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车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调式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现如今,不同年龄段、不同身高的人群为了方便安全必须使用不同尺寸的自行车,自行车不能伸缩,自由改变尺寸,限制人们购买范围,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目前,市场上公开了一种可调整式自行车车架结构(申请号为201310003660.0),它包括一供套接一脚踏板的五通管;一连接于该五通管并向上延伸的座管;一分别连接于该座管及该五通管并向后延伸的座管;一分别连接于该座管及该五通管并向后延伸的后叉杆组;一连接于该五通管并向前向上延伸的下管,该下管有可被伸缩调整的一内管及一外管所组成;至少一个定位装置,供将该内管及外管锁固于该伸缩调整后的固定位置上;一连接于该下管并向前向下延伸的车头关;以及一枢接于该车头管内并向下延伸的前叉杆。这种可调整式自行车车架结构虽然可配合骑乘者身高机骑乘模式无段式调整前、后二轮轴距、座管于车头管间水平距离、前交叉杆倾斜角度与座管倾斜角度等,但是在调节前、后二轮轴距的过程中前交叉杆和后交叉杆与底面形成的夹角在不断的改变,当夹角小于一定的值的时候会出现前、后交叉杆无法有效的固定车轮的情况,使得自行车整体结构不稳定,无法安全的骑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影响自身结构稳定的可调式自行车车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式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架、前叉、后叉、坐杆、车把、横把,所述车架包括固定杆、横梁,支撑杆,所述后叉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前叉和横梁远离固定杆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与支撑杆均为伸缩杆,所述横梁与支撑杆上均设有锁紧件,所述支撑杆一端设有与横梁连接的固定套,所述横梁一端与固定套插接固定,所述支撑杆远离横梁端与固定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横梁另一端与固定杆远离支撑杆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不同骑行者的身高和习惯的要求,调节横梁的长度实现前后轮两轴之间的间距调整,调节支撑杆的长度和相对固定杆的角度,将固定套重新与横梁插接配合,有效的保证了调节过后的车架自身的整体结构不会发生改变,在车架位置的调节过程中不改变前、后叉的角度,有效的保证了车架自身的结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杆与固定杆转动连接端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杆与支撑杆转动连接端设有与凹槽插接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与凹槽上设有同轴锁紧通孔,所述锁紧通孔内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上设有锁紧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上的凸块和支撑杆上的凹槽插接配合后,同轴锁紧通孔内的的固定螺栓为支撑杆相对固定杆的转动提供了支点,当支撑杆的角度调节到所需的位置的时候,通过锁紧螺母和固定螺栓配合有效的将支撑杆和固定杆的位置固定,进一步增强了车架结构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锁紧螺母上铰接有压紧杆,所述压紧杆一端与支撑杆抵触,所述压紧杆与支撑杆抵触端为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支撑杆和固定杆位置的时候,需要通过其他的工具才能实现固定螺栓和锁紧螺母的拧紧固定,在锁紧螺母上设有的压紧杆可以做为拧紧锁紧螺母的支点,同时在拧紧锁紧螺母之转动压紧杆使得压紧杆与支撑杆抵触,进一步加固了锁紧螺母的锁紧力,保证了支撑杆和固定杆的连接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压紧杆上设有供固定螺栓穿过的凹孔,所述固定螺栓靠近压紧杆一端的侧面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有限位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紧杆实现转动压紧的时候,固定螺栓会有一定的伸长量,压紧杆上的凹孔供伸出的螺栓通过,同时固定螺栓上限位孔内的限位销可以限定压紧杆的位置,进一步增强了固定杆和支撑杆的连接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固定套上设有锁紧横梁的锁紧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锁紧销将固定套进一步的与横梁进行固定,避免了支撑杆在使用的过程中伸缩发生移动,保证了车架结构的自身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固定杆远离支撑杆端设有供坐杆插接配合的通孔一,所述通孔一的开口处设有锁紧坐杆的坐杆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前、后两轮之间的间距调节好了之后,由于骑行者的身高差异可能出现无法脚踩踏板的情况,通过调节坐杆的高度使得骑行者踩踏到脚踏板实现骑行,同时坐杆夹将调节好的坐杆锁紧,避免坐杆受力发生升降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前叉与横梁连接端设有供车把插接配合的通孔二,所述通孔二的开口处设有锁紧车把的车把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坐杆和两轴之间的间距都调节完成之后,车把的高度也会影响骑行者正常的骑行,与前叉插接配合的车把实现可以实现高度位置的调节,同时车把夹对调节后的车把实现了有效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车把远离前叉端设有锁紧横把的固定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车架调节的过程中横把做为调节的支点,在调节过程中发生弯折损坏,使用固定夹锁紧横把的位置可以实现横把的快速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横把两端均铰接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同的骑行者在骑车的过程中手握把手的方向或者习惯不同,将把手和横把铰接可以实现把手不同位置的调整,适应了不同骑行者的习惯和要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车架、前叉、后叉、坐杆、车把、横把均由钛合金制作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钛合金质量很轻且强度又很大的,钛合金又具有非常好的弹性,用钛合金制作的车架具有非常良好的舒适性,而且钛是一种具有记忆性的金属,它在自己的形变范围内几乎具有无限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对车架的调节实现了自行车适合不同的人群使用;
2、实现车架快速调节的同时有效的保证了车架自身结构的稳定;
3、钛合金制成的车架质量轻且刚度大,钛合金制作的车架具有非常良好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展现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自行车车架的仰视图;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展现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展现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6中D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6中E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车架;11、固定杆;111、凸块;1111、锁紧通孔;1112、固定螺栓;11121、限位孔;11122、限位销;1113、锁紧螺母;1114、压紧杆;11141凹孔;112、通孔一;1121、坐杆夹;12、横梁;13、支撑杆;131、固定套;1311、锁紧销;132、凹槽;2、前叉;21、通孔二;211、车把夹;3、后叉;4、坐杆;5、车把;51、固定夹;6、横把;61、把手;7、锁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可调式自行车车架,如图1所示,包括车架1、前叉2、后叉3、坐杆4、车把5、横把6,车架1包括固定杆11、横梁12,支撑杆13、横梁12与支撑杆13均由伸缩杆制成,伸缩杆具有良好的伸缩性方便了对车架1长度进行调节,改变横梁12与支撑杆13的长度实现前后轮两轴之间的间距调整,同时为了保证调节之后的横梁12和支撑杆13不会受力发生收缩的现象,在横梁12与支撑杆13上均设有锁紧件7,通过锁紧件7有效的将横梁12和支撑杆13进行位置固定,保证了车架1结构的稳定;在支撑杆13一端设有与横梁12连接的固定套131,横梁12一端与固定套131插接固定,将支撑杆13和横梁12进行有效的连接,在调节横梁12长度的时候支撑杆13与固定杆11之间的角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为了有效的保证支撑杆13可以稳定的与横梁12进行连接,将支撑杆13远离横梁12端与固定杆11一端转动连接,在调节车架1的过程中支撑杆13相对于固定杆11可以发生转动,调节支撑杆13的长度和相对固定杆11的角度,将固定套131重新与横梁12插接配合;横梁12的另一端与固定杆11远离支撑杆13端固定连接,固定杆11、横梁12和支撑杆13三者相连成三角形状,三角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有效的保证了自行车车架的结构稳定;后叉3和固定杆11固定连接,前叉2和横梁12远离固定杆11端固定连接,有效的形成了自行车车架的整体,有效的保证了调节过后的车架1自身的整体结构不会发生改变,在车架1位置的调节过程中不改变前叉2和后叉3的角度,有效的保证了车架1自身的结构稳定。
如图2和3所示,固定套131上设有锁紧横梁12的锁紧销1311,在完成对车架1的调整之后,通过锁紧销1311将固定套131进一步的与横梁12进行固定,避免了支撑杆13在使用的过程中伸缩发生移动,保证了车架1结构的自身稳定。支撑杆13相对固定杆11的角度固定之后,在受到外力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松动,松动会导致车架1的整体结构不稳定;为了避免和降低松动的发生,在支撑杆13与固定杆11转动连接端设有凹槽132,同时在固定杆11与支撑杆13转动连接端设有与凹槽132插接配合的凸块111,凸块111与凹槽132上设有同轴锁紧通孔1111,在锁紧通孔1111内设有固定螺栓1112,固定螺栓1112上设有锁紧螺母1113,固定杆11上的凸块111和支撑杆13上的凹槽132插接配合后,同轴锁紧通孔1111内的固定螺栓1112为支撑杆13相对固定杆11的转动提供了支点,当支撑杆13的角度调节到所需的位置的时候,通过锁紧螺母1113和固定螺栓1112配合有效的将支撑杆13和固定杆11的位置固定,保证了支撑杆13和固定杆11的连接稳定,进一步增强了车架1结构的稳定。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和5所示,在固定支撑杆13和固定杆11位置的时候,需要通过其他的工具才能实现固定螺栓1112和锁紧螺母1113的拧紧固定,为了方便操作者实现快速的调节,在锁紧螺母1113上铰接有压紧杆1114,压紧杆1114可以做为拧紧锁紧螺母1113的支点,操作者手握压紧杆1114就可以实现锁紧螺母1113的拧紧固定,同时将压紧杆1114一端与支撑杆13抵触,压紧杆1114与支撑杆13抵触端为圆弧状,在拧紧锁紧螺母1113之后转动压紧杆1114使得压紧杆1114与支撑杆13抵触,进一步加固了锁紧螺母1113的锁紧力,保证了支撑杆13和固定杆11的连接稳定。在压紧杆1114上设有供固定螺栓1112穿过的凹孔11141,在压紧杆1114实现转动压紧的时候,固定螺栓1112会有一定的伸长量,压紧杆1114上的凹孔11141供伸出的螺栓通过,在固定螺栓1112靠近压紧杆1114一端的侧面设有限位孔11121,限位孔11121内设有限位销11122,限位孔11121内的限位销11122可以限定压紧杆1114的位置,避免了压紧杆1114受到外力作用发生转动无法达到压紧的效果,当需要调节车架1的时候先将限位销11122拔出,然后再对压紧杆1114进行调节,当支撑杆13调节好了之后将压紧杆1114重新压紧,并将限位销11122重新插入11121限位孔内,进一步增强了固定杆11和支撑杆13的连接稳定。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7、8和9所示,当前、后两轮之间的间距调节好了之后,由于骑行者的身高差异可能出现无法脚踩踏板的情况,为了有效的解决高度差异,在固定杆11远离支撑杆13端设有供坐杆4插接配合的通孔一112,通过调节坐杆4的高度带动自行车上的坐垫高度发生变化,使得骑行者踩踏到脚踏板实现骑行;坐杆4在和固定杆11插接配合可能会出现转动的现象,并且坐杆4相对固定杆11的高度受到外力作用也会发生变化,为了避免坐杆4发生转动和上下位置移动,在通孔一112的开口处设有坐杆夹1121,坐杆4在调节好位置之后通过坐杆夹1121将坐杆4的高度进行有效的固定,避免了坐杆4受力发生转动和上下移动导致骑行者无法平稳骑行。坐杆4将坐垫的位置调整好了之后,车把5的高度也会影响骑行者正常的骑行,在前叉2与横梁12连接端设有供车把5插接配合的通孔二21,通孔二21的开口处设有车把夹211,与前叉2插接配合的车把5实现可以实现高度位置的调节,同时车把夹211对调节后的车把5实现了有效的固定,避免了车把5出现上下移动和转动的现象,保证了骑行者可以平稳的骑行自行车。在车架1调节的过程中横把6做为调节的支点,在调节过程中发生弯折损坏,为了实现损坏的横把6实现快速更换的效果,在车把5远离前叉2端设有锁紧横把6的固定夹51,使用固定夹51锁紧横把6的位置可以实现横把6的快速更换。不同的骑行者在骑车的过程中手握把手61的方向或者习惯不同,所以在横把6两端均铰接有把手61,将把手61和横把6铰接可以实现把手61不同位置的调整,适应了不同骑行者的习惯和要求。
自行车车架各部件均由钛合金制作而成,钛合金质量很轻且强度又很大,钛合金又具有非常好的弹性,用钛合金制作的车架1具有一定的缓震性和非常良好的舒适性,而且钛是一种具有记忆性的金属,它在自己的形变范围内几乎具有无限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自行车车架的使用寿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