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助力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2409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助力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助力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助力自行车,是一种新型二轮车辆,外观类似自行车,以电池作为辅助动力来源,安有电机,并具备动力辅助系统,实现人力骑行和电机助动一体化的新型交通工具。

助力自行车的电机有两种安装方式:一种是轮毂电机,电机安装前轮毂或者后轮毂,这种方式的电机会导致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骑行阻力加大,比普通自行车更费力;另一种是中置电机,即电机安装在车架的中间位置,通过在车架上焊接电机吊架的方式来安装电机,这样容易留下焊斑,影响美观,电机的安装和拆卸极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助力自行车,以改善电机安装、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助力自行车,包括:

车架,车架包括主架和副架,副架与主架可拆卸连接,主架与副架共同构建成一个容纳空间;

前叉,前叉可转动的设于主架的前侧;

前轮,前轮可转动的设于前叉;

坐垫,坐垫设于主架;

后叉,后叉设于主架的后侧;

后轮,后轮可转动的设于后叉;

电机,电机固定于容纳空间内,电机用于带动后轮转动;

电池,电池设于车架,电机与电池电连接。

进一步地,主架形成第一圆弧部,副架形成第二圆弧部,第二圆弧部位于第一圆弧部的底部,第一圆弧部的内轮廓与第二圆弧部的内轮廓共同限定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第一圆弧部与第二圆弧部之间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能够限制第一圆弧部相对第二圆弧部横向错动。

进一步地,第一圆弧部的两端的端面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二圆弧部的两端的端面为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

限位结构包括设于第一端面上的第一凸出部、设于第二端面上的第二凸出部、设于第三端面上的第三凸出部和设于第四端面上的第四凸出部;

第一凸出部具有第一限制面,第三凸出部具有第二限制面,第一限制面与第二限制面接触,以限制第一圆弧部相对第二圆弧部向第一方向移动;

第二凸出部具有第三限制面,第四凸出部具有第四限制面,第三限制面与第四限制面接触,以限制第一圆弧部相对第二圆弧部向第二方向移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车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前叉与第一连接部连接,坐垫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后叉与第三连接部连接;

第二连接部相对第一连接部向内弯折,第三连接部相对第二连接部向内弯折。

进一步地,车架上设有安装架,安装架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连接,安装架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部连接;

电助力自行车还包括电池盒,电池盒安装于安装架上,电池放置于电池盒内。

进一步地,坐垫包括坐垫本体、车坐架、左转向灯、右转向灯和刹车灯;

车坐架设于坐垫本体的下侧,车坐架与坐垫本体可拆卸连接;

左转向灯和右转向灯均设于坐垫本体的后侧,刹车灯设于车坐架的后侧。

进一步地,坐垫还包括固定管,固定管与车坐架可拆卸连接,刹车灯安装于固定管。

进一步地,车坐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架连接,第二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呈夹角设置,第二支撑架与坐垫本体可拆卸连接;

第二支撑架远离第一支撑架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车架连接,第一支撑架靠近第一连接端的一端与车架连接。

进一步地,车架的前侧设有用于与车架连接的前叉套管;

电助力自行车还包括前灯,前灯可转动的设置于前叉套管,前灯与电池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助力自行车,车架包括主架和副架,副架与主架可拆卸连接,主架与副架共同构建一个容纳空间,电机固定在容纳空间内。这种电助力自行车可方便的实现电机的安装与拆卸,能够有效简化车身结构及加工制造工艺,结构简单,安装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电助力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主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主架的第一视角的局部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主架的第二视角的局部视图;

图6为图2所示的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图2所示的车架的局部视图;

图8为图1所示的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坐垫本体与左转向灯、右转灯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的车坐架与刹车灯的连接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的电池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所示的后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200-电助力自行车;10-车架;11-主架;111-第一连接部;112-第二连接部;113-第三连接部;114-前叉管套;115-前灯固定座;116-第一圆弧部;1161-第一端面;1162-第二端面;1163-圆弧段;1164-直线段;1165-第一凸出部;1166-第一限制面;1167-第二凸出部;1168-第三限制面;1169-第一卡凸;1170-第二卡凸;1171-第一放线槽;1172-穿线孔;118-安装架;12-副架;121-第二圆弧部;122-第三端面;123-第四端面;124-第三凸出部;125-第二限制面;126-第四凸出部;127-第四限制面;128-第五凸出部;129-第三卡凸;130-第四卡凸;131-第二放线槽;14-容纳空间;20-坐垫;21-坐垫本体;211-软质层;212-中间层;213-硬质层;2131-通孔;2132-安装孔;22-左转向灯;221-左转向灯灯壳;222-左转向灯灯罩;223-左转向灯控制板;224-左转向灯反光罩;225-第一定位轴;23-右转向灯;231-右转向灯灯壳;232-右转向灯灯罩;233-右转向灯控制板;234-右转向灯反光罩;235-第二定位轴;24-车坐架;241-第一支撑架;2411-第三杆体;2412-第四杆体;2413-第二连接端;2414-第二穿杆孔;242-第二支撑架;2421-第一杆体;2422-第二杆体;2423-支撑板;2424-第一安装座;2425-第二安装座;2426-第一穿杆孔;2427-第一连接端;243-固定架;2431-第一连接板;2432-第二连接板;25-刹车灯;251-刹车灯灯壳;252-刹车灯灯罩;253-刹车灯控制板;254-刹车灯反光罩;255-第三定位轴;26-固定管;27-套环;28-对锁螺栓;30-电池盒;31-前壳;32-后壳;33-前盖;34-锁体;35-弹性锁扣;40-前叉;50-前轮;60-后叉;61-第一连接体;62-第二连接体;70-后轮;80-电机;90-前灯;100-减震器;110-刹车系统;120-变速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助力自行车200,包括车架10、坐垫20、电池盒30、前叉40、前轮50、后叉60、后轮70、电机80、电池(图未示出)、前灯90、减震器100、刹车系统110和变速系统120。

其中,如图2所示,车架10包括主架11和副架12,副架12与主架11可拆卸连接。

主架11为空心结构。如图3所示,主架11包括第一连接部111、第二连接部112和第三连接部113,第二连接部11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11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部11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部113连接,第一连接部111、第二连接部112和第三连接部113三者为一体式结构,即三者一体成型。第二连接部112相对第一连接部111向内弯折,第三连接部113相对第二连接部112向内弯折,第一连接部111与第二连接部112所呈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二连接部112与所述第三连接部113所呈夹角为钝角。这种结构的主架11具有很好的承载能够和很好的结构稳定性。

其中,第一连接部111远离第二连接部112的一端设有前叉管套114,前叉管套114与第一连接部111一体成型,保证两者连接后具有足够的牢固性。前叉管套114上设有前灯固定座115。

第三连接部113远离第二连接部112的一端形成第一圆弧部116。如图4所示,第一圆弧部116大致为半圆形。第一圆弧部116的两端的端面为第一端面1161和第二端面1162,第一圆弧部116的内表面包括直线段1164和圆弧段1163,圆弧段1163的圆心角小于度,圆弧段1163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端面1161,圆弧段1163的另一端与直线段1164的一端连接,直线段1164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端面1162。直线段1164沿圆弧段1163的切线方向延伸。

其中,第一端面1161上第一凸出部1165,第一凸出部1165具有第一限制面1166,第一限制面1166面向第一圆弧部116的内表面的直线段1164。第二端面1162上设有第二凸出部1167,第二凸出部1167具有第三限制面1168,第三限制面1168面向第一限制面1166。

此外,如图5所示,第一圆弧部116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一卡凸1169和第二卡凸1170,第一卡凸1169和第二卡凸1170均沿第一圆弧部116的周向布置,第一卡凸1169与第二卡凸1170之间形成第一放线槽1171。第一圆弧部116上设有多个与第一放线槽1171连通的穿线孔1172。实际安装时,电机80所连接的线可隐藏在第一放线槽1171内,并通过穿线孔1172穿出。这种结构的第一圆弧部116可实现对与电机80连接的电源线、信号线的隐藏。

本实施例中,主架11上还设有安装架118,安装架118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11连接,安装架118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部113上的第一圆弧部116连接。安装架118与主架11共同构成一闭合的空间。安装架118除了可起到安装电池盒30的作用外,还可在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三连接部113之间起到支撑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主架11的牢固性和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副架12为圆弧形,副架12形成第二圆弧部121,第二圆弧部121内表面为圆弧形,其圆心角小于180度。第二圆弧部121的两端为第三端面122和第四端面123,第三端面122上设有第三凸出部124,第三凸出部124具有第二限制面125,第二限制面125背离于第二圆弧部121的内表面。第四端面123上设有第四凸出部126,第四凸出部126具有第四限制面127,第四限制面127背离于第二限制面125。此外,第四凸出部126上设有第五凸出部128。

如图7所示,第二圆弧部121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三卡凸129和第四卡凸130,第三卡凸129和第四卡凸130均沿第二圆弧部121的周向布置,第三卡凸129与第四卡凸130之间形成第二放线槽131。实际安装,电机80所连接的线可隐藏在第二放线槽131内。

如图2所示,主架11与副架12安装时,第二圆弧部121位于第一圆弧部116的底部,第一圆弧部11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圆弧部121的两端接触,两者通过螺钉实现可拆卸连接。第一凸出部1165、第二凸出部1167、第三凸出部124和第四凸出部126构成限制第一圆弧部116相对第二圆弧部121横向移动的限位结构。其中,第一凸出部1165的第一限制面1166与第三凸出部124的第二限制面125接触,以限制第一圆弧部116相对第二圆弧部121向第一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为横向向左;第二凸出部1167的第三限制面1168与第四凸出部126的第四限制面127接触,以限制第一圆弧部116相对第二圆弧部121向第二方向移动,第二方向为横向向右;第五凸出部128与第一圆弧部116的内表面的直线段1164接触,以限制第一圆弧部116相对第二圆弧部121横向向右移动。主架11与副架12通过螺钉连接后,主架11和副架12将构成一个用于放置电机80的容纳空间14,第一圆弧部116的内壁和第二圆弧部121的内壁共同限定容置空间,容纳空间14为圆形的孔。

如图8所示,坐垫20包括坐垫本体21、左转向灯22、右转向灯23、车坐架24、刹车灯25和固定管26。车坐架24设于坐垫本体21的下侧,车坐架24与坐垫本体21可拆卸连接,左转向灯22和右转向灯23设于坐垫本体21的后侧,刹车灯25设于车坐架24的后侧,固定管26用于连接刹车灯25和车坐架24。

如图9所示,坐垫本体2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软质层211、中间层212和硬质层213。其中,软质层211包括内层和外层,其外层为皮革材质,其内层为软质材料制成,比如硅胶体、海绵体。其上表面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曲面。中间层212为弯折的薄板,其上下表面均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曲面,中间层212的上表面的形状与软质层211的下表面形状一致。中间层212为硬质材料制成,比如硬质塑料。硬质层213为硬质材料制成,比如硬质塑料。硬质层213的上表面的形状与中间层212的下表面的形状一致。

其中,硬质层213上设有多个贯通其上下表面的通孔2131,通孔2131的形状为方形。这种结构一方面可提升硬质呈的抗弯强度,另一方面可减轻硬质层213的重量。此外,硬质层213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沿其宽度方向布置的安装孔2132。

软质层211设于中间层212的上侧,硬质层213设于中间层212的下层。软质层211与中间层212通过铆钉铆接,硬质层213与中间层212通过螺钉连接,最终将三者连接固定。

左转向灯22包括左转向灯灯壳221、左转向灯灯罩222、左转向灯控制板223和左转向灯反光罩224。左转向灯灯壳221为空心管状,左转向灯灯壳221固定在硬质层213的后侧;左转向灯灯罩222和左转向灯控制板223均位于左转向灯灯壳221内;左转向灯控制板223上设有发光体,本实施例中,发光体为led灯;发光体位于左转向灯反光罩224内;左转向灯灯罩222为透明材质,左转向灯灯罩222扣合在左转向灯灯壳221远离硬质层213的一端;左转向灯灯罩222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定位轴225,左转向灯控制板223和左转向灯反光罩224穿设在第一定位轴225上。

右转向灯23包括左转向灯灯壳221、右转向灯灯罩232、右转向灯控制板233和右转向灯反光罩234。右转向灯灯壳231为空心管状,右转向灯灯壳231固定在硬质层213的后侧;右转向灯灯罩232和右转向灯控制板233均位于右转向灯灯壳231内;右转向灯控制板233上设有发光体,本实施例中,发光体为led灯;发光体位于右转向灯反光罩234内;右转向灯灯罩232为透明材质,右转向灯灯罩232扣合在右转向灯灯壳231远离硬质层213的一端;右转向灯灯罩232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二定位轴235,右转向灯控制板233和右转向灯反光罩234穿设在第二定位轴235上。

车坐架24为金属材质,比如,铝合金、镁合金等。如图10所示,车坐架24包括第一支撑架241、第二支撑架242和固定架243,第一支撑架241与第二支撑架242呈夹角设置,第二支撑架242位于第一支撑架241的上侧,第二支撑架242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架241连接,固定架243固定于第二支撑架242上。

其中,第二支撑架242包括第一杆体2421、第二杆体2422和支撑板2423,第一杆体2421与第二杆体2422通过支撑板2423连接,第一杆体2421与第二杆体2422平行设置。支撑板2423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安装座2424和第二安装座2425,第一安装座2424和第二安装座2425均为板状结构,第一安装座2424平行于第二安装座2425,第一安装座2424和第二安装座2425上均设有第一穿杆孔2426。

第一支撑架241包括第三杆体2411和第四杆体2412,第三杆体2411平行于第四杆体2412。第一杆体2421与第三杆体2411位于同一侧,第一杆体2421的一端连接于第三杆体2411的中间位置;第二杆体2422与第四杆体2412位于同一侧,第二杆体2422的一端连接于第四杆体2412的中间位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241与第二支撑架242所呈夹角为锐角,即第一杆体2421与第三杆体2411所呈夹角为锐角,第二杆体2422与第四杆体2412所呈夹角为锐角。第二支撑架242远离第一支撑架241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2427;第一支撑架241靠近第一连接端2427的一端为第二连接端2413。此外,第三杆体2411远离第一连接端2427的一端和第四杆体2412远离第一连接端2427的一端均设有第二穿杆孔2414。

固定架243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板2431和第二连接板2432,第一连接板2431和第二连接板2432均为板状结构,第一连接板2431与第二连接板2432构成l形。第二连接板2432远离第一连接板2431的一端与支撑板2423连接固定,第一连接板2431远离第二连接板2432的一端与第三杆体2411和第四杆体2412连接固定,第一连接板2431平行于支撑板2423。

刹车灯25包括刹车灯灯壳251、刹车灯灯罩252、刹车灯控制板253和刹车灯反光罩254。刹车灯灯壳251形成一端开口的容纳空间14,刹车灯灯罩252和刹车灯控制板253均位于刹车灯灯壳251内;刹车灯控制板253上设有发光体,本实施例中,发光体为led灯;发光体位于刹车灯反光罩254内;刹车灯灯罩252为透明材质,刹车灯灯罩252扣合在刹车灯灯壳251的开口处;刹车灯灯罩252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三定位轴255,刹车灯控制板253和刹车灯反光罩254穿设在第三定位轴255上。

固定管26为一端开口结构,固定管26具有开口端和盲端。刹车灯25的刹车灯灯壳251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管26的开口端。固定管26与车坐架24的固定架243通过套环27连接。

本实施例中,套环27为两个,两个套环27均套设在固定管26的外侧,套环27通过锁紧件与固定架243的第一连接板2431固定,本实施例中,锁紧件为螺钉,该螺钉穿过第一连接板2431与套环27螺接。固定管26的盲端与固定架243的第二连接板2432接触,并通过螺钉将固定管26与第二连接板2432连接。套环27与第一连接板2431通过螺钉后,固定管26穿设在两个套环27内,且固定管26的盲端与第二连接板2432接触后,可实现固定管26的快速定位,可实现对固定管26的快速安装。套环27与第一连接板2431通过螺钉连接后,套环27可限制固定管2660的径向移动,固定管26与第二连接板2432通过螺钉连接后,可限制固定管26的轴向移动,从而使得固定管26与车坐架24连接更加牢固,从而保证了刹车灯25的牢固性。

如图8所示,坐垫本体21与车坐架24连接时,车坐架24上第一安装座2424和第二安装座2425上的第一穿杆孔2426与坐垫本体21上的一个安装孔2132对齐时,插入一个对锁螺栓28,车坐架24上的第三杆体2411和第二杆体2422上的第二穿杆孔2414与坐垫本体21上的另一个安装孔2132对齐时,插入一个对锁螺栓28,从而将坐垫本体21与车坐架24连接固定。

此外,本实施例中,坐垫20中还设有供电电池(图未示出),供电电池设于固定管26内,左转向灯控制板223、右转向灯控制板233和刹车灯控制板253均与电池电连接。供电电池用于为左转向灯控制板223、右转向灯控制板233和刹车灯控制板253上的发光体提供电能。

如图11所示,电池盒30包括前壳31、后壳32、前盖33、锁体34和弹性锁扣35。前壳31为两端开口结构,后壳32与前壳31可拆卸连接,后壳32封堵前壳31后侧的开口。前盖33为镂空的罩体,前盖33设于前壳31前侧的开口,前盖33与前壳31转动连接,前盖33相对前可转动能够打开或关闭前盖33前侧的开口。锁体34和弹性锁扣35将前壳31与后壳32锁紧。电池盒30的作用使放置电池,锁体34的作用是将前盖33和前壳31锁紧,防止电池丢失。当需要取下电池时,只需要打开锁体34,按下弹性锁扣35便可打开前盖33。

如图12所示,后叉60包括第一连接体61和第二连接体62,第一连接体61和第二连接体62均为三角形框架结构。第一连接体61的一个边部与第二连接体62中的一个边部重合,第一连接体61相对第二连接连接体张开,两者之间呈锐角设置。这种结构的后叉60具有很好的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如图1所示,坐垫20的第一支撑架241的第一连接端2427和第二支撑架242的第二连接端2413均与车架10的第二连接部112通过螺钉连接,即第一支撑架241的第三杆体2411和第四杆体2412与第二连接部112通过螺钉连接,第二支撑架242的第一杆体2421和第二杆体2422与第二连接部112通过螺钉连接,从而将坐垫20与车架10固定;前轮50与车架10转动连接;前叉40可转动的安装在车架10的前叉管套114内;前灯90与前叉管套114上的前灯固定座115转动连接,前灯90可绕水平轴线上下转动,从而调整前灯90的照射方向;后叉60与车架10的第三连接部113转动连接,减震器100的一端与车架10的第三连接部113铰接,减震器100另一端铰接在后叉60的第一连接体61和第二连接体62重合的边部上,减震器100与车架10和后叉60连接后,减震器100与车架10的第一连接部111位于同一直线上;后轮70与后叉60转动连接,后叉60的第一连接体61、第二连接体62分别位于后轮70的两侧;电机80安装在车架10的容纳空间14内,电机80的转子的两端均设有脚踏板,电机80与后轮70通过链条传动;电池盒30的前壳31通过螺钉固定在车架10的安装架118上,电池放置在电池盒30内,电机80和前灯90均与电池电连接,电池用于为电机80和前灯90提供电能。刹车系统110起到刹车的作用,其为现有结构,刹车系统110中的刹车线局部隐藏在车架10的主架11中。变速系统120起到变速作用,其为现有结构,变速系统120中的变速线局部隐藏在车架10的主架11中。

在对电机80进行安装时,可首先将副架12从主架11上卸下,将电机80放置在第一圆弧部116内,再将副架12与主架11通过螺钉安装固定,使得电机80位于容纳空间14内,第一圆弧部116中的第一卡凸1169、第二卡凸1170和第二圆弧部121中的第三卡凸129、第四卡凸130均卡与电机80上相对应的凹槽中,从而实现对电机80的限位及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助力自行车200,可方便的实现电机80的安装与拆卸,能够有效的简化车身结构及加工制造工艺,结构简单,安装快捷方便。此外,减震器100的设置使得整个车身具有很好的减震性,可为骑行者带来较为舒适的骑行感受。

本实施例中,第一圆弧部116和第二圆弧部121间的限位结构的设置,一方面便于第一圆弧部116和第二圆弧部121快速对接,另一方面可实现第一圆弧部116与第二圆弧部121的定位,防止两者横向错动。

本实施例中,车架10上设有安装架118,电池盒30安装在安装架118上,便于放置电池。电池盒30为开门结构,便于电池的取放,且取出电池后,盖上电池盒30中的前盖33,可保证整个车身的外观,即在取下电池后整个车身上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缺口。

本实施例中,刹车灯25通过固定管26与车坐架24连接,便于刹车灯25的安装与更换。固定管26内部还可放置供电电池,供电电池可为左转向灯22、右转向灯23和刹车灯25提供电能。此外,本实施例中,固定管26与车架10通过套环27连接,便于固定管26的安装与更换。

本实施例中,由于自行车坐垫20上设有左转向灯22、右转向灯23和刹车灯25,能够满足车辆的安全需求。夜间骑行转向时,左转向灯22或右转向灯23点亮,可对后面的车辆给出信号提示;夜间骑行刹车时,刹车灯25点亮,可对后面的车辆给出信号提示,可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率。在实际使用中,可在前叉40上设有控制开关,以控制左转向灯22、右转向灯23点亮或熄灭;当然,也可在刹车系统110中的刹车片与前轮50、后轮70之间设置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来控制刹车灯25的点亮或熄灭。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241与第二支撑架242呈夹角设置,第一支撑架241的第一连接端2427与第二支撑架242的第二连接端2413与车架10连接后,整个坐垫20将处于悬空状态,使得坐垫20和车架10的整体结构具有很好的吸震能力,有效提高了骑行过程中的舒适性。第一支撑架241与第二支撑架242成锐角设置,使得整个车坐架24具有足够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坐垫本体21采用三层结构,三层结构分别为软质层211、中间层212和硬质层213。软质层211具有很好的柔软性,保证骑行时的舒适度;中间层212起到连接软质层211和硬质层213的作用;硬质层213具有很好的强度及承载能力。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