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05623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免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及轮胎技术领域,特别设及一种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0002] 充气轮胎中充注有一定压力的空气,在使用中,主要由轮胎的变形来承载载荷及 缓冲冲击。但是运种充气的轮胎容易存在漏气的风险,且若高速运转中的充气轮胎发生扎 破等突发的漏气,还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0003] 由此,现有的一种免充气的轮胎中,其轮福板沿轮胎的径向延伸,如此,在轮胎与 地面接触时,主要承重的轮福板其长度方向往往会垂直于路面,从而使得该轮福板仅能通 过沿轮胎的径向方向拉伸或压缩来承载或缓冲载荷,并通过该轮福板的弯曲变形来传递扭 矩。运种结构的轮胎,由于轮福板沿其长度方向的拉伸或压缩的变形量有限,因此其缓冲载 荷的效果较差,同时,传递扭矩时轮幅板由于横向变形较大从而降低了轮胎整体的扭转刚 度,进而使得扭矩的传递存在一定的滞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免充气轮胎,旨在提供一种缓冲效果好且扭转 刚度高的免充气轮胎。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免充气轮胎,该免充气轮胎包括环形内环 部;套设在所述内环部的外围的环形外环部,W及位于所述内环部及外环部之间的支撑部; 所述支撑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内环部外周面上的多个拱形内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外环部内周 面上的外支撑件,W及位于所述内支撑件与所述外支撑件之间的中间支撑件;所述外支撑 件及中间支撑件沿周向呈波浪状延伸且围绕所述内环部;所述外支撑件及中间支撑件均具 有自所述内环部的轴心沿径向方向上的波峰及波谷,所述外支撑件的波峰与所述外环部的 内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支撑件的波谷与邻近的所述中间支撑件的波峰固定连接;当所述 中间支撑件为一个时,所述中间支撑件的波峰与外支撑件的波谷固定连接,而波谷与所述 内支撑件的顶部固定连接;当所述中间支撑件为多个时,相邻两所述中间支撑件中,邻近所 述外环部的所述中间支撑件的波谷与邻近所述内环部的所述中间支撑件的波峰固定连接; 所述内支撑件的两端与所述内环部外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支撑件的顶部与邻近的所述中 间支撑件的波谷固定连接。
[0006] 优选地,外支撑件及中间支撑件中,同一个支撑件上面的波浪形状一致,具有相同 的波高和波长,且波顶之间的波长大于波底之间的波长。
[0007] 优选地,所述外支撑件及中间支撑件的环形波为正弦环形波或复合环形波,相邻 的外支撑件与中间支撑件之间及相邻的两中间支撑件之间的相位角相差180度。
[0008] 优选地,所述外支撑件与中间支撑件的波浪单元的数量一一对应,且所述外支撑 件的波浪单元的数量范围为3至80个。
[0009] 本实用新型免充气轮胎通过将外支撑件及中间支撑件设置为环形波状而内支撑 件设置为拱状,外支撑件的波峰与外环部相连,波谷与中间支撑件的波峰相连,中间支撑件 的波谷又与拱状的内支撑件的顶部相连,如此构成网状的支撑部,免充气轮胎的载荷便可 在支撑部中层层缓冲,其缓冲空间较大,因此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同时,由于外支撑件的 邻近外环部的两相对弧部与地面之间的夹角较小,即在车轮旋转的过程中外支撑件表现为 逐渐切入地面,如此传递至外支撑件的扭矩主要通过外支撑件受拉实现,从而扭矩可较为 及时地传递至外环部。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免充气轮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图1中的免充气轮胎的正视示意图;
[0012] 图3为图中的免充气轮胎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引附图标号说明:
阳016]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 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W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8]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免充气轮胎,请参照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该免充气轮胎 包括环形内环部1、套设在内环部1的外围的环形外环部2,W及位于内环部1及外环部2 之间的支撑部3。支撑部3包括设置在内环部1外周面上的多个拱形内支撑件31、设置在 外环部2内周面上的外支撑件32,W及位于内支撑件31与外支撑件32之间的中间支撑件 33。外支撑件32及中间支撑件33沿周向呈波浪状延伸且围绕内环部1。外支撑件32及中 间支撑件33均具有自内环部1的轴屯、沿径向方向上的波峰及波谷,外支撑件32的波峰与 外环部2的内周面固定连接,外支撑件32的波谷与邻近的中间支撑件33的波峰固定连接。 当中间支撑件33为一个时,中间支撑件33的波峰与外支撑件32的波谷固定连接,而波谷 与内支撑件31的顶部固定连接。当中间支撑件33为多个时,相邻两中间支撑件33中,邻 近外环部2的中间支撑件33的波谷与邻近内环部1的中间支撑件33的波峰固定连接。内 支撑件31的两端与内环部1外周面固定连接,内支撑件31的顶部与邻近的中间支撑件33 的波谷固定连接。
[0019] 在本实施例中,内环部1连接于轮穀或转轴上,在转轴的驱动下带动本实施例的 免充气轮胎转动。外环部2可在径向方向上变形,但应具有足够的刚度W在拉伸力或在弹 力作用下支撑轮胎上的负载,在与地面接触并承受载荷时能够弯曲变形W增大与地面的接 触面积。
[0020] 内支撑件31、外支撑件32及中间支撑件33均为复合材质,该复合材质包括弹性件 及增强件,增强件可设于弹性件的一侧或两侧,或嵌入弹性件内部,当然,增强件也可设为 骨架状,而弹性件填充于增强件的内部间隙中。具体地,增强件的弹性模量应该大于弹性件 的弹性模量。优选地,弹性件的弹性模量为0.SMPa~250MPa。
[0021] 相适应地,弹性件的材料可W为天然橡胶、合成橡胶、聚氨醋、泡沫橡胶和泡沫聚 氨醋、链段共聚多醋和尼龙嵌段共聚物或其他高弹性材料之一或其组合,另外弹性件的材 料还可W额外包括可增强弹性件性能的添加剂;增强件的材料可W为薄钢板、钢丝、合金 板、合金丝、芳绝、碳、聚醋、尼龙或其他高模量的织物之一或其组合。
[002引优选地,支撑部3整体的宽度与外环部2的宽度相等,内支撑件31、外支撑件32及 中间支撑件33的厚度大约是外环部2厚度的2%到60%。
[0023]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内支撑件31、外支撑件32及中间支撑件 33之间的宽度、厚度和钢度也可W不相同。
[0024] 在其他实施例中,特殊情况下,例如车辆缓冲要求不高时,可取消所述中间支撑件 33,外支撑件32的波谷与所述内支撑件31的顶部固定连接。
[00巧]可选地,通过已知方法,例如通过硫化的弹性材料附着或通过任何适当的化学、粘 着剂粘结或机械紧固或铸造或注塑或模制工艺,可将内环部1、外环部2、胎面部4和支撑部 3连接在一起。
[0026] 本实用新型免充气轮胎通过将外支撑件32及中间支撑件33设置为环形波状而内 支撑件31设置为拱状,外支撑件32的波峰与外环部2相连,波谷与中间支撑件33的波峰相 连,中间支撑件33的波谷又与拱状的内支撑件31的顶部相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