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的车端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6406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车辆的车端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设备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车端箱。
背景技术
:车辆车端箱负责车上相邻电气设备的控制与通信,在动车运行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车端箱用于相邻车体间的电气连接,吊挂在轨道车辆车体下方。车体高速运行过程中必须保证车端箱的稳定,车端箱内部电气元件对工作环境要求非常高,必须在无水无尘的IP65条件下才能进行正常工作。目前,车端箱多采用金属箱体,重量较大并且较多的采用焊接形式作为结构设计,整体结构较重,不符合设备轻量化的设计理念,制约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另外,轨道车辆要求车下设备稳定性的同时,其安全性和密封性还必须满足相关标准要求,IP(IngressProtection)65:试验后箱体内无明显的灰尘沉积,6.3mm标准试验喷嘴在所有可能方向向箱体外壳喷水,无进水现象。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车端箱。通过机箱的固定结构与密封方式,提高设备稳定性,箱体和箱盖采用轻质量高强度的碳纤维材料,并实现箱体内部无水无尘的环境要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轨道车辆的车端箱,包括箱体、箱盖,箱盖固定于箱体,轨道车辆的车端箱还包括悬吊元件和防脱元件,悬吊元件一端固定于箱体,另一端固定于车体,防脱元件一端与箱盖挂接,另一端固定于箱体,箱盖和箱体均为碳纤维材料。优选的,悬吊元件为L形金属片,L形金属片相对两端的金属片设有固定孔,L形金属转弯处设有加强筋,悬吊元件固定于箱体的周围。优选的,轨道车辆的车端箱还包括悬吊衬板和固定元件,悬吊衬板固定于箱体内侧,悬吊衬板上设有与悬吊元件的固定孔相互配合的安装孔,固定元件穿过固定孔和安装孔将悬吊元件固定于箱体。优选的,防脱元件包括圆口部分和锁口部分,圆口部分为封闭金属,锁口部分为弹性锁扣,圆口部分和锁口部分之间用金属链条相互连接。优选的,轨道车辆的车端箱还包括第一防脱挂销和第二防脱挂销,圆口部分穿过第一防脱挂销,第一防脱挂销固定于箱体;第二防脱挂销固定于箱盖,锁口部分可弹性打开并挂接于第二防脱挂销。优选的,轨道车辆的车端箱还包括密封条座和螺栓,密封条座卡接于箱体与箱盖之间,密封条座与箱体之间通过铆钉铆合,密封条座上设有第一丝座,箱盖上设有第二丝座,螺栓穿过第一丝座和第二丝座将二者紧密固定。优选的,密封条座内侧附有密封条,密封条与箱体之间紧密接触。优选的,轨道车辆的车端箱还包括橡胶垫板,橡胶垫板位于箱体的顶端,橡胶垫板上开有管线孔,用于箱体内部管线与车体之间的连接。优选的,轨道车辆的车端箱还包括高压端子、扎线架、安装板,高压端子固定于安装板上,安装板和扎线架通过固定元件固定在箱体内部,箱体所有铆合位置均喷涂防水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在箱体的多个角度设置悬吊元件,并通过高强度螺栓进行固定,保证了箱体的稳定性;在箱体和箱盖之间连接有防脱元件,箱体整体的安全性得到保证;箱盖和箱体均采用碳纤维材料,使整个箱体重量大幅下降。2、在箱体和密封条座之间设置密封胶条,并配合丝座和高强度螺栓,使密封性提高;同时在连接口加入防水层,使整体密封水平达到IP65级别。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辆的车端箱的整体安装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轨道车辆的车端箱悬吊元件的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轨道车辆的防脱元件与防脱挂销之间的配合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轨道车辆的仰视图A-A方向的剖面图。以上各图中:1箱体2箱盖2.1第二丝座2.2第二防脱挂销3密封条座3.1第一丝座3.2密封条4安装板5悬吊元件5.1金属片5.2加强筋6扎线架7橡胶垫板8C型槽9防脱元件9.1圆口部分9.2锁口部分9.3金属链条10高压端子11第一防脱挂销12悬吊衬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请参考图1,一种轨道车辆的车端箱,包括箱体1、箱盖2,箱体1倒挂于车体底部,箱盖2固定于箱体1底面,轨道车辆的车端箱还包括悬吊元件5和防脱元件9,悬吊元件5一端固定于箱体1,另一端固定于车体,防脱元件9一端与所述箱盖2挂接,另一端固定于箱体1。车体在高速运行过程中发生震动,通过悬吊元件5使整体结构稳定性较高;通过防脱元件9进行箱体1的二次防脱保护,在车厢运行过程中,即使发生了箱盖2螺栓的脱落,箱盖2也不会完全脱离箱体1,车内的高压端子10等元器件也不会被破坏。具体实施方式如下:请参考图2,悬吊元件5为L形金属片5.1,L形金属片5.1相对两端的金属片5.1设有固定孔,在本实施例中紧贴箱体1的金属片5.1有三个固定孔,竖直于箱体1的金属片5.1有一个固定孔。L形金属转弯处设有加强筋5.2,加强筋5.2位于L行金属板的转弯处的相对内侧,并垂直于两片金属片5.1。悬吊元件5固定于所述箱体1的周围,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每个侧面设有一对悬吊元件5将箱体1悬吊于车体底部,如果箱体1内部元器件较重,可以增加悬吊元件5。通过以上金属片5.1和加强筋5.2的配合使箱体1稳定固定在车体底部。更进一步的,所述箱盖2和箱体1均为碳纤维材料,箱体重量相对铝箱体约减重26.5%,相对不锈钢箱体约减重66.2%,减重效果比较明显。碳纤维材料为现有的材料,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的特点。具体的,所述碳纤维材料为现有的质量较轻的碳纤维材料。请参考图4,轨道车辆的车端箱还包括悬吊衬板12和固定元件,在本实施例中,悬吊衬板12是方形金属结构,悬吊衬板12固定于所述箱体1内侧,安装位置和箱体1外部的悬吊元件5的位置相互呼应,悬吊衬板12上设有与所述悬吊元件5的固定孔相互配合的安装孔,固定元件穿过所述固定孔和安装孔将所述悬吊元件5固定于所述箱体1,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元件是高强度铆钉,通过高强度铆钉将悬吊元件5和悬吊衬板12铆合在一起。通过悬吊衬板12和固定元件的作用,使箱体1结构稳定性更强,在车体高速运行过程中更不容易发生晃动。请参考图3,防脱元件9包括圆口部分9.1和锁口部分9.2,圆口部分9.1为封闭圆形金属,圆形金属的内径大于第一防脱挂销11的宽度,保证圆形金属可以套在第一防脱挂销11上。锁口部分9.2为弹性锁扣,一侧可以弹性打开。圆口部分9.1和锁口部分9.2之间用金属链条9.3相互连接,金属链条9.3将圆口部分9.1和锁口部分9.2可活动性连接。请参考图1,轨道车辆的车端箱还包括第一防脱挂销11和第二防脱挂销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脱挂销11和第二防脱挂销2.2为“几”字形结构,所述圆口部分9.1穿过第一防脱挂销销11,所述第一防脱挂销11固定于所述箱体1;所述第二防脱挂销2.2固定于所述箱盖,所述锁口部分9.2可弹性打开并挂接于所述第二防脱挂销2.2。通过第一防脱挂销11和第二防脱挂销2.2以及防脱元件9的配合,在车厢运行过程中,即使发生了箱盖的脱落,也不会完全脱离箱体1,车内的高压端子10等元器件也不会被破坏。请参考图1,轨道车辆的车端箱还包括密封条座3和螺栓,密封条座3位于箱体1和箱盖2之间,密封条座3的上部分较大,下部分相对较小,密封条座3卡接于所述箱体1与箱盖2之间,密封条座3与箱体1之间通过铆钉铆合;密封条座3下部分的相对内侧上设有第一丝座3.1,第一丝座3.1焊接在密封条座3下部分的相对内侧;箱盖2上设有第二丝座2.1,第二丝座2.1焊接在箱盖2上部的相对内侧,通过高强度螺栓穿过第一丝座3.1和第二丝座2.1将二者紧密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设有八个第一丝座3.1和第二丝座2.1,设置的位置相对均匀,如果需要安装较重的高压段子,可以增加丝座的数量。通过以上设置,使箱体1、密封条座3和箱盖2紧密连接在一起。请继续参考图1,密封条座3内侧附有一圈密封条3.2,安装完毕后,密封条3.2与箱体1之间紧密接触,密封条3.2紧贴在箱体1于箱盖2之间,起到密封防护作用,密封水平达到IP65级别。请继续参考图1,轨道车辆的车端箱还包括橡胶垫板7,橡胶垫板7位于所述箱体1的顶端,所述橡胶垫板7上开有管线孔,在本实施例中,管线孔是箱体1顶端的三个方形孔洞。橡胶垫板7上开有和这三个方形孔洞相互对应的用于箱体1内部管线与车体之间的连接。请继续参考图1,轨道车辆的车端箱还包括高压端子10和安装板4以及扎线架6,安装板4固定在箱体内部,高压端子10固定在安装板4上,高压端子10与车体之间的通讯线路先通过扎线架6然后通过车体顶端的管线孔进行连接。轨道车辆的车端箱还包括C型槽8,安装在箱体1表面,在本实施例中,C型槽8是两根横向安装在箱体1表面的金属槽体。C型槽8可以用来外接仪器设备。安装方法:安装过程中,首先将悬吊元件5和悬吊衬板12对应好安装孔,用高强度铆钉把悬吊元件5和悬吊衬板12铆合在箱体1上;然后将高压端子10固定在安装板4上,用高强度铆钉把安装板4铆合在箱体1上;将防脱元件9的圆口部分9.1穿过第一防脱挂销11,将第一防脱挂销11用高强度铆钉铆合在箱体1上;将带有密封条3.2的密封条座3的第一丝座3.1与盖板的第二丝座2.1对应好位置,利用高强度螺栓穿过第一丝座3.1和第二丝座2.1将二者紧密连接,然后通过高强度铆钉将密封条座3铆合在箱体1上;将橡胶垫板7的管线孔和箱体1顶端的管线孔相互对应好,车体的通讯线路通过管线孔缠绕在扎线架6上再连接在高压端子10上;将安装好的箱体1倒挂在车体所需位置,利用高强度铆钉通过悬吊元件5的固定孔将箱体1固定好;将C型槽8和所需外接元件用高强度铆钉铆合在箱体1上;将所有铆合位置均喷涂防水材料绝缘漆防止发生渗漏,防水材料为现有的防水漆,不锈钢吊耳安装处设计金属内衬板,并且安装过程要做好防护手段,避免铆钉局部应力过大而破坏碳纤维箱体。使用方法:使用时,将悬吊元件5固定到车体的相应位置,用高强度铆钉铆合,保持箱体稳定;箱体表面可以安装标识性标志,便于后期维护,在安装位置处喷涂防水材料保证箱体密封。通过以上结构,在箱体的多个角度设置悬吊元件,并通过高强度螺栓进行固定,保证了箱体的稳定性;在箱体和箱盖之间连接有防脱元件,箱体整体的安全性得到保证;箱盖和箱体均采用碳纤维材料,使整个箱体重量大幅下降;在箱体和密封条座之间设置密封胶条,并配合丝座和高强度螺栓,使密封性提高;同时在连接口加入防水层,使整体密封水平达到IP65级别。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