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减震装置和起重机转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90122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起重机减震装置和起重机转向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起重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减震装置和起重机转向架。
【背景技术】
[0002]铁路起重机是铁路事故救援、保障铁路正常运输必不可少的设备。铁路起重机包括有承载重量的转向架,请参阅图1,转向架包括焊接构2、轮对4、设置在轮对上的轴箱3、基础制动装置和减振装置等,转向架的性能直接与铁路起重机的安全性和平稳性有关。
[0003]现有的减震装置是通过设置在轴箱3弹簧上的板弹簧I来实现的。具体为,轴箱3中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轴箱弹簧301和第二轴箱弹簧302,焊接构架下面具有导框,导框与第一轴箱弹簧301相接触,板弹簧I设置在转向架上且相邻轮对的轴箱2之间,板弹簧与第二轴箱弹簧302相接触。
[0004]然而,现有的通过板弹簧I自身簧片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来实现减震作用的减震装置,减振作用有限,并且只能提供竖直方向上的减震效果。使得起重机运行中产生的振动无法得到有效发减,影响铁路起重机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重机减震装置和起重机转向架,用于解决现有减震装置,减振作用有限,并且只能提供竖直方向上的减震效果,使得起重机运行中产生的振动无法得到有效衰减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重机减震装置,包括:轴箱、对称设置在所述轴箱两侧的第一轴箱弹簧和第二轴箱弹簧、斜楔、固设于焊接构架下部的第一导框和第二导框、顶座、以及直顶弹簧;
[0007]所述斜楔的底面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插入所述第一轴箱弹簧内;
[0008]所述第一导框具有斜壁,所述斜壁与所述斜楔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斜楔在所述第一导框的作用下抵靠所述轴箱一侧的侧壁;
[0009]所述第二导框的底面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插入所述第二轴箱弹簧内,所述第二导框设有朝向所述轴箱的第一凹槽;
[0010]所述顶座具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形成一容腔;
[0011]所述直顶弹簧位于所述容腔内,且所述直顶弹簧的一端设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所述直顶弹簧的另一端设在所述第二凹槽的底端,所述顶座在所述直顶弹簧的作用下,抵靠所述轴箱另一侧的侧壁。
[0012]进一步地,所述斜楔还具有沿所述轴箱一侧的侧壁方向延伸的第一摩擦部,和连接所述斜楔的侧面和所述第一摩擦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摩擦部与所述轴箱一侧的侧壁贴入口 O
[0013]进一步地,所述顶座还具有沿所述轴箱另一侧的侧壁方向延伸的第二摩擦部,所述第二摩擦部与所述轴箱另一侧的侧壁贴合。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框还具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插入所述斜楔的侧面、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摩擦部形成的定位槽内,以限制所述斜楔的移动位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斜楔为空心结构。
[0016]进一步地,所述轴箱朝向所述第一摩擦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磨耗板;
[0017]所述轴箱朝向所述第二摩擦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磨耗板。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框的所述斜壁上设置有第三磨耗板。
[00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转向架,包括:轮对;
[0020]所述轮对包括对称连接在轮轴两端的车轮、以及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减震装置;
[0021 ] 其中,所述起重机减震装置设置于所述车轮上。
[0022]进一步地,所述轮对包括镜像设置的第一轮对和第二轮对。
[002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轮对和所述第二轮对的数量均为两组。
[00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减震装置及起重机转向架,通过在轴箱内第一轴箱弹簧上方设置斜楔,第二轴箱弹簧上方且第二导框的第一凹槽中设置有顶座以及直顶弹簧,使得当起重机产生振动时,斜楔与轴箱一侧的侧壁接触产生摩擦,直顶弹簧通过挤压顶座,使顶座与轴箱另一侧的侧壁接触产生摩擦,斜楔和顶座可以相对轴箱可以产生垂向、横向往复移动,进而消耗起重机在行走时产生的振动能量,起到阻碍起重机垂向、横向振动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现有技术中起重机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起重机减震装置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0027]图3为本实用新型起重机减震装置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0028]图4为本实用新型起重机减震装置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0029]图5为本实用新型起重机减震装置实施例二中斜楔的放大图;
[003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所述起重机转向架的主视图;
[0031]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所述起重机转向架的俯视图;
[0032]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所述起重机转向架中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图2为本实用新型起重机减震装置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起重机减震装置实施例一的剖视图。请参考图2、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起重机减震装置,包括:轴箱1、对称设置在所述轴箱I两侧的第一轴箱弹簧101和第二轴箱弹簧102、斜楔3、固设于焊接构架2下部的第一导框201和第二导框202、顶座402、以及直顶弹簧401 ;所述斜楔3的底面上设有第一凸台301,所述第一凸台301插入所述第一轴箱弹簧101内;所述第一导框201具有斜壁,所述斜壁与所述斜楔3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斜楔3在所述第一导框201的作用下抵靠所述轴箱I 一侧的侧壁103 ;
[0034]所述第二导框202的底面设有第二凸台203,所述第二凸台203插入所述第二轴箱弹簧102内,所述第二导框202设有朝向所述轴箱2的第一凹槽;所述顶座402具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形成一容腔;所述直顶弹簧401位于所述容腔内,且所述直顶弹簧401的一端设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所述直顶弹簧401的另一端设在所述第二凹槽的底端,所述顶座402在所述直顶弹簧401的作用下,抵靠所述轴箱另一侧的侧壁104。
[0035]具体地,轴箱I设置在车轮的外侧。轴箱I具有两个竖直的侧壁103、104,斜楔3的上表面与焊接构架2下部的第一导框201斜壁相接触。
[0036]其中,斜楔3的底面可以为圆弧状,第一凸台301插入所述第一轴箱弹簧101内后,增大斜楔3与第一轴箱弹簧101的接触面,使斜楔3更稳定地放置在所述第一轴箱弹簧101 上。
[0037]当起重机承载重物时,焊接构架2受到重物的压力,通过斜楔3底面上插入所述第一轴箱弹簧101内的第一凸台301和第二导框202底面上插入所述第二轴箱弹簧102内的第二凸台203,将起重机承载重物所受到的压力传递至轴箱弹簧上。进而通过轴箱传递到轮对,最后作用到钢轨上,从而起到起重机承载重物的作用。并且在第一导框201的作用下,斜楔3受到水平方向且朝向轴箱的分力,使得斜楔3抵靠所述轴箱I 一侧的侧壁103。处于压缩状态的直顶弹簧401,水平的放置于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形成的容腔中,直顶弹簧401对顶座402施加的水平方向且朝向轴箱的作用力。其中,直顶弹簧401施加的朝向轴箱的作用力可以设置为与斜楔3受到水平方向且朝向轴箱的分力大小相同,具体可以通过设置斜楔3上表面的斜度和直顶弹簧的弹性系数以及压缩程度,来使上述两作用力相互抵消,即轴箱两侧的水平作用力可以相互抵消。而直顶弹簧401向第二导框202施加的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作用在焊接构架2上,不会对轴箱产生影响。
[0038]其中,斜楔3的侧面可以设置为与轴箱侧壁103平行,当斜楔3受到水平向右的分力,斜楔3的侧壁抵靠轴箱I 一侧的侧壁103。
[0039]当起重机产生振动时,斜楔3和顶座402相对轴箱I可以产生垂向、横向往复移动,斜楔3与轴箱一侧的侧壁103接触产生摩擦,直顶弹簧401通过挤压顶座402,使顶座与轴箱另一侧的侧壁104接触产生摩擦,进而消耗起重机在行走时产生的振动能量,起到阻碍起重机垂向、横向振动的作用。
[0040]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轴箱内第一轴箱弹簧101上方设置斜楔,第二轴箱弹簧102上方且第二导框202的第一凹槽中设置有顶座402以及直顶弹簧401,使得当起重机产生振动时,斜楔3与轴箱一侧的侧壁103接触产生摩擦,直顶弹簧401通过挤压顶座402,使顶座402与轴箱另一侧的侧壁104接触产生摩擦,斜楔3和顶座402可以相对轴箱I可以产生垂向、横向往复移动,进而消耗起重机在行走时产生的振动能量,起到阻碍起重机垂向、横向振动的作用。
[0041]图4为本实用新型起重机减震装置实施例二的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起重机减震装置实施例二中斜楔的放大图,请参阅图4、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起重机减震装置,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对减震装置进行细化。
[0042]进一步地,斜楔3还具有沿所述轴箱I 一侧的侧壁方向延伸的第一摩擦部301,和连接所述斜楔3的侧面和所述第一摩擦部301的连接部302,所述第一摩擦部301与所述轴箱I 一侧的侧壁103贴合。
[0043]其中,当设置第一摩擦部301时,斜楔3的侧壁可以设置为与侧壁103平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