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动刹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18826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连动刹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连动刹车系统,尤指一种适用于机车的连动刹车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中国台湾专利证号1301462所示的连动刹车系统,是一款仅施力一条刹车导线即可同时操作两个鼓式刹车的连动刹车系统设计,此设计由于其连动机构中的支点是固定的,即其第一平衡板件与第二平衡板件利用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来相对转动,因此在同时控制两个鼓式刹车系统的两条刹车导线的施力情形时,其比值是线性的,亦即,如向第一刹车导线施力,其所控制的第一鼓式刹车装置(即机车后轮)所产生的刹车力量,因为连动关系,会与第二鼓式刹车装置(即机车前轮)所产生的刹车力量情形呈等比例同步增加或减少。
[0003]请参阅图1系本实用新型与中国台湾专利证号1301462的刹车导线施力比较图,其X轴表示第一刹车导线的施力,Y轴表示第二刹车导线的施力,中国台湾专利证号1301462的施力情况如图1的线A所示,当第一刹车导线的施力随力量增加,因其连动关系,其相对的间距呈一次线性,故连动端的第二刹车导线的施力也依一定比值增加。一般对于二轮机车的刹车系统,第一鼓式刹车装置控制机车后轮的刹车,第二鼓式刹车装置控制机车前轮刹车,且因对刹车导线的施力愈大,其产生的刹车力量也愈大,故采连动刹车系统的机车,其控制机车后轮的刹车力量将与控制机车前轮的刹车力量等比例增加。惟若施于前轮的刹车力力量若过大,容易发生打滑失控现象,为增加连动刹车系统安全性,有必要改善上述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种连动刹车系统,能避免过度施力造成机车前轮发生打滑现象,以提高机车行驶的安全性。
[0005]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连动刹车系统包括:一第一刹车操作装置、一第一鼓式刹车装置、一第二鼓式刹车装置、一连动机构、复数套管、一第一刹车导线以及一第二刹车导线。其中,第一刹车操作装置包括有一第一固定架及枢接于第一固定架上的一第一刹车杠杆;第一鼓式刹车装置包括有一第一鼓刹基座及设置于第一鼓刹基座上的一第一刹车臂及一第一孔部;第二鼓式刹车装置包括有一第二鼓刹基座及设置于第二鼓刹基座上的一第二刹车臂及一第二孔部。此外,连动机构包括有一基座及一具有曲形面的曲形杆,曲形杆的二端分别具有一第一孔及一第二孔,基座的二端分别具有一第三孔及一第四孔,曲形杆位于基座上方且二者部分相互贴合;复数套管包括:一第一套管、一第二套管及一第三套管,该第一套管的二端分别套设于该第一固定架与该第一孔之间,该第二套管的二端分别套设于该第三孔与该第一孔部之间,该第三套管的二端分别套设于该第四孔与该第二孔部之间;第一刹车导线的二端分别连接第一刹车杠杆与第一刹车臂;第二刹车导线的二端分别连接曲形杆的第二孔与第二刹车臂。
[0006]因此,本实用新型仅操作第一刹车导线,即可使第一鼓式刹车装置及第二鼓式刹车装置同时作动,并利用具有曲形面的曲形杆与基座变化不同的支点位置,可使连动刹车系统对刹车导线的施力变化不会过度施力,可确保第二鼓式刹车装置所作用的机车前轮不会发生打滑现象。
[0007]本实用新型可更包括一第二刹车操作装置及一第四套管,第二刹车操作装置具有一第二固定架及枢接于第二固定架上的一第二刹车杠杆,该第二刹车导线穿设曲形杆的第二孔分别连接第二刹车杠杆与第二刹车臂;而第四套管的二端分别套设于第二固定架与曲形杆的第二孔之间。因此,第二刹车杠杆通过拉动第二刹车导线,仅能操作第二鼓式刹车装置,而第一刹车杠杆的第一刹车导线则通过连动机构,而可同时操作第一鼓式刹车装置及第二鼓式刹车装置。
[0008]上述连动机构可更包括有一支架及二滚动件,曲形杆与基座穿设于支架,二滚动件套设该支架上并分别抵接该曲形杆与该基座,因此可利用支架限制曲形杆与基座,使曲形杆与基座二者不会相互左右滑移。
[0009]上述连动机构的滚动件可为滚轮、或其它具有等效功能的结构件。
[0010]上述连动机构的曲形杆,其中端可呈弧状平面,其二端可呈直线平面;另基座的中端可呈弧状平面也可呈直线平面,基座的二端则可呈直线平面。上述曲形杆与基座的各种不同形状皆可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变化不同支点位置的功能。
[0011]上述曲形杆的底端可具有一开口朝下的内凹槽,而基座的二侧可卡合于该内凹槽内,因此可避免曲形杆与基座二者相互左右滑移。另,基座的顶端可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内凹槽,而曲形杆的二侧卡合于该内凹槽内,因此也可避免曲形杆与基座二者相互左右滑移。
[0012]上述第一刹车杠杆被按压拉动时,连动机构的曲形杆拉动该第二刹车导线,即第一鼓式刹车装置与第二鼓式刹车装置皆会产生刹车动作。另,第二刹车杠杆被按压拉动时,连动机构的曲形杆不会拉动第一刹车导线,即仅有第二鼓式刹车装置会产生刹车动作,第一鼓式刹车装置不会产生刹车动作。
【附图说明】
[0013]图1系本实用新型与中国台湾专利证号1301462的刹车导线施力比较图。
[0014]图2系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连动刹车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0015]图3系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连动机构平面示意图。
[0016]图4系图3的AA剖视图。
[0017]图5系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连动刹车系统作动的平面示意图。
[0018]图6系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连动刹车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0019]图7系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连动机构平面示意图。
[0020]图8系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连动机构平面示意图。
[0021 ]图9系图8的BB剖视图。
[0022]图10系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连动机构平面示意图。
[0023]图11系图10的CC剖视图。
[0024]【符号说明】
[0025]I 第一刹车操作装置11第一刹车杠杆
[0026]12 第一固定架2 第二刹车操作装置
[0027]21 第二刹车杠杆22第二固定架
[0028]3 第一鼓式刹车装置30第一鼓刹基座
[0029]31 第一刹车臂32第一孔部
[0030]4 第二鼓式刹车装置40第二鼓刹基座
[0031]41 第二刹车臂42第二孔部
[0032]51 第一刹车导线52第一套管
[0033]53 第二套管61第二刹车导线
[0034]62 第三套管71第二刹车导线
[0035]72 第四套管81,181,281,381曲形杆
[0036]811, 1811, 2811, 3811第一孔 812,1812,2812,3812 第二孔
[0037]813, 1813,2813,3813曲形面 82,182,282,382基座
[0038]821, 1821, 2821, 3821第三孔 822,1822,2822,3822 第四孔
[0039]83 滚动件84滚动件
[0040]85 支架9 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了便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实用新型,现结合附图描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42]请参阅图2、图3及图4,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连动刹车系统的平面示意图、连动机构的平面示意图及图3的AA剖视图。本实施例的连动刹车系统包括有:一第一刹车操作装置1、一第一鼓式刹车装置3、一第二鼓式刹车装置4、一连动机构、复数套管、一第一刹车导线51及一第二刹车导线61。
[0043]第一刹车操作装置I具有一第一固定架12及枢接于该第一固定架12上的一第一刹车杠杆11。第一鼓式刹车装置3具有一第一鼓刹基座30及设置于该第一鼓刹基座30上的一第一刹车臂31及一第一孔部32,当第一刹车臂31作动时,第一鼓式刹车装置3会产生刹车动作。第二鼓式刹车装置4具有一第二鼓刹基座40及设置于该第二鼓刹基座40上的一第二刹车臂41及一第二孔部42,同样地,当第二刹车臂41作动时,第二鼓式刹车装置4会产生刹车动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鼓式刹车装置3设置于机车后轮,第二鼓式刹车装置4设置于机车前轮。
[0044]如图3、4所示,连动机构包括有一基座82、一具有一曲形面813的曲形杆81、一支架85及二滚动件83,84。曲形杆81的二端分别具有一第一孔811及一第二孔812,基座82的二端分别具有一第三孔821及一第四孔822,该曲形杆81与该基座82的中端相互贴合并穿设于支架85,该二滚动件83,84套设于该支架85上并分别抵接该曲形杆81与该基座82的表面。
[0045]在本实施例中,该曲形杆81的中端呈弧状平面,该曲形杆81的二端呈直线平面,该基座82呈矩形,因此,曲形杆81的曲形面813会与基座82表面抵触,随曲形杆81与基座82不同的角度变化在曲形面813会有不同位置的抵触点变化。另,二滚动件83,84与支架85则可将曲形杆81与基座82结合一起,避免发生脱离现象。在本实施例中,该滚动件83,84为滚轮。
[0046]复数套管包括:一第一套管52、一第二套管53及一第三套管62。其中,第一套管52的二端分别套设于第一刹车操作装置I的第一固定架12与曲形杆81的第一孔811之间,第二套管53的二端分别套设于基座82的第三孔821与第一鼓式刹车装置3的第一孔部32之间,第三套管62的二端分别套设于基座82的第四孔822与第二鼓式刹车装置4的第二孔部4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套管52、第二套管53及一第三套管62皆由具有适度刚性的材料所制成。
[0047]此外,第一刹车导线51的二端分别连接第一刹车杠杆11与第一刹车臂31,第一刹车导线51被第一套管52及第二套管53包覆。另,第二刹车导线61的二端分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