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型辙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4953阅读:2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固定型辙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固定型辙叉。
背景技术
参见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铁路道岔的固定型辙叉的结构。固定型辙叉的心轨10’具有两个心轨工作边11’,该两个心轨工作边11’在底面上的投影呈两个相交于一点的直线段,位于道岔处的心轨越靠近交叉点处其宽度越窄,由于宽度有限,因而导致心轨的承载能力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固定型辙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型辙叉的心轨承载能力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型辙叉,包括心轨和对应设置在心轨两侧的翼轨,心轨包括心轨工作部,心轨工作部的宽度朝向固定型辙叉的道岔处逐渐减小,心轨工作部包括主体部和加宽部,加宽部设置在位于道岔处的主体部上,加宽部位于主体部延伸线靠近翼轨的外侧,加宽部与主体部为一体结构,并且加宽部朝向翼轨的一侧形成心轨工作边。进一步地,在固定型辙叉的底面上的投影内,每个心轨工作边具有第一边段、第二边段和第三边段,主体部具有直线段,两个第一边段之间具有第一夹角,并且两个第一边段的第一端相交于一点,第二边段的第一端与第一边段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边段的第二端与第三边段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边段的第二端与主体部的直线段连接,第一边段与第二边段之间具有第二夹角。进一步地,翼轨具有与心轨工作边对应的翼轨工作边,在固定型辙叉的底面内,翼轨工作边与第二边段之间的第一距离为42mm。进一步地,两个心轨工作边的第二边段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二距离为28mm,两个心轨工作边的第二边段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三距离为58mm。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固定型辙叉包括心轨和对应设置在心轨两侧的翼轨,心轨包括心轨工作部,心轨工作部的宽度朝向固定型辙叉的道岔处逐渐减小,心轨工作部包括主体部和加宽部,加宽部设置在位于道岔处的主体部上,加宽部位于主体部延伸线靠近翼轨的外侧,加宽部与主体部为一体结构,并且加宽部朝向翼轨的一侧形成心轨工作边。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心轨工作边来说,在底面呈两个边段的心轨工作边使心轨的宽度得到增加,增加了心轨的承载面积进而提供了心轨的承载能力。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固定型辙叉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型辙叉的截面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型辙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型辙叉的实施例,具体参见图2和图3所示,固定型辙叉包括心轨10和对应设置在心轨10两侧的翼轨20,心轨10包括心轨工作部,心轨工作部的宽度朝向固定型辙叉的道岔处逐渐减小,心轨工作部包括主体部和加宽部,加宽部设置在位于道岔处的主体部上,加宽部位于主体部延伸线靠近翼轨20的外侧,加宽部与主体部为一体结构,并且加宽部朝向翼轨20的一侧形成心轨工作边11。其中,主体部延伸线在图3中可以通过虚线看出。根据图3所示,在固定型辙叉的底面上的投影内,每个心轨工作边11具有第一边段111、第二边段112和第三边段113,主体部具有直线段12,两个第一边段111之间具有第一夹角,并且两个第一边段111的第一端相交于一点,第二边段112的第一端与第一边段11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边段112的第二端与第三边段11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边段113的第二端与主体部的直线段12连接,第一边段与第二边段之间具有第二夹角。翼轨20具有与心轨工作边11对应的翼轨工作边21,在固定型辙叉的底面内,翼轨工作边21与第二边段112之间的第一距离a为42mm。两个心轨工作边11的第二边段112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二距离b为28mm,两个心轨工作边11的第二边段112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三距离c为58謹。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心轨工作边来说,在底面呈两个边段的心轨工作边使心轨的宽度得到增加,增加了心轨的承载面积进而提供了心轨的承载能力。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固定型辙叉,包括心轨(10)和对应设置在所述心轨(10)两侧的翼轨(20),所述心轨(10)包括心轨工作部,所述心轨工作部的宽度朝向所述固定型辙叉的道岔处逐渐减小,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轨工作部包括主体部和加宽部,所述加宽部设置在位于道岔处的所述主体部上,所述加宽部位于所述主体部延伸线靠近所述翼轨(20)的外侧,所述加宽部与所述主体部为一体结构,并且所述加宽部朝向所述翼轨(20)的一侧形成心轨工作边(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型辙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型辙叉的底面上的投影内,每个所述心轨工作边(11)具有第一边段(111)、第二边段(112)和第三边段(113),所述主体部具有直线段(12),两个所述第一边段(111)之间具有第一夹角,并且两个所述第一边段(111)的第一端相交于一点,所述第二边段(11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边段(11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边段(11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边段(11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边段(113)的第二端与所述主体部的直线段(12)连接,所述第一边段与所述第二边段之间具有第二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型辙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翼轨(20)具有与所述心轨工作边(11)对应的翼轨工作边(21),在所述固定型辙叉的底面内,所述翼轨工作边(21)与所述第二边段(112)之间的第一距离(a)为4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型辙叉,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心轨工作边(11)的第二边段(112)的第一端之间的第二距离(b)为28mm,两个所述心轨工作边(11)的第二边段(112)的第二端之间的第三距离(c)为58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型辙叉,包括心轨(10)和对应设置在心轨(10)两侧的翼轨(20),心轨(10)包括心轨工作部,心轨工作部的宽度朝向固定型辙叉的道岔处逐渐减小,心轨工作部包括主体部和加宽部,加宽部设置在位于道岔处的主体部上,加宽部位于主体部延伸线靠近翼轨(20)的外侧,加宽部与主体部为一体结构,并且加宽部朝向翼轨(20)的一侧形成心轨工作边(11)。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固定型辙叉的心轨承载能力低的问题。
文档编号E01B7/12GK203021879SQ201220624688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2日
发明者王树国, 王猛, 葛晶, 方杭玮, 许绍辉, 李子睿 申请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