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后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5679阅读:7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悬挂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车后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的悬挂系统是指由车身与轮胎间的支持系统,是车辆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轮毂之间的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悬挂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比如支撑力、制动力和驱动力等,并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乘员的舒适性、减少货物和车辆本身的动载荷。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车基本采用双叉后悬挂,这种悬挂结构复杂,后车轮受损时拆卸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后悬挂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后悬挂装置,包括后悬挂臂、加强固定板、固定连接板、车架固定轴,所述车架固定轴为两端设置有螺纹孔的圆柱体,所述后悬挂臂与所述加强固定板前段开设有与所述车架固定轴半径相等的半圆形凹槽,所述后悬挂臂尾端为圆弧形,所述后悬挂臂尾端上方圆弧形前安装有后刹车固定板, 所述车架固定轴与所述后悬挂臂、所述加强固定板通过匹配凹槽烧焊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板与所述后悬挂臂、所述加强固定板烧焊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板上偏离中心位置安装有中心减震固件,所述后悬挂臂尾部开设有通孔,电机轴轴套安装于通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后悬挂臂靠近所述固定连接板处弯曲角度为α。

进一步地,所述弯曲角度168°<α<172°。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连接板成圆弧状。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固定板的长度小于所述后悬挂臂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后悬挂臂与加强固定板为矩形管钢。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电动车后悬挂装置安装在车轮的一侧,结构简单美观,提高了车轮拆卸的灵活性和正常驾驶的舒适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参照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后悬挂装置,包括后悬挂臂1、加强固定板2、固定连接板3、车架固定轴4。车架固定轴4为一实心钢圆柱体,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401,用于连接固定至车架,后悬挂臂1与加强固定板2前端均开设有与车架固定轴4半径相同的半圆形凹槽,通过匹配凹槽与车架固定轴4烧焊固定,圆弧形固定连接板3通过烧焊固定连接后悬挂臂1与加强板2,确保车子的载重承受力与结构坚固。固定连接板3上偏离中心位置安装有中心减震固件5,用于安装减震弹簧,在行驶过程中缓冲地面颠簸。后悬挂臂1靠近固定连接板3处有一弯曲角度α,范围是168°至172°之间,尾端为圆弧形状,靠近尾端的上方安装有后刹车固定板6,用于安装刹车装置,后悬挂臂1的尾部开设有通孔101,用于安装电机轴轴套7。加强固定板2的长度小于后悬挂臂1的长度且两者均为矩形管钢。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后悬挂装置安装在车轮的一侧,结构简单美观,提高了车轮拆卸的灵活性和正常驾驶的舒适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