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微型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2783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实用微型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用微型车,包括握把、鞍座和底座,所述鞍座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底座上,底座的底部设有前桥、后桥和转向桥,前桥和后桥的两侧设有车轮,车轮上设有刹车片,转向桥与握把之间通过转向前叉连接,底座上还设有第一电机,车轮由第一电机驱动,第一电机的启动开关设在握把上,握把上还设有控制刹车片的刹把。本发明底座的底部设有前桥和后桥,前桥和后桥的两侧设有车轮,共计四个车轮,相对比两轮结构的自行车,更加的稳定,不易发生侧翻。握把上设有刹把和第一电机的启动开关,其操作与自行车的操作大同小异,不需要另外学习驾驶操作,上手容易。
【专利说明】实用微型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无轨陆用车辆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自行车可行走在小巷和较为狭窄的路面上,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现有的自行车通常为两轮的,驾驶者需要通过调节自身的重心维持自行车的平衡,其总体稳定性不高,当初学者驾驶或遇到突发状况容易发生侧翻,影响到驾驶者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用微型车,以解决现有自行车稳定性不高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用微型车,包括握把、鞍座和底座,所述鞍座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底座上,底座的底部设有前桥、后桥和转向桥,前桥和后桥的两侧设有车轮,车轮上设有刹车片,转向桥与握把之间通过转向前叉连接,底座上还设有第一电机,车轮由第一电机驱动,第一电机的启动开关设在握把上,握把上还设有控制刹车片的刹把。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底座的底部设有如桥和后桥,如桥和后桥的两侧设有车轮,共计四个车轮,相对比两轮结构的自行车,更加的稳定,不易发生侧翻。握把上设有刹把和第一电机的启动开关,其操作与自行车的操作大同小异,不需要另外学习驾驶操作,上手容易。
[0006]进一步,底座上设有围挡,可防止底座上的重物从底座上掉下。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机为软启动电机,可实现平稳启动。
[0008]进一步,所述支撑杆为可伸缩结构,支撑杆内设有倾角传感器、PLC控制器和控制支撑杆伸缩的第二电机,倾角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机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可设置需用倾角的范围,在发生侧翻时,倾角传感器检测到倾角超过许用值,将信号传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向第二电机发出指令使支撑杆收缩,可方便驾驶者跳出底座,避免驾驶者随车而倒。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用微型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发明实用微型车倾角传感器、PLC控制器和第二电机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0011]【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用微型车,包括握把1、鞍座2和底座3,底座3上设有围挡8,所述鞍座2通过支撑杆4固定在底座3上,底座3的底部设有前桥、后桥和转向桥,前桥和后桥的两侧分别设有前轮5和后轮6,后轮6上设有刹车片,转向桥与握把I之间通过转向前叉连接,底座3上还设有第一电机,前轮5和后轮6由第一电机驱动,第一电机的启动开关设在握把I上,握把I上还设有控制刹车片的刹把7。所述第一电机为软启动电机,可实现平稳启动。
[0012]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杆4为可伸缩结构,支撑杆4内设有倾角传感器、PLC控制器和控制支撑杆4伸缩的第二电机,倾角传感器、PLC控制器和第二电机顺次连接,倾角传感器连接在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第二电机连接在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可设置需用倾角的范围,在发生侧翻时,倾角传感器检测到倾角超过许用值,将信号传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向第二电机发出指令使支撑杆4收缩,可方便驾驶者跳出底座3,避免驾驶者随车而倒。
[0013]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实用微型车,包括握把和鞍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鞍座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底座上,底座的底部设有前桥、后桥和转向桥,前桥和后桥的两侧设有车轮,车轮上设有刹车片,转向桥与握把之间通过转向前叉连接,底座上还设有第一电机,车轮由第一电机驱动,第一电机的启动开关设在握把上,握把上还设有控制刹车片的刹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用微型车,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有围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用微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为软启动电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用微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可伸缩结构,支撑杆内设有倾角传感器、PLC控制器和控制支撑杆伸缩的第二电机,倾角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机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文档编号】B62L3/02GK103569271SQ201310550424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8日
【发明者】姜静慧 申请人:重庆天之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