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溃缩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转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3098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注塑溃缩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转向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溃缩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转向器。



背景技术: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由电动助力机直接提供转向助力,相比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具有调整简单、装配灵活以及在多种状况下都能提供转向助力的特点,已成为当前市场的主流。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转向器的作用是把来自转向盘的转向力矩和转向角进行适当的变换(主要是减速增矩),再输出给转向拉杆机构,从而使汽车转向,所以转向器本质上就是减速传动装置。

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重视的程度日趋提高,要求中间轴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能够滑动溃缩吸能,以避免或减少对驾驶员的伤害。事实上当前的做法是通过增大中间轴的滑动摩擦力,以实现溃缩吸能,但是,为了保证整车装配时的便利性,整车厂商又对中间轴所具备的滑动摩擦力的最大值有着严格的要求,这显然是与溃缩吸能的愿望相矛盾的。

传统的转向管柱并不具备任何溃缩吸能结构,只是利用上护管和下护管之间溃缩过程中的滑动摩擦力来吸收汽车的碰撞能量,这样的吸能效果是极其有限的,已不符合当前的设计要求。

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具有注塑式溃缩吸能结构的中间轴总成,又具有钢带吸收溃缩能量,有效提高汽车安全性的注塑溃缩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转向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注塑溃缩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转向器,其要点在于:包括依次装配安装的转向管柱、电机助力系统和中间轴总成;所述转向管柱包括下护管、套设在该下护管一端的上护管以及用于锁止该上护管的调节支架,在该调节支架上连接有两个钢带安装块,该钢带安装块对称地分布在所述上护管的两侧,所述钢带安装块和调节支架之间还通过钢带连接;所述中间轴总成包括主轴和套设在该主轴端部并可沿其轴向滑动的主轴外管,在所述主轴位于主轴外管内的外表面上设有至少一圈环形槽,在每个环形槽内分别填充有一个环状的注塑部件,该注塑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凸出部,在所述主轴外管上设有与该凸出部相适应的限位孔,所述凸出部穿出该限位孔。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注塑部件锁止主轴和主轴外管,使其不能相对滑动,同时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中间轴总成发生溃缩,主轴和主轴外管发生相对滑动,注塑部件被剪断,在剪断的过程中吸收大量碰撞能量;同时,由于钢带安装块固定在车架上,在上护管和下护管溃缩过程中,调节支架脱离钢带安装块和钢带,分离过程中钢带安装块和调节支架的断开连接,同时调节支架同钢带的摩擦力以及脱离过程中钢带发生的形变也能够吸收大量的车辆碰撞能量;以上设计有效提高了汽车在碰撞过程中,转向器溃缩吸能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保护驾驶员在车辆碰撞过程中避免或者减少伤害,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钢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钢带安装块上,另一端穿过所述调节支架,该调节支架对所述钢带具有夹持力。采用以上结构,使钢带在调节支架和钢带安装块的分离过程中被调节支架夹持并拉直,并有效吸收车辆碰撞能量。

作为优选:在所述钢带位于所述调节支架内的部分设有折弯,该折弯呈波浪形。采用以上结构,有效增大调节支架对钢带的阻尼作用,调节支架在分离过程中会将钢带拉直,从而大量吸车辆收碰撞能量。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支架和钢带安装块采用注塑连接。采用以上结构,使调节支架可以在上护管和下护管的溃缩过程中脱离钢带安装块,同时有效吸收车辆碰撞能量。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槽与所述主轴同轴设置。采用以上结构,保证对主轴和主轴外管的锁止作用力均衡。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槽共有两圈,每个注塑部件具有两个凸出部,在所述主轴外管上设有四个对应的限位孔,该限位孔两两一组对称设置在主轴外管的中轴线两侧。采用以上结构,既便于注塑装配,又实现对主轴和主轴外管更为可靠的锁止。

作为优选:所述主轴和主轴外管通过花键滑动配合。采用以上结构,结构实用、可靠,易于实现,成本低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溃缩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转向器,结构新颖,易于实现,中间轴总成的注塑部件及相关结构和转向管柱的钢带及相关结构,大大提高了转向器的溃缩吸能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保护驾驶员在车辆碰撞过程中避免或者减少伤害,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不含注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注塑溃缩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转向器,包括依次装配安装的转向管柱1、电机助力系统2和中间轴总成3。

请参见图1、图2和图4,所述转向管柱1包括下护管11、套设在该下护管11一端的上护管12以及用于锁止该上护管12的调节支架13,在该调节支架13上注塑连接有两个钢带安装块14,该钢带安装块14对称地分布在所述上护管12的两侧,所述钢带安装块14和调节支架13之间还通过钢带15连接。

请参见图1和图6,所述钢带1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钢带安装块14上,另一端穿过所述调节支架13,该调节支架13对所述钢带15具有夹持力。在所述钢带15位于所述调节支架13内的部分设有折弯151,该折弯151呈波浪形,当调节支架13脱离钢带安装块14过程中,钢带15被调节支架13拉直,其产生的摩擦力和钢带15的形变能够吸收大量车辆碰撞能量。

请参见图2~图5,所述中间轴总成3包括主轴31和套设在该主轴31端部并可沿其轴向滑动的主轴外管32,所述主轴31和主轴外管32通过花键36滑动配合,在所述主轴31位于主轴外管32内的外表面上设有两圈环形槽34,在每个环形槽34内分别填充有一个环状的注塑部件33,该注塑部件33均具有两个凸出部331,这两个凸出部331以注塑部件33的轴线对称,在所述主轴外管32上设有与该凸出部331相适应的限位孔35,所述凸出部331穿出该限位孔35,即所述限位孔35为四个,其两两一组对称设置在主轴外管32的中轴线两侧,所述环形槽34与所述主轴31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上护管12和下护管11溃缩,此时调节支架13脱离钢带安装块14,吸收大量能量,并且,钢带15被调节支架13拉直,此时钢带15的形变和滑动产生的摩擦力也能够吸收大量的车辆碰撞能量;与此同时,中间轴总成发生溃缩,即主轴31和主轴外管32相对滑动,做剪切运动,此时注塑部件33的凸出部331被主轴31和主轴外管32剪断,注塑部件33在被剪切的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碰撞能量,以避免或减少对驾驶员的伤害。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