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轴重转向架转臂式轴箱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5338阅读:16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轴重转向架转臂式轴箱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架,特别涉及一种大轴重转向架转臂式轴箱定位装置,属于轨道车辆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轨道交通得到了普及和推广。对轨道车辆高速载客量、运行稳定性、舒适性及检修维护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速轨道车辆所采用的转向架,其轴箱定位方式通常是拉板式、单弹簧定位转臂式、双拉杆式或橡胶叠层弹簧式等。这些定位方式应用于大轴重、空重车载荷变化大的高速轨道车辆时,存在着垂向刚度大及侧梁相对较高等问题。从而导致在轨道车辆高速运行时,易产生较大的振动,对轴箱和转向架构架的机构强度要求较高。同时还会造成车下空间紧张,可维护和可维修的接近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实现在大轴重、空重车载荷变化大的条件下,可降低构架高度,保证车下有足够的安全设计空间和可操作空间,满足高速、重载轨道车辆的可接近性及高速运行稳定性、平稳性设计要求的大轴重转向架转臂式轴箱定位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轴重转向架转臂式轴箱定位装置,包括转向架构架、转臂式轴箱及垂向减振器,在所述构架与所述轴箱顶端之间设置两个一系弹簧装置,所述轴箱的一端通过定位节点与所述构架的定位转臂座连接,所述轴箱的另一端与所述垂向减振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垂向减振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构架连接。进一步,两个所述一系弹簧装置沿所述轴箱中心线对称布置。进一步,所述一系弹簧装置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在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压紧安装钢弹簧组,所述钢弹簧组的顶端与所述上夹板之间依次设置绝缘罩和垫板。进一步,所述钢弹簧组由内、外双圈钢圆弹簧组成。进一步,在所述下夹板与所述轴箱的顶部之间还设置有减振橡胶垫。进一步,所述减振橡胶垫为由U形金属板与橡胶硫化在一起的弹性件。进一步,在所述下夹板的底部具有用于搭置在所述减振橡胶垫顶部的凹槽。进一步,所述定位节点为金属和橡胶硫化在一起的弹性件。进一步,所述定位节点的断面大致呈U形。进一步,在所述上夹板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轴箱导向罩。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轴重转向架转臂式轴箱定位装置,轴箱与转向架构架之间采用双钢弹簧结合转臂轴箱定位装置的结构,实现在大轴重、空重车载荷变化大的条件下,提高轴箱纵向、横向刚度的同时,确保较小的垂向刚度和较低的构架侧梁高度,进而保证车下有足够的安全设计空间和可操作空间。同时,可以满足高速、重载轨道车辆的可接近性及高速运行稳定性、平稳性的设计要求,可应用于单重、两轴或多轴转向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系弹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定位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构架1,轴箱2,垂向减振器3,一系弹簧装置4,定位节点5,定位转臂座6,上夹板7,下夹板8,钢弹簧组9,绝缘罩10,垫板11,减振橡胶垫12,轴箱导向罩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轴重转向架转臂式轴箱定位装置,包括转向架的构架1、转臂式轴箱2及垂向减振器3,在构架I与轴箱2的顶端之间设置两个一系弹簧装置4,两个一系弹簧装置4沿轴箱2的中心线左右对称布置,轴箱2的一端通过定位节点5与构架I的定位转臂座6连接,轴箱2的另一端与垂向减振器3的一端连接,垂向减振器3的另一端与构架I连接,垂向减振器3用以衰减转向架高速运行中的垂向振动。一系弹簧装置4包括上夹板7和下夹板8,上夹板7和下夹板8为金属材料,在上夹板7和下夹板8之间压紧安装钢弹簧组9,钢弹簧组9由内、外双圈钢圆弹簧组成,钢弹簧组9用于提供轴箱定位装置的垂向刚度,衰减轮对运行时的低频振动,保证转向架高速运行时的稳定性和平稳性。同时,双圈钢圆弹簧性能稳定,没有蠕变,在整个寿命期内无需加垫调整,免维护。钢弹簧组9的顶端与上夹板7之间依次设置绝缘罩10和垫板11,绝缘罩10安装在钢弹簧组9的顶部与垫板11之间,用于防止车上的电流通过钢弹簧组9导通到轴箱轴承上。在下夹板8与轴箱2的顶部之间还设置有减振橡胶垫12,减振橡胶垫12为由U形金属板与橡胶硫化在一起的弹性件,这样即可以保证减振橡胶垫12的强度,同时也可以较好地衰减轮对高速运行时产生的高频振动,保护一系弹簧装置4。在下夹板7的底部具有一环形的凹槽,用于搭置在减振橡胶垫12的顶部。定位节点5为金属和橡胶硫化在一起的弹性件,定位节点5的断面大致呈U形,用于提供转向架轴箱定位装置的纵向、横向刚度,结构符合故障导向安全原理,安装可靠,即使有橡胶部件损坏失效的情况下,也可以最大限度保证车辆的安全。在上夹板7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轴箱导向罩13,起到密封上夹板7的作用,而且可以拆卸,以方便一系弹簧装置4的吊运及调节高度。该轴箱定位装置,由于采用转臂式轴箱,使得其横向、纵向和垂向刚度可以分开调节,在提闻横向、纵向刚度时,可以不提闻垂向刚度,进而提闻舒适度。定位节点5提供足够的横向和纵向刚度,两个一系弹簧装置4提供足够的垂向刚度,以实现纵向牵弓1、横向限位及垂向承载,同时,利用两个一系弹簧装置4,实现在大轴重、空重车载荷变化大的条件下,提高轴箱定位装置横向和纵向刚度的同时,能够保证合适的垂向刚度,同时降低构架I中侧梁的高度,进而保证转向架与车体之间具有足够的安全设计空间和可操作空间,从而提高转向架整体使用灵活性、稳定性及可接近性,使之满足重载轨道车辆高速运行(时速200公里)的可接近性、稳定性及平稳性的设计要求,可应用于单重、两轴或多轴转向架。如上所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大轴重转向架转臂式轴箱定位装置,包括转向架构架、转臂式轴箱及垂向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构架与所述轴箱顶端之间设置两个一系弹簧装置,所述轴箱的一端通过定位节点与所述构架的定位转臂座连接,所述轴箱的另一端与所述垂向减振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垂向减振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构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轴重转向架转臂式轴箱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一系弹簧装置沿所述轴箱中心线对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轴重转向架转臂式轴箱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系弹簧装置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在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压紧安装钢弹簧组,所述钢弹簧组的顶端与所述上夹板之间依次设置绝缘罩和垫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轴重转向架转臂式轴箱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弹簧组由内、外双圈钢圆弹簧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轴重转向架转臂式轴箱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夹板与所述轴箱的顶部之间还设置有减振橡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轴重转向架转臂式轴箱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橡胶垫为由U形金属板与橡胶硫化在一起的弹性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轴重转向架转臂式轴箱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夹板的底部具有用于搭置在所述减振橡胶垫顶部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轴重转向架转臂式轴箱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节点为金属和橡胶硫化在一起的弹性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轴重转向架转臂式轴箱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节点的断面大致呈U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轴重转向架转臂式轴箱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夹板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轴箱导向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轴重转向架转臂式轴箱定位装置,包括转向架构架、转臂式轴箱及垂向减振器,在所述构架与所述轴箱顶端之间设置两个一系弹簧装置,所述轴箱的一端通过定位节点与所述构架的定位转臂座连接,所述轴箱的另一端与所述垂向减振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垂向减振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构架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在大轴重、空重车载荷变化大的条件下,提高轴箱纵向、横向刚度的同时,确保较小的垂向刚度和较低的构架侧梁高度,进而保证车下有足够的安全设计空间和可操作空间。同时,可以满足高速、重载轨道车辆的可接近性及高速运行稳定性、平稳性的设计要求。
文档编号B61F5/30GK203005450SQ20122072812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冯永华, 张月军, 马利军, 张雄飞, 张会杰 申请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