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踏式动力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4909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脚踏式动力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交通工具大量涌现,脚踏式动力车已经从普通的代步工具,转变成一种常见的健身器材。现有的脚踏式动力车,其通过脚力对车轮进行驱动的装置一般包括主齿轮和副齿轮,主齿轮位于坐垫下,中间固定穿接有一之字型脚蹬,副齿轮位于后轮胎上,主齿轮与副齿轮通过齿轮链相连,人们通过两脚推送脚蹬做圆周式的蹬腿动作带动主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车轮前进。这样的动力装置,在使力方面存在很大缺陷,具体来说,脚蹬在做圆周运动时,需要人类的脚掌从不同的角度去推送脚蹬,而脚掌并不适应如此灵活的动作,尤其在两个脚蹬处于上下两个端点时,使不出劲的感觉尤甚,而且,大腿和小腿也不太适应这种运动方式,导致骑车时双腿容易疲劳。同时,由于现有的脚踏式动力车的体积较大,难以存放携带,所以仍不能满足人们将其作为交通工具或者健身器材的使用性能要求。

因此,发明一种脚踏式动力车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踏式动力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脚踏式动力车使力方面有缺陷,双腿容易疲劳,以及体积大难携带存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脚踏式动力车,包括车把、锁紧螺母、可折叠装置、刹车装置、车架、前轮、后轮、前轮轴、后轮轴、踏板、前轮连接架、链条、齿轮动力传动结构、齿轮保护壳和弹力回位总成,所述锁紧螺母设置在车把上;所述可折叠装置设置在车把与踏板的连接处;所述刹车装置包括刹车闸、刹车绳和刹车片,所述车架连接前轮与后轮;所述踏板与车把轴连接;所述踏板底面还设有驻车挂钩;所述驻车挂钩的下方设有与其相配合的驻车挂扣;所述驻车挂扣的另一端与后轮轴之间设有驻车总成;所述踏板前端底部设有前轮连接架;所述前轮连接架的下端套设在前轮轴上;所述踏板后端底部设有沿向后轮轴方向的链条;所述链条啮合在带动后轮运行的齿轮动力传动结构中;所述齿轮动力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上方啮合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内设有第一单向轴承;所述第二齿轮同轴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一侧啮合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内设有第二单向轴承;所述第四齿轮同轴设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链条的齿形面相啮合;所述齿轮动力转动结构外罩设有齿轮保护壳;所述齿轮保护壳连接在前轮与后轮之间;所述齿轮保护壳套设在前轮轴上;所述弹力回位总成铰接在靠近前轮的齿轮保护壳上;所述弹力回位总成的另一端触接在踏板底面上;所述刹车片设置在后轮处的齿轮保护壳上;所述刹车片与刹车闸通过刹车绳线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锁紧螺母具体采用一端为旋紧螺纹,另一端为无螺纹的锥形孔螺母。

进一步,所述弹力回位总成具体采用不锈钢的回位弹簧。

进一步,所述可折叠装置具体采用平行式折叠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实用新型通过车把的可折叠结构和锁紧螺母的设置,可以随意折叠、伸缩,调节高度,携带方便,适用于儿童和成人,通过齿轮动力传动结构与刹车装置的配合,能够更省力地行驶和停止该动力车,而且不易使双腿疲劳,该设计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占用体积小,是健身和代步的理想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把;2-锁紧螺母;3-可折叠装置;4-刹车装置;41-刹车闸;42-刹车绳;43-刹车片;5-车架;6-前轮;7-后轮;8-前轮轴;9-后轮轴;10-踏板;101-驻车挂钩;102-驻车挂扣;103-驻车总成;11-前轮连接架;12-链条;13-齿轮动力传动结构;131-第一齿轮;132-第二齿轮;133-第三齿轮;134第四齿轮;135-第五齿轮;136-第一单向轴承;137-第二单向轴承;14-齿轮保护壳;15-弹力回位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脚踏式动力车,包括车把1、锁紧螺母2、可折叠装置3、刹车装置4、车架5、前轮6、后轮7、前轮轴8、后轮轴9、踏板10、前轮连接架11、链条12、齿轮动力传动结构13、齿轮保护壳14和弹力回位总成15,所述锁紧螺母2设置在车把1上;所述可折叠装置3设置在车把1与踏板10的连接处;所述刹车装置4包括刹车闸41、刹车绳42和刹车片43,所述车架5连接前轮6与后轮7;所述踏板10与车把1轴连接;所述踏板10底面还设有驻车挂钩101;所述驻车挂钩101的下方设有与其相配合的驻车挂扣102;所述驻车挂扣102的另一端与后轮轴之间设有驻车总成103;所述踏板10前端底部设有前轮连接架11;所述前轮连接架11的下端套设在前轮轴8上;所述踏板10后端底部设有沿向后轮轴9方向的链条12;所述链条12啮合在带动后轮运行的齿轮动力传动结构13中;所述齿轮动力传动结构13包括第一齿轮131、第二齿轮132、第三齿轮133、第四齿轮134和第五齿轮135,所述第一齿轮131上方啮合第二齿轮132;所述第二齿轮132内设有第一单向轴承136;所述第二齿轮132同轴设有第三齿轮133;所述第三齿轮133一侧啮合第四齿轮134;所述第四齿轮134内设有第二单向轴承137;所述第四齿轮134同轴设有第五齿轮135;所述第五齿轮135与链条12的齿形面相啮合;所述齿轮动力转动结构13外罩设有齿轮保护壳14;所述齿轮保护壳14连接在前轮6与后轮7之间;所述齿轮保护壳套14设在前轮轴8上;所述弹力回位总成15铰接在靠近前轮的齿轮保护壳14上;所述弹力回位总成15的另一端触接在踏板10底面上;所述刹车片设置4在后轮7处的齿轮保护壳14上;所述刹车片43与刹车闸41通过刹车绳42线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锁紧螺母2具体采用一端为旋紧螺纹,另一端为无螺纹的锥形孔螺母。

进一步,所述弹力回位总成15具体采用不锈钢的回位弹簧。

进一步,所述可折叠装置3具体采用平行式折叠构造。

工作原理:行驶时,使用者脚踏在踏板10上,通过带动齿条8的上下抽动,配合齿轮动力传动机构13来为后轮7的运行提供动力,从而带动整个装置的运动,同时使用时将驻车挂扣102挂于驻车挂钩101上,使驻车总成103对后轮轴9实行限位,采用驻车总成103可以制动后轮7的运行,给骑行者上下带来安全方便。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