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直接测量的城轨车辆车轮不圆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1071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传感器直接测量的城轨车辆车轮不圆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感器直接测量的城轨车辆车轮不圆度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和多个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均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检测区段的钢轨向外偏移,且该检测区段的钢轨内侧设置护轨;激光传感器设置于钢轨偏移所空出的区域与护轨之间,激光传感器的探头沿钢轨方向排列且均位于车轮下方,所有激光传感器与进行不圆度测量的车轮圆周共面。该方法使用多个激光传感器,将其按照一定几何关系安装在车轮下方,选取车轮经过每个传感器测量范围内的探测点,通过最小二乘拟合得到每个传感器对应测量的直径,而后用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得到车轮不圆度。本实用新型在线非接触式测量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测量直径范围大的优点。
【专利说明】传感器直接测量的城轨车辆车轮不圆度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车轮检测领域,特别是一种传感器直接测量的城轨车辆车轮不圆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城轨车辆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耗,磨耗对车轮安全运行会产生影响,而其中磨耗不均匀导致的车轮踏面多边形尤为重要,它对列车的运行安全性构成严重威胁,使机车车辆对线路和自身的动力作用大大加大,同时还会带来附加的振动和冲击,降低机车车辆的临界速度,使得列车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变差。因此对车轮踏面的不圆度测量对列车安全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0003]车轮圆度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静态检测和动态监测,静态检测需要在列车停止或车轮拆卸的情况下进行,不仅占用列车的周转时间,且速度慢,劳动强度大;动态监测不仅可以实现对轮对的在线监测,而且自动化程度高,不占用车辆周转时间,便于存储信息资料,目前采用的动态监测不圆度方法有振动加速度检测法和接触测量法:
[0004]振动加速度检测法通过分析采集的整列列车经过检测点时轨道的振动情况,提取车轮的不圆度信息,但是该方法受传感器安装夹具、枕木振动衰减的影响,测量精确度不高。接触测量法典型的为平行四边形法,专利I (升降式车轮踏面插伤及不圆度在线动态检测装置,申请号:200720082608.9,申请日:2007-12-20)和专利2 (—种车轮踏面插伤和不圆度在线检测装置,申请号:201210307496.8,申请日:2012-08-27)均公开了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在线测量方法及其改进,该方法中位移传感器与固定在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一边的钢轨上的支座相连,传感器可直接测量出车轮踏面与轮缘的相对高度的变化量,位移传感器记录整个踏面圆周的直径情况,当踏面不圆时传感器即输出曲线从而得出不圆度,但是该方法采用了接触式测量,不适合于列车高速通过的情况,并且存在测量响应速度慢、机械结构寿命低、工程实施困难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的传感器直接测量的城轨车辆车轮不圆度检测装置,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检测速度快、测量范围大。
[0006]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传感器直接测量的城轨车辆车轮不圆度检测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和多个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均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检测区段的钢轨向外偏移,且该检测区段的钢轨内侧设置护轨,护轨与车轮轮缘内侧相切;激光传感器设置于钢轨偏移所空出的区域与护轨之间,激光传感器的探头沿钢轨方向排列且分布在水平线上,各激光传感器的探测光束垂直钢轨向上,所有激光传感器与进行不圆度测量的车轮圆周共面。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显著优点在于:(1)基于激光检测系统,通过最小二乘拟合的算法,实现对列车车轮在线非接触测量,测量精度高;(2)由激光传感器自动获取车轮任意多点坐标,通过相应数据处理算法,获得当下所测车轮直径,取直径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得到不圆度的量化指标,操作简单、方便快捷;(3)自动获取车轮经过时的速度;
(4)具有检测速度快、测量范围大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车轮踏面运行后的磨耗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直接测量的城轨车辆车轮不圆度检测装置的结构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城轨车辆车轮不圆度检测装置中钢轨切换处的示意图。
[0011]图4为本实用新型钢轨偏移的距离Q与护轨的尺寸破面示意图。
[0012]图5为实施例中激光传感器直线垂直安装的车轮不圆度检测示意图。
[0013]图6为实施例中9个激光传感器的测量值S随时间t (ms)的关系。
[0014]图7为实施例中某个传感器测量点的输出(Xit,Yit)及其拟合后的圆。
[0015]图8为实施例中重复测量20次不圆度所得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图1中表示出了某车轮运行过后的踏面形状与刚投入运行时踏面形状,可以看出距离轮缘侧面处70mm为磨耗集中处,该处为工程中常用的衡量直径所在位置,而车轮直径往往控制在770?840mm之间,故激光传感器探测点选取为该处的车轮圆周。
[0018]本实用新型基于激光传感器的城轨车辆车轮不圆度检测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和多个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均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检测区段的钢轨向外偏移,且该检测区段的钢轨内侧设置护轨,护轨与车轮轮缘内侧相切;激光传感器设置于钢轨偏移所空出的区域与护轨之间,激光传感器的探头沿钢轨方向排列且分布在水平线上,各激光传感器的探测光束垂直钢轨向上,所有激光传感器与进行不圆度测量的车轮圆周共面。
[0019]如图2所示,在检测区段将钢轨6外偏,空出一定区域,将激光传感器探头3安装在车轮I的测量点下方,在轮缘内侧设置护轨5以防止轮对蛇行或轴向窜动造成脱轨,激光传感器探头3通过传感器夹具4固定,并可以调整激光传感器探头3的位置和倾角,各个激光传感器探头3发出的激光光束2能够同时检测到车轮上的对应检测点。
[0020]如图3所示,钢轨向外偏移的切换处为弧形,有利于列车进入和退出探测区。图4说明了钢轨向外偏移的具体尺寸Q,针对车轮踏面和60轨,Q控制在50?65mm之间,使得轨道中心线不超出车轮的外缘。护轨高出轮缘的尺寸P,控制在30?50mm之间。进行直径测量的车轮圆周距离车轮轮缘侧面的距离为70mm。
[0021]由于待测的车轮与轨道长期接触,表面光滑粗糙度低,因此涉及到利用激光扫描测头对镜面反射很强的金属曲面进行轮廓测量,该被测对象是目前形貌测量领域的一个难点。张良等分析了现有的几种激光测头对金属表面的测量能力,得出了锥光偏振全息探头和斜射式三角探头较适合测量金属曲面(张良,费致根,郭俊杰.激光扫描测头对金属曲面测量研究,机床与液压,第39卷第9期:2011年5月)。故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激光传感器,优选锥光偏振全息探头和斜射式三角探头,激光传感器的数量为3?20且所有激光传感器的探头通过传感器夹具固定于车轮下方。[0022]使用上述传感器直接测量的城轨车辆车轮不圆度检测装置进行车轮不圆度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第I步,将各激光传感器安装于钢轨偏移所空出的区域,使各个激光传感器的探头沿钢轨方向排列且均位于车轮下方,所有激光传感器与进行直径测量的车轮圆周共面,激光传感器记为Pi,沿着钢轨方向i依次为1,2,...η,η为激光传感器的个数;
[0024]第2步,在进行直径测量的车轮圆周所在平面上建立二维坐标系:沿钢轨方向为X轴,经过第一个激光传感器P1且垂直于钢轨向上为Y轴,则激光传感器的坐标为(Xi,Yi),各个激光传感器探头相对于X轴的安装倾角为90° ;
[0025]第3步,采集所有激光传感器的输出值,并选出有个传感器输出的有效数据组{SJ,Si为第i个传感器Pi的输出值,i = 1,2,...η ;
[0026]第4步:确定列车经过各个传感器P的速度:
[0027]Vi = AJti
[0028]其中Cli= (X1-XiJ /2+ (Xw-Xi) /2,t! = (tp1-tPH) /2+ (tpi+1_tpi) /2,tpi 为第 i 个传感器Pi输出最小值的时刻,tpi+1为第i+Ι个传感器Pi+1输出最小值的时刻,tpi_!为第1-Ι个传感器Pm输出最小值的时刻,并假定在该传感器P区间内为匀速;
[0029]第5步,根据传感器Pi的输出值S1、坐标值(Xi,yi)确定车轮上对应传感器Pi的测量点坐标,并以t为时间轴,遴选出该车轮经过传感器
【权利要求】
1.一种传感器直接测量的城轨车辆车轮不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和多个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均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检测区段的钢轨向外偏移,且该检测区段的钢轨内侧设置护轨,护轨与车轮轮缘内侧相切;激光传感器设置于钢轨偏移所空出的区域与护轨之间,激光传感器的探头沿钢轨方向排列且分布在水平线上,各激光传感器的探测光束垂直钢轨向上,所有激光传感器与进行不圆度测量的车轮圆周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直接测量的城轨车辆车轮不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区段为2500?3000mm,检测区段钢轨向外偏移50?65mm,且该钢轨向外偏移的切换处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直接测量的城轨车辆车轮不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不圆度测量的车轮圆周距离车轮轮缘侧面的距离为7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直接测量的城轨车辆车轮不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传感器的数量为为η且3 < η < 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直接测量的城轨车辆车轮不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传感器的探头为锥光偏振全息探头或斜射式三角探头,且所有激光传感器的探头通过传感器夹具固定于车轮下方。
【文档编号】B61K9/12GK203601297SQ201320708896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1日
【发明者】邢宗义, 张永, 陈岳剑 申请人:南京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