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制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77007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车轮制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底盘技术,具体是指一种车轮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汽车中,多采用内制动盘和外制动卡钳的制动装置,而采用环形制动盘和内制动卡钳的制动装置则几乎没有。中国专利申请CN101786446A公开了一种车轮制动装置,其包括环形制动盘和内制动卡钳,环形制动盘安设在车轮的内腔上,内制动卡钳安设在转向节上。虽然该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多种优点,但却具有一个较大的缺陷,由于安设在车轮上的环形制动盘夹设在内制动卡钳的凹槽里,而内制动卡钳安设在转向节上,因此当轮胎漏气时,难以实现快速拆卸和更换备用车轮。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以直接制动车轮,同时易于拆卸和更换备胎的车轮制动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轮制动装置,其主要特点是,包括:车轮,所述车轮包括轮辋、轮辋凸台、外轮缘、轮毂和轮辐,所述外轮缘通过轮辋螺栓与所述轮辋凸台相连接;以及
[0005]环形制动盘和内制动卡钳,其中,所述环形制动盘的外缘设置有制动盘凸耳,所述制动盘凸耳通过制动盘螺栓与所述轮辋凸台相连接,所述轮毂通过轮毂单元与所述转向节相连接,所述内制动卡钳安设在转向节上。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轮制动装置,所述外轮缘与所述轮辋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以保证所述外轮缘与所述轮辋之间的气密性。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轮制动装置,所述环形制动盘为内部通风式制动盘、表面开孔的实心制动盘或表面开槽的实心制动盘。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轮制动装置,所述内制动卡钳为液压式制动卡钳、气压式制动卡钳或者机电式制动卡钳。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轮制动装置,所述轮毂单元包括转动法兰和固定法兰,所述转动法兰与轮辐、轮毂、轮辋和轮辋凸台集成为一体,所述固定法兰通过转向节螺栓与所述转向节相连接。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轮制动装置,所述环形制动盘集成于所述转动法兰上。
[0011]本实用新型的车轮制动装置,通过轮辋螺栓连接外轮缘和轮辋,环形制动盘安设在轮辋凸台上,不仅实现了直接制动车轮,而且易于拆卸和更换备胎。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轮制动装置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前向立体局部剖视图。
[0013]图中:1,11,12,13,14,15,16,17分别是车轮、轮辋、轮辋凸台、轮毂、轮辐、外轮缘、轮胎和O型密封圈;21,23,24分别是轮辋螺栓、制动盘螺栓和转向节螺栓;3,31分别是环形制动盘和制动盘凸耳;4是内制动卡钳;5,51,52,53,54分别是轮毂单元、转动法兰、固定法兰、车轮螺栓、车轮螺母;6是转向节。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应理解,实施例仅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轮制动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前向立体局部剖视图。参考图1,车轮制动装置包括:车轮I,包括轮辋11、轮辋凸台12、外轮缘15、轮毂13和轮辐14,所述外轮缘15通过轮辋螺栓21与轮辋凸台12相连接;环形制动盘3和内制动卡钳4,其中,在所述环形制动盘3的外缘设置有制动盘凸耳31,制动盘凸耳31通过制动盘螺栓23与轮福凸台15相连接,所述轮毂13通过轮毂单元5与所述转向节6相连接,内制动卡钳4安设在转向节6上。
[0016]轮毂13通过车轮螺栓53和车轮螺母54固接在轮毂单元5的转动法兰51上,如同常规车轮安装到在轮毂单元5上那样。但在更换备胎时,并不需要拆下车轮螺母54,只需要将轮辋螺栓21拆下,然后将外轮缘15从轮辋11上退出即可将轮胎16拆下,换上备胎后再将外轮缘15安装好,然后利用车载或者车外的空气压缩机给轮胎16打气。
[0017]为了保证外轮缘15和轮辋11之间的气密性,在两者之间还设有O型密封圈17。或者也可以采用在配合面上涂抹密封胶或其它可以保证气密性的密封材料。
[0018]环形制动盘3可为内部通风式制动盘,、表面开孔的实心制动盘或者表面开槽的实心制动盘,或者任何其它形式的制动盘。相对于常用的内制动盘,环形制动盘3的有效摩擦半径可提高约15%,更适用于大功率和高速度的高性能车辆。由于环形制动盘3工作时会产生热膨胀,环形制动盘3和轮辋凸台12之间的连接方式应为浮动式,可以采用浮动螺栓作为制动盘螺栓23来连接两者,但并不以此为限。
[0019]内制动卡钳4可为液压式制动卡钳、气压式制动卡钳或者机电式制动卡钳。特别地,对于尚在研发中还没有大规模应用的机电式制动卡钳,由于环形制动盘3具有较大的有效摩擦半径,机电式制动卡钳所需提供的夹紧力可以较小,所需车载电源提供的电功率也较小,如此可使得即使是现有的车载12V铅酸蓄电池也能够满足要求,而不必非得升级到 36Vo
[0020]在某些应用场合,例如在制动卡钳轴向尺寸受到严格限制的条件下,也可以采用两个轴向尺寸较小的内制动卡钳4来提供所需的夹紧力。
[0021]相对于常规车轮,本实用新型的车轮制动装置在轮胎16漏气时,只需拆装外轮缘15,将备胎换上去,显然外轮缘15的质量极轻,减轻了更换备胎时的工作强度。
[0022]由于在更换备胎时只需要拆卸外轮缘15,因此也可以将车轮I的轮毂13、轮辐14和轮辋11与轮毂单元5的转动法兰51集成为一体,形成含有轮辐14和轮辋11的轮毂单元5,如此可简化结构减少零件数量。更换环形制动盘3时,拆下固定法兰52上的用于将轮毂单元5固接到转向节6上的转向节螺栓24,将含有轮辐14和轮辋11的轮毂单元5取下后即可更换环形制动盘3。
[0023]轮辐14和轮辋11可以采用铝合金制成后压入轮毂单元5的转动法兰51的凸台上或凹槽里制成一体,以实现最大限度地减轻重量。轮辐14和轮辋11也可以采用合金钢等材料铸造或锻造后焊接在轮毂单元5的转动法兰51上制成一体,而当所选材料合适时,环形制动盘3也可以和轮辋11进行集成,例如可以一体铸造而成,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零部件数量。
[0024]本实用新型的车轮制动装置,通过轮辋螺栓连接外轮缘和轮辋,环形制动盘安设在轮辋凸台上,不仅实现了直接制动车轮,而且易于拆卸和更换备胎。
[0025]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覆盖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所有改变和修改。这些改变和修改不应被认为是脱离了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并且所有诸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修改均应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车轮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轮,所述车轮包括轮辋、轮辋凸台、外轮缘、轮毂和轮辐,所述外轮缘通过轮辋螺栓与所述轮辋凸台相连接;以及 环形制动盘和内制动卡钳,其中,所述环形制动盘的外缘设置有制动盘凸耳,所述制动盘凸耳通过制动盘螺栓与所述轮辋凸台相连接,所述轮毂通过轮毂单元与转向节相连接,所述内制动卡钳安设在转向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轮缘与所述轮辋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以保证所述外轮缘与所述轮辋之间的气密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制动盘为内部通风式制动盘、表面开孔的实心制动盘或表面开槽的实心制动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制动卡钳为液压式制动卡钳、气压式制动卡钳或者机电式制动卡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毂单元包括转动法兰和固定法兰,所述转动法兰与所述轮辐、所述轮毂、所述轮辋和所述轮辋凸台集成为一体,所述固定法兰通过转向节螺栓与所述转向节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制动盘集成于所述转动法兰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轮制动装置,包括车轮,其包括轮辋、轮辋凸台、外轮缘、轮毂和轮辐,外轮缘通过轮辋螺栓与轮辋相连接;环形制动盘的外缘设置有制动盘凸耳,制动盘凸耳通过制动盘螺栓与轮辋凸台相连接,轮毂通过轮毂单元与转向节相连接,内制动卡钳安设在转向节上,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轮毂单元包括转动法兰和固定法兰,所述转动法兰与轮辐、轮毂、轮辋和轮辋凸台集成为一体,所述固定法兰通过转向节螺栓与所述转向节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车轮制动装置,通过轮辋螺栓连接外轮缘和轮辋,环形制动盘安设在轮辋凸台上,不仅实现了直接制动车轮,而且易于拆卸和更换备胎。
【IPC分类】B60T1-06
【公开号】CN204586836
【申请号】CN201520197461
【发明人】夏承钢, 孙江明
【申请人】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