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机构及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3829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机构及滑板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机构,具体涉及用于滑板车的折叠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堵,人们亟需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操作方便的代步工具。

在此情况下,电动滑板车应运而生,电动滑板车凭借其极大的便携性和易用性,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特别是年轻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代步工具。其中,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更加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等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通常的可折叠电动滑板车主要包括作为车体的踏板,设置在踏板后部的后车轮,用于控制方向的龙头机构,设置龙头机构上的前轮,以及连接龙头机构和踏板的折叠机构。

由于滑板车需要一定的速度进行长时间的行驶,这就对展开后的可折叠电动滑板车的稳固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保证滑板车的可靠性和使用时的安全性。再者折叠滑板车在组成结构上分为踏板和龙头机构两部分,两者之间通过可折叠操作的折叠机构,由此折叠机构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滑板车的可靠性。

另外,由于滑板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折叠,需要经常操作折叠机构,因此折叠机构操作的便捷性将影响整个可折叠电动滑板车使用的便捷性。

但是现有的可折叠电动滑板车中的折叠机构在稳固性和可操作性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影响了可折叠电动滑板车的可靠性和便捷性。

申请公布号CN 105035235 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滑板车快速折叠机构,其基本方案为快速折叠机构包括用以支撑前叉与踏板的支撑块、前端与设置在前叉上的前叉总承可转动连接的上活动块、前端与上活动块的后端可转动连接的下活动块、用以快速折叠机构展开状态解除定位的解锁拉手和用以快速折叠机构展开与折叠后定位的锁芯件;所述支撑块设置有两块,两块支撑块对称布置在所述下活动块的两侧,所述下活动块设置有两块,两块下活动块对称布置在所述解锁拉手的两侧;所述解锁拉手的中部通过拉手固定销与所述下活动块的中前部固接,所述解锁拉手的下部抵触在所述锁芯件的上表面的后部上。

这样的折叠机构整个结构复杂,并且展开后的稳固性存在较大的问题。

授权公告号CN 205203252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滑板车的折叠机构,其基本方案为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折叠座以及第二折叠座,第一折叠座与第二折叠座之间铰接,其中,第一折叠座上铰接有第一连接件,第二折叠座上铰接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两个侧板卡在第一连接件的两侧并通过可拆卸螺丝锁紧,第一连接件的两侧均设有防转凸台,第二连接件的两侧板上均设有与防转凸台相配合的第一防转凹槽和第二防转凹槽,防转凸台的两侧设有第一斜面,第一防转凹槽和第二防转凹槽的两侧均设有与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在人们骑行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滑板车的过程中,不易产生晃动,能提高人们骑行的稳定性。

基于这样的折叠机构,滑板车在折叠后的状态不平整,不便于携带,并且该折叠机构折叠状态下的稳固性差,容易被展开,影响滑板车的便携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滑板车用折叠机构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稳固性好,操作方便的折叠机构;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采用该折叠机构的滑板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针对目的1:提供一种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支架、第二连接支架,其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上对应的设有与限位机构相配合的安置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一端通过连接轴与第二连接支架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并使两者上的安置凹槽对应连通;所述限位机构上沿延伸方向开设有工作槽孔,所述工作槽孔的顶端设有与折叠机构展开状态对应的第一限位槽,工作槽孔的底端设有与折叠机构折叠状态对应的第二限位槽;该限位机构的主体部分通过穿设在工作槽孔中的限位销可移动的安置在第一连接支架上的安置凹槽中,限位机构的底端通过限位机构轴可转动的安置在安置凹槽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由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固定板组成,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对称设置在固定板两侧。

优选的,所述折叠机构处于展开状态时,限位销沿工作槽孔进入第一限位槽,并与连接轴以及限位机构轴配合形成三点固定支撑。

优选的,所述折叠机构处于折叠状态时,限位销沿工作槽孔进入第二限位槽,并与连接轴以及限位机构轴配合形成三点固定支撑。

优选的,所述折叠机构处于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时,限位机构的顶端凸出第一连接支架上的安置凹槽。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的顶端设有按钮。

优选的,所述折叠机构中还包括用于对限位机构施加面向折叠方向的预紧力的扭簧。

优选的,所述扭簧整体穿设在限位机构轴上,一端固定在第二连接支架上的安置凹槽中,另一端通过扭簧限位柱安置在限位机构中。

针对目的2:提供一种滑板车,所述滑板车中设有上述的折叠机构。

基于上述方案构成的折叠机构,其整体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易于实现;再者,该折叠机构自动实现展开或折叠状态的锁定,并通过一键操作即可实现展开或折叠状态的解锁,展开或折叠的操作极其简便,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基于该折叠机构形成的滑板车在展开和折叠状态下都能够保持稳定性,有效提高折叠滑板车的可靠性;再者使用时,自动实现展开或折叠状态的锁定,并通过一键操作即可实现展开或折叠状态的解锁,极大的提高折叠滑板车的便携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折叠机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折叠机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折叠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限位机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限位机构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折叠机构非限位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折叠机构展开限位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折叠机构折叠限位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折叠机构展开限位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折叠机构折叠限位解锁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方案提供的折叠机构的主要包括第一连接支架,第二连接支架以及限位机构三部分。

其中,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上对应的设有与限位机构相配合的安置凹槽。

第一连接支架的顶端用于连接待固定部件(如滑板车的龙头机构),其底端则通过连接轴可转动的安置在第二连接支架上的安置凹槽中,使得两者上的安置凹槽对应连通,同时第一连接支架可绕连接轴面向第二连接支架转动,以便进行折叠操作。

第二连接支架也用于连接待固定部件(如滑板车的车体),在具体实现时,该第二连接支架可作为待固定部件(如滑板车的车体)的一部分,一体成型构成。

折叠机构中的限位机构,安置在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中,并与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配合,在第一连接支架绕连接轴面向或背向第二连接支架转动进行折叠或展开操作时,实现折叠和展开状态的限位锁定。

该限位机构的侧面上沿延伸方向开设有工作槽孔,该工作槽孔为通孔结构,其顶端设有与折叠机构展开状态对应的第一限位槽,而底端则设有与折叠机构折叠状态对应的第二限位槽。由此结构的限位机构的主体部分通过穿设在工作槽孔中的限位销可移动的安置在第一连接支架上的安置凹槽中,限位机构的底端通过限位机构轴可转动的安置在安置凹槽中。

基于上述方案构成的折叠机构在折叠操作时,第一连接支架受力绕连接轴面向第二连接支架转动,此时带动限位销一起转动,而限位销与限位机构上的工作槽孔配合,沿工作槽孔滑动(向工作槽孔的底端滑动),并同步驱动限位机构绕限位机构轴面向第二连接支架转动;当达到折叠最终状态时(如第一连接支架的顶端与第二连接支架处于平行状态),限位销进入工作槽孔底端的第二限位槽中,对折叠最终状实现限位锁定,并且与连接轴以及限位机构轴配合形成三点固定支撑,保证折叠锁定状态的稳定性。

基于上述方案构成的折叠机构在展开操作时,第一连接支架受力绕连接轴背向第二连接支架转动,此时带动限位销一起转动,而限位销与限位机构上的工作槽孔配合,沿工作槽孔滑动(向工作槽孔的顶端滑动),并同步驱动限位机构绕限位机构轴背向第二连接支架转动;当达到展开最终状态时(如第一连接支架的顶端处于垂直状态),限位销进入工作槽孔顶端的第一限位槽中,对展开最终状实现限位锁定,并且与连接轴以及限位机构轴配合形成三点固定支撑,保证展开锁定状态的稳定性。

基于上述原理方案,以下通过一具体实例来具体说明。

参见图1-图3,其所示为本实例中折叠机构的基本组成结构。由图可知,该折叠机构主要包括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固定板13、限位销40、限位机构20、连接板轴50、作为车体一部的连接座30、扭簧60、限位机构轴70、以及若干螺钉80。

连接座30为整个折叠机构中的固定部分,用于连接其它组成部件。该连接座30可独立设置或作为待固定部件(如滑板车的车体)的一部分,直接一体成型构成。本实例中该连接座30直接作为车体的一部分,其上开设有相应的安置凹槽31,该安置凹槽31可容安置有限位机构20的连接支架10可转动的安置在其中。

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与固定板13连接组成连接支架10。其中,第一连接板11与第二连接板12结构相同,通过相应的螺钉80对称设置在固定板13两侧构成连接支架10,并在第一连接板11与第二连接板12之间形成沿其延伸方向分布的安置凹槽14,该安置凹槽14可容限位机构20安置。

在具体实现时,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与固定板13都采用轻量化设计,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大大降低重量。同时,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的顶端为平面结构,便于连接部件,底端为弧形结构,便于旋转。

由此构成的连接支架10作为整个折叠机构中的动作部分,其底端通过连接板轴50可转动的安置在连接座30上的安置凹槽31中,并使得其上的安置凹槽14与连接座30上的安置凹槽31连通。

限位机构20作为整个折叠机构中的限位锁定部分,其安置在安置凹槽14和安置凹槽31中,并与连接支架10联动配合,在连接支架10绕连接板轴50面向或背向连接座30转动进行折叠或展开操作时,实现折叠和展开状态的限位锁定。

参见图4和图5,本实例中的限位机构20主要包括,这两个结构相同,每个限位板21整体为弧形板,其侧面在延伸方向上开设有工作槽孔22,该工作槽孔22为弧形通孔结构,具体走向与连接支架10转动轨迹相对应。

同时,工作槽孔22的顶端设有与折叠机构展开状态对应的限位槽23,而底端则设有与折叠机构折叠状态对应的限位槽24。

如此结构的两限位板21对称设置,两者之间通过连接柱26、27连接固定构成限位机构20。其中连接柱27还作为扭簧限位柱与扭簧60配合。

如此构成的限位机构20,其底端作为连接端对应的开设有与限位机构轴70对应的销轴孔28,顶端作为操作端,用于受外力对折叠或展开状态的解锁。为便于操作,限位机构20的顶端设有按钮25。

据此构成限位机构20为一中空多孔的整体结构,通过中空多孔的结构达到轻量化设计,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大大降低重量。

本限位机构20在安装时,其主体部分可移动的安置在连接支架10上的安置凹槽14中,并通过限位销40将限位机构20限定在连接支架10上的安置凹槽14中,限位销40穿设在限位机构20上的工作槽孔22中,两端分别与连接支架10上的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连接。

同时,限位机构20的底端伸入连接座30上的安置凹槽31中,并通过限位机构轴70可转动的安置在安置凹槽31中,其中限位机构轴70穿设在限位机构20底端的销轴孔28中,其两端分别与安置凹槽31连接。

由此设置的限位机构20通过其上的工作槽孔22与限位销40,以及限位机构轴70间的配合限定,实现与连接支架10的同步随动,实现对连接支架10相对于连接座30折叠和展开状态的限位锁定;并使得限位机构20上的顶端在折叠机构处于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时,凸出连接支架10上的安置凹槽14,以便于解锁操作。

其中,通过限位销40随连接支架10转动时一起转动,并通过与限位机构20上的工作槽孔22配合同步驱动限位机构20,由于限位机构20的底端通过限位机构轴70固定,这样限位销40沿工作槽孔22滑动,并根据工作槽孔22的弧度走向同步驱动驱动限位机构20整体绕限位机构轴70转动。

当达到展开最终状态时(如连接支架10的顶端处于垂直状态),限位销40沿工作槽孔22进入其顶端的限位槽23中,由限位槽23对限位销40的移动进行限位,从而对展开最终状实现限位锁定,并且与连接板轴50以及限位机构轴70配合形成三点共同固定支撑状态,保证展开锁定状态的稳定性。与此同时,限位机构20顶端凸出连接支架10上的安置凹槽14。

当达到折叠最终状态时(如连接支架10的顶端与连接座30处于平行状态),限位销40进入工作槽孔底端的限位槽24中,由限位槽24对限位销40的移动进行限位,从而对折叠最终状实现限位锁定,并且与连接板轴50以及限位机构轴70配合形成三点共同固定支撑状态,保证折叠锁定状态的稳定性。与此同时,限位机构20顶端凸出连接支架10上的安置凹槽14。

当需要对展开或折叠锁定状态进行解锁时,只需通过外力按压限位机构20凸出安置凹槽14的顶端上的按钮25,使得限位槽23或限位槽24脱离限位销40,使限位销40进入工作槽孔22中即可。

折叠机构中的扭簧60,用于对限位机构20施加面向折叠方向的预紧力。通过该预紧力使得限位机构20上的工作槽孔22始终沿折叠方向压紧限位销40,这样不仅便于折叠机构的折叠操作,还使得限位机构20在展开或折叠锁定状态时,其上的限位槽不会脱离限位销40,保证折叠机构的稳固性;同时由于限位机构20始终受到面向折叠方向的预紧力,在该力的作用下,还使得限位机构20的顶端始终凸出连接支架10上的安置凹槽14。

该扭簧60具体设置时,其主体穿设在限位机构轴70上,一端固定在连接座30上的安置凹槽31中,另一端与限位机构中的扭簧限位柱27配合,扭簧60产生的弹力通过扭簧限位柱27传递给限位机构20。

本实例中的折叠机构在实际应用时,对设计好的各组成部件,可如下的装配过程形成:

首先将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以及固定板13用螺钉1固定;

然后将其用连接板轴50固定到作为车体一部的连接座30上;

其次将限位机构20、扭簧60用限位机构轴70固定到作为车体一部的连接座30上;

最后将限位销40依次穿过第一连接板11、限位机构20、第二连接板12并用螺钉80固定,由此构成折叠机构。

对于装配形成的折叠机构,其工作过程如下:

参见图6,其所示为本折叠机构处于非限位状态。由于限位机构20在扭簧60的作用下始终有一个T方向(面向折叠方向)的力;且限位销40、连接板轴50以及限位机构轴70始终形成三点共同固定支撑状态,三者之间的中心距构成支撑三角形90。

当需要展开限位或折叠限位时,转动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限位销40按照限位销运动轨迹在限位机构20的工作槽内运动,随之三角形边91(限位销40与限位机构轴70的中心距)也会发生变化。

参见图7,其所示为折叠机构展开限位状态。由图可知,当限位销40滑动至限位机构20限位槽23时,由于扭簧60对限位机构20有T方向的作用力,所以限位机构20不会因重力作用脱离限位销40。

当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受F1和F2方向的力时,由于限位销40的运动轨迹和限位机构20限位槽23的运动轨迹不同,限位销40和限位机构20的受力在受力点1和受力点2处,此时三角形边91(限位销40与限位机构轴70的中心距)的长度不发生变化,三角形边92(限位销40与连接板轴50的中心距)和三角形边93(连接板轴50与限位机构轴70的中心距)长度始终保持不变,则三边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即限位销40、连接板轴50以及限位机构轴70三点之间构成稳定的三角形),此时达到了展开限位的目的,保证展开状态的稳固性。

参见图8,其所示为折叠机构折叠限位状态。由图可知,当限位销40滑动至限位机构20限位槽24时,由于扭簧60对限位机构20有T方向的作用力,所以限位机构20不会脱离限位销40。

当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受F3和F4方向的力时,由于限位销40的运动轨迹和限位机构限位槽24的运动轨迹不同,限位销40和限位机构20的受力在受力点3和受力点4处,此时三角形边91(限位销40与限位机构轴70的中心距)的长度不发生变化,三角形边92(限位销40与连接板轴50的中心距)和三角形边93(连接板轴50与限位机构轴70的中心距)长度始终保持不变,则三边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即限位销40、连接板轴50以及限位机构轴70三点之间构成稳定的三角形),此时达到了折叠限位的目的,保证折叠状态的稳固性。

参见图9,其所示为本折叠机构展开限位解锁状态。由图可知,在需要对展开限位后解锁时,首先按压限位机构20上的按钮,将限位机构20上的限位槽23脱离限位销40时完成解锁,此时即可进行折叠操作。

参见图10,其所示为本折叠机构折叠限位解锁状态。由图可知,在需要对折叠限位后解锁时,首先按压限位机构20上的按钮,将限位机构20上的限位槽24脱离限位销40时完成解锁,此时即可进行展开操作。

本实例中提供的折叠机构可应用到各种滑板车上,以实现其折叠功能。这里滑板车可以为电动滑板车或其它。应用时,通过折叠机构上的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连接滑板车的龙头机构,而折叠机构中的连接座30直接作为滑板车车体的一部分,直接形成在车体的前端。

由此再基于上述的装配方式,即可完成可折叠滑板车的组装,使用过程如下,此处不加以赘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