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管柱的溃缩吸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865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管柱的溃缩吸能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管柱的溃缩吸能结构,其包括:上安装支架,其具有自边缘向内的豁口,所述豁口沿溃缩受力方向设置;夹片,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片、后片、连接片,所述前片与所述后片相对设置,所述后片的内表面具有用于支撑所述前片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前片具有间距,所述夹片具有贯通前片、凸台、后片的安装通孔,所述前片和/或所述后片的内表面具有突起结构;螺栓;安装时,所述凸台位于所述豁口内,所述前片与所述后片夹住所述上安装支架,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安装通孔将所述夹片与管梁连接,所述凸台与所述前片之间的间距消除,所述突起结构与所述上安装支架接触。该溃缩吸能结构的结构简单,保证溃缩力的稳定和生产一致性。
【专利说明】一种转向管柱的溃缩吸能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系统溃缩吸能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转向管柱的溃缩吸能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发生碰撞时,通过转向管柱的溃缩吸能结构来吸收撞击能量,以避免对随车人员造成伤害,增强车辆的安全性。传统汽车转向管柱的溃缩结构为:转向管柱的上安装支架设计有拉脱块,采用注塑材料将拉脱块和上安装支架结合在一起,当转向管柱受到冲击力时,拉脱块克服注塑销的材料力从上安装支架脱落,进而为驾驶员提供安全保护的作用。
[0003]这种溃缩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注塑销连接溃缩力值误差较大,能达到1000N左右,溃缩过程力值容易出现突变;且注塑销的工艺上不容易保证各个注塑销的溃缩力一致,生产一致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管柱的溃缩吸能结构,其结构简单,保证溃缩力的稳定和生产一致性。
[0005]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转向管柱的溃缩吸能结构,其包括:
[0007]上安装支架,其具有自边缘向内的豁口,所述豁口沿溃缩受力方向设置;
[0008]夹片,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片、后片、连接片,所述前片与所述后片相对设置,所述后片的内表面具有用于支撑所述前片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前片具有间距,所述夹片具有贯通前片、凸台、后片的安装通孔,所述前片和/或所述后片的内表面具有突起结构;
[0009]螺栓;
[0010]安装时,所述凸台位于所述豁口内,所述前片与所述后片夹住所述上安装支架,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安装通孔将所述夹片与管梁连接,所述凸台与所述前片之间的间距消除,所述突起结构与所述上安装支架接触。
[0011]可选择的,所述前片的内表面或所述后片的内表面具有多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豁口的侧面相配合。
[0012]可选择的,所述前片的边缘设有限位孔,所述上安装支架的上表面具有与限位孔配合的限位柱。
[0013]可选择的,所述突起结构呈长方形,个数为两个,呈对称分布。
[0014]可选择的,所述前片、所述后片的轮廓形状均为正方形,棱角处倒角。
[0015]可选择的,所述凸台为圆柱状。
[0016]可选择的,所述豁口为自边缘向内逐渐缩小的梯形槽。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8]本实用新型的溃缩吸能结构的前片与后片夹住上安装支架,并通过螺栓固定在管梁上,上安装支架与凸起结构和夹片的内表面接触,螺栓锁紧后上安装支架得以固定而不会发生移动,通过调整突起结构的突起高度和突起面积,结合对凸台的高度调整,可实现设计所需的多种溃缩力值,夹片的结构加工尺寸易于保证,生产一致性好,能够保证稳定的溃缩力值,提高整车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溃缩吸能结构的使用图;
[0020]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1 ] 图3为图2中的B-B的剖视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安装支架的局部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片的局部剖视图;
[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片的内表面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片的内表面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上安装支架,11-豁口,111-侧面,12-限位柱,2_夹片,21-前片,22-后片,23-连接片,24-凸台,25-安装通孔,26-突起结构,27-定位柱,28-限位孔,3-螺栓,4-转向管柱,5-管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8]如图1?3所示,转向管柱的溃缩吸能结构包括:上安装支架1、夹片2、螺栓3。上安装支架I具有自边缘向内的豁口 11,豁口 11沿溃缩受力方向设置。夹片2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片21、后片22、连接片23,前片21与后片22相对设置,后片22的内表面具有用于支撑前片21的凸台24,凸台24与前片21具有间距,夹片2具有贯通前片21、凸台24、后片22的安装通孔25,前片21和/或后片22的内表面具有突起结构26。安装时,凸台24位于豁口 11内,前片21与后片22夹住上安装支架I,螺栓3穿过安装通孔25将夹片2与管梁5连接,凸台24与前片21之间的间距消除,突起结构26与上安装支架I接触。突起结构26与上安装支架I表面过盈接触,产生表面压力。当转向管柱4溃缩时,上安装支架I相对夹片2滑动,通过产生的表面压力和金属之间的摩擦系数产生一定的溃缩力(摩擦力),实现对驾驶员的安全保护。
[0029]如图5?7所示,夹片2可以通过连接片23与上安装支架I定位,也可以设置与豁口 22配合的定位结构来定位。优选的,前片21的内表面或后片22的内表面具有多个定位柱27,定位柱27与豁口 11的侧面111相配合。采用定位柱27与豁口 11配合实现定位,定位准确,限制了夹片的左右运动。
[0030]豁口 11可以是U形、矩形、梯形等形状,如图4所示,优选的,豁口 11为自边缘向内逐渐缩小的梯形槽。梯形槽状的豁口 11在与定位柱27配合时,即使加工存在误差,也能保证定位柱27始终与豁口 11的两侧面某一位置配合。
[0031]前片21上可增设防止夹片2向下运动的限位结构。优选的,前片21的边缘设有限位孔28,上安装支架I的上表面具有与限位孔28配合的限位柱12。限位孔28与限位柱12配合,有效避免了夹片2受重力作用向下运动,使夹片2固定良好。[0032]突起结构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等形状,优选的,突起结构26呈长方形,个数为两个,呈对称分布。采用长方形等规则形状的突起结构16,便于计算夹片2的接触面积。
[0033]前片21、后片22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圆形、长方形等形状,优选的,前片21、后片22的轮廓形状均为正方形,棱角处倒角。
[0034]凸台24的形状可以是棱台、圆柱台灯形状,优选的,凸台24为圆柱状。采用圆柱状凸台24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与前片21接触时保证前片受力良好。
[0035]本实用新型将夹片安装在上安装支架I上,左右侧各一个;夹片2固定安装在管梁5上。上安装支架I箍住转向管柱4,通过螺栓3将转向管柱4固定在管梁5与上安装支架I之间。
[0036]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转向管柱的溃缩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上安装支架,其具有自边缘向内的豁口,所述豁口沿溃缩受力方向设置; 夹片,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片、后片、连接片,所述前片与所述后片相对设置,所述后片的内表面具有用于支撑所述前片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前片具有间距,所述夹片具有贯通前片、凸台、后片的安装通孔,所述前片和/或所述后片的内表面具有突起结构; 螺栓; 安装时,所述凸台位于所述豁口内,所述前片与所述后片夹住所述上安装支架,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安装通孔将所述夹片与管梁连接,所述凸台与所述前片之间的间距消除,所述突起结构与所述上安装支架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的溃缩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的内表面或所述后片的内表面具有多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豁口的侧面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的溃缩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的边缘设有限位孔,所述上安装支架的上表面具有与限位孔配合的限位柱。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的溃缩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结构呈长方形,个数为两个,呈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的溃缩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所述后片的轮廓形状均为正方形,棱角处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的溃缩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为圆柱状。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的溃缩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豁口为自边缘向内逐渐缩小的梯形槽。
【文档编号】B62D1/19GK203666757SQ201320875118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纪春有, 唐学东, 丁玲, 杨华兴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