排气。
[0077]<电力控制单元>
[0078]接下来,参照图5?图8,对电力控制单元34及冷却通路39进行详细叙述。图5是逆变器44及逆变器壳体47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DC-DC转换器42、转换器壳体46及收容了逆变器44的逆变器壳体47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收容在电气器件D中的电力控制单元34周围的局部剖视图,图8是从左侧观察收容在电气器件D中的电力控制单元34而得到的侧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7及图8是取下盖体49及左罩构件3IL后的图。
[0079]收容逆变器44的逆变器壳体47配置成,由金属形成的有底箱状的壳体主体48的开口部48a通过同样由金属形成的盖体49 (参照图4)覆盖,开口部48a在左右方向上朝向左侧。壳体主体48以包围矩形形状的底面60的方式立起设置有上壁部61、下壁部62、前壁部63及后壁部64,在底面60上靠近前壁部63而形成有矩形形状的贯通孔65。以从逆变器主体44a的背面立起设置多个散热片44b,且使散热片44b从在底面60上形成的贯通孔65突出的方式,将逆变器44固定在逆变器壳体47的前侧空间47a中。
[0080]另外,如图6及图7所示,在底面60上,在形成有贯通孔65的平坦部60a与后壁部64之间,设有以距开口部48a的深度逐渐变深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60b,逆变器壳体47的后侧空间47b通过倾斜部60b而随着朝向后方逐渐变宽。如图7及图8所示,在逆变器壳体47的后侧空间47b中,作为电子器件88,将经由配线74与未图示的空调压缩机连接的减振线圈88a及熔丝88b以由共用的支架89支承的状态设置。在设置减振线圈88a的情况下,通过变更空调压缩机的共振频率,能够使空调压缩机的共振频率从电力控制单元34的共振频带错开,从而能够抑制在空调压缩机与电力控制单元34之间产生共振现象的情况。配线74与三相线73 —起收容在逆变器壳体47中(参照图8)。
[0081]另外,壳体主体48的底面60在从背侧观察时,如图6所示,以包围贯通孔65、平坦部60a及倾斜部60b的方式设有台阶部66,并形成有由台阶部66包围的凹状空间67。在逆变器44固定于逆变器壳体47的状态下,台阶部66的高度与从贯通孔65突出的散热片44b的高度大致相等。在台阶部66的四处设有安装DC-DC转换器42及转换器壳体46的凸起68。
[0082]DC-DC转换器42从转换器主体42a的背面立起设置有多个散热片42b。转换器壳体46在有底箱状的转换器收容部70的一方设有构成冷却通路39的制冷剂入口 71a的导入部71,在转换器收容部70的另一方设有构成冷却通路39的制冷剂出口 72a的导出部
72。转换器收容部70在内部收容DC-DC转换器42的散热片42b,且使转换器主体42a从转换器收容部70的开口部70a突出。转换器壳体46配置成,转换器收容部70的开口部70a在左右方向上朝向右侧,且导入部71位于后方,导出部72位于前方。转换器收容部70在矩形形状的底板81的上下立起设置有上板部82及下板部83,上板部82及下板部83由对开口部70a进行划分的前侧柱84和后侧柱85连结。在转换器收容部70的后方设有与导入部71连通的导入部连通孔70b,在转换器收容部70的前方设有与导出部72连通的导出部连通孔70c。
[0083]导入部71构成为,制冷剂入口 71a与转换器收容部70的开口部70a设置在相同方向上,内部的导入部流路71b经由导入部连通孔70b而与转换器收容部70连通,并经由背侧连通孔71c而与逆变器壳体47的背面的凹状空间67连通。
[0084]在导入部71上设有薄板状的隔板25,该隔板25具有在俯视下与转换器收容部70的底板81平行地延伸的固定部26和从该固定部26朝向制冷剂入口 71a弯曲的弯曲部27,从而将导入部流路71b分为两部分,将从制冷剂入口 71a进入的制冷剂向导入部连通孔70b和背侧连通孔71c分配。即,隔板25从通过作为对置部分的逆变器44的散热片44b与DC-DC转换器42的散热片42b之间而向后侧延伸的假想线P朝向制冷剂入口 71a弯曲。在隔板25上还以沿着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方式在上下方向上分离地形成有多个肋28,这多个肋28将弯曲部27的起点27a和终点27b连结,从而提高弯曲部27的刚性,并且对流入的制冷剂进行整流。
[0085]导出部72形成有与转换器收容部70和凹状空间67连通的导出部流路72b,使得在转换器壳体46组装于逆变器壳体47的状态(以下,称为组装状态。)下,将转换器收容部70的前侧柱84与比转换器壳体46向前方伸出的逆变器壳体47的底面60之间的空间密封,且导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